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是雪域暴君 第42节
赵春儿看起来腼腆,摆了摆手,正要回返去烧火,就听崔殊说道:“这趟回去,春儿姑娘应该可以名正言顺领一个百人队了吧?”
雪域这边说“队”,指的就是骑队,他们就没有步兵。
“格桑大娘说,会为我挑选一支女骑队……”赵春儿不大擅长和人闲聊,双手无措地缩起来,怕崔殊觉得她敷衍,干巴巴地又说:“我喜欢领女军,现在部落多了很多马匹,可敦那边要装备一支健妇军了,只要二十岁以上的女人,但是我可以特例加入。”
她没说自己杀了多少人,崔殊却听说过的,闻言点头,认真地道:“女军轻骑,是个很好的出路。”
风拂过崔殊两撇鲶鱼似的胡子,看起来有一点好笑,赵春儿忍住了没笑,她发现崔殊其实很少捋他的胡子,只是很寻常一样让它们长着飘着,渐渐地也就止住笑意。
“春儿姑娘可有想过将来的事吗?”崔殊忽然问道。
赵春儿愣了一下,不确定军师说的是那方面的将来,要是问她想没想过前程,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这话是一个男子问姑娘家,难免就有些别的意味,但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老实地道:“好好训练,杀敌领赏,我还是想要一个孩子的,可能会升到千骑之后,在夏秋季找个合心意的人。”
崔殊看她,“我问的就是再往后的将来。”
赵春儿茫然,“生、生了孩子之后?就养活呗,军师问的是如何教养孩子吗?我们家历来是不分男女都教些防身技巧的,从五六岁上开始练,练到十来岁左右身子骨硬了就可以加练……”
崔殊叹气,把话挑得明白些,“春儿姑娘,你已经踏上了功名利禄之路,此生只有看个成就高低,再也没有从前低眉顺眼服侍人的时候了,你只当自己是某个世族的先祖,正要建功立业。我只是想问,倘若你做了千骑万骑长,乃至将军元帅,但你的功业和兵权不可传子女后代,到那时你会如何想呢?”
赵春儿更加茫然,“我做了将军元帅,我的兵不能传子传女……军师,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就算真到了那一步,若我儿孙是废物,得我家产享几代富贵就行,为什么要叫他们传我的代,脏我声名?”
崔殊一怔。
赵春儿已经很尴尬,感觉聊不下去了,正好前头饭熟,她匆匆告辞。
这趟是护送他回苏赫部落,不是行军,饭食滋味都还不错,特意给他蒸了魏朝的稻米饭,配蒸羊肋排和咸奶茶。崔殊只喝了几口奶茶,吃了一点米饭,羊排油腻,瘦肉上覆盖一半的肥羊油,实在是吃不下,后头赵春儿又给他拿了两只烤土豆来剥皮吃,崔殊这才舒心许多。
次日,好消息传来,距离铁勒部只剩下一天路程,见到铁勒部特色的高大穹顶就意味着苏赫部也快要到了,在牧民的歌谣里,铁勒和兀鲁,如今是苏赫王部的车驾和马鞭。
王部,一个地域之中最大掌权者的称谓,在雪域语里是一个发音低沉有力的单词。自二百年前塔塔尔王部发生三王之乱分崩后,雪域王旗起落,这个单词便只是出现在老人的回忆里。
如今的苏赫部却足可撑起这个词汇了,崔殊的车驾远远到了大河谷,就看到两岸牛羊簇簇,人来人往。有黑胖的孩童跑跳,有年少的女郎高歌,有远行的商队用骆驼带来货物,还有一队队的骑兵绕着平原策马列阵,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印象:丰饶。
一只巨型鸟类双翅伸展,在部落上空盘旋十几圈,随后一飞冲天,很远还能看到黑点不散。
崔殊合上车帘,打了个哈欠,让车队直接把他送到帐子门口。他不是被王澈传染了懒病,是这些天的路真给累到了,世族公子哪里经过太多远路,他没来雪域之前,走过最远的路就是魏帝的套路。
结果到了部落还不消停,刚躺进被褥里没多久,就有亲卫在门口通传,说是大汗有请。
崔殊强打精神起来,掀开帐帘就看到王澈已经走在前面了,说走也不准确,人家是舒舒服服靠在轮椅上被侍从推着走的,崔殊琢磨了一下,忽然觉得自己也可以弄一个。
侍从低声在王澈耳边说了什么,王澈就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崔殊,也打了个哈欠,这才是早上呢,他一般睡到中午起身的。很简单地给刚回来的崔殊解释:“应该是夏秋季的事,今年最好办得盛大一些,一来宣扬王威,二来各部之间走动走动,也好繁衍生息。哦,可能顺带解决一下克烈王族的事,这事没什么可说的。”
