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从发呆陷入沉思。
两分钟后,字愈同时录入、传声:
斯芬克斯。
第15章
换好衣裳,江奕将浴室打扫干净,带上语言转录器出来。水将他的头发浸成枣褐色,一滴、两滴,沿发丝滑落,融入驼色棉毛巾,像花朵在沙漠竞相绽放。
洗澡真幸福。
看到蔺哲正专心在卧室绘图,他心情更加愉悦,敲敲门,用皱巴巴的指腹在水汽上打字:我好了。
但见这人慢吞吞地站起来,像在闹情绪,趿拉着拖鞋,一副身不由己、松懈散漫的样子。
彼此擦肩而过时,蔺哲忽然停住,吸了吸鼻子,压低眉毛:“你用我沐浴露了?”
江奕:“……”
他把头扭向一边。
糟糕,心情太好把这事给忘了。
“对不起,”他连忙道歉,耳垂和脸蛋裹上朦胧的粉色,“我觉得您身上很香,闻久了睡觉都变得安稳。但是您工作忙,我不敢走太近,就挤了两泵您的沐浴露试试。我会赔偿给您。”
两人一靠近,周围的空气更香了,不是甜香,而是一种温暖与清冽交织的味道,正如蔺哲本身那样,温柔、包容,却总是游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每次闻到这香气,江奕就感觉自己好像住进了森林的小木屋里。
突然“小木屋”说话了:“买瓶新的,明天,我给你买瓶新的。”
啊?
江奕怀疑这机器又出故障了。“不用您破费,其实我更想待在您身边的时间长一点,如果您愿意的话。”他真诚地看着蔺哲。
蔺哲顿了顿。
“明天我给你买瓶新的。”
江奕:“哦,谢谢。”
蔺哲:“嗯。”
他进浴室,他回房间。
江奕一回去就把自己甩到床上,整张脸埋进被子里。他们的关系好像又被他搞砸了。
直到呼吸困难,他终于肯坐起来,走到书架前,抽出卡莉莎前辈送他的那本爱情小说,下定决心,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去想蔺哲。
他端坐在书桌前,翻到书的扉页。那是“泛黄航海日记”的样式,配着西斯莱的风景画,上方有一行手写体引言:所有风暴都是你为我指引的方向。
他翻着书,没一刻钟就入了迷。
这是他看过最浪漫的文字。阅读过程中,他仿佛亲眼目睹了人世间全部的爱,借开篇的十四行诗、诙谐又可爱的正文,和终章反抒情叙事诗的形式,在他生命中仓皇驶过。
过去不被珍视的爱情,忽然在他眼里变得神圣起来。那些他不曾领教过的东西,而今也如藤蔓般,在他灵魂深处肆意生长。
比起爱情,他认为这更像是一本探险小说。
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吉姆和罗比,他们在北极相遇,并接受了当地族长的热情款待。
后来他们出海时被困在冰面,一位正义的鹦鹉上将施以援手并护送他们到北美洲。
在那里,他们又认识了善良淳朴的烟农和他的女儿,以及热爱动物的马戏团团长。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到达墨西哥,与玛雅酋长、西班牙总督建立亲密友好关系。
然后,他们在巴西打败邪恶的奴隶主,拯救矿洞精灵,并目送回归自由民身份的友人搭上去往莫桑比克的船。
之后他们遇见了一朵会动会说话的南美水仙花,罗比有幸帮了它一个忙,他们在蘑菇林告别。
极昼将至,他们翻过休眠火山,来到世界尽头,邂逅一只叫鲍勃的美丽外星生物。
最终,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和鲍勃,还有他们的朋友。
这本书行文流畅唯美,像久居深海的冰雕一样,既童话又现实,主观理想、歌颂自然、情感真挚,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批判社会,那是法国大革命催化而生的典型艺术特征。其中不乏大篇幅对吉姆的心理描写,对罗比从一见倾心到至死不渝,像栽种一棵树,注定生根、万古不变。作者用巧妙的暗示手法埋下伏笔,让江奕不免思考自己究竟读的是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还是改头换面的作者自传,抑或是他献给爱人的情诗译文。
他一行行往下看,漂荡的小船、精致的红章,还有可口的樱桃、清透的海洋,字里行间激起他无限的遐想。只是江奕浑然不觉,他早已将自己代入罗比,又在读到吉姆时想起蔺哲;他的眼睑在书中被蔺哲温暖,他们一路患难与共,故事到最后皆大欢喜。
门铃闪亮,天已经黑了。他走出卧室,和蔺哲共进第100次无光晚餐。“我不要沐浴露,蔺先生,”他打字的手有些发颤,“我有一个请求。”
蔺哲:“我在听。”
“以后您不许再剩饭。”
“好,但是有前提。”
江奕:“我在看。”
“请不要再往我碗里夹肉,”蔺哲冷冷道,紧跟着又补充,“夹菜也不行。”
“……哦。”
第二天下班回家,江奕发现自己放洗浴用品的盆里多出来一瓶沐浴露——包装和蔺哲的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是花木的香味。
第16章
吃饭时,江奕碰了碰蔺哲的胳膊。“下周四晚上我们是不是有个变装舞会?”
