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53节
“准确地说,赋与这两首歌西北风风格的是作曲的赵纪平,我不过是写了两首不错的词而已。”
“你这话说得也太气人了,就这歌词也只能叫‘不错’?”
方燕撇了撇嘴,说这两首《红高粱》的电影歌曲已经在水木大学的校园里彻底传开,极其火爆。
即便在深夜里,也能听到男生宿舍楼里有人大声嘶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这电影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杨霞好奇不已。
“虽然我也说不出到底哪里好看,不过像这种一票难求的电影,肯定有让人觉得好看的地方。”
方燕挠了挠头,然后向方言投去恳求的目光,“哥,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啊?”
“的确有可取之处。”方言笑了笑,“妈,您要不要改天约上赵婶她们,一块去电影院看看?”
杨霞不禁意动,“可是燕子刚刚不是说,这《红高粱》的电影票现在是一票难求?”
方言摆摆手,“您要是想看的话,我来替您想法子,用不着您操心。”
杨霞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在闲聊中,询问到何时离开燕京,出发去香江。
方言回答道:“就在这几天吧。”
“这么快!”
杨霞和小妹面面相觑,咋舌不已。
“该忙的事已经忙完,该交代的也已经都交代了。”
方言想了又想,《霸王别姬》已经步入正轨,不需要自己坐镇剧组,龚樰也能独立运转起来。
《大决战》三部曲的剧本到了收尾阶段,《东京爱情故事》的初稿也已经寄到了电击文库。
至于《推理世界》编辑部的相关工作,有石铁生代他执行,想必都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开展。
“哥,那你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方燕语气里透着几分不舍。
“五六月吧。”
方言沉吟片刻,到了那个时候,《霸王别姬》应该已经到了杀青的阶段。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讨论电影剪辑,以及后续申办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等诸多细节。
“六月……六月……”
方燕小声地呢喃了两遍,突然提到等放暑假的时候,能不能南下香江找他玩。
杨霞没好气地瞪了眼,“去什么香江,你给我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呆着。”
看到小妹缩了缩头,方言嘿然一笑道:“怎么,在燕京呆不住了,想跑香江长长见识?”
方燕点了点头,说水木大学,乃至燕京的高校都出现了空前的出国热,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都跟‘国际’相关,学生们疯狂地报考托福和gre,张口闭口就是想要出国留学。
“出国暂时还是算了吧,我现在连香江都没去过一回,还是先看看香江到底长什么样?”
“所以才想暑假的时候来香江是吧?”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说。
“哥!”
方燕抓着他的衣袖,边摇手臂边撒娇道。
“好吧,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开口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答应这一回。”
方言赏了小妹一个脑瓜崩,“正好去香江的时候,顺路去趟粤东,带你去看看姐、姐夫他们。”
………………
四天后,一架飞机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划破长空,飞往香江。
经过几个小时的航程,方言终于抵达香江,从人群里穿梭而过,就见出口处站着个熟悉的人影。
“新年快乐!”
潘耀名笑脸相迎,客套地寒暄了几句,便闲聊起彼此之间在过年前后的所见所闻。
聊了一路,等方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时,忽地问了一句:
“我不在香江的这段时间,三联书店的情况怎么样?”
“怎一个‘好’字了得!”
潘耀名故意文绉绉地说出口。
自从tvb在年前开播《大宋提刑官》以来,电视剧收视率空前,一下子就带火了原著,以致于越来越多的观众争相地抢购《大宋提刑官宋慈》,被哄抢一空的书店也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到香江三联书店,频频催货,结果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跟三联书店长期合作的印刷厂仍在加班加点地赶工。
“这么看来,咱们悬疑推理推广计划算是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
听到如此好消息,方言莞尔一笑。
“可不是嘛,这下是打开了香江悬疑推理的市场。”
潘耀名说,接下来他们从日本引进的推理杂志和,可以借着这股东风,迅速抢占香江市场。
“光靠电视剧恐怕还不够,还得像当初宣传《鬼吹灯》一样,找香江电台合作。”
方言道:“最好是让香江电台专门设立一档播出悬疑推理广播剧的栏目。”
潘耀名追问:“那《鬼吹灯》呢?”
“我现在就写了五部,广播剧也暂时先播五部好了。”
方言说:“接下来的三部,我准备缓一缓,吊一吊读者听众的胃口,饥饿营销一把。”
潘耀名眼里充满期待,“你不写《鬼吹灯》的话,之后打算写什么?”