崔殊拧起眉头,“可我才看到可敦出行……”
王澈摇摇头,他从前养过鸟的,小鸟才能依人,大鸟全是留不住的街溜子,让一只那么大的鸟每天窝在部落里,那不瞎扯嘛。
“不要顾虑那么多,这里不是魏朝。”王澈提醒,“苏赫大汗是个聪明人,三个王子的情况你也清楚了,你总是想太多,和苏赫大汗接触又太少,他是个……”
王澈想了想该怎么形容,然后果断地说:“倘若把苏赫大汗和萧君换一换位置,那你我都不会在这里待着了。”
这真是个有力的形容。
崔殊不自觉捋了一下鲶鱼须须,承认自己可能是被魏帝搞得有些应激了,不大信任掌权者。
一片连营黑帐之中最大的王帐,帐帘大开,内外通风,没有歌舞丝竹助兴,是个挺严肃的场合。部落之中有头脸的人物都在下首列座,王澈和崔殊两人被请到很靠前的位置上去,面前摆放了一些茶食糕点,和一大铁壶的乳清,朴实得很。
苏赫阿那今日有些疲倦的姿态,微微向后靠着可汗大座,等人来齐,温声说道:“今日可敦不在,要去一趟辽东,闲杂的事务不少,诸位慢吃茶食,我们一件件来。”
第一件就是处理克烈王族了,自从克烈部大败,四处逃散的溃兵陆陆续续被俘,拔都也被关了许多日子。昨日格桑去看了一趟,回来就上报,再不处理用不着处理了。
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拔都今年虚岁七十三了,一生经历的大起大落虽然不少,但这回是全输光了,一下子精神气也就散了,现在高烧好几天,人都说不出囫囵话。昨日也把苏赫忽律放出来了,毕竟帐子里已经弥散着一股将死之人的气味,怕二王子受不住这个刺激。
苏赫阿那对拔都没有过多的怜悯,起了个头,便直言道:“昔年我与拔都结为兄弟,按理让他自死也罢,于我名声上也好听些,但是……”
凡事就怕个但是,苏赫阿那话锋一转,虽然没有过多说拔都的罪行,但只是简单点出几件来,也足够令人生厌。
部落里没什么人非要和苏赫阿那唱反调的,唯一可能求情的苏赫忽律,啊他没在,昨天被放出来之后就在帐子里痛哭一场,然后现在哭累了正睡着。
小王子乌苏坐在王澈旁边,他也没开口,少年郎这些日子常被灌输一些儒学之道,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和这个舅*舅从小不亲,面都没见过几回。
第二件则是部落之中近来发生的几个大小案子,都按常规处理了,第三件正是王澈和崔殊说过的夏秋繁衍季之事。
从前雪域三个大部落,每年夏秋中小部落就等三个大部落商量好,去哪里然后通知就行,现在没有可以商量的部落了。这事昨天苏赫阿那在睡帐里和林一谈起过,但是林一心思完全不在这上头,现在苏赫阿那把这事重新拿出来,底下的人就正经得多,全是认认真真出主意的。
苏赫阿那自来简朴,他提出的想法是,在北都、苏赫平原和呼兰草海还有克烈河那边四处开设夏秋集会,让各个部落可以避免耗时耗力在路程上,对于什么朝觐,他压根不在乎的。
崔殊想了想,开口说道:“部族繁衍,一向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牧民即便花费一些钱粮在路途上也是愿意的,反而就近开设的话,一些牧民会因为家门口就有集会而怕行远途,很容易造成亲缘之间回交。”
苏赫阿那点了点头,他考虑过的,回交就是子代和父母之间的繁衍,在雪域其实不少。倘若只是两个部落之间举办集会,举个例子,一个青壮骑兵在夏秋集会上和隔壁部落的美丽少女宿夜一场,然后返回部落。隔个十几年,青壮骑兵还在盛年的尾巴,还可以参与夏秋集会,再次遇到一个美丽少女,倘若甄别不到位,会有遇到自己女儿的概率。
同样的,一个少女将婴儿留在父亲身边,回到部落,在她还有生育能力的时候重新参与夏秋集会,如果仍然是那个小圈子,知情人又恰好不在,和儿子之间发生回交的案例,是有过不少的。
父女母子之间尚且如此,更别提年龄接近的异父母的兄弟姐妹了。
所以各个部落都愿意参与大型的夏秋集会,人多了就可以远远避开小圈子的概率,而且人多热闹,牧民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离群索居,一个牧民往往愿意拿出一年大半积蓄去参加一次大部落的夏秋集会。
上头谈着事,乌苏悄悄地低着头,啃着一只油滋滋的肚包肉。
第83章
直到被王澈肘了肘,乌苏才茫然抬起头,嘴角还沾着油星,不知道这样严肃的场合为何肘他,总不可能提到他了吧哈哈!
