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20节
方言笑道:“就不说巴尔扎克为了还债写作,只说契诃夫,你应该听过他的大名吧?”
“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苏雅如数家珍地说出《变色龙》等作品。
“那么你知不知道,‘缺钱’一直伴随着他的文学创作?”方言随口说出契诃夫的话。
比如,“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我决不食言:我只懒到5月份,从6月1日起,我就坐下来写作。”
比如,“我希望来年春天我会有一大笔钱。我是根据迷信来判断的:没有钱就是快有钱了”。
再比如。“钱老是没有,而且不会很快就有,真要命啊。”
“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契诃夫。”
苏雅大为震惊,张了张嘴。
“所以啊!”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说,自己缺钱,契诃夫缺钱,巴尔扎克缺钱,所以,自己等于契诃夫等于巴尔扎克,也就相当于,自己是大文豪。
“噗嗤,你这是什么歪理。”
苏雅乐了,“千万别让人听见……”
“开个玩笑,我想说的就是鲁迅先生讲的,有铜臭味的人是真实的,而铜臭味太重的人是腐烂的,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这也是我的老师教导我的。”
方言说:“所以我从不避讳谈钱,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你说的这些可……呃,太有意思了。”
苏雅嘴角上扬,心里暗想:
有机会要说给白若雪、邱珮凝她们听!
“这就叫,‘有钱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方言透过余光,瞥见银幕上电影开始放映,不再说话,静静地望去。
《顾此失彼》,上辈子从来没看过。
但参演的演员,却一瞧一个眼熟,像《宰相刘罗锅》的六王爷,刘罗锅的岳父,李叮。
还有,唱《铁窗泪》的迟志镪。
但最有趣的,莫过于李叮在体育场上说的一句话,“我希望你把篮球和鸡联系起来想一想”。
“篮球和鸡。”
方燕歪着脑袋问,“这怎么联系啊?”
方言一下子想到什么,差点笑出了声。
第109章 方老师来啦
就在《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呈现如火如荼之势,最新一期的《十月》如期发行了。
非但没有被掩盖锋芒,而且凭借陆遥的《人生》,在全国6月份发行的文学期刊中冒出了头,异军突起,杂志的销量节节攀升。
《文艺报》、《文学报》等多家主流报纸,高度点评了《人生》,继《苦恋》风波之后,《十月》总算是狠狠地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好消息一到,整个编辑部都沸腾了。
一扫之前的憋屈和压力,几乎所有人跑出了办公室,在走廊里奔走相告、拥抱庆祝。
陆元炽闻讯而来,高兴得合不拢嘴。
哪怕到了中午打牌,笑声也没有停止过。
高兴到就连平时不打牌的苏予,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编辑部很快就变成了棋牌室。
“从我在小方那里看到《人生》,我预料到这篇稿子肯定能火,但没有想到能这么火。”
苏予和方言三人边打牌,边感概。
陆元炽道:“我也一样嘛,社里也一样,预估严重不足,导致这次的期刊少印了。”
田增翔打出一张牌,嘴上挂着笑:
“我估计还得接着印,编辑部最近时不时就接到外省读者的来信,甚至电话,都说当地邮局订不到《十月》,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陆社长,苏主编。”
方言建议在杂志的最后一面,增加个栏目预告、订阅方式,也就是另类的一种广告。
如此,可以增加《十月》全国的订阅数。
“好!这个建议好!”
