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六皇子满眼含泪地点点头。
【作为唯一一个活到寿终正寝的皇子,六皇子这次是站对了队伍。虽然大家都嘲笑他只会搞玄学,但是那又怎么了,多快乐啊!
又不用打工,还能天天搞自己喜欢的事情——合理怀疑老六装到最后成真了,陪葬品都全是神神叨叨的东西,不愧是宁朝第一玄学战士!】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位六殿下果然非常识趣。
难怪能成为活得最久的人,识趣也是一种本事。
六皇子虽然是个傀儡皇帝,好歹也是先帝的子嗣、宁朝的继承人,他的到来,自有他的政治意义所在。
而他带来的那封圣旨,更是意义重大,简直可以马上称帝,以正统的身份怒斥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的程度。
【不过刚才剧里演的圣旨,其实一直争议很大。很多人都觉得那是假的,属于六皇子伪造的产品,理由是和弘安帝的笔迹明显不符。】
“?”弘安帝回想起天幕上泪眼朦胧的儿子。
他的儿子,还真是各有特色!
他思考良久,从混乱的大脑里憋出一个形容词,挺会变通。
唉,什么原则,在威胁性命的时候都是空气。
【弘安帝的真实想法,我们也很难判断了。弘安三十一年,中宗被诬告下狱,离京时拿着的那道圣旨不是也写了嘛,“性本纯质,匡扶幼主……”,呃,虽然不知道老五哪里算幼主,可能是心智幼。
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句话,“若其不堪重任,望卿以天下为重,暂代朝政,另寻贤明之君,再归大统。”
这段话啥意思呢,老皇帝虽然每天要死不活,但是对老五的本事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只是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脸上,他还抱着最后的幻想。
可是天下要是真的出了问题怎么办?那就找个人按住他,这个人就是未来的中宗,总体就是让他当摄政王的意思。】
弘安帝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
心头有一块大石落下。
原来未来的自己,依稀也预见了后来,只是终究狠不下心。
摄政王与帝王几乎无异,承担着相同的责任,风险又高了太多。
他混沌的内心在这一刻有了定数。
周涉也听懂了。六皇子交给他的那道圣旨被评价为伪造品,皇帝交给他的圣旨则只说“暂代朝政”。
他这一代,倒是把贤明之君定下来了,可不就是他自己嘛。
【这下子好了,神龙归位,中宗马上开始扯先帝的虎皮,宣告天下自己的正义性,顺便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全新造物——报纸。
当然,这一阶段的报纸不能叫报纸,应该叫牛皮小广告。中宗这边一声令下,后勤部门马上开始生产垃圾广告,上面的内容从“皇帝在我家,我就是皇帝的忠臣”,一直拉扯到“我和皇帝是亲戚,我的一颗真心永远向宁朝。”再见缝插针写点自己的德政,保你动心!随机张贴在电线杆,哦不,附近的墙上。
同时,考虑到义务教育只在北疆推行,他还搞出了文盲专享服务:文工团。】
皇帝心情还不好,听着天幕的声音,开始找周涉的茬:“你做的这什么‘牛皮广告’……是个什么东西?”
“回陛下,广而告之,是为广告,臣觉得应该是类似檄文的东西。”
只不过是白话版本,还可以贴得到处都是,强迫所有人必须看。
“文工团又是何物?”
周涉:“……”我知道才不合理吧!
在皇帝的死亡凝视下,周涉做出沉思的模样,虚假地揣测:“兴许是文化工作团体的意思。”
【文工团文化素质很不错,他们的工作安排也很简单,就是搞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于是文工团应运而生,还编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段子。
其中有一些比较经典,比如“周老爷怒骂何扒皮”、“为富不仁,智取豪绅分粮记”、“重审冤案,平定民心”,大剧院前不久还有演出可以看。】
何景澄:“?”什么东西?他是何扒皮?那周涉是什么?!
白季松:“……”这说的是重审他家的冤案吗?
段明渊:“。”算了,分点钱保平安。
【名字取得简单粗暴,但效果拔群。文工团大搞巡回演出,名声大噪的同时,许多人都知道了中宗的名声。何景澄后知后觉,连忙开始散布谣言:他屠城!杀人!重赋重税!