苏赫阿那微叹一口气,没有说什么责备的话,而是又重复了刚才提到的事:“乌苏,这次夏秋集会,由你负责打理外务,你明白了吗?”
小王子手里啃了一半的肚包肉滚到了盘子里,发出当啷一声响,他下意识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没有问出声,但整个脑袋写着疑问。不过王澈又肘了肘他,令他安心许多,见所有人都在看自己,他干巴巴点了点头。
又忽然发现这样不正式,他霍然起身从坐席上来到中央空地,原本想仿魏礼行个折身礼,再不济拳按心口来个雪域礼,结果因为吃得太饱,折身时打了一个响亮的嗝。
乌苏自己也被这个猝不及防的嗝吓到了,原本的折身礼往前一扑,成了个结结实实的大礼。也就是现在王帐不种土豆了,狼皮毯子又铺上了,不然得啃一嘴泥。
苏赫阿那镇定地道:“遇事多问问王先生,你今年十七岁,已经算是个大人了,应该试着多承担一些责任。”
乌苏本来想回应,一开口又是一个嗝,他自己连忙把嘴巴捂住了,有些无助地点点头。
到底是亲生父子,苏赫阿那也没有当着这么多人叫他持续丢脸的意思,抬了抬手,温声安抚道:“行了,喝点水缓一缓,很快就会好了,诸位见笑,幼子不曾担事。”
一个部落哪有见笑的,叶利诃刚想打个圆场,那边小王子回席路上又打了个嗝,他喝了口茶,缓解缓解自己想笑的情绪。
接下来就是一些简单的事务,雪域虽然很大,但毕竟地广人稀,不似魏朝那样复杂。出了王帐,乌苏就不肯离开王澈的轮椅边上了,满脸都是欲哭无泪,“先生,恁可要帮帮俺!”
王澈也叹气,“俺想不出还要咋个帮你,大汗讲了,恁去做事,然后不懂来问,总不能俺帮你把事情都做了。”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他干不来细碎的活计,也不肯承担任何职务和工作,要不然以他的才华,不可能在苏赫部待五六年时间,还只是个“王先生”,而同窗崔殊来了没有多久就混到“崔军师”的地步。
当然,目前没人告诉雪域人,魏朝没有军师这个官职,一般土匪寨子出主意的老二才被叫“军师”,不过这也没啥,苏赫部目前没有一个正常王部的官职划分,也没有上下权力的精密结构,只有比较淳朴的军职,如万骑千骑百骑。
挺好的,王澈很适应这个王子给他端早饭的蛮荒部落。
比部落更蛮荒的女主人正在搏击长空。
今日出门前,林一举起一桶牛奶吨吨吨,粗糙满足了一次飞行的热量,就兴冲冲地飞往辽东。她收到姜命来信,说第一批土豆成熟了,因为她给的数目挺多的,所以基本每个村里都能有几亩劣田分到了种子,至于后来的甘薯和苞米虽然还没长出来,但土豆的丰收已经足够把辽东子民喜到懵圈。
说来惭愧,林一把辽东忘记了好一段时间,这就是飞地的坏处了,平时不在眼前就很难想到,直到姜命派遣骑兵传书,林一才一拍脑袋,嘎!
下午的阳光比较好,天气已经暖热了,林一刚飞过辽西郡,就看到了那条异常显眼的长城根下,两拨人正在面红耳赤地吵架。
没错!辽东人又在偷偷摸摸修长城!
两拨人加起来人数快过千了,一批在城墙上头往底下啐唾沫,一批在城墙底下骂娘。骂娘,一种过于憎恶对方以致于要攻击到生产方的行为。
林一悄无声息地落下,竖起耳羽。
辽西那边怒骂道:“凭什么不让俺们过去?俺们走亲戚啊!就是雁门关也有个城门走,你们这些没爹没娘的玩意儿,修个死城墙呀!防贼也没这么防!”
上头辽东人更愤怒,大声嚷嚷:“走亲戚要三五百人一起走?别痴心妄想赖在我们辽东,前头有呆娃子放进了几批人了,赖着亲戚家不肯走啊,他们要吃上绝户了,没绝户都硬吃!”
“对!图咱们的地不交税!有本事你们自己抗税去啊!别来祸害我们,谁跟你们是亲戚了?”
“二猫村的张大户就是收留了十几个辽西亲戚,现在亲戚种上他的地了,撵不走!跟人佃户抢田种,成能恶心人的东西!”
