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荀娘子板着脸,却是看也不看他了。
周郎君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院子里的人都没反应过来,连燕姒也满脑袋狐疑,他见家丁们还没动,马上又道:这是椋都来的两位大贵人!都眼瞎吗?!还不快松绑!
家丁们这才动作起来,燕姒被松绑时,心念电转,反复咀嚼椋都二字,捏着手里的耀石,不时往荀娘子那儿看。
荀娘子仍低着头,不发一言。
风风火火一场闹剧,莫名其妙草草收场。
周郎君临走前,作出一副追悔莫及的样子,又冲荀娘子拱手絮叨道:实在得罪了,您和令嫒安心住府里,其实我也不忍呐,奈何府上不宽裕,望您能体谅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勿要怪罪!
兰院恢复宁静时,燕姒转头看到合上的院门,听到外头落锁的声音。
泯静寻回竹杖,先搀扶燕姒站起来,随后就去扶荀娘子,主仆三人一起回到屋中。
人走都光了,燕姒和荀娘子相对而坐,她将那耀石放到桌上,才开口问:阿娘,您有话要对我说么?
荀娘子轻声叹息着,似知道瞒不住,便倒了茶给燕姒。
那就从你爹说起吧
【作者有话说】
(精修.)
第4章 出路
◎她不甘心!◎
噗
燕姒一口热茶直接喷了出去。
荀娘子赶紧从旁递上手帕。
燕姒接过帕子擦嘴,随后将那棉巾紧拽在手。
她发着懵问:已故大将军于颂,我爹?
荀娘子秀眉紧蹙,点了点头。
燕姒又问:椋都忠义侯府于老侯爷,我爷爷?
荀娘子神色复杂点头。
燕姒已经快当场撅过去了。
于老侯爷膝下子女几乎尽数战死沙场,剩下的那个小女儿还落了个终身残疾,如今于家长房老侯爷这一脉,她指着自己说:我是唯一血亲?
荀娘子顿了一下,仍是点了头。
不得了了。
燕姒只觉得不得了了!
她从奚国公主摇身一变,成了唐国最具威严的忠义侯的唯一继承人!
不仅荀四身份不简单,还有
燕姒探究的目光落在荀娘子脸上,一时无法移开。
她这个阿娘,更不简单!
按照荀娘子所说,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荀娘子因为出身卑微,并没有得于家那位大将军明媒正娶,两人是关起门来成的亲,名不正,言不顺。
再之后,唐国皇帝给大将军赐婚,老侯爷顾虑于颂名声对荀娘子起杀心,于颂被瞒着不知内情,荀娘子得友人相助大着肚子出椋都,再不曾回去过。
那么,今日周郎君说荀娘子身上没有籍契,荀娘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燕姒做了十七年奚国公主,读书时也曾有涉猎,唐国籍契通明出身,百姓若无此物那就是最低等的流民。荀娘子是流民的话,当初如何能与侯府世子结连理?
但眼下,荀娘子身上的秘密不算什么。
荀氏母女在响水郡住了十年,因荀娘子逃命离开椋都,她们的身份一直被瞒得密不透风,现在于老侯爷没了继承人是人尽皆知,周郎君得知荀四身份,将她们软禁府中,想必是要往椋都报信邀功。
而话说回来,那位位高权重的于侯,到底是要继承人,还是除掉门庭之耻?
荀娘子想了一会儿道:周郎君锁院门,你的身份定要泄露出去了,隐瞒了这么些年,怕是再也瞒不下去,待他将消息送往椋都,咱们母子的处境便危险了
燕姒听到坏结果,企图挣扎一番,问:于老侯爷,就一点儿都不念骨肉情份?
荀娘子脸色凝重下来。
欺君之罪,于家不会冒这个险。荀娘子说着,抬手摸了摸燕姒*柔软的发顶,继而微笑道:阿娘会想办法,会想到办法保护你
不知为何,燕姒透过荀娘子这个宽慰的笑,忽然就意识到了什么,她急问道:阿娘莫不是想将我独自送去椋都?!
