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1节

  方言道:「我们中华文明,可是唯一没有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
  然后环顾四周,「远的就不说古希腊这些文明,单单就论印第安文明,在这片美洲土地上繁荣了上千年,但你看看现在,除了一些博物馆和部落以外,这片土地上,哪里还有一丝半点的痕迹……」
  一下子,全场沉默了下来。
  爱荷华州本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后来逐渐被欧洲殖民者所占据。
  在19世纪初,美国把这里当成印第安人流亡之地,也叫「鹰眼之州」,就是为了纪念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黑鹰,率领部落,发动反抗侵略的黑鹰战争。
  「说到这个,我想到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柏杨说:「也是我前不久听到的,有个黑人学生说,"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非洲,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顿了顿,「我觉得印第安人也适用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遗传上的差异吗?是那些原始部落的人就是弱一些吗?」
  「咳咳,柏先生,这话咱们私底下可以这么聊,但千万不能在公开场合说出来。」
  潘耀名提醒道:「很容易会被当成种族主yi者。」
  柏杨不以为然,看向方言,「以你所见,你认为黑人、印第安人比西方人劣等吗?」
  方言摇头:「我认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等之说。」
  柏杨道:「总是有区别的,难道黑人、印第安人,也能跟黄种人和白种人平等?」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方言义正严词说,「别说黑人,就连北极那些茹毛饮血的因纽特人,只要是人类,我也认为他们是平等的。」随后反问道:「柏先生,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到底平不平等。」柏杨话锋一转,「我只知道最丑陋的一定是华夏人!」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方言眯了眯眼,怎么感觉听着这么像反思怪的言论呢?
  第269章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此时,屋内鸦雀无声,一个个神情复杂。
  「柏先生,你这反思有点过头了吧?」
  方言脸色不快。
  「一点儿也不为过。」
  柏杨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我知道我说出这样的话,大家肯定第一时间难以接受,甚至感到愤怒,可我不是随便乱说的。」
  然后喝了口水,「我是反复地看了日本和美国作家先后写的《丑陋的日本人》和《丑陋的美国人》,结合自身,才作出这样的论断。」
  「《丑陋的美国人》,我没看过。」
  潘耀名皱皱眉,「但我翻过《丑陋的日本人》,高桥敷对整个日本人和日本社会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给出了很多强有力的论据,不知道柏先生做出这个判断,又有什么依据吗?」
  柏杨道:「我的依据,首先就是鲁迅先生提到过的"酱缸文化"。」
  「酱缸文化?」
  王安逸、潘耀名等人诧异不已。
  白若雪轻声问:「方老师,鲁迅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
  「你应该想说的是染缸文化吧。」
  方言立刻纠正其中的错误。
  鲁迅先生曾经在《两地书》写过,华夏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但那时候是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
  「不错不错,关于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觉得"酱缸"比"染缸"更贴切。」
  柏杨把拐杖往地上戳了戳,滔滔不绝道。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酱缸"!」
  「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
  「酱缸的酸臭味太强了,强到能够泯灭一切兰芷芬香,最终使放入酱缸的各色原本千差万别的食材只挥发出同一种味道。」
  「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大多数人就是生活在这个"发酸发臭"的酱缸里的"酱缸蛆"。」
  「………」
  「结果落到今天这种丑陋的地步,所以我把华夏人概而言之曰,"丑陋的华夏人"!」
  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方言越听,越确定这丫的是什么成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反思怪。
  简直是堪比龙映台的反思怪鼻祖。
  于是就不能再犹豫,必须出重拳。
  跟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文艺!
