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5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51节

  张国榕笑容满面,寒暄问好,然后把特意从王府井百货大楼采买的礼物递了过去。
  “诶,人来就好,还带什么礼啊!”杨霞笑盈盈地招呼众人坐下。
  张国榕坐在龚樰和方燕之间,喜气洋洋的氛围让他一下子跟方言一家子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耳畔边,忽地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同于香江的一股年味渐渐地在胡同里弥漫开来。
  ………………
  “这个就是春晚吗?”
  张国榕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就见舞台上正站着鞠苹、孙道临、王钢、姜坤等春晚主持人。
  方言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张国榕沉吟片刻:“感觉和我看过的tvb台庆有几分相似。”
  “确实跟tvb台庆有相似之处,不过节目设置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方言细细道来,tvb台庆的节目大多数是歌舞类节目,即便有不同类型的节目,也基本以魔术、杂技、粤剧为主,就比如83年tvb台庆的时候,作为无线五虎的刘德桦、梁朝韦等人亲自表演杂技。
  甚至于,为了博人眼球,刘德华还亲自上阵表演“胸口碎大石”。
  “是啊是啊,看春晚其实最值得看的还是相声和小品,你在香江肯定见不着。”
  韩跃民把酒一饮而尽。
  张国榕满脸疑惑,“相声是什么?小品又是什么?”
  “你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方言笑了笑,虽然南北都有相声的存在,但由于北方的相声已经普遍使用普通话,即便是方言,也是作为相声的包袱和特色来运用,从而北方相声在全国各地传播起来,没有丝毫的障碍。
  反倒是以粤语为主的南方相声,光是方言这一点,就严重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
  注定了只能在粤东、香江等地区流行开来,更何况粤东的方言众多,很多地方都有本地家乡话。
  至于小品就更不必说,小品可是表演、话剧、相声剧等品类相结合的产物,香江就更不可能有!
  …………
  听方言解释“相声”和“小品”,张国榕只是一知半解,充满疑惑。
  但当他亲眼看到赵丽榕参演的《急诊》、冯恭参与的《求全责备》,以及姜坤表演的《电梯奇遇》,一下子就对“小品”和“相声”来了兴趣,忍不住地感叹了一句:
  “这种节目我还是第一次见,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有意思吧!”
  韩跃民、杨霞、方红等人互看一眼,嘴角挂着灿烂的笑容。
  张国榕点了点头,同时用筷子夹了一块接一块的豌豆黄,这滋味在香江可从来没吃过。
  “不过哥哥你来的时间不对,前几届春晚的小品和相声其实更有意思。”
  方燕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比如《吃面条》、《羊肉串》、《拍电影》、《英雄母亲》……”
  “燕子这话说的不假。”
  韩跃民说有方言参与和策划的前几届春晚,精彩程度绝对远超近两年的。
  张国榕大为震惊,既惊讶于方言居然是前几届春晚的核心策划,又吃惊于他是小品的创造者。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方言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
  张国榕恍然大悟,“怪不得方生会想要邀请我上春晚献唱,原来还有这一层的关系。”
  龚樰替方言解释说,上春晚唱歌这件事于张国榕自身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没错没错,去年春晚上的那个费祥,名气和地位跟你完全没法比,但在唱完《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以后,直接火遍大江南北,全国10多亿人口,至少有一半人都认识他!”
  韩跃民嘿然一笑,顺嘴说出自己的服装品牌凭借费祥的人气,在全国各地可谓是卖爆。
  “如果你以后想要进军内地市场的话,这个春晚是绝对不能不参加的。”
  方言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越到以后,春晚舞台越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上的。
  张国榕说他会把这件事带给经纪人和新艺宝,想必他们也不会拒绝这么个大好的机会。
  “等你确定了参加哪一年的春晚,说不准我会再安排邓丽筠、松坂庆子、利芷她们同时参加。”
  方言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张国榕、杨霞、韩跃民等人大为震惊,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什么好意外的。”
  方言不以为然地扬扬手,说邓丽筠跟自己本来就有约在先,正好如今两岸已经开始破冰。
  张国榕张了张嘴,然后眼里闪过狡黠之色:
  “不知道方生之前说的话还算不算数?如果我上春晚的话,真的会给我写国语歌?”
