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其实过程中蔺哲讲了不少专业知识,但江奕的脑子仿佛自带一层知识滤网。他确实很擅长将晦涩的长篇大论处理成小段通俗性内容。
嗯,这是他的天赋。
早点睡,明天还要工作呢。
他缩进被子里,试图让自己全身放松下来,但紧紧并拢的膝盖还是出卖了他。把头探出来吧,毕竟曙光是他的闹钟。卧室门大大地敞着,但江奕认为蔺哲不会想走进他的房间,所以还是尽量自己起床得好,能不麻烦他就不麻烦他。
终于,他的眉梢松弛下来,眼睛也慢慢发酸,再次想到蔺哲的手温,一激灵。
那手简直冰得令人心疼。是啊,环境和工作让他不能长期暴露在户外晒太阳,外加营养跟不上,蔺哲的体质大概率不会好到哪去。
江奕就不一样了。据美杜莎说,早期培养他的玻璃舱液体是由波诺(在他还是某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时候)独家研制的,既能为这些预制异种的人类胚胎补充营养,又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甚至还能起死回生。再有“神血”与伊甸园特供营养餐及定期体检、锻炼加持,江奕想生病都难。
他很好奇蔺哲以及社团其他成员的身世,只是与他们本身相比,过往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将陆陆续续的零碎信息拼凑起来,包括伊甸园、“混沌”、八元神,最终得出一个清晰却又不那么美好的结论:现在外面很危险,疾病横行、纷纷扰扰。好像生命除了进化与变异、落后与死亡……
别无选择。
江奕带着这个结论进入梦乡。
他喜欢做梦,大抵是梦里可以有不止他一个人。他的梦总是温柔而充满希望的,像运作的细胞、像新生儿,更像良心和良心的主人。
但这次他梦里什么都没有,因为他这次没有做梦。他在忧伤中沉睡,初醒时泪眼蒙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着他的眼睑,他整理好床铺,走到窗前。
土地平滑,金属光泽肉眼可见,它是那样的梦幻、瑰异,却又叫人惊悸不安。放眼望去,植物们溃烂的溃烂,腐败的腐败;动物有的苟延残喘,有的自相残杀;蘑菇花花绿绿,和人类一样大,它们很想活下去,却也只是在硬撑。
忽然,像感应到什么。
江奕回过头,看见蔺哲在门边。他穿着工作服,面料是灰蓝纯色的涤棉,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三四支笔,脖子被一个简单的翻领围住。
假如蔺哲没有闭着眼睛,他们此刻一定在对视。但江奕觉得,他们已经对视了。他们各自都很安静,安静到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江奕回到床边,字愈屏幕亮起:吃饭了。
他脑袋一木,火速将那句“谢谢”发送出去。
他们再次坐上沙发,茶几两边已经摆好玉米卷饼和豆浆。“是你做的吗?”江奕问。
蔺哲:“嗯。”
“麻烦您了,谢谢。”
“不客气。”
“食材也是您做的吗?”
“贝蒂从别处收购的。”
江奕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蔺哲不太想和他多说,于是默默地吃起了卷饼,里面有鸡肉、番茄、辣酱,一切都恰到好处。他暗自好笑,看来这颗花朵般的头颅里还装着c语言以外的东西。
可是没多久,蔺哲的表现似乎不大对头。他捂着肚子,额头冒汗,看上去很痛苦,像吃坏东西似的。之所以说“像”,是因为江奕自己半点事没有。
您怎么了?
