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74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74节

  “喂!”
  龚樰的声音如涓涓泉水般温柔。
  方言心里痒痒,“表姐,是我。”
  “呀,表弟,找我组撒啦~”
  龚樰一听是表弟找她,就已经知道是方言,这是他们两人相约的暗号。
  本来商量的是“表哥”和“表妹”,但自己极力反对,必须要在这上面,压他一头!
  “我牵记侬勒,侬晓得伐。”
  方言嘴上口。
  电话那头的气息一滞,甚至能够感受到龚樰因为娇羞而急促的呼吸喷在话筒上的声音。
  十几秒后,龚樰娇嗲地回道:“侬要死了,再瞎讲,我勿睬侬啦!”
  “咳咳,不逗你了。”
  方言分享着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喜讯。
  “呀,真好啦!”
  龚樰先是愣了,而是替他由衷地高兴。
  之前在两人的来信里,方言偶尔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大秦之裂变》不能获奖的担忧。
  “我的其它作品,甚至以后的作品能不能获奖都无所谓。”方言笑道:“只要这部能获奖,我就知足了。”
  “嗯嗯。”
  龚樰心领神会。
  在两人交往的时候,方言就向自己坦白了许多,包括自己是沈雁氷的关门弟子,所以,太理解《大秦之裂变》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分享快乐,就能收获双倍的快乐,更何况是向龚樰分享,简直就是超级加倍。
  龚樰感受到方言那发自内心的激动和狂喜,方言也能从龚樰那里找到温暖和欣赏。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平静下来。
  “《快乐的单身汉》已经拍好了。”
  龚樰情绪并不高,“接下来我要为《大桥下面》做准备了。”
  方言不禁意外,《大桥下面》这个项目竟然重新启动了。
  “吴老和白导说,多亏了《商鞅》,如今的风向又变了,形势有利于《大桥下面》。”
  龚樰道:“本来我都想好了,电影一杀青,就去趟燕京。”
  方言笑道:“来燕京见我是不是?”
  龚樰羞地回复道:“你想得美,才不是呢,我是想去看《商鞅》。”
  “伱想看《商鞅》,还不得我带你去看。”
  方言打趣道:“说来说去,你还是想来看我。”
  龚樰红了红脸,手指搅着电话线,幽幽地叹了口气,“可是现在去不了了。”
  “水不朝我流淌,我便向水游去。”
  方言说李村葆眼下正在写《高山下的环》的剧本。
  到时候,借着上影厂剧本改稿会的机会,完全可以应邀南下。
  “真的吗!?”
  龚樰听到他能再来沪市,心里又惊又喜。
  “当然是真的。”
  方言一副很受伤的样子,“为了能见到你,我什么主意都想出来了,你说该不该奖励我呢?”
  “你还好意思说,我都还没罚你!”
  龚樰笑骂道:“说好了下半句当面说,结果就给了下半句的上半句,下半句的下半句呢!”
  方言道:“嘿嘿,奖励和惩罚并不冲突。”
  一通电话,打了十多分钟。
  直到电话那头突兀地出现了章瑜的呼唤声,龚樰才依依不舍地和方言挂断电话。
  “表弟,我挂了,有空来玩啊。”
  “龚樰姐,你什么时候有个表弟啊?”
  章瑜看了眼龚樰,又望了眼赵静。
  “你这问的,让我怎么答?”
  龚樰白了一眼,发挥出百分之百的演技,沉着应对着闺蜜们的怀疑。
  赵静把眼一眯,作为已经结婚的过来人,嗅到了一丝异样而熟悉的味道。
  第237章 鲁迅先生还说了
  “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
  “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
  录音机里,播着《又见炊烟》。
  龚樰嘴里含着大白兔奶,一手捧着《大桥下面》的剧本,一手认真地写着人物小传。
  “咚咚咚。”
  伴随一阵敲门声,龚母推门而入。
  龚樰关掉收音机,回头望去,就见龚母手上捧着老旧的女款衣服,立刻又惊又喜。
  “你的旧衣服,就只有这几件了。”
  “够了,够了!”
  “先别急着看,你老实跟我讲,你要这些几年前的旧衣服做什么?”
  “我准备拿来当戏服。”
  龚樰说,剧组给自己做的衣服,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她和白沉都觉得还是太“新”了,不如直接拿自己的旧衣服来用。
  “那这么说,你还是决定要演这电影?”
  龚母瞥了眼桌上的剧本,眉头紧锁。
  龚樰道:“妈妈,您和阿爸就别担心了,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的,相反地,这是我一个突破自我的好机会,我要好好地珍惜。”
  “唉,算了,随你吧。”
  龚母话锋一转,“不过你要答应我件事。”
  龚樰停下挑衣服的动作,“什么事?”
  “拍完《大桥下面》以后,把这个事业先放一放,要把这个结婚的事摆在第一位。”
  “妈,您又来了。”
  “什么叫‘我又来了’,人生中有很多的大事,不是只有表演、事业,还有婚姻呢。”
  龚母拉着女儿的手,不让她离开。
  龚樰头疼不已,但凡在家,就难逃每日一问,不是在催婚,就是在催对象的路上。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个对象,不然,岁数越大,就越难找。”
  “……”
  “别再拿晚婚糊弄伱妈我!”
  “你瞧瞧人赵静,都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你要是有合适的,不要浪费这個缘分。”
  “退一万步地讲,你要是结了婚,要是有对象,就算那个《大桥下面》真地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也无所谓了,反正你有对象啦。”
  龚母拍着她的手背。
  “我才不怕什么流言蜚语。”
  龚樰眼神里透着坚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龚母道:“万一呢,谁来负这个责?”
  “反正有人会负责的,您就不用担心了。”
  龚樰眼波流转,露出狡黠的笑容。
  “谁啊?谁会负责?!”
  龚母一个激灵,又惊又疑,“小樰,你是不是有对象啦?快跟妈说说,到底有没有?”
  “我先去换衣服了。”
  龚樰拿上衣服,立马跑了出去。
  “你上哪儿换衣服,这里就是你的房间!”
  龚母看到她慌张离开的背影,噗嗤地笑出了声,再回想她通红的脸,完全是不打自招。
  一下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也不知道,小樰的对象究竟是谁?
  长得帅不帅?俊不俊?有没有才华?
  边想着,边替龚樰收拾房间里的杂乱,到了桌前,就见一摞方言的里,夹着一张报纸,上面刊登着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结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