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03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03节

  “哥,这个探索地外文明的红岸基地真的存在吗?”
  “我如果说有,你就真的信啊?”
  “我信我信,嘿嘿,哥您说啥我都信!”
  小妹嘿然一笑,“我可记得您曾经跟我讲过美国51区的故事,那里可是专门研究ufo的地方,而且还藏了外星生物的尸体,我相信咱们不可能没类似的寻找外星人计划。”
  方言强忍着笑意,《三体》里的“红岸基地”,就像《利剑行动》里的“特种兵特训”一样,都是自己这个战忽局局长添油加醋地瞎编的,而且编得比刘慈新还要玄乎,三分真里掺假了七分假。
  小妹激动不已,“哥,我是不是说对了!”
  “恭喜你,答错了。”方言和龚樰相视一笑。
  方燕啊了一声,脸上的兴奋瞬间变成了失望,眼神失落道:“没想到竟然是假的啊……”
  “当然是假的。”
  龚樰道:“如果是真的,那保密级数肯定是绝密,他这么堂而皇之地写在书里,岂不泄密了?”
  方燕觉得嫂子说的好有道理,一时间竟无言以对,下一刻被轻轻地弹了下脑瓜崩。
  “哎呦!”
  “你呀就别胡思乱想了,真的有这闲工夫的话,就好好帮倪老琢磨琢磨。”
  方言道:“能不能设计出一款能让电脑同时具备输入和输出汉字的能力的软件?既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实现输出汉字,又可以打印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加漂亮的64点阵字。”
  “哥,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我才刚刚大一啊。”
  小妹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方言笑了笑,再过个几年,就有个叫史玉猪的会研发出这么一款“m-6401”的文字处理软件。
  史玉猪的巨人集团也正凭此,让旗下的汉卡销量就跻身全国同类产品之首。
  就在自己思索之际,龚樰拿着《文学报》、《文艺报》等报纸走了过来,眉宇里带着几分担忧。
  合着是文学界不少人在看了《三体》之后,既瞧不上它是科幻文学的类型,又从叶文洁的故事中推断出《三体》,即便不是伤痕文学,也至少是反思文学,毕竟,方言就是反思文学的发起人之一。
  在“幻觉现实主义”、“寻根文学”、“现代主义”、“先锋文学”等文学潮流盛行的如今,方言写这么一部带有伤痕反思意味的文学,且不管是科幻文学还是纯文学,都无疑是在开历史倒车。
  以前在文学大讨论中败给方言的评论家、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总算是逮到了难得的机会。
  而在主旋律电影论战中已经处于劣势的一派,也瞅准时机,纷纷地加入对《三体》的批评中。
  毕竟,《三体》里所包含的可跟“主旋律”沾不上一点儿边。
  “不会有什么事吧?”
  龚樰皱了皱眉。
  “不妨事。”
  方言不以为然,反而期待着那封寄给刘慈新的信是不是已经寄到了。
  与此同时,娘子关发电厂办公室里,三三两两的工程师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三体》。
  “你们说方老师写的‘红岸基地’到底存不存在?”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
  “不信?你该不会不知道神秘的749局吧?”
  “这……这……”
  “小刘,你觉得‘红岸工程’确有其事,还是杜撰出来的?”
  “如果是假的,我希望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我希望能继续下去,千万不要终止这个工程。”
  刘慈新露出淡淡的笑容,其实相比于“红岸基地”的真伪,他更在意《三体》接下来的剧情。
  方老师的断章功力还是那么地炉火纯青,已经进入化境。
  怎么能断在这里呢?
  一想到叶文洁向三体发出的信号,已经将地球的命运推入绝境,三体人和地球科技水平的差距之大仿佛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三体舰队已经启航,人类似乎只有灭亡一途,毫无还手之力。
  但作为一名科幻作家,他深知科幻一般不会给大家一个毫无悬念的结局。
  那么方老师会用什么匪夷所思的方式,才能从如此严峻到绝望的形势下反转剧情,拯救地球呢?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楼下传来门房大爷的声音,喊他去收发室,有一封专门寄给他的信件。
  刘慈新满腹疑惑,把信取了过来,定睛一瞧,赫然是《科幻世界》出版社指名道姓给自己的!
  第569章 巴黎之行前夕
  刘慈新接到《科幻世界》编辑部寄来的信,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给了杨潇,直接开门见山。
  “杨主编,这信上写的当真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怎么,你怀疑是假的?”