城墙底下声浪也不小,为首的老人白发苍苍,面红耳赤,同上面的争辩道:“你们凭什么污人清白?我们自有地种,又没种你们家的,辽西的地比辽东强!交完三三税也能吃饱,我们就是来走亲戚的!”
说着,又倚老卖老起来,“苍天啦!鸟大王见证啊!我老头活了九十岁了,我见郡守都有椅子坐,老了老了想见见一家姊妹,平白要受你们这些毛小子的气哇!”
辽东小伙们面面相觑,有个心硬的还是向下喊道:“老人家真要走亲戚,干啥带这么多人,举村搬迁么?”
底下一时嗡嗡,有人在老人耳边说话,很明显是出主意的。
林一其实已经看明白了,城墙底下辽西人想过去,人家梯子都带好了,上头辽东人不让过去,这么吵着也不是办法。她扑棱扑棱翅膀落到两拨人近处,站在城墙往外凸出的烽火台上,清了清嗓子,嘎了一声,口吐人言道:“大家不要吵,听我说话……”
两拨人都瞪圆了眼睛看着她,辽西人在底下都看得清林一的巨大鸟形,为首的那个白发老人按住了慌乱的人群,“哎呀哎呀,都不要吵,这就是、就是鸟大王哇!”
林一挺起胸膛,胸羽蓬蓬的,很骄傲,“对,俺是鸟大王,老人家你可以叫俺老大,这是俺的字。”
她还很谦逊地点了点鸟头,老人家看起来更加激动了,老脸涨红,抖得很厉害。
辽东人更不中嘞,听鸟大王的事迹听了无数遍,有的人甚至亲眼见过林一放粮,也去听过林一演讲,只是那时林一还是个人模样,又说是魏朝的公主,后来郡守上任不让提公主那事了,但大家伙会联想啊!
不乏有脑瓜子灵光的年轻人能编会造的,起初是你想个梗我来个梗,然后是拼凑,最后是润笔,硬生生弄出了一套“凤鸟思凡配君王,君王薄幸求长生,凤鸟惨死洛阳宫,遗下一胎为公主,远嫁途中闻母事,公主拔剑斩喜服,父女情缘从此断”的恨海情天小故事。
反正现在辽东人都觉得魏帝坏透了,仅仅去年一年没交税,大家过得多满足!再想想自己前几十年要给郡守和皇帝交三三税,从小到大多少亲戚饿死的事,这代入感就更深了!
总之现在这一墙头的辽东人都激动万分,有个冲动的小伙子都跑到烽火台前了,然后下意识地停住步。
“嘎?”林一可不是怕人的鸟,她微微侧过鸟头看向这个好像要过来给她个拥抱的小伙子,流光溢彩的鸟瞳微微眯起。
小伙子讪讪地往后退。
无他,近距离面对一头(?)远古巨兽般的庞大生灵,瞻仰那伟岸的鸟躯,再对上那双摄人心魂的鸟目,实在是超出了人心脏的承受极限。
能不趴在地上已经是宣传工作做得好了。
底下辽西人离得远,就没有这个感受,为首的老人还努力爬梯子走了几步,对林一扯着嗓子喊:“鸟大王,鸟大王,老大!我老人家想来给恁磕头哇!求求恁今年保佑保佑辽西下几场雨吧,我们也是没法子了啊,今年一滴雨都没下,这日子眼见是过不下去了,辽东又不让进……唉!”
辽东人全都愤慨了,有这么在我们鸟大王面前上眼药的吗?
林一挺起的胸膛又缩了回去,实在有一些不好意思承认,她压根不会行云布雨,那是姜造化吹出去的牛逼,却要她来承受。爪子在烽火台上抓了抓,林一硬着鸟头皮说:“下雨……下雨这个事暂时没法办,不过去辽东也行,今年姜郡守是准备开一些荒地的,好像开荒还送牛什么的,他没说清楚……”
原本以为老人家会很失望,但九十岁的白发老人一下子从梯子上直起身子,声音洪亮地道:“儿郎们!鸟大王特赦,鸟大王允许咱们来辽东了!”
城墙底下的辽西人顿时发出欢呼雀跃的声音,不知哪个起了头,众人纷纷要跪拜,连老人都在下梯子,一副要加入进去的样子。
林一拍打翅膀,再次口吐人言,“不要这个,不要这个,哎呀!”
城墙上的辽东人都如梦初醒想要跪拜磕头。
她爪子内收,见劝不住,想了想,又拍打了一下翅膀,大声嘎嘎道:“俺们鸟人不喜欢跪拜行礼,俺们鸟的行礼方式是、是……举起一只手,挥几下。”
林一还做了个示范,一只翅膀抬起来,挥动几下,这其实是个打招呼的姿势。
辽东和辽西人迟疑着爬起身,举手朝着林一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