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其实是上辈子她了解过改开初期的经济贸易情况,看到有人举过这个例子,印象深刻。
蒋红梅将信将疑:“经理会跟你们说这些?那你们岂不是都要辞职自己做买卖?”
柳绵绵失笑:“做买卖要本金和胆量的呀。”
听说别人挣钱是一回事,自己去做是另外一回事。
就算餐厅的人都知道广市布料和服装成本低廉,可未必有人真正敢去做。真有这种胆量和魄力的,早去做个体户了。毕竟胆怯和渴求安定是天性,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的。
“你可以先摆摊,熟悉熟悉市场,顺便积累一点本金,也趁机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话锋一转,柳绵绵笑呵呵地又说,“不过市场讯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我要是看上别的项目,可能就会把钱拿去投别的了。”
蒋红梅翻个白眼,直接说:“可以合伙,也不用考虑了,你直接再给我点钱,我从厂里多拿点瑕疵品。我听说现在农村有很多集贸市场,集市的时候人可多了,瑕疵品在城里卖不出去,农村肯定能卖出去的。”
柳绵绵给她竖了个大拇指:“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嘛,年初报纸上登过,农村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蒋红梅同志,加油!”
蒋红梅柳眉一竖:“我加油,你做什么?”
柳绵绵理直气壮:“我出钱啊,偶尔空的时候,可以和你一起摆摆摊,不过主要还是靠你。要是都靠我,我找你合伙做什么,我自己就干了。”
蒋红梅:“……”
听上去十分有道理,她确实没办法反驳。
“行了,我们今天还有事,你回头上求知巷9号来找我,咱们再具体谈。”
柳绵绵说完就和沈维舟一起走了,脚步匆匆,看起来好像确实有什么急事。
蒋红梅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心说这俩人看着其实还挺般配,都长得好,站在一起就和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一样。
她其实还有点恍惚。
就是凑巧帮忙带个话,最后竟变成合伙做生意了?
不过,等回过神后,蒋红梅突然想起来,自己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
她本来是想提醒柳绵绵,最近朱永齐经常和一个虎背熊腰的人一起,那人看着不像什么好人。
算了,明天就去求知巷找她,到时候再和她说吧。
*
“先去医院吧。”柳绵绵边走边说,“听说化肥厂门口每天都排长队,可实际上每天能买到化肥的就那么几个。很多人一排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前进乡的人应该没那么快回去。”
沈维舟点点头。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这个身体检查反正是躲不过去了。
其实沈维舟也有些好奇,生命值攒够后的身体,在面对医学仪器的检查时,会给出什么样的数据。
曾经并肩作战的系统虽然已经消失,但他重生回来之前,系统曾经说过,一切都不会有任何异常,让他安安心心地过普通人的日子就好。
沈维舟忽然回头看了眼。
就在刚才,他感受到一阵满怀恶意的窥视,而在回头的瞬间,他看到了两个试图隐蔽的身影。
异世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让自己的身体成为武器。
虽然在异世时觉醒的异能消失了,但他的身体毫无疑问得到了强化,听觉、视力、力量……都远远高于这个世界的正常水平。
就好比,以正常人的反应速度,应该是来不及看清那两个人的身影的,但他却看清了。
其中一个人是朱永齐。
沈维舟曾经查过这个人的档案,对这张令人厌恶的脸印象很深。
“怎么了?”柳绵绵回过头。
沈维舟摇了摇头:“没什么,走吧。”
到了医院以后,沈维舟驾轻就熟地找到他的主治医生。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姓白。白老爷子祖上是中医世家,他自己学的西医,算是中西医结合的圣手。
拧着眉头给沈维舟诊完脉,白老爷子啧了声,喃喃:“奇怪。”
柳绵绵被他啧得心惊肉跳,忍不住问:“怎么了?”
