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28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28节

  “轻松!一点儿也不复杂!”
  方言从基金会的资助方案,说到国际写作计划为茅盾文学奖作家专门设立的交流项目,从勤工俭学的助学基金,说到未来资助更多华夏作家的计划,说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这是件大好事啊!”
  章光年一拍大腿,“办好了,不失为华夏文坛的一桩美谈啊。”
  “师兄,我是这么想的。”
  方言想让章光年、沈霜来担任基金会的理事,同样也是整个交流项目的负责人,从华夏作家里,特别是茅盾文学奖作家里,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然后推荐给聂华灵。
  “你这是让我晚年都不得‘安生’啊。”
  章光年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师兄您还老当益壮,何谈晚年?”
  方言道:“我是觉得就这么退休了,未免太可惜了,如果这个项目有师兄您来坐镇的话,我相信能公平公正、顺利平稳,这也算是给咱们文坛继续保驾护航,发光发热。”
  在一通劝说下,章光年勉为其难地接下了这些差事。
  方言早就想好了,以基金会的名义,给沈霜、章光年他们安排额外的福利待遇,来报答沈雁氷、章光年等人对自己的恩情,当然,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其它的关照。
  “小师弟,本来我不该过问你的个人问题,但是!”
  章光年话锋一转,说他的婚姻大事要提上议程了,且不说进步的问题,单单是前不久颁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
  像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或者有个人作风问题的,情节严重的话,也是要吃花生米的!
  “师兄,不瞒您说,我已经……”
  方言先是一脸严肃,接着嘿然一笑。
  “已经有相好了是嘛。”
  章光年慈眉善目道:“方不方便跟师兄说说,我这个未来的弟妹是谁?”
  方言凑了过去,轻声低吟。
  “喔,她啊!”
  章光年眼里闪烁着光,“你小子眼光可够贼的,什么时候把事办了?”
  方言道:“到时候一定通知您去喝喜酒。”
  “好!好!”
  章光年满意地点头:“不过最好不要在今年下半年。”
  顿了顿,做出解释道:“因为下半年有非常重大的外事访问,大领导要亲率访问团到日本,这可是第一次,木桥同志向我透露,这个访问团的名单里,很有可能就有你一个。”
  “我?”
  方言转念一想,可能跟《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出版有关。
  “不只是《那山那人那狗》,还有《舌尖上的中国》。”
  章光年笑眯眯道:“这两部电影,到时候会随着访问团,带去日本。”
  方言心里一突。
  哎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两人随后聊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试映会,甚至是《红楼梦》的全国海选活动。
  不知不觉,聊了足足一个半小时。
  方言提着章光年送的茶叶,告辞离开,骑着摩托车回家。
  大街上,以前总会聚集大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每次都不得不小心提防,深怕蹿出几个持刀,甚至持枪的歹徒抢劫,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迎面开过两辆侉子摩托车,上面坐着全副武装的公安。
  显然,严打开始了……
  第286章 金陵十二钗
  8月22日,燕京。
  吃完早饭的方言,溜达回家里。
  就见方红边欣赏着自己带来的礼物和纪念品,边和杨霞聊起最近的社会治安。
  “我听说你们厂的那个吕大成,也被抓走了?”
  “嗯,聚众跳舞,他好像还是舞会的组织者。”
  “哎呦,他一个干部竟然干出这种事?”