陆元炽颇为赞赏:“我现在就可以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前不久社里开会讨论,决定要彻底地放开对《十月》的用纸限制。”
方言眼前一亮,和田增翔相视一笑。
这时候的纸张是国家按计划分配,比如燕京出版社全年只有1200吨纸,一旦某个季度用量超出定额,每个杂志都得勒紧裤腰带。
出版社除了《十月》以外,还有文史、编译、科技、政读、美术多个编辑组,所以单行本不是想发行就能发行,还要看纸张够不够。
有没有出版的计划和用纸指标。
《十月》创立之初,纸张定量是120吨。
而今,取消了“限量发行”,也就是不限制纸张用量,上限不封顶,销量毫无疑问是要突破纪录,更何况这次有《人生》助推。
“看来《十月》第一次打破50万册的纪录,也许就在这一期。”苏予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只,我觉得60万册也是有机会的。”
陆元炽笑眯眯道:“但不管是50万册,还是60万册,这个头功,都是小方你的。”
方言笑而不语,打出了牌。
“小方的功劳不只这个,还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十月》准备下半年这3期,围绕爱情这个题材,争取出一两个像《山楂树之恋》的作品,再打一个翻身仗。”
苏予看他的目光中充满赏识。
田增翔说:“岩子对爱情非常在行,有他把关,很有可能出好作品,只可惜,他现在是中长篇的代理组长,没法在《十月》发表,要不然,可以托他写一篇……”
“我下一篇,得还债。”
方言哭笑地扬了扬手。
《山楂树之恋》火了以后,王洁这个债主,可不只一次打电话来“催债”,于情于理,都要给《燕京文学》写一篇稿子。
苏予等人听到这话,感到遗憾,但当听到方言愿意把《山楂树之恋》的单行本交给出版社发行,而且已经向王安逸、铁甯等讲习所的同学约稿,主题是爱情,立刻又惊又喜。
一把牌打完以后,陆元炽退出牌局,把方言叫到一旁,彼此面对着面,开门见山。
社里要重振士气,表彰上半年的优秀职工,鉴于方言在《苦恋》风波里的表现,以及在《十月》编辑部的成绩,特别是《人生》,经过开会讨论,一致同意把荣誉颁发给他。
与此同时,还奖励一张凤凰牌自行车票。
方言感到意外,但没有太意外。
毕竟,二手凤凰已经骑惯了,换不换其实无所谓,倒是可以给杨霞,以后买菜也方便。
想着想着,就想到方红昨晚的话。
如果是一张电视机票,或者洗衣机票就好了,的确是该给家里添点新电器,心里顿时来了主意,去黑市上碰碰运气。
或者干脆弄点外汇券,去友谊商店。
“这个表彰大会不长,就在你去杭城参加金鸡奖之前,伱好好地准备个获奖稿。”
陆元炽拍了下他的肩。
“好嘞,我回去就准备。”
方言点了下头。
“另外,这趟去杭城,有机会多留意下杭城,还有江浙的作家,有没有可以挖掘的。”
陆元炽语气里透着一丝期待。
“是,社长!”
方言心里跟明镜似的。
《十月》创刊不久,在北方的影响力尚可,但在南方,根基几乎为零,也没有固定的作者群,自己这一趟下杭城,是去探探路。
方小将能不能把势力范围发展到南方!
毕竟,江浙人杰地灵,当代文学上可是出过鲁迅、戴望舒、王国维、徐志摩、艾清……
包括他的老师,沈雁氷。
…………
《人生》和《山楂树之恋》,点燃了整个六月,编辑部里开始成堆成堆地接受读者来信。
每天都有上百封,其中包括个别读者的订阅申请书,但不多,大部分是通过当地邮局。
在这喜庆洋洋的氛围里,举办了表彰大会,方言发表了获奖感言,领到了自行车票。
一拿回家中,杨霞捏在手里,笑盈盈道:
“你的心意,妈领了。”
“不过这新的还是留着你自己骑,我又不经常出门,骑你那辆二手凤凰就够了,将来等燕子再大一点,就让她骑到学校去。”
“妈说得对!”
方红道:“这票啊,你就自个拿去用。”
杨霞脸上写满了自豪,“嘿呦,寻常人家有一辆凤凰就不得了了,这才几年啊,咱们家就有三辆凤凰,在整个胡同里可是独一份呐!”
“妈,您自己一个人先美着。”
方红说:“我和岩子去燕大了啊。”
两人骑着车,直奔燕京大学,就见苏雅站在门口,显然已经等了些工夫,迎了上来。
寒暄了几句,走进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