——他键入文字,掌心在落到蔺哲肩头的前一刻又缩了回来。不等回复,蔺哲起身直奔卫生间,把自己关在里面,死活不出来。江奕守在门口,密切关注字愈屏幕即将跳出每一个字:
我没事。
你走吧。
别迟到。
替我请半天假。
江奕:“……”
这人在撒谎。
“我去叫他们来。”
“不用,听我的,走。”
第7章
“我这有份研究报告,你先看一下。”
英文打在白色帷幕上,贝蒂带江奕单独来到会议室,跟着一番操作,让她的表语在上面一目了然。“蔺工请假的原因就在这里面。”
江奕扬起脑袋,首先看到两行标题:
沙门氏菌变异株研究报告——
核辐射诱导的短时超致病性与自限性感染机制分析
在21世纪上半叶核泄漏事故周边生态样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沙门氏菌变异株。该菌株因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vi抗原发生定向突变,导致宿主感染后引发剧烈症状(0-4小时达峰),但6小时内被免疫系统快速清除。此现象被称为“闪电型感染悖论”。
江奕继续往下看,变异机制有两个:辐射适应性突变、自限性感染机制。
前者提到超抗原和嘧啶二聚体,后者分自杀式免疫激活与代谢亢进消耗。
接着是感染病程阶段特征:
潜伏期(0-15分钟)
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肠道菌群已发生显著变化。
爆发期(15分钟-3小时)
患者出现严重水样腹泻,排便频率达每小时8次以上,伴随喷射性呕吐及全身肌肉震颤。
转折期(3-5小时)
症状呈断崖式缓解,呕吐停止,腹泻频率降至每小时1-2次,患者出现强烈口渴感。
自愈期(5-6小时)
仅残留乏力、头晕等轻微症状,排便频率与粪便性状完全恢复正常。
科学原理夹杂其中,但江奕有权选择忽略。
之后是公共卫生影响,从传播隐匿性、治疗悖论以及生物武器化风险三个方向进行分析,太多专业术语看得他头晕。终于等到结论和建议——
沙门氏菌变异株是首例兼具超高毒力与极短病程的病原体,其“自杀式感染”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生化武器的设计蓝本。需在核污染区建立沙门氏菌突变实时监测网。
研究团队:北联邦辐射生物学研究中心
报告日期:2055年10月17日
江奕:“……”
“2055年10月16日晚,‘康庄列车’首航乘客在食用营养局特供的玉米鸡胸肉饼后集体感染沙门氏菌变异株。”贝蒂说。
“他们后来呢?”
“无一生还。”
“为什么?”他问。
“时代局限性,和政府缺乏理智的决策。食材是我从新德尔斐收购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你没事,但今早其他成员也都请了假。”她揉着睛明穴道,“你回去看看蔺工吧,他需要你。”
江奕困惑地眨了两下眼睛。
蔺哲需要他?——他没看出来。
他挠了挠眉梢,有些不情愿:“好。”
回到宿舍,卫生间亮着的灯足以证明蔺哲还在里面。他带着他们的交流媒介走到门边。“您生病了,我知道。贝蒂说是因为早餐里有变异细菌。”
良久,里面回复:“她还说什么?”
“他们也生病了。”
“还有呢?”
“食材来自波诺。”
“哦。”
对方停止讲话。
江奕冷不丁补了一句:
“她还说您需要我。”
蔺哲:“不需要。”
江奕:“。”
就知道是这样……
他转身要走,字愈振动:
等等,我需要你。
他咬了咬嘴唇:“请讲。”
“我需要你到起居室书柜找两本书,”蔺哲回答,“《超越三维:理论与实践基础》和《高维空间与生态文明》。”
几分钟后,江奕回来。“找到了,请把门打开,我给您送进去。”
“不用,”蔺哲道,“你带它们回卧室,看完后各写1000字汉英双语观后报告,下周四前交给我。”
江奕:“……?”
这人的意思,是让他用五天半的时间阅读两本长20公分、宽15公分,厚度加起来跟他小拇指并齐的数理工具书,并额外从他有限的知识储备中挑4000个字串到一起。
“您真的需要吗?”他最后问。
蔺哲:“嗯。”
江奕:“行。”
他再次转身。
蔺哲:“等等。”
他要改变主意了吗?
江奕定在原地,表情淡然,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期待。只见屏幕逐字显示:
空白本和笔在书柜第二层。
就这样,他抱着书本,蔫蔫地回到卧室,趴在床上,打开《超越三维:理论与实践基础》。这本书是纯英的。他从目录开始阅读:
前言
第一卷高维空间的理论探索
第1章 高维空间的基础数学
第2章 线性代数与矩阵理论简介
第3章 张量与黎曼几何基础
第4章 高维坐标系的建立与变换
第5章 广义相对论与时空结构
第6章 弦理论与额外维度
第7章 高维宇宙模型简介
第二卷高维空间的建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