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9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91节

  本以为会是林清霞、王祖娴、利芷或者朱菻,在石铁生和陈西米的婚礼上,她们给杨霞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个待她都非常的礼貌,甚至隐隐之中生出儿媳妇伺候婆婆的错觉。
  “她一个人今年在燕京,我和岩子就想着干脆请她到咱家来,欢欢乐乐地一块过个年。”
  龚樰看着方言抄起车钥匙,然后目送他快步地走到门外。
  方红摇了摇头,“这么急吗,连邓丽筠的歌都来不及听完?”
  就当所有人满腹困惑的时候,邓丽筠已经准备唱第三首歌,此时的电视画面左下角出现了歌曲的相关信息,歌名《如愿》,演唱者自然是“邓丽筠”,而下一栏的作词人赫然是“方言”的大名。
  相亲,请假一天
  母上大人催婚!
  必须去相亲活动,唉,or2。
  第781章 新官上任(二合一)
  “这、这是岩子写的歌?”
  杨霞、韩跃民等人看到作词人是方言,无不惊讶。
  龚樰笑着点头,“岩子当时在日本出差的时候,碰巧遇上了丽筠,丽筠为了这次的春晚,就特意求岩子为她专门写了《如愿》这首歌。”
  “岩子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事也不说。”
  方红摇了摇头,和众人一样,注意力很快就落到电视上。
  耳畔边,响起邓丽筠犹如天籁的仙音,甜美中带着几分昂扬,细腻中饱含着深情。
  “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相逢,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
  看着电视下方的歌词,方燕兴奋不已:
  “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哥写的这歌词真的是太好了,不愧是我哥!”
  “词写得好,邓丽筠唱的也好!”方红啧啧称赞,“最利害的地方就是整首歌完全不炫技,所有的感情技巧只为作品服务,而且把所有技巧化作无形。”
  “要不然他们的合作怎么会叫珠联璧合,强强联手呢。”
  龚樰也很是意外,尽管在车上被邓丽筠剧透,但却也是第一次听《如愿》,这种感觉很难形容。
  方燕吐了吐舌头,“完了完了,就冲邓丽筠这歌,我觉得歌唱队这回铁定拿冠军了!”
  “怎么,燕子,想叛变啊?”韩跃民打趣道。
  方燕梗着脖子说:“我怎么能当叛徒呢!就算歌唱队有邓丽筠,小品队还有陈佩厮和朱时茅!”
  就在大家伙争论不休的时候,龚樰回眸看了眼挂在墙上的钟。
  方言已经离开了好一阵子,杨霞、韩母作为在场辈分最高的人,开始喊着众人包饺子。
  韩跃民一边给方红打下手,一边诧异道:“岩子不是说去接朋友来过年吗?怎么接了这么久?”
  方燕冷不丁地来了一句:“会不会路上出了什么事?”
  杨霞没好气地白了眼,“呸呸,乌鸦嘴,大年三十可不兴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龚樰让众人不必担心,眼神却飘忽起来,思绪仿佛被窗外呼啸的冷风给吹到不知道到了哪里。
  不过好在方言并没有让人久等,伴随着一阵“叮咚”的门铃声,一道道目光纷纷投向门口。
  方燕屁颠屁颠地跑去开门,就见邓丽筠和她的助理就站在哥哥的身旁,双眸水灵,笑脸盈盈。
  “邓、邓丽筠!”
  “你就是岩子的妹妹吧?新年好啊!”
  那股软糯娇甜的声音传入屋内,一下子让杨霞、方红等人大为震惊,目瞪口呆。
  “你们俩总算是回来了。”龚樰半开玩笑道,“再晚一些,你们怕是赶不上吃饺子了。”
  “岩子刚才说要接朋友就是邓丽筠?”方红立马回过神来,用手肘碰了下弟妹。
  龚樰点了下头,然后颇有一家女主人风范地率先欢迎邓丽筠的到来。
  韩跃民、杨霞她们也一个个地如梦初醒,脸上写满了激动之色,犹如见到明星真人的追星族。
  “伯母,冒昧前来,叨扰你们了。”邓丽筠递上礼物,“小小薄礼,不成敬意,新年快乐!”
  杨霞笑得合不拢嘴,“来都来了,还带什么礼啊!快坐,快进来坐!”
  “这怎么行呢。”
  邓丽筠说,不光是感谢方言和龚樰邀请她到家中做客过年,也是感谢方言给自己写了个首好歌,虽然《如愿》才刚刚登上春晚的舞台,但当节目结束后,立刻在台下的休息室里得到广电部等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甚至中央台迫不及待地发出邀约,邀她明天做个春晚专访,重点就在《如愿》上。
  “这话就不必说了。”
  方言摆摆手,“你不是在路上说自己好久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了,要不要现在试一试?”
