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沈芜无声地轻咬着嘴唇,内心骂道:“我多想?我多想什么?这安神香难道出了安庆殿就不管用了?”
  “臣妾未敢多想。”
  陆理顿时不悦地掀开被子坐起来,吩咐道:“朕觉着有些头疼,皇后替朕按一按。”
  沈芜站立在榻前,深吸了一口气,恰到好处的力度为他按着脑门两侧。
  陆理闭眼享受,好奇地问道:“皇后为何习医?”
  沈芜内心应道:“为了我的阿娘,为了生计!”
  “无他,只是偶然得了机会,有幸入了南宫师傅的眼,踏上了行医之路。”
  “朕曾听闻过此人医术出神入化,可解世间疑难杂症,只是此人来去影无踪,朕只当是江湖传说。”
  沈芜颇为骄傲道:“南宫师傅以救死扶伤为信条,创立了百济堂,而后四海游历,行医济世,乃医家之典范。”
  陆理说道:“夜已深,皇后早些歇息。”随即离开了安庆殿。
  林暄不解道:“陛下,您为何?”
  陆理瞪了他一眼,随即烛影之下,二人交耳密谋。
  沈芜一夜辗转反侧,心中骂了无数遍:“混蛋!扰我清梦!”
  宫女为她梳妆,碎玉催促道:“手脚麻利些,陛下今日要与娘娘一同共进早膳。”
  日光照映着朱红的宫墙,宫道上的太监宫女退避两侧向皇后行礼,一名宫女猝不及防地倒在地上。
  “有人晕倒了!”
  “快来人呐!”
  沈芜闻声掀开帘子,说道:“停轿!”
  嬷嬷阻拦道:“娘娘,您乃千金之躯,使不得啊,唤个太医为她诊治已是天大的恩德。”
  沈芜肃色道:“若是突发的急疾,等太医到了,一切都晚了,那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医者心中岂可存地位阶层芥蒂?”
  ”让开!”沈芜扒开围观的人。
  “皇后娘娘!”宫女太监齐跪地。
  沈芜双膝跪地为她诊脉,察看双瞳,吩咐道:“将她移至阴凉之处,立即为她寻来饴糖和一碗浓米汤让她喝下。”
  卒然扑倒,不省人事的宫女喝下了浓米汤后,恢复了清醒。
  沈芜叮嘱道:“你患有饥厥之症,平日身上可携几块饴糖,不适之时可食服饴糖,舒缓病症。”
  “奴婢跪谢皇后娘娘救命天恩。”
  陆理移驾至安庆殿,责备道:“皇后,你眼中可还有朕?”
  沈芜跪在地上请罪道:“臣妾一时救人心切,忘了时辰,请陛下责罚!”
  “朕不过是要你陪同朕一同共进早膳,可你人呢?朕日理万机,难道还得等你的尊驾不成?”
  夏疏与夏四九在殿外低声道:“长此以往,废后只是迟早之事。”
  夏四九不解道:“不过是一桩小事,陛下何故龙颜震怒?”
  夏疏说道:“这男人啊,若是心中厌弃一个女人,在他眼中,做什么也不讨喜啊。若是喜欢,天上的星辰也要摘一颗捧在手心赠予她。陛下不喜皇后,偏偏娘娘触逆龙鳞,讨嫌之举啊!”
  夏四九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陛下方才吩咐将上好的鱼粥送往清梧殿。”
  陆理怒说道:“朕本想着让皇后回家省亲,而今皇后这般作为,真是寒了朕的体己之心,罢了,此事往后再议。”
  陆理不悦地离开了安庆殿。
  沈芜内心涌起一股委屈,碎玉扶她起身,愤然不平却不敢出言不逊。
  沈遥出席了杨家的踏春宴,柳梦娴却像膏药黏着她,追问道:“遥儿,杨家二公子如何?”
  “遥儿,杨家主母又派人送来了许多好东西,话里行间对你诸多赞许啊。”
  “遥儿,改日你陪阿娘去寺庙上香,阿娘得求神明早日促成你与杨家这门亲事啊。”
  沈遥忍无可忍,只身一人欲前往京郊外的田庄躲清静。
  马市之中,沈遥欲雇马车,马夫瞧她衣料上乘,不谙行情,诓骗她道:“小姐,我们的马一日可行百里,您只要出三两银子,暮色之前,定将您送至地方。”
  江潮正在挑选马匹,听着他们的交谈。
  沈遥问道:“三两银子啊?可否少一些?”