  “这又有何难呢?像《晚风心里吹》,歌词既有粤语版本,也有国语版本。”
  方言眼珠骨碌一转,倒不是不可以让张国榕来唱,跟《霸王别姬》极度适配的《赤伶》。
  像《探窗》、《怎叹》、《万疆》这种歌曲也似乎不错……
  正当他思索的工夫,春晚也渐渐地临近尾声,很快就到了倒数第二个节目,《巧立名目》。
  牛裙那张口闭口的“领导,冒号”,逗得屋里的所有人哈哈大笑,前仰后合。
  甚至于张国榕都不禁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年后等全聚德开张的时候,一定要吃一顿烤鸭。
  就在如此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屋外的鞭炮声越发地响亮,一下子就挑起了张国榕等人的兴趣。
  方言于是带着小妹、张国榕他们,人手一堆的烟火炮竹,在嘈杂的胡同里玩耍起来。
  张国榕满脸兴奋,毕竟已经好久没有接触过这些玩意,不禁重拾起昔日放烟花放炮竹的快乐。
  “砰!”
  “砰砰!”
  伴随一声声的巨响,烟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争奇斗艳,绽放在夜空中。
  刹那的光亮,照在张国榕的笑脸上,边上三三两两的孩童、大人不经意地看到他的侧脸。
  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细小的声音,“你们觉不觉得刚才那人长得很像一个人啊?”
  玩着摔炮的女孩弱弱道:“你该不会想说像张国榕吧?”
  “对啊,我想说的就是张国榕。”
  那人频频回头望去,但因为天色昏暗,只能勉勉强强地看个大概,“你们觉得他是不是……”
  “怎么可能,你一定是眼花了。”女孩摇了摇头,“张国榕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咱们胡同里!”
  此话一出,立刻就引发众人的附和。
  毕竟,任谁都不敢相信,张国榕竟然真的在南锣鼓巷,而且在和方言一家一块过大年、玩烟花!
  第630章 当初要不是方老师点将(二合一)
  2月23日,从西柏林传回好消息,《红高粱》成为国内第一部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电影。
  一时之间,各大媒体争相报导,尽管这时候的通讯信息和现在的网络媒体无法相提并论,但《红高粱》的大名很快地响彻大江南北,毕竟,在章艺谋之前,内地也只有方言出现在国外颁奖台上。
  只不过,那一回方言是靠《拯救大兵瑞恩》,领到奥斯卡最佳编剧。
  而这一回,《红高粱》更进一步,让华语电影和华夏旗帜出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殿堂里。
  这一座金熊奖,不仅仅是华夏电影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亚洲电影第一次荣获这等荣誉。
  消息铺天盖地地传开,自然毫不意外地在《霸王别姬》剧组里传播起来。
  看着剧组众人议论纷纷的场面,陈凯哥心里很不是滋味,嘴角不停地抽动着。
  毕竟,自己的父亲可是北影厂,乃至整个电影界赫赫有名的“第四代”导演,起点之高,在北电同一届的学生里几乎没有几人可以相提并论,更何况毕业的时候,分配到燕京的儿童制片厂当导演。
  而章艺谋这个靠关系走后门读上的摄影师,毕业之后也被分配边疆,安排到桂西厂。
  本来两人之间,犹如云泥之别,可偏偏章艺谋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已经遥遥领先于自己。
  “怎么,是嫉妒还是羡慕啦?”
  陈怀皑见儿子一声不吭,面色凝重,一下子就看出他的小心思。
  陈凯哥咬了咬牙,很是不甘:“爸,我……”
  “说不嫉妒,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毕竟你这个年纪,争强好胜也很正常。”陈怀皑一副从容的样子:“不过不必如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源法,你现在不如意,将来未必不能厚积薄发。”
  “可是爸,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比章艺谋差!为什么我的缘法到现在也没来呢?”
  陈凯哥很不服气,章艺谋的确拿到了金熊奖,可自己也获得过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尽管他参与的《那山那人那狗》、《午夜凶铃》等电影都很优秀,可自己的《黄土地》也不差。
  “《霸王别姬》不就是嘛!”
  陈怀皑摇头说,就凭这部电影的成色,剑指戛纳电影节,甚至奥斯卡颁奖礼,完全指日可待。
  陈凯哥幽幽地叹了口气,“可我只是个执行导演……”
  陈怀皑冷哼一声,别不拿执行导演不当导演,多少人想当都没这门路。
  拿了金熊奖的章艺谋,不也只是《霸王别姬》的执行导演兼摄影,若非方言、龚樰看在自己的几分薄面上,如此重大的项目又怎么会让陈凯哥当执行导演,顶多也就让他当一个副导演。
  “……”
  陈凯哥无言以对,但骨子里的倨傲让自己依旧不服气。
  不就是得到了方老师的器重嘛!
  我上我也行!
  “你呀收起你的那一套。”
  陈怀皑语气认真道:“过些天,电影局肯定会为《红高粱》剧组召开庆功会,方老师、小樰、张国榕他们肯定也会参加,到时候好好地恭喜下艺谋,好歹你们同窗一场,而且还一块合作过《黄土地》,要珍惜和维系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明白了没有!”
  “明、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