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08节
就是把李村葆目前已有的军事文学作品,以及创作谈文章,《〈高山下的花环〉篇外缀语》,整合成一个「文学作品选」,名字就叫「高山下的花环」。
「岩子这个主意好!」
章守仁拍手称快,「乘胜追击,机不可失,这个机会咱们可不能错过。」
晏名笑了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田增翔道:「岩子还说,序言方面可以用现成的,我们直接收录冯老、刘老对《高山下的花环》的评论,作为代序。」
此话一出,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章守仁不无得意道:「当初咱们俩向陆社长和苏主编建议,把岩子抢到咱们《十月》来,现在看来真的是明智之举啊。」
张仲锷感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岩子这后浪,劲头真大。」
「陆社长、苏主编跟我商量,要给岩子加加担子。」章守仁说:「准备把"编辑室副主任",以及我兼着的"散文组组长"都交给他。」
「岩子要去散文组?」
张仲锷一愣:「中长篇这摊子呢?」
章守仁说,方言依旧担任中长篇副组长。
只不过,《十月》目前最薄弱也最没起色的就属散文组,打算让方言兼着,发挥他在散文上的所长,像之前带动中长篇组一样,也带动散文组崛起。
当然,也是在给方言酬功。
立了这么多的大功,不进步怎么行呢!……
接连数天,在《十月》编辑部的授意下,《高山下的花环》开始被各大报纸连载。
《工人日报》、《大众日报》、《桂西日报》……
全国各地出版的报纸和刊物,都在极力地争取转载,一个个电话打到《十月》编辑部。
不过,方言、章守仁等人相当地冷静。
过犹不及,授权连载的过多,反而会影响到这一期《十月》的销量,这一次编辑部可是牟足了劲儿,要冲一把150万册这个小目标。
好在《文汇报》,之前在方言《暗战》、《潜伏》的宣传上出了大力,凭着这层关系,才得到了转载的机会,成为整个沪市唯一一家能连载《高山下的花环》的报纸。
《文汇报》的订阅用户,也有幸第一时间看到《高山下的花环》,龚樰家也是其中之一。
「哥,你看好了没有!」
龚荧放下手中的画笔,回头一看。
「快了,快了,就差一点了。」
龚除摆了摆手。
「那还要多久啊,我画都快画好了。」
龚荧撇了撇嘴。
「你与其找我要报纸,不如干脆去找爸爸要杂志,报纸上的只是连载。」
龚除无可奈何道。
「杂志早就不在爸爸手里。」
龚荧幽怨说杂志已经被龚母霸占着,从发行到现在,自己就只看了一回《十月》。
「小荧!」
龚樰放下了毛笔,「不可以这样说妈妈。」
「阿姐。」
龚荧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这么多天,家里都在抢着看《高山下的花环》,唯独龚樰像局外人一样,既不看报纸,也不争杂志。
「因为我已经看过了。」
龚樰露出淡淡的笑容。
龚荧眨了眨眼,「是在单位里吗?」
龚樰笑而不语,她可是亲眼目睹《高山下的花环》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龚荧看她不说,撅着嘴念纸上的字:
「以梦为马?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是……」
龚樰把方言说给她听的,复述了一遍。
「有这个成语吗?」
龚荧迷惑道:「我好像没有见过。」
龚樰白了眼,小心地把这幅字收好,拿上《大桥下面》的剧本,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小樰,你来一下。」
龚母坐在客厅,招了招手。
龚樰来到她面前,「怎么了,妈妈?」
龚母瞄了眼她手上的剧本,心里咯噔了一下,「小樰,你真的想好了要接这个戏?」
「妈妈,我还没考虑好。」
龚樰心里清楚,指的是《大桥下面》。
「别考虑了,还考虑什么。」
龚母顿时急了,「这个戏说什么也不能接,要接也行,别演"秦楠",演"肖云"。」
龚樰有个习惯,每次接戏,都会跟家里说,尤其跟身为摄影师的母亲说。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她,但这一次却不一样,因为角色有争议。
「可千万不能演啊。」
龚母抓住女儿的手,好言相劝。
「可是妈妈……」
龚樰张了张嘴,不等说话,就听到龚母说,「秦楠」这个人物未婚生子,在这个保守传统的社会风气里,形象非常地不光彩,如同像剧本里遭受的待遇一样,饱受冷眼和偏见。
「况且还是个体户。」
「你知不知道现在在大整肃?在打击投机|倒把?个体户的名声可不好……」
「妈妈!」
龚樰纠正道:「秦楠不是那种投机|倒把的坏分子,而是坚强自立有韧性的女同志。」
龚母道:「可观众们不会这么想。」
龚樰明白她的顾虑,担心秦
楠这个「未婚生子「的形象,会对自己的演艺生涯,甚至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很多上影厂前辈都告诫过自己。
观众太容易入戏,往往会把对银幕人物的情绪和印象,移情到演员身上,所以尽量不要碰反面人物,或者形象不光彩有争议的角色。
秦楠,就是后一类。
「万一你演了,传出这种那种对你不好的谣言,你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
龚母语气里透着担忧。
龚樰沉吟半晌,「我觉得演好每一个角色,都是在艺术道路上前进一小步,我要珍惜这每一步,何况这个角色是方老师推荐……」
「傻孩子!」
龚母无奈道:「他推荐又怎么样,万一你演了以后嫁不出去,难道他对你负责吗?」
「妈妈!」
龚樰双颊微红,「您在说什么啊!」
龚母道:「要是他答应对你负责到底,我就什么都不反对,这部戏你爱怎么演就演。」
「您在说什么啊!」
「我不和您聊了!」
龚樰羞地站起了身,快步跑回卧室。
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整个人的后背贴在门上,她满脸通红,脖子根都红透了,深呼吸口气,打开手里的纸。
两眼一直盯着,陷入深深思考。
(ps:现实里,龚樰因为「秦楠」这种形象问题,曾经想过拒演,但最终被导演劝服)
第185章 一万年太长
6月7日,下午。
此时的操场上,站着包括方燕在内的初中学生,一双双眼睛直视前方,看向方言。
应校方的多次邀请,甚至校长和班主任亲自登门拜访,方言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在校园里举办个《高山下的花环》的文学讲座。
但讲着,讲着,画风就不对了。
站在土台上的校长等人惊奇地发现,话题从《高山下的花环》的经历、感悟和心得,渐渐跑题,貌似跑成了中考考前的动员大会。
「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而创造新的历史,在于人民!」
「尤其是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
方言环顾四周,激情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