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0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0节

  「因为我们现在太需要反思了!」
  看到这里,方言强忍住笑意。
  自己这是把反思券卖到了美利坚啊!
  第268章 敢问方小将何方神圣
  第二天,大清早。
  「国际写作计划」的工作人员们,把车停到「五月花」公寓门口,接方言等人去超市。
  货架上丰富的商品,王安逸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都不知道该买什么合适。
  方言倒目标很明确,先去买了个汉堡,填饱肚子,因为冰箱里啥也没有,众人都没吃早餐,全是饿着肚子出门,顶多喝了一些水。
  潘耀名、刘武雄他们见状,纷纷效仿。
  「感觉怎么样?」
  方言转头看了眼白若雪。
  「包装挺精美的,味道不怎么样。」
  白若雪道:「我还是喜欢吃油条炒肝。」
  「我也是这么想的。」
  方言说:「还得是咱华夏的早饭讲究。」
  随便垫吧两口,接着大肆采购一番,豆腐、鸡蛋、肉类、蔬菜、牛奶、面包……
  买了一周的食物、饮料和生活必须品,结账的时候,用的是聂华灵所给的支票本。
  「安逸,别看了。」
  茹芷鹃看到王安逸一动不动,提醒了句。
  方言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就见超市隔壁的小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五天之内,每件商品减价五美刀」,不禁摇头失笑。
  「要不要进去看看?」
  「算了,算了。」
  王安逸摆了摆手,「我怕我一冲动,买了一堆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白白浪费钱。」
  「算你聪明。」
  茹芷鹃说要当心资本主yi的糖衣炮弹。
  方言看到王安逸买得满满当当,白若雪却截然相反,精打细算的样子,让他忍不住想起了「抠抠搜搜」的龚樰,一样的节俭到家。
  「你就打算靠这些,过一个星期?」
  「够了。」
  白若雪道:「省着点用,应该够用了。」
  「不用这么省钱。」
  方言道:「《拯救大兵瑞恩》的版税,我估计很快就会到账了,那时候你也能拿到分成。」
  白若雪如实说:「方老师,我是想多攒一些外汇,然后买个大件,带回国去。」
  「你想买什么大件?」
  方言好奇不已。
  这时候,国内都是有配额的,不管是出国干什么,回国的时候,每人都可以带一个大件,像彩色电视机、录音机、冰箱……
  「我想买电脑。」
  白若雪语气不无认真道。
  「电脑?电脑是什么东西?」
  王安逸疑惑地眨了眨眼。
  看着白若雪在解释,方言诧异不已。
  80年代,基本谈不上什么计算机普及教育,除了少数科研部门有计算机应用开发,大学里别说计算机课程,连计算机专业都没有。
  只不过,燕京大学偏偏就有计算机系。
  「这么说,你是替燕京大学买的?」
  「您猜得一点儿也没错。」
  白若雪说燕京大学计算机系成立至今,想方设法地凑电脑,也只凑到3台,这回校领导一听自己要去美国,就把主意打到这上面。
  「那这个电脑能做什么呢?」
  王安逸边走,边说。
  「电脑的用途可多了,比如对你们作家来说,可以用电脑打字,以后就不用再手写了。」
  白若雪面带微笑。
  「现在的电脑,打不出汉字吧?」
  方言皱了皱眉。
  白若雪说,光靠ibm的电脑肯定不行
  ,要搭配上日本的oki-1570打印机,再加上5寸软盘里的ccdos,就可以打印汉字了。
  「这一套要多少钱?」
  方言不禁心动。
  白若雪道:「大概要2万多元。」
  王安逸和茹芷鹃互看一眼,大为震惊。
  白若雪解释说,这是从国外进口到华夏的价格,如果在美国直接买ibm电脑,只需要大概599美刀到1399美刀,价格相差了数倍。
  方言心里想着,要不要来上一套?
  这样,自己以后就可以告别手写了!……
  逛了一个多小时,返回大学城。
  拎着大包小包,一路上能看到草坪上,三五成群,女人、黑人、少数族裔都在演讲,滔滔不绝,张口「民权」,闭口「平权」。
  「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
  方言听工作人员讲,一到周末,学生就会在这里开展平权运动,反对种族歧视等活动。
  刘武雄、潘耀名等人毫无兴趣,只想采购完生活物资以后,好好地准备讨论会的课题。
  接下来的日子,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30多名作家,要经常地组织讨论会,交流东欧文学、华夏文学、印度文学、拉美文学……
  主讲人一般是按地区国家来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来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学。
  听众除了他们,还有大学城的学生,特别是华侨华裔,气氛融洽,没有任何的冲突。
  这些天,方言除了低调地参加讨论会以外,一直在构思新的创作。
  「岩子,马上就轮到我们华夏作家做报告了。」潘耀名走进厨房,「你有没有想好要说讲什么了?」
  「没有,我也正为这个发愁。」
  方言抽出纸巾,擦了擦嘴。
  「这有什么好发愁的,就挑你最擅长的讲就好了。」刘武雄道:「每个作家都有所长,你最擅长什么?」
  方言笑道:「我每个都会一点点。」
  刘武雄一怔,「都会一点点?」
  「岂止是一点点!」
  王安逸道:「、诗歌、散文、戏剧,岩子在各个文学领域都很擅长!」
  「嘶,看不出来,岩子倒是个全才啊。」
  刘武雄仿佛重新认识方言般,上下打量。
  潘耀名像柏杨他们一样,投来好奇的目光,「岩子,你还懂诗歌和散文?」
  不等方言开口,白若雪就高度评价了他的诗歌集和散文集,尤其是对诗歌,赞不绝口。
  刘武雄倒吸了口气,「你可真够厉害的!」
  港台作家纷纷惊讶于方言如此年纪轻轻,竟然这般地博学,无不肃然起敬。
  潘耀名道:「怪不得你会那么纠结。」
  「依我看,岩子,你不如也聊聊"反思"的话题吧?」王安逸转头看向柏杨,说他自愿地加入母女俩的演讲小组,也要谈一谈反思。
  「柏先生也对反思文学感兴趣?」
  方言好奇不已。
  柏杨点了下头,「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反思,我觉得一切的东西都值得反思,特别是我们自己,就像曾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方言总觉得话里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别扭。
  「岩子,你也未必非要跟我们一样,都说"反思"。」茹芷鹃建议道:「你完全可以选个我们华夏这些年的文学方向和变化来讲讲。」
  「我其实更倾向于聊民族性和世界性。」
  方言沉吟片刻,「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好!」
  潘耀名拍手称快,「正好可以跟大伙说说岭南文学,讲讲华夏传统民族文化。」
  柏杨皱了皱眉:「华夏的民族文化真的有那么好吗?」
  「何出此言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