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23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23节

  再过个一两年,可是风靡香江,有钱难求。
  想当年,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能买到,黑市售价更高达5万元。
  想到这里,就琢磨着给自己、龚樰他们都配一台,如果可以,想办法拿到大哥大电话的代理权。
  “在想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龚樰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汤。
  方言并没有说“大哥大电话”的时,反而提到了倪振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地批评《鬼吹灯》。
  龚樰诧异不已,“倪振是谁?”
  “就是倪诓的儿子,他老子不好直接出面,就让他来贬低《鬼吹灯》,维护《卫斯理》。”
  方言语气里透着不屑。
  龚樰追问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方言撇了撇嘴,他倪振什么档次,也配让自己在意,他老子倪诓倒是有资格跟自己打打嘴炮。
  第594章 捧场助阵(二合一)
  “哗哗哗。”
  麻将碰撞的声音,响彻整个屋子。
  林清霞、龚樰、张国榕和利芷各自坐在代表东西南北风的坐位上。
  王祖娴坐在一旁旁观,之前刚刚打完四圈,跟利芷换了个位置。
  就见此时,张国榕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在牌局的浪潮中多数时候能巧妙应对。
  而林清霞则不然,每一次出牌的抉择,都要沉思良久,仿佛在权衡牌局里的万千可能。
  龚樰和利芷倒都是第一次接触香江打法的麻将,技术也许差了些,但运气却一点儿也不差。
  众人围坐在牌桌旁,谈天说地,回忆往昔,共享欢笑时刻,毫不在意输赢。
  “地胡!”
  利芷把牌一推,兴奋于自己这一手的自摸。
  王祖娴语气里透着丝羡慕,“利芷你这手气也太旺了吧,都已经连胡三把了。”
  “是啊,利芷是越胡牌,手气就越旺,手气越旺,就越能胡牌,”
  林清霞边把钱递给利芷,边笑道。
  “可能是我是新手,上手有运气吧?”
  利芷连连摆手,说自己的技术不是很好,纯粹靠的是手气而已。
  “不对哦。”
  王祖娴玩味地瞥了眼,“利芷你最近的运道可是特别的旺,就不说这麻将了,单单是你出的专辑,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竟然这么快地就已经达到金唱片的标准,而且马上要突破白金了吧?”
  “金唱片?白金?”
  龚樰疑惑地左看看,右看看。
  张国榕解释说,自从1977年创办香江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开始,就在统计每年香江本地的唱片销量,销量达到2.5万张为一张金唱片,两张金唱片就等于一张白金唱片,也就是专辑达到5万张。
  像张雪友出道之作的《smile》,可是在十大唱片销量榜连续停留几个月。
  不到一年就卖出20万张,缔造了四白金佳绩,甚至后来的销量达到30万张,创下六白金纪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利芷的首张专辑至少一年能达到三白金的程度。”
  林清霞面带微笑。
  “怪不得他一直都说利芷有唱歌的天赋,不应该局限在演戏一道上。”
  龚樰恍然大悟道。
  “这都多亏了方老师,也多亏了哥哥、小樰姐你们,不然我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绩。”
  利芷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首专可以达到这种高度。
  “千万别这么说。”
  龚樰、林清霞三女全都笑盈盈地望向她。
  张国榕投去欣慰的目光,“淑芬有没有跟你提到‘千粒星之夜’慈善演唱会?”
  利芷点了点头,说陈淑芬到时候会安排自己登台现场专辑的两首主打歌,甚至演唱《秒针》时,还会跟张国榕一起合唱,借这个舞台献唱的机会,大大地提高首专的曝光度和人气。
  “真哒?!”
  王祖娴迫不及待地询问她们能不能参加。
  “当然欢迎啦,你们要是愿意参加的话,我让主办方到时候给你们发邀请函。”
  张国榕说自己除了合唱《秒针》以外,还会演唱《倩女幽魂》电影主题曲。
  林清霞诧异不已,“这首曲子不是收录进哥哥你的最新专辑了吗?”