  “是嘛!”杨霞喜笑颜开,把邓丽筠拉到自己身边,边聊家常,边看着她包饺子。
  方红、方燕、龚樰等人也围着她,宛若团宠般,直到电视画面里出现《主角与配角》,才把她们的视线重新转移到春晚上,作为陈佩厮和朱时茅创作的最巅峰之作,也同样是春晚的经典之作之一,才开场不到两三分钟,屋子里就爆发出一阵接一阵的笑声,众人无不被台词、肢体和剧情给逗乐。
  “队长,别开枪,是我!”
  “噢,是你小子啊!”
  “你演的就是二皮脸嘛!不能抢戏!对不对。你这个地方要始终保持我的正面给观众。”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只要你能够投降皇军……”
  “说你这条件多棒?啊!你让大家看一看!”
  “你看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那几千年才出一个啊,像你这样的形象是吧,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儿一戳,他就行了。”
  “哦,行。我知道了。你这个叛徒!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啊!”
  “………”
  “哎呦妈呀,真的是笑不活了。”
  杨霞瞥了眼笑得前仰后合的众人,抽出纸巾,擦着流出眼角的眼泪。
  “说实话,这节目跟丽筠的《如愿》完全不相上下,这下就犯难了。”
  方红道:“这届的春晚到底是小品队获胜,还是歌曲队获胜呢?”
  方燕刚要张口,就被楼下传来的鞭炮声、烟花声所打断,立马生出下楼玩耍的冲动。
  “丽筠姐,你要不要也一块玩?”
  “好啊!”
  邓丽筠受到她的感染,整个人变得年轻欢快起来。
  “你看你们又急,先吃了饺子再说!”
  杨霞忙不迭地阻止。
  “没错没错,吃饺子,我妈这回可是专程买了镇江的醋!”
  方言半开玩笑道:“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去去去,你这小子又拿老娘寻开心了。”
  杨霞手脚麻利地把包好的饺子统统煮了。
  等这顿饺子吃完的时候,春晚也已经接近尾声,开始播放一年一度的《难忘今宵》。
  与此同时,空地上时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炮仗声,以及孩童们嬉笑打闹的欢笑声。
  一个个形似陀螺的鞭炮被点燃,发出“嘣嘣”声的同时,还会不停地旋转并发出耀眼的火花。
  邓丽筠和方言他们一样,并没有玩陀螺炮、甩炮、二踢脚,而是拿着熠熠生辉的仙女棒。
  虽不比半空中璀璨的烟花,但也依旧绚烂无比。
  方言时而看了眼夜空,时而看了下表,“马上就要到12点了,八、七、六……”
  “三、二、一!”
  龚樰、邓丽筠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喊着,“哈哈,新年快乐!马年快乐!”
  ………………
  《如愿》在春晚一问世,火爆程度甚至远超《冬天里的一把火》。
  毕竟,涉及到家国情怀,这可比动次打次的劲爆舞曲要更贴合文化宣传部门的胃口,而且也得益于《如愿》,邓丽筠留给内地歌迷的印象不再只是“靡靡之音”、“甜歌女王”,彻彻底底地颠覆。
  也正因为忙于应付各种采访和活动,就暂时无瑕腾出时间请方言和龚樰吃饭,好好感谢一番。
  方言则在年后,带着龚樰走街串巷,挨个向章光年、王朦、魏巍、乔语等人串门拜年。
  忙碌了整个春节假期,之后作为《人民文学》的现任总编,来到他最熟悉也是最忠诚的编辑部。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中,朱伟、王扶、陈晓曼、王小平……
  当然,老面孔里也混入了不少新面孔,就连副主编也几乎换了一茬。
  “方老师!”
  已经升任编辑室主任的朱伟眼前顿时一亮,兴冲冲地凑了上去。
  方言不是拍了拍他们的肩,又握了握她们的手,彼此之间,相互寒暄,仿佛有说不尽的话。
  只不过闲聊了会儿,就不动声色地把话题转移到《人民文学》目前的境况上。
  之前只是听王朦、章光年谈到《人民文学》杂志如何如何没落,严肃文学怎么怎么式微,但仔细地从朱伟、陈晓曼等人口中了解到,才明白形势有多么地复杂和困难,完全是超乎方言本来的预料。
  选稿的质量和作家的投稿也出了大问题,最紧要的就是没老本可吃了。
  方言在前往香江三联书店之前,给编辑部留下了的陆遥的《平凡的世界》系列、二月河的《康熙王朝》系列等,基本上都已经完结,也因此新的作品后继无力,销量一落千丈。
  本来最巅峰时能达到月销量百万册的杂志,如今几乎要腰斩一半,只剩下60多万册销量。
  “方老师,其实刘心午任主编的时候,大家伙也提过建议,让他尝试着连载一两篇大众文学。”
  王小平说,当时编辑部分歧严重,像朱伟就始终坚持严肃文学和纯文学。
  而陈晓曼作为沈雁氷的儿媳,却坚持《人民文学》该刊登大众文学,满足更广大读者的需求。
  “《人民文学》,文学是基础,人民是受众,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为什么不能登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