虽然她时不时会在心里调侃“临终关怀”,但好歹做了这么长时间“同床室友”,要是沈维舟真出什么事情,柳绵绵还是会难过的。
毕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止是原书里那些冷冰冰的文字。
白老爷子摆摆手:“哎,你不要紧张,他没什么大问题,还是和以前一样,最需要关注的是心脏,注意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也不要受刺激。身体底子还是弱,不过好在与之前相比,有明显的好转。”
他认真端详沈维舟的脸色,点点头,肯定道:“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脸色也好了。”
柳绵绵顿时松了口气,心说那你啧什么呀,啧得人家心惊胆战的。
“之前几年维舟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底子差,但是也没有变得更差,当然,也没见变好。”白老爷子思索道,“我以为能一直保持住就很不错了,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了明显的变化。”
白老爷子皱着眉,似乎还有些想不通,催促他们赶紧把该做的检查项目都做了,再看看各项指标的情况。
检查结果没那么快能出来,做完检查后俩人就先回家了。
刚出医院没多久,一位拎着竹篮的老太太蹭了过来,拦在他们面前,悄声:“新鲜的鸡蛋,一块钱一斤,买多还能再便宜一点,要么?”
老太太面相柔和,笑眯眯的,看着很有亲和力,虽然冒昧被拦住,柳绵绵也没觉得反感,笑道:“菜场卖一块两毛九呢,您这直接少了将近三毛钱啊?”
老太太:“嗐,菜场那都不知道转几手了,那肯定贵。我这是自家亲戚养的鸡下的,卖一个就算赚一个了,薄利多销,可不就便宜了?”
柳绵绵点点头,想着反正刘婶隔三差五要去买鸡蛋,哪里买不是买,这还便宜好几毛,要不就买一斤。
还没开口,就听见老太太又说:“我那亲戚养了几十只鸡,还有十几头猪,你们也是运气好,正好他今早宰了一头猪,送了些猪肉过来,你们要的话,我给你们算一块五一斤,比肉站便宜三四毛,还不要票。”
别看很多东西都渐渐不用票证了,但目前为止,南城居民买猪肉还是要凭票的,每人每月定量1.5公斤。外头市场上也有偷偷卖的,不要票,但要比肉站的贵五毛到一块钱左右。
这不要票还比肉站便宜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柳绵绵眼神微闪,问:“我看您这竹篮里只有鸡蛋呀,猪肉在哪儿呢?”
老太太笑呵呵道:“猪肉哪能直接这样拎着卖呀,抓到要罚钱的,猪肉我放家里了,离这儿不远,走过去几分钟就到了。”
柳绵绵面露迟疑,老太太卯足劲儿推销:“今早刚杀的猪,真是新鲜得不得了,肥的瘦的都有,爱吃什么买什么。下水也有,今天这页猪肝颜色瞧着就好,鲜红鲜红的,猪腰子也有,这东西男同志吃是最好的。猪蹄也有,别看骨头多,炖烂了一嗦就脱骨了,香得咧!”
还别说,柳绵绵都差点被她说饿了。
柳绵绵:“先说鸡蛋吧,这一篮鸡蛋几斤?”
老太太愣了下,回答:“五斤吧。”
柳绵绵:“我们没东西装,要不篮子也算上吧。不过这篮子看着有点旧哈,竹编的手艺也一般般,应该也不值几个钱吧?”
老太太:“……”
这竹篮明明是新买的,手柄上还有点毛糙呢,怎么就看着有点旧了?
犹豫了一下,还是说:“行,这篮子确实不值几个钱,我瞧你这姑娘挺爽快,你要都买了,这篮子就送你了。”
柳绵绵顿时眉开眼笑:“大妈您可真大气,您看这鸡蛋的价格能不能再?”
老太太:“……”
一块钱一斤的鸡蛋,还送一个新的竹篮子,就这还要讲价?
老太太满脸不情愿,又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这一篮鸡蛋以四块五毛钱成交。
收了钱以后,老太太说:“那咱们再去看看猪肉?”
既然是先说鸡蛋,那肯定还有后嘛,这后自然就是猪肉了。
老太太都准备给他们带路了,哪知柳绵绵看了眼手表,说:“哎呀,大妈,时间不早,我们得赶回家吃饭去。回去晚了会挨骂的,算了算了,猪肉先不买了。真是可惜了,本来我还想说买对猪腰子回去给我家这口子补补呢,这么便宜可不太好碰上,真是可惜了。大妈您平时是不是都在这儿呢,要不我改天再来这边找你?”
老太太都懵了:“不是,怎么会来不及呢,几步路的事情,很快的,你买了肉回去,谁还会骂你啊?”
柳绵绵连连摆手:“哎哟,哪里都像您这么和气啊,稍微晚点就指天骂地的。下回,下回我来找您哈!”
拎起那篮鸡蛋,一拽沈维舟,柳绵绵挥着手就走人了。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