  杨潇半开玩笑道。
  “实在是太突然了,我有些不敢相信。”
  刘慈新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娘子关发电厂工程师,怎么就有幸和杨潇、方言、姚海军等人,一同前往世界科幻协会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年会,直到得到杨潇确切的答复,才放下心来。
  “这一切其实要感谢方老师,如果没有他的话,我们肯定不会有这个机会。”
  杨潇感慨了一句。
  刘慈新颇为惊讶,更吃惊的是自己竟然是方老师点名获得的名额。
  “方老师说,这次参加世界科幻协会年会上,除了申办世界科幻大会,也是为了给华夏科幻正名,所以最好能带几名在科幻文学上已经出名,或者具有潜力的青年作家,而你就是后者。”
  杨潇简单地解释说,“怎么样,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块去巴黎?”
  刘慈新思虑再三,“杨主编,请问这个是自费,还是……”
  “费用的问题你不必担心。”
  杨潇笑了笑,这趟巴黎之行的基本开销全由方老师买单。
  “真的嘛?那真的是太感谢方老师了!”
  刘慈新再也没有任何的顾虑,满口地答应了下来。
  毕竟,世界科幻协会的年会这种国际顶级的科幻文学盛会,任哪一个科幻作家都绝对不会拒绝。
  于是乎,兴冲冲地拿上信件,请了进厂以来的第一次长假,然后买了一张前往燕京的火车票。
  两天后的下午,抵达燕京,按照信件上提供的路线指示,把行李安顿在指定的招待所以后,便马不停蹄地坐上公交车,来到位于雍和宫大街的《推理世界》编辑部,这里背地里是归属方言个人的。
  但明面上,却是挂靠在《科幻世界》出版社旗下,对外一直宣称的是出版社的驻京支部。
  院子里,被聘任为后勤人员的石岚,正拿着扫把,打扫着枯黄的落叶。
  刘慈新站在大门口,用手轻轻地叩了几下,然后客客气气地自报家门。
  “你就是方大哥口中提到的‘刘慈新’啊?”
  石岚伸手一指,指向待客室,说方言、杨潇、姚海军等人已经在里面了。
  刘慈新心怦怦直跳,脚步加快地走向那间敞开大门的待客室,人还没进出,交流声便传入耳中。
  “这次出国,不仅仅是要把华夏的科幻文学向世界上展示,也是要借这次机会,把国外优秀的科幻作品引入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编辑部要组织一批译者。”
  方言道:“到时候,能把我们带回来的科幻和科幻漫画好好地翻译出来。”
  杨潇犹犹豫豫道:“方老师,费用暂且不说,单单版权方面的问题……”
  “这你就不必担心了。”
  方言满不在乎,眼下华夏尚未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因此,出版社不用获得授权,就可以组织翻译大批的外国文学作品,以致于在文学普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版权混乱,比如《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
  凡是在华夏热销的外国文学,市面上版本总数不胜数,制作良莠不齐。
  “如果没有版权问题的话,那的确可以一试。”
  姚海军道:“科幻的想象力没有疆界,咱们华夏的科幻文学必须要跟世界上接轨才行。”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刘慈新的敲门声让讨论戛然而止,一道道审视的目光随即投了过来。
  “小刘来啦,快进来快进来!”
  杨潇招了招手,然后把他引荐给方言。
  两人握手寒暄了几句,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
  “我看过你写的《宇宙坍塌》和《华夏2185》,也听杨主编他们提起过你,的确是一个难得的科幻文学好苗子,本来想在这届的银河奖颁奖典礼上和你见一面,奈何实在是太忙抽不出时间。”
  “原本方老师已经答应做这届银河奖的颁奖嘉宾,没想到遇到了日本访华交流的事。”
  杨潇补充了一句,方言这趟日本之行,顺便替华夏科幻文学带回来个日本星云赏最佳海外。
  “只不过是个星云赏而已。”
  方言摆手的同时,上下打量着刘慈新,“真的不凑巧,不然也不会到今天我们才第一次见面。”
  “您说哪儿的话,能见到方老师是我的荣幸”
  刘慈新受宠若惊说,自己可是方言的忠实书迷,他在《人工智能》、《午夜凶铃》提到的“灵境”、“微观世界”等科幻设计,让自己大受启发,从而写出了《华夏2185》、《微观尽头》。
  “是嘛!”
  方言意外之余,不无得意。
  “方老师,我最近一直在看您连载的《三体》,写得实在是太棒了,不过惟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实在是太短了,根本不够看。”刘慈新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方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解决智子封锁地球,以及即将到来的三体入侵地球的事。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方言说:“这个可以到时候等我们去法国的时候,在航班上慢慢展开来聊。”
  刘慈新点了点头,接着就听杨潇说,让他加入刚刚成立的科幻文学委员会。
  姚海军说:“这次参会的人,都必须是科幻文学委员会的成员才行。”
  刘慈新想也没想地就答应了,但很好奇这一趟法国之行只有他们这四个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