  马夫夸大其词道:“小姐,您可在这马市之中打听一番,我的马绝对是最上乘的马,您一介女子,夜中行路多有不便,别人的马可不敢保证天黑前能将您送到地儿啊。”
  沈遥心中盘算片刻,咬咬牙应允道:“三两就三两,这匹马我雇了。”
  “小姐真是好眼光,您付了银子,我立即套车。”
  沈遥从袖下拿出钱袋子,马夫的视线紧盯着钱袋子,恭敬地伸出双手。
  沈遥正欲给他,江潮伸手夺过了银两,说道:“别给他,他在诓骗你。”
  马夫伸手去夺,却被江潮推开,气急败坏道:“你是谁啊?怎么阻拦人做生意呢?”
  江潮指出他的诓骗之处:“你的马只是普通的马,脚程一日不足百里,这位小姐所要去的地方,距离京城不过数十里,夜色临前,定能抵达,但您却收三两银子,不合市价。”
  第20章
  马夫狡辩道:“您又没去过,怎知那地方不足百里?”
  江潮说道:“我去过,那处庄子与风雪小楼不足一里。”
  围观的百姓议论道:“风雪小楼距离京城不过数十里,你出口要价三两银子,的确不妥。”
  “这不欺负人家姑娘不懂行情么?”
  “三两银子,也太黑心了。”
  马夫气急败坏地咆哮道:“嫌贵找别家去,我还不做你的生意了!”
  沈遥说道:“别呀!价钱还可以再商议。”
  江潮提议道:“这位姑娘,我欲前往风雪小楼,若是不嫌,可与我同乘。”
  沈遥警惕而狐疑地看着他。
  马车出了城门,一路驰骋。
  沈遥掀开车帘问道:“江公子,方才你在城内自报家门,你贵为禁军统领,为何现下舍弃公务,前往风雪小楼?”
  江潮忧愁道:“姑娘有所不知,我这个禁军统领名存实亡,此番出城便是寻求助力,风雪小楼近日来了不少有学之士,他们皆是通过了乡试的举人,于来年参加会试。”
  沈遥震惊道:“春闱设在来年二月,现下不过五月,怎么如此之早?”
  马车穿梭在竹林大道中,斑驳的疏影时而掠过江潮的的脸庞,他说道:“姑娘有所不知,自先帝继位后,天下安定,逐渐兴起了重文风潮,各地愈发重视乡试,明里暗里地进行追赶,故此,在乡试突围而出的举人将获得当地乡宦豪绅的大力支持,提前大半年入京备试,亦可探知对手的实力。”
  “冒昧相问,公子为何而愁?”
  江潮难为情地挠挠心,坦诚相告道:“我乃武将,不擅文识,可重新选拔统领需过文试,我特意前去寻人讨教一二。”
  皇后仁心救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宫城,宫人们议论纷纷。
  “我当时就在宫道,亲眼看见皇后娘娘下了轿子为她诊脉。”
  “传闻皇后娘娘医术高深,若是有幸沾得天恩,困扰我多年的偏头风定能根除。”
  “别做梦了,皇后娘娘千金之躯,岂是我等卑贱之人所能触及。”
  陆理在朝堂上提及此事,自说自话,顺手推舟,以皇后仁心布施恩泽为名,召集了太医院全体太医在宫城中为宫人们义诊,皇后亦是。
  消息传到沈芜的耳中,她琢磨道:“陛下的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
  碎玉说道:“不管陛下出于什么目的,我们总算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彻查此事了。”
  陆理踏入安庆殿,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说道:“朕初登大宝,大赦天下,皇恩浩荡。皇后既贵为一国之母,理应随朕做出表率,太医院将全力协助皇后,无须忧虑,若此事办妥了,朕准允皇后回家省亲。”
  沈芜看不惯他正经的模样,心中不屑道:“这喜怒无常之人,这会儿倒人模狗样了。”
  陆理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问道:“皇后为何目光炙热地看着朕?可是有不解之处?”
  “炙热?”沈芜内心邪恶道:“那是锋利如刀刃般的眼神!”
  “臣妾谨记陛下教诲,定当尽心尽力。”
  沈芜带领太医在各宫各部看诊,每日黄昏之时,归整医案,陆理每每找了由头赖在安庆殿,察看医案。
  沈芜将光禄寺全体人员的医案奉上,试探道:“陛下宅心仁厚,关怀臣子,亲眼过目医案,乃我朝众臣之幸。”
  陆理淡然地找补道:“光禄寺负责宫中饮食事务,日常出外采买食材,奔波劳累,朕需了解他们的身体安康与否,借此慰藉他们的心。”
  义正言辞,挑不出任何毛病。
  王音姝日日望笛叹息,菱霜劝道:“娘娘,今夜陛下仍旧歇在安庆殿,长此以往,若是皇后娘娘先行诞下皇子,我们当真没有机会了。”
  “争?”王音姝不屑道:“若是心爱之人,使上最肮脏的手段也要争得荣宠,冠绝后宫,而今我既无心,何必招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