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25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25节

  方燕兴奋地嚷嚷着,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前脚跑到后院,后脚跑到前院,把院子里,甚至胡同里的小伙伴都喊了出来。
  小孩尚且如此,大人也一样。
  整个院子,整个胡同,不管是吃过饭的,还是没吃过饭的,哪怕是正在吃饭的,都端着饭碗,来方言家凑热闹,巴巴瞅着那台电视。
  一时间,饭都不觉得香了!
  堂屋里很快就挤不下人,跟杨霞要好的大妈大娘,比如王美丽、赵红梅,来到厨房:
  “姐儿,你们家真是几天一个大跨步!”
  “就是,前阵子岩子又买了一辆凤凰牌,今天就带回一台电视,听说还是用外汇券从友谊商店买的,你们家岩子可真有出息啊!”
  “岩子这孩子,我打小就觉得他不一般。”
  “可不,自打岩子回京以来,你们家真的是时来运转,光凤凰牌自行车就有3辆呢!”
  听着她们的话,杨霞笑得合不拢嘴。
  “彩色的!彩色的!”
  “不是黑白,是彩色电视机啊!”
  突然间,满堂轰动,一片哗然。
  “哥!哥!声音大点,再大点!”
  在乱糟糟的声音中,方燕扯着嗓子喊。
  就见电视里出现《敌营十八年》的画面,刚好正在播着主题曲,《曙光在前头》。
  “啊战友,你乔装改扮深入敌后去战斗,”
  “啊战友,你机智灵活神出鬼没去战斗。”
  “………”
  借着这个工夫,一个个跑回自己家,打算搬个椅子、板凳、马扎,但堂屋面积不大,容不下那么多人,于是把电视搬到院子里。
  不一会儿,院子里坐满了人。
  连围墙上都爬着人,甚是热闹。
  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杨霞就这样一动不动,如同一座雕像似的,表情随着播放画面的变化,一笑一颦,一喜一怒。
  “妈,大后天我去杭城了。”
  方言就着土豆丝,吃着窝窝头。
  “啊,你说什么?”
  杨霞拿着咬了一半的窝窝头:“你先别说话,等妈看完这集。”
  方言摸了摸鼻子,哭笑不得。
  好嘛,这是有了电视忘了儿!
  当时国产洗衣机只有小天鹅,质量一般。
  第113章 朱时茅与陈佩厮
  韩跃民人生头一回离开燕京,得亏有方言在同一节车厢照应,内心的不安,渐渐消散。
  一路南下,抵达江浙的杭城。
  韩跃民提上行李,两眼一抹黑,跟着方言,坐上公交车,就见墙壁悬挂着一个牌子:
  “对正在持械抢劫的车匪路霸,可以当场击毙,群众打死有奖。”
  方言看了眼,把视线转向车窗外。
  这时候的杭城,市区没有那么大,交通也没那么拥挤,夏日炎炎,男孩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女孩则扎着麻花辫,跳着皮筋。
  半晌,经过红太阳广场,也就是武林广场的前身,红太阳市场就在这里的展览馆附近。
  “咱们在这里下?”
  韩跃民把目光投向方言。
  “韩哥,别急,有的是时间逛市场,我们先把行李放招待所,安顿下来,好好玩几天。”
  方言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下了公交站,徒步走到招待所,亮出单位的介绍信,前台的服务员猛地一惊:
  “你,不,您是方言方老师?!”
  “是我。”
  方言不禁诧异。
  “能、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前台的两位女服务员,都是文学青年,脸上写满激动,迅速地从抽屉里取出《十月》,还专门翻到《山楂树之恋》的那一页。
  方言签了名,要了间双人标准间。
  服务员热情道:“您是专业作家,可以住领导……”
  “我和我朋友住一间。”
  方言拍了下韩跃民的肩。
  工作人员也没有多想,能跟方老师同行同住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主动地给他们带路。
  标准间,左右两张床,铁皮暖壶、塑料拖鞋、搪瓷脸盆等等,都是标配。
  就在两人收拾行李时,响起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
  “请进。”
  方言本以为会是服务员,没想到推门进来的,竟然是刘小庆,边上还站着一个浓眉大眼的朱时茅,得亏自己够帅,不用退避三舍。
  刘小庆笑道:“方老师,听服务员说您来了,我和时茅马上就想来拜访。”
  “方老师!”
  朱时茅满面通红,激动地握着方言的手。
  韩跃民亲眼看到他们面对方言,恭恭敬敬,大为震惊。
  特别是方言把自己介绍给他们的时候,能觉察到他们对自己都高看一眼。
  彼此之间,打了个招呼。
  “都别站着,坐吧。”
  四人一坐了下来,刘小庆就直接地道明来意,就是为了感谢方言向谢缙推荐她们两人。
  毕竟,一个才凭《小花》而小有名气的女演员,一个是处女作胎死腹中的倒霉男演员。
  结果因为《牧马人》一部电影,火爆全国,势头超过了《庐山恋》,眼下票房正在突破2亿大关,很有可能锁定今年的冠军,而且还入围了第一届金鸡奖的最佳男女主角。
  刘小庆连声道谢,充满感激。
  朱时茅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靠着出演《牧马人》,改变命运,被调到八一制片厂。
  方言笑道:“这也要归功于谢导,我虽然推荐了你们,但最终拍板的是他。”
  朱时茅露出灿烂的笑容:“您和谢缙都是我的伯乐,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
  “不要这么说,我也要感谢伱,你的许灵均,演得好,演出了我心目中的样子。”
  方言翘起腿,俨然是一副大家风范。
  当时选朱时茅和刘小庆,既出于公心,也带着私心。
  顺着这个交情,以后不管是明星代言,还是春晚广告,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个时候,中央台不允许打广告。
  但是,可以植入广告,比如朱时茅和刘小庆在春晚穿的衣服,淘宝、京东等平台网店上不就是随处可见,主打一个明星同款穿搭。
  只不过计划有变,自己已经答应了沈雁氷,要把精力放在文学上。
  生意场的事主要交给姐夫和姐姐,当初的这一切安排,算是给韩跃民和方红做嫁衣了。
  韩跃民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在方言的穿针引线下,慢慢跟刘小庆、朱时茅熟络了起来。
  “谢导他们还没来吗?”
  方言伸手往包里一摸。
  “还没有,估计很快就会到吧。”
  刘小庆注意到他拿出了海鸥相机,立马提议不如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跟方老师合影。
  “这里空间小,采光也不好。”
  方言拿上相机,让他们到楼下。
  一群人来到了招待所门前的空地,韩跃民沾着方言的光,一会儿跟刘小庆合影,一会儿和朱时茅,最后,要来一个四人集体大合照。
  得要有人搭把手,刘小庆不经意地看到一个熟人正好路过,挥舞着手,高声地喊:
  “佩厮!陈佩厮!”
  哦豁,这不陈小二嘛。
  方言顺着声音望去,陈佩厮的脸立刻映入眼帘,真不愧是几千年才一遇的好形象啊!
  什么地痞流氓啊、不法商贩啊、小偷小摸啊,根本不用演,往那一戳就行了。
  恐怕也只有《地下交通站》的贾队长,能与之抗衡。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不是光头!
  竟然还有头发!而且乌黑浓密,duang~
  正当他打量着陈佩厮,陈佩厮也在打量着他,在刘小庆的介绍下,两撇眉毛要起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