  张国榕毫不犹豫地说再过不久,自己就会推出新一张专辑,《summer romance'87》,但在此之前,也要借“千粒星之夜”慈善演唱会的舞台,来大力地宣传一波。
  龚樰眼里透着期待,“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们这下可有耳福了。”
  利芷追问:“小樰姐,不知道方老师到那个时候会不会参加慈善演唱会?”
  “是啊,好久没有见到他了。”
  林清霞也希望能在慈善演唱会上好好地感谢一番方言。
  当他来到香江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由他转交的信件,而且还替她们一家安排好的团聚的时间。
  等自己把消息转告给林父林母时,电话里那激动又猛烈的哭声,她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他呀最近太忙了,一直在忙着整顿三联书店的业务,还有《鬼吹灯》出版的事。”
  龚樰认真思索了一番,“不过算算日子,等慈善演唱会召开的时候,他也应该忙完了。”
  “说到《鬼吹灯》,最近在全港都传得沸沸扬扬。”
  张国榕说就连自己也忍不住地听了几期,只可惜错过了前几期的重播,整个故事听得不够完整。
  “我也一直在听,不过也听得不全。”
  林清霞问道:“我打算等《鬼吹灯》的出版的以后,就去买一本看看。”
  利芷、王祖娴她们几乎不约而同道:“我也一样!”
  “那不是巧了吗。”
  龚樰说,《鬼吹灯》就在大后天上午,在香江三联书店开卖。
  “要不这样吧,我们去给他一个惊喜?”
  林清霞闻之大喜,立刻就邀请龚樰、王祖娴、利芷她们一同去书店,也算是给方言助助阵。
  ………………
  之后的两天时间里,香江电台在《鬼吹灯》广播剧播出的尾声阶段,开始按照和方言商量好的计划,积极而大肆地宣传《鬼吹灯》在香江三联书店首发的消息,同时报纸媒体也在推波助澜。
  以致于尚未到正式出版的时间,就时不时地有顾客跑到书店里询问《鬼吹灯》的情况。
  不少人看到张贴在门口的海报,以及摆在大堂展台上的,都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本。
  结果就是在第三天的时候,香江三联书店还没开门,就从门口沿着街道,排了长龙般的队伍。
  虽然人群里没有夸张到带着马扎、帐篷通宵排队的,却也有一些一大早就起床排队的。
  此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当店员匆忙地打开店门的那一刻起,整个队伍立马骚动起来。
  “不要挤,都不要挤!”
  “大家排好队,不要插队,保持秩序!”
  “《鬼吹灯》的我们有很多,保证大家伙都能买得到,请耐心地排一下队!”
  “………”
  萧滋早已预料到会有这种哄抢的场面出现,便安排了好几个店员负责维持秩序。
  方言则偷偷摸摸地从书店的侧门进入,径自地上了二楼的办公室,正透过窗户往下看。
  “咚咚。”
  潘耀名轻叩了下门,“你这《鬼吹灯》的作者倒乐得清闲,现在整个书店可忙成了一锅粥。”
  “你不也是一样嘛。”
  方言白了一眼,“你跟《东方日报》、《文汇报》的记者约好了几点,可不要错过了报道?”
  “八点半,我估计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潘耀名说:“你放宽心吧,就算我们不主动去找媒体,这些狗鼻子的记者也会闻着味赶来的。”
  果如他所说,来香江三联书店的媒体并不单单只有方言他们专门邀请的两家。
  不光有《明报》等报纸,还有tvb、亚视等电视台,几乎是全港的主流媒体统统都来凑热闹。
  “嚯,来得可真不少啊!”
  潘耀名嘿然一笑,“至少有一半是看在《鬼吹灯》的话题上,有一半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方言一言不发,静静看着,就见不远处突然开来两辆车,稳稳当当地停到了门口。
  车上的来人刚一下来,整个购书队伍里立马就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
  “是林清霞!”
  “是张国榕,真的是张国榕吗?我不会是早上没睡醒,现在还在梦里吧?”
  “利芷、王祖娴,她们旁边那个是……是《黄飞鸿》里的十三姨吧!”
  “她们怎么来了?”
  “你是不是傻啊,来三联书店还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和我们一样,都是来买《鬼吹灯》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