但是为时已晚,没人信他。临近肃州等地的城池,半夜里总有人偷偷溜出去。守将无奈之下,开始搞宽进严出,想出城,查你祖宗十八代哦!】
皇帝有点心动了:“这文工团,听着与戏班无异。京城戏班子成日里唱些什么情情爱爱的,也没有用处,倒不如拉来弘扬我大宁国威。”
还国威呢陛下。
对于皇帝的间歇性精神抖擞,周涉假装没听见。
其他人的关注点在于宽进严出,对此非常不赞同:“严防死守有什么用,真不想让人走,对人好点,比什么都强。”
也有人心里冷笑。开什么玩笑,真能对百姓好,还能从现在开始装吗?少扒一层皮,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吧。
【这些防守措施有点效果,但不多。第一波百姓涌入肃州之后,惊喜地发现自己到了桃花源,能回家马上写桃花源记。中宗这边也趁热打铁,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政令:拉人头。拉一个人头赏银若干,多一人翻一倍,再多一人再翻一倍。
政策一出,第二天晚上就有人拖家带口找到府衙,身后跟着乌泱泱一群人,简直把一个村的人都扒拉过来了,支支吾吾地问能不能报销。】
一个村?
大家听傻眼了,会算账的开始算账,不会算账的开始胡乱估计:“这得是多少钱?”
“至少得够他们吃一年了吧?”
“我看不止,说不定吃十年都够。”
这得多少钱啊……这种政令能不能现在颁布一下,他们能马上拖家带口过来。
钱不好赚啊!
【中宗也完全没想到有人如此神速,效率如此之高。毕竟现在各个城池加强防守,想带这么多人来,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当然惊讶归惊讶,钱是要给的。他手一挥,就有人扛着钱来了,还好心地帮他送到家里。】
这谁能不心动。
虽然守军严防死守,能防得住人心吗?大不了多费点功夫,想跑还是能跑的。
人口流失可不是好玩的。
【何景澄知道这个消息,气得险些当场呜呼,回过神就开始骂中宗:不讲武德啊!这家伙居然挖墙角!
中宗听完立刻回击:阁下无才无德,在这里与我争什么虚名?你没人喜欢,应该回家照照镜子啊,作此神态,叫人读之生笑。唉,耻于与你交流。】
第49章 外敌又至
虽然何景澄让人发笑,但中宗说话也是真的毒。
文人对于骂人这件事不以为意,对于这种骂仗,他们见得多了,如果需要,还能当场写出二十种骂人的文雅写法。
唯一的问题是说得太直白(′з(′ω‘*)轻(灬ε灬)吻(ω)最(* ̄3 ̄)╭甜(ε)∫羽(-_-)ε`*)毛(*≧з)(ε≦*)整(* ̄3)(ε ̄*)理(ˊˋ*)。
武将面面相觑,逐字学习,以免日后和文官吵架又吵输,总是撩起袖子打架,显得他们太没风度。
方竞若更是大加赞赏:“说得好,百姓自有见解,要你这个妖魔鬼怪说什么东西?”
沈明哲:“……”这文弱书生,怎么好似唯恐天下不乱?
看来也不是个安分的家伙。
【好在何景澄没被回复气死。这边何景澄还在努力地休养生息,那边赵舒明也跳出来,看着偌大的地盘,他愉快地称帝了,并表示自己不认识什么少帝。区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懂什么?能当好皇帝吗?可笑啊!】
内侍们默默低下了头,人群后,有人悄悄溜到太医院的方向,以免皇帝猝不及防被气晕。
好在,弘安帝不算太生气。
这赵舒明明摆着的造反,不是今天也是明天,说点他不爱听的话,实在太正常。
六皇子的表现,他到目前为止都还算满意,唯一的问题是年龄太小,幼帝登基,天下易乱。
可惜没早生十几年。
【相对何家人来讲,赵舒明要正常很多。他是个还不错的领导,在军事上没什么天赋,但舍得拿钱。
内政上虽然不太舍得放手,但比起五皇子的操作来讲,也显得很正常——诶,真是谁和老五比都必胜,一款全新的自信塑造器啊老五!】
五皇子风评被害,幸好他已经被关起来,可以一个人大声哭。
皇帝直接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赵舒明是个眼里进不得沙子的人。他手下有过下属投降敌方,得知消息后立刻灭其满门的经历,对他来讲,一进赵家门,就永远是赵家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