蔺哲:“嗯。”
“我对这个不是很懂。”
江奕言外之意是希望对方能给他讲讲。下一秒,这人掏出他的工作室钥匙摆到他面前。“自己查。”
江奕:“。”
其实不用电脑,梅森前辈送他的手机也能查东西,尽管那里的信息不是很准确,譬如他有次突发奇想搜了下自己和蔺哲的名字,发现它们竟同时出现在100年前的一本科幻爱情网络小说里。
他把钥匙揣起来。
“好,谢谢。”他又试探问,“您会跳舞吗?”
“会一点。”
“那您能教教我吗?”
“不能。”
“……哦。”
没想到蔺哲拒绝得这么干脆。
一阵沉默。“我吃好了,这就去查。”江奕尴尬地挠了挠鬓角,“您早点休息,钥匙我先替您保管。”
后来他几乎是跑去蔺哲工作室的。
他依次打开显示器、主机,然后双击浏览器,模仿蔺哲在黑色键盘上敲字:
变装舞会
下方出现一大串问题——
变装舞会穿什么?
变装舞会上,怎样装扮最容易成为全场焦点?
参加变装舞会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变装舞会可以跳什么舞?
…………
他点开第一个问题。
a:不同性别/具有独特创意的服装。
他退出页面,点开第四个问题。
a:变装舞会常见的舞蹈类型主要包括华尔兹、探戈、伦巴等,具体取决于舞会性质和场合氛围。
之后他搜索并观看这三个舞种的演绎视频,从而想象出蔺哲跳它们的样子,不禁笑了。房间黑洞洞一片,电脑强光刺得他眼睛酸困,但一种奇怪的力量驱使他留下来。
他长按删除键,重新输入:波诺
波诺(新德尔斐圣殿秘境公会领袖,前“nirvana”计划首席科学家)
波诺是一位神秘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现任圣殿议会首席。尽管他的个人信息极为有限,但他在科技和政治交叉领域的贡献使他成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基本信息
名称:波诺
别称:真神波诺、幸运教授
职业:科学家、政治家、作家
代表领域:科技、政治、哲学、未来学
活跃时期:21世纪中叶至今
人物生平
波诺的早期经历鲜为人知,目前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担任“nirvana”科研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该“计划专注于抗辐射与物种基因融合,在辐射免疫、生态建设、跨维技术等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学术贡献
波诺在物种融合与未来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包括:
1. 新人类理论:提出基因异种化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唯一出路,为圣城建立与融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 跨物种基因手术与嵌合体培育研究:能精准控制生物变异方向,培育高阶兽人精英。
3. 水母永生计划:该项目的提出者及后期负责人,将灯塔水母生物特性运用到基因工程,构建永生链,助力海洋再生。
代表作品
著作
1. 《超维美学》(2079年):探讨高维空间联立艺术的必要与方式,被多家跨维科技公司用作员工培训教材。
2. 《克莱因密码》(2091年):涵盖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悬疑推理长篇小说。
3. 《超越三维:理论与实践基础》(2096年):系统阐述各维概念、跨维的技术路径与哲学意义。
4. 《高维空间与生态文明》(2100年):整合空间设计理念及应用,并预测跨界融合将如何重塑社会结构。
参与开发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