把于家的血脉送还,她则因为出身,性命难保。
傻孩子。荀娘子愈发和蔼:于家贵女不好当,椋都是个虎狼窝,老侯爷现任军机处总府[1],明面上权势滔天,实则是许多人眼中钉肉中刺,不到万不得已,阿娘不会将你送还回去。
椋都那地方,燕姒身为奚国公主时差点要去,没去成。
那时候,她生得那个命,命要她为家国而牺牲,非她所愿,如今她成为荀四,便再不想任人宰割。
她注视着荀娘子,坚定道:阿娘,我们逃吧!
她眼中有期盼,荀娘子看懂了。
-
兰院仅有两个下人,泯静是家生子,澄羽是荀四摔了池子后,夫人让荀娘子在人牙子手里挑来的,荀娘子和燕姒商议后,就把二人叫到跟前来,要交代离府之事。
不想二人伺候母女俩日久,皆是不舍。
泯静道:我要跟娘子和小姐同去。
澄羽鼻青脸肿:奴自是要随娘子同去。
他身手好,本也是荀娘子的人。
荀娘子想了想,扭头说:泯静,你若跟了我们,往何处安身还未可知,我们不仅要奔波,更是在逃亡。
泯静听后,赶紧跪下。
说句越了本分的话,奴婢也不怕娘子和小姐笑话,奴婢自小未曾受过多少庇佑,早已将娘子和小姐视作亲人
她说到后半句,已然哽咽。
荀娘子与她情谊日厚,哄说:好孩子,你记恩很好,可这一路少不了凶险,你的身契又是在周府,我若擅自带你走,总不妥当。
奚国不是奴制国,燕姒虽好学,但书中所述不详尽,她一知半解,便问:身契又是什么?
身契在谁手里,奴籍的人,便认谁为主。澄羽说:奴的身契,正在娘子手里。
燕姒哑然。
泯静咬唇道:逃命便逃命!奴婢不怕!
这丫头实心眼儿,只管跪着忍着眼里的泪水,等荀娘子定主意。
静默少倾,荀娘子又思及他们走后周郎君将如何对待泯静,最终松了口。
罢了,你且跟我们走,至于身契,待安定后,我再修书同夫人商议。
泯静听后欣喜若狂,她连着给荀娘子磕了好几个头,才被燕姒和澄羽一并拉起来。
主仆四人,便商定着如何离府。
周郎君给兰院增派护院,跟前多了几双眼睛,且燕姒行走不利,要逃出周府没那么容易,荀娘子提议给那几个当差的护院使些银钱,将其买通。
泯静立时说:那几个人之中有郎君跟前得力的,行不通。
澄羽眼珠一转,道:咱不走院门,西边儿墙角下有狗洞,等夜深从那钻出去。
事不宜迟,恐生变故。荀娘子道:这两日先收拾行李,除夕夜前院要拜周郎君,众人忙碌宴席,那时动身。
-
除夕这日午睡,燕姒做了个美梦。
梦里他们主仆四人,顺利逃出周府,一路南下,在唐奚两国交界处的镇子上安家,荀娘子租着两间铺面,一间开成衣店,绣品卖得极好,一间开医馆,她调理好身体后,出诊当起女郎中,凭着医术小有所成,泯静伺候荀娘子,澄羽则帮她打下手,从日出到黄昏,日复一日,充实又安稳。
大抵是梦境太过朴实圆满,贪恋其中,以至于泯静在床前唤好几声,才将燕姒唤醒。
什么时辰了?她被扶了起来。
泯静帮她整理衣衫,穿上厚实的红袄。
酉时了,外边下雪要多穿些。
年节上,荀娘子给泯静和澄羽备了过年钱,用红纸包着,晚膳后,待二人给她叩头,一人发一个,主仆四人欢欢喜喜地过了年。
前院很喧闹,周郎君虽不如府里家丁仆从那般忙得团团转,作为主君也要在席面上坐镇,不过他即使不露面,心里也没忘记要紧事,兰院这边仍被护院守得死死的。
泯静久等不到那些个护院打瞌睡,倚在廊上焦急如焚。
你发什么呆?
澄羽从旁窜出来,惊得泯静一跳。
嘘!他们到现在还不瞌睡,早知如此,昨夜我们就该溜了。
澄羽道:娘子说今夜街上热闹,即使周郎君发现,也难寻人。
泯静苦着脸:现在也不好办。
我有法子。澄羽摊手。
作甚?泯静瞪他。
澄羽说:你过年钱借我用用,再去厨房烫壶酒,弄两个小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