  杨霞不由地庆幸,好在当初幡然醒悟,转头支持方红和韩跃民自由恋爱。
  “咳咳,妈,大白天就不要说这些事了。”
  方言假装咳嗽了几声,把话题转移到了给方红买到时尚杂志和时髦服装。
  “你啊,就是有钱爱乱花。”
  方红道:“多买些服装杂志就好了,干嘛还买那么多衣服,现在我柜子里的衣服,多得我一个礼拜换着穿,都不带重样的。”再三叮嘱道:“岩子,下次可千万不要再买了。”
  方言说:“我也是想让您看看港台,还有国外现在流行的款式,好学习借鉴一下。”
  “我和你姐夫现在抄都来不及抄。”
  方红说前不久,农业展览馆影剧院举办了五省市服装鞋帽时装展,沪市的模特队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185套服装,每套服装都有标号,她和韩跃民按号,在现场买了一大堆。
  “喔。”
  方言挑了挑眉,大为意外。
  “要不是现在的形势严峻,跃民都想组建个自己的模特队,专门展示我们做的衣服。”
  方红无奈地摇头失笑。
  闲聊了会儿,两人从服装生意,聊到最近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红楼梦》的全国海选。
  方言打趣道:“怎么,姐,你不会也想演《红楼梦》吧?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啊?”
  “讨打啊你!”
  方红白了眼,“你姐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我没寄照片,倒是珮凝寄了。”
  方言说自己虽然是顾问委员会的一员,但不能徇私,而且最终的决定权在王扶霖手里。
  方红追问道:“那、那这个剧组的服装设计,是不是也是这个王导说了算?”
  “当然,剧组里的化妆师、服装师、摄像师、作曲家、灯光师,都由他亲自拍板决定。”
  方言点头道:“从专业性来讲,每一位都是大家。”
  方红弱弱道:“那如果我想进去打个杂,有没有这个可能?”
  “打杂?”
  方言恍然大悟,敢情姐姐是想进《红楼梦》剧组“进修”,学习古装设计!
  “岩子,你看我有这个机会吗?”
  方红眼里充满着期待。
  方言问道:“那你厂里的工作怎么办?”
  “反正已经停薪留职了,这回干脆就辞了。”方红斩钉截铁地说自己早就动了砸铁饭碗的念头,索性这次砸个彻底。
  “姐,看来伱是真得很想进步啊。”
  方言沉吟半晌,“要不这样吧,过几天就要召开《红楼梦》座谈会,我到时候问一问。”
  …………
  两天后,中央台。
  会议室里,坐着一整个《红楼梦》的豪华顾问团,万佳宝、吴组缃、沈丛文、朱家溍、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
  方言一一和他们打招呼,随后见到了愁眉苦脸的王扶霖。
  自打《红楼梦》公开选角消息后,他的眼睛就被无数试镜演员的信息和相片塞满了。
  每一天,邮箱里都能收到半麻袋的信,加起来有上万封。
  人民群众对出演《红楼梦》的热情,完全不亚于《超级女声》、《创造101》这些选秀节目。
  “除了自荐信以外,我们也组织了选角队伍,跑遍了全国十多个省。”
  王扶霖说:“一个剧团一个剧团地挑演员,凡是觉得有气质、有潜力的,就会录像,然后统统带回燕京,以保证从这么多人选当中,挑出最契合《红楼梦》角色的演员。”
  瞧着这个架势,方言咂摸着嘴。
  这让后世那些资本、导演和演员情何以堪,也只有这份工匠精神,才能拍出经典!
  “那我们就从林黛玉开始。”
  王扶霖向工作人员示意了下。
  很快地,整个会议室拉上了窗帘,一片漆黑,幕布上显示着扮演林黛玉候选人的影像。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张静林,方言一下子就认出这是今后的“晴雯”。
  “第二个是张蕾,是台里文艺部的同志推荐上来的。”
  王扶霖边介绍身份,边做出评价。
  方言借着微弱的光,翻了翻演员的照片,一个个来头不小,背景非凡。
  尤其是将来“惜春”的扮演者,湖泽红,在场很多红学顾问跟她父亲是朋友,而且是文化部门直属的红旗越剧团演员,师从大家。
  也许搁后世,就这么内定了。
  但是这时候拍电视剧,看的不是谁来头大,而是看的是谁合适。
  “我叫陈小旭,鞍山话剧团的演员。”
  “我想朗诵一首诗,这首诗是我自己写的,叫《我是一朵柳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