  (ps:柏杨和他的《丑陋的华夏人》,在现实里就是反思怪的鼻祖)……
  果然不出方言的所料,在柏杨眼里,华夏文化传统应该统统抛弃,因为华夏文化的酱缸发臭,使人变得丑陋,所以要向西方学习。
  「慢着慢着。」
  方言直接打断,「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作出任何科学的分析,也没有举出任何让人信服的论据,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点?」
  「那我就举个例子,缠足!」
  柏杨狠狠地批判「缠足」等陋习。
  方言撇了撇嘴,「我不反对批评"缠足",但是在宋代以前,并没有"缠足"的记录,到了近现代也已经废止了,这种陋习完全不能上升到华夏的传统文化层面。」
  「可没有盎格鲁
  撒克逊,没有西方文明,没有***战争的话,女人会不裹小脚吗?」柏杨道,「至少在座的各位,说不定头上还留着一根辫子,大家还会穿着长袍马褂呢。」
  「你这是在替殖民侵略说话嘛!!」
  白若雪拍案而起,横眉冷对。
  「不不不,我并没有这个意思。」
  柏杨看到众人的目光不善,连忙改口道:「我只是想说,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伟大的民族,那就是盎格鲁撒克逊。」
  「这个民族为世界文明建立了框架,像他们的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司法独立、司法陪审制度等等,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一个良好结构,这是它对文明所作出的最大贡献……」
  (ps:来自柏杨的《华夏人与酱缸》)
  「那柏先生可知道,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将患上肺结核视为女性美丽的标准!」
  「为了美白,这些女人敷含***的面膜,用氨水洗脸,用有毒的朱砂当唇釉,甚至还用砷水沐浴,那么我要问了,西方文明之中,怎么会产生这种比裹小脚还残酷的陋习呢?」
  方言站了起来,眼神变得犀利。
  「这……」
  柏杨一怔,在绿岛坐了10年牢,只研究华夏历史,从来没有系统性地研究西方文明。
  「还有,为了迎合细腰的病态美,当时的女性长期佩戴不符人体结构的束腰,如果说缠足是陋习的话,那束腰又算什么呢?」
  方言走到他的面前,居高临下。
  「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柏杨试图解释,但越解释越凌乱。
  就这?
  方言语气里透着轻蔑,「既然连你都说"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变成腐臭的酱缸,为什么独独要把"酱缸文化"当成我们华夏人的标签?」
  接着质问道:「柏先生,你居心何在!」
  「我、我,没错,我想说,就是因为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也浸泡在酱缸里,所以才会被美国这个崭新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所取代。」
  柏杨极力地争论,搬出各种论点。
  「那为什么美国作家还会写出《丑陋的美国人》呢?按你的说法,他们难道不也是生活在这个"发酸发臭"的酱缸里的"酱缸蛆"吗?」
  「那为什么会爆发这么多平权运动!」
  「如果文明,印第安人为什么会哭泣!」
  方言一一反驳,渐渐地抬高嗓门。
  柏杨在交锋中落于下风,心里堵得慌。
  白若雪从头看到尾,两眼冒着光,要不是有所顾忌,早就忍不住替方老师拍手叫绝。
  「罢了,罢了,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干脆我们把我们说的,都摆在报告会上,交给听众,交给学生去评判好了。」
  柏杨满脸通红,强行结束话题。
  「当然可以。」
  「我相信他们评判时,应该会态度公允,条理清晰,而不会带有太多的偏见和情绪。」
  方言阴阳怪气了一句。
  要不是看在聂华灵她们的面子,要不是看柏杨年迈老朽,生怕一个激动,就捂着胸口,躺地上咽气,非得像诸葛亮痛骂王朗一样: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安敢在此饶舌!
  岂不知天下之人
  ,皆痛骂汝为反思怪!
  简直是枉活六十有三!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厨房的氛围,肉眼可见地凝重而沉闷。
  柏杨感受到众人的态度,也没有继续自讨没趣,以「身体不适要吃药」为由,一瘸一拐地离开厨房,带着一肚子火气地回房间。
  「他确实该吃药了。」
  方言嗤之以鼻。
  刘武雄叹气道:「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可能腿被打折,坐了十年牢,难免会有怨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