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92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92节

  “哈哈。”
  听到周围响起一阵阵轻笑声,黄一鹤和邓在君已经意识到不对劲,生出了不详的预感。
  很快地,众人也发觉事情的严重性。
  “燕京电视台从哪里请来的能人?”
  “这节目,比《吃鸡》要、要生动得多。”
  刚刚还笑得出来,现在简直是笑的比哭的还难看,一个个为之震惊,甚至不知所措。
  会议室里,早就没了动静。
  大多数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遭到了重创,虽然中央台的舞台大,人多,节目也不错,但跟进步如此神速的燕京台,真能比得过吗?
  看着屏幕里,陈佩厮和朱时茅的对手戏,特别是陈佩厮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耍宝,邓在君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心里不由担忧。
  恐惧,源自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
  黄一鹤也深有同感,脸上写满了不安。
  万万没想到,春晚还可以这么做!!
  就在此时,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邓导,黄导,台长来了!”
  第252章 幕后有黑手
  “哎呦,笑死我了。”
  “是啊是啊,太可乐了!”
  “这节目不错,叫‘胡椒面‘对吧?”
  富户家里,邻居已经挤了满满一屋子。
  满屋子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甚至还有人的眼角,带着刚刚笑出的泪水。
  “那个穿西装的男人一点儿也不够大气,太小气了,我嫁闺女,绝对不找这样的人。”
  “长成朱时茅这样的姑爷,也不嫁?”
  “长的俊有什么用,人最要紧的是老实。”
  “……”
  “那个光头大汉可真逗,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坏人呢,模样太吓人了。”
  “就是,就是,我还以为从哪里找的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贩,没想到是演员。”
  “查查这演员,不像是演的。”
  众人议论纷纷,但当穿着火红衣服的刘小庆再次出现,宣布下一个节目时,立刻安静下来,小声地嘀咕着她身上穿的这件红色衬衫。
  眼里,冒出一股购买的冲动和欲望。
  燕京电视台的导演组,听取了方言的意见,适当地调整了节目的顺序。
  毕竟,整个春晚是大换血,但并没有替换掉所有节目,像《风流歌》这样的老节目,保留了下来,穿插在新节目中间,全当过渡。
  因此,整场晚会的节奏是呈波浪式的。
  一浪接着一浪,高潮接着高潮。
  当然,节目好不好看,因人而异。
  像武术节目,在场的男性观众看得兴致勃勃,小孩们甚至当众模仿起吴晶的一招一式。
  但像周婶这样的女性观众,虽然觉得有趣,不过新鲜劲一过,就感到一阵乏味无聊。
  出人意料的是,燕京台仿佛未卜先知一样,接下来并没有放歌舞节目,而是画面一变,突然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电影桥段。
  这是方言特意准备的核武!
  反正,《舌尖上的中国》要试播,于是就跟新闻纪录制片厂商量,让燕京台来播放。
  谷健芬作的配乐,好像是有味道的。
  就像纪录片的画面,也是有气味的。
  伴随着赵中祥声音的出现,美食、音乐,再加上“年味”的主题,让人既想流口水,又想流泪水,一下子,就戳中了观众们的心。
  收看燕京电视台的无数個家庭,无数个感同身受的观众,都在为之动容….…
  与此同时,坐在电视机前的邓在君、黄一鹤一脸懵然,就像脑袋里引爆了一枚原子弹。
  非要形容他们此时心情的话——
  谁人打的太极拳!谁人使的狮吼功!
  跟《舌尖上的中国》一比,《火烧圆明园》的絮、《垂帘听政》的片段,他们引以为傲的大杀器,一下子就成了烧火棍。
  “这个项目是文化部的重点电影项目,燕京台是怎么弄到手的!蹊跷,太蹊跷了!”
  邓在君快把眉头拧成了一团。
  王枫面色铁青,“燕京台今晚这出春晚邪性,太超乎常理了,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
  “没错。”
  黄一鹤道:“那个春晚的导演,刘笛,我认识他,他没这个能力。”
  “林汝为?”王枫道。
  邓在君摇头,“那人我认识,她也不行。”
  王枫立刻派人去打听,“到底是谁帮着燕京台策划的这出春晚?查,一定要查清楚!”
  黄一鹤立马带着一批人,离开会议室。
  王枫转头看向邓在君,“这些节目的点子都非常好,别出心裁,我们能不能借鉴?”
  言外之意,一抄到底!是不是很大胆?
  邓在君点了下头,说燕京台这个武术节目,可以借鉴,联系武术协会,请些武术大师来表演,但有些节目,短时间内,没法做到。
  “燕京台到底请了谁。”
  王枫感慨:“竟然能整出这么多样来。”
  就在两人耐心等候消息的时候,李谷壹登上了舞台,屏幕下方显示着节目的具体信息。
  “歌名:《贝加尔湖畔》。”
  “作词人:方言。”
  “作曲人:邱珮凝,白若雪。”
  “怎么还会有方老师的新歌呢?”邓在君一愣,和王枫互看一眼。
  就在此时,黄一鹤急匆匆地赶来。
  “查到了,查到了!”
  “帮着燕京台策划的,就是方老师!”
  顷刻间,一片安静,鸦雀无声。
  会议室里,只有李谷壹在唱《贝加尔湖畔》的歌声:“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
  “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
  “………”
  “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
  这一首歌,直接引爆了燕京的老百姓!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在《乡恋》之后,他们还是第一次在电视上,在如此官方场合上,听到这么婉约温柔而又浪漫的歌曲。
  这无异于是一种解放!
  音乐的解放!思想的解放!文艺的解放!
  如果这个时候,有后世那种实时显示收视率数据的话,必会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这可比《胡椒面》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还要高,整个春晚结束的第二天,燕京电视台的电话就已经被打爆了,群众来电,一个接一个。
  现在的传媒落后,不像后世春晚,随时都能在微博、贴吧、抖音、微信上吐槽和分享。
  燕京电视台仿佛也注意到这一点,跟《燕京日报》、《燕京晚报》等报纸合作,设立临时性的联合栏目,那些打不进电视台电话的群众,可以写信给报社编辑部,在上面刊登。
  一时间,掀起了对燕京台春晚的大讨论。
  电视台上上下下,好不欢喜,各个扬眉吐气,甚至汪小为、刘笛、林汝为等人,亲自坐在电话前,回馈着群众们的来电。
  同时,同行的,下级单位的,上级单位的,乃至最上级的,都有电话过来。
  总体意见是,群众满意,群众高兴,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简而言之,就是成功了!
  而且是,大获成功!
  正当报纸上连篇累牍地说今年的燕京台春晚有很多的突破,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基本上,都是以正面评价为主。
  然而,依然有一些不和谐的批评和质疑。
  像音乐界人士,矛头直指《贝加尔湖畔》,称之为“黄色歌曲”,把李谷壹描述成走火入魔的“黄色歌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顺带地,也批评了几句作词的方言。
  文妖刚祸祸完文坛,又跑来祸祸乐坛了!
  前不久才结束了关于黄色文学的论战,现在,文艺界又渐渐地出现了黄色歌曲的大战。
  守旧派和改革派,再一次站在对立面。
  而这仅仅只是一点,也有专家、编辑和评论家,在报纸上批评燕京电视台只侧重娱乐大众,却忘了社会责任,政zhi站位需要提高。
  春晚可不仅仅是娱乐节目的大杂烩,同样要映射出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反映人民和时代共起舞的主流旋律,必须要有政zhi高度。
  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春晚办成更像一场加强版、文艺版的新闻|联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