“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好。”
方言把头一抬,望着车顶,才刚刚完成《东京爱情故事》,准备给自己放个小长假。
毕竟,创作了这么多年,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接着奏乐接着舞!
“依我看,你不如写像《大宋提刑官宋慈》这样的悬疑推理。”
潘耀名边开车,边说:“要么就写你之前提到过的‘修真玄幻’,我还真想过把眼瘾。”
第632章 彼之噩耗,吾之喜讯
第二天,香江三联书店。
方言坐在办公室里,审阅着李碧桦投来的《青蛇》初稿,和电影还是有不小的出入。
就在此时,董秀玉敲了下门,“方主编,潘副主编请吃下午茶……”
“喔!”
方言倍感意外,走了出来,视线之中,办公区域里人山人海,一个个人手一杯鸳鸯奶茶,另外一只手正拿着菠萝油、萝卜糕、蛋挞、漏奶华西多士等甜点,边吃边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潘耀名穿过人群缝隙,发现他的身影,提着专门打包的一份,笑脸相迎。
“怎么了这是,是中彩票了还是跑马赢了,出手这么阔绰?”
方言拆开包装,里面装着鸡蛋仔和菠萝油,“难道你那房贷不用还啦?”
“你就不要损我了,我这不是托你的福,又发了笔小财嘛。”
潘耀名兴奋不已,“果然和你说的一模一样,日本股市真的是第一次从去年股灾里恢复的。”
方言咬了一口菠萝油,余光里瞥见他抽出夹在腋下的报纸,当着自己的面展开。
只见财经版块上方的新闻写着,“1988年2月初,日本大藏省打出‘以特定金钱信托强化基金托拉斯弹性’的方针,给法人投资者注入了强心针,鼓励法人投资者,股票市场创出新高。”
下方的新闻内容则是,作为“日本证监会”的大藏省证券管理局向当局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投资信托未来发展的理想途径》的正式报告,阐述了日本的基金行业“可以像日本汽车、日本家电一样走向世界”的愿景与野心,潜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日本金融领域的泡沫将会继续膨胀壮大。
看到这里,笑眯眯道:“老潘,这回在日经期指里赚了不少吧?”
“嘿嘿。”
潘耀名咧嘴道:“不瞒你说,这下午茶其实是专门为你买的,只是单给你一人买,容易让大家产生误会,不利于团结,索性今天的下午茶我一个人买单,你瞧瞧,奶茶买的也是你最爱的兰芳园。”
“一杯奶茶一包鸡蛋仔就想把我打发了,你也太不厚道了。”
方言开玩笑道。
“放心,晚上我做东,一定好好请你搓一顿。”
潘耀名把报纸放在一旁,压低声音道:“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个你最想听到的好消息。”
方言诧异不已,“你怎么知道哪个是我最想要听见的好消息?”
“跟玉朗国际公司有关,这个好消息你想不想继续听下去?”
“说下去。”
“我知道你从去年开始,就对港漫,还有港漫的龙头,玉朗国际公司很感兴趣。”
潘耀名说:“所以我就派人一直留意着,你猜怎么着,黄玉朗和他的公司果真出了乱子。”
方言一问才知,在去年全球股灾的打击下,玉朗国际公司的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股价已经破发,整个公司人心浮动,动荡不安,时不时地就传出小道消息,疑似要降本增效,裁员降薪。
“呶,这是黄玉朗公司前不久披露的年度报告。”潘耀名道:“虽然我对公司财报这些也是一知半解,看不出太多的名堂,但是玉朗国际公司这份文件太正常了,恰恰就显得很不正常。”
“正不正常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能不能从黄玉朗的公司里挖到能为我们所用的漫画人材。”
方言吃完最后一口菠萝油。
“这个完全不是问题,黄玉朗的公司已经是艘快要触礁的船了,肯定有人会想着跳船。”
潘耀名说:“更何况,黄玉朗为了节省公司人力开支,也会裁掉一批编辑、画家、管理人员。”
“我最想要的是黄玉朗公司里出类拔萃的那一批人,比如马荣城。”
方言所说的这人,便是《中华英雄》的作家,在将来更是会创作出红极一时的《风云》。
“你想挖走马荣城!?”
潘耀名吓了一跳,第一反应便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