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7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7节

  第一眼,竟然是朦胧诗。
  接着往下翻,越翻越不对劲,出乎意料地不错,至少比屎尿屁诗,更像一首真正的诗。
  有些甚至不逊色于《燕京文艺》刊登的。
  奇了怪了!难道自己真的不懂诗?
  “你这些诗为什么会被退稿,知道原因吗?”方言不禁怀疑起自己的鉴赏水平。
  “我不知道,所以才找伱帮忙看看。”
  苏雅郁闷道,“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如果退稿信上没说清楚,或者没有退稿信,我也猜不出来。”方言摇了摇头,“这一次,你打算把这些诗稿投到哪家杂志?”
  “《今天》。”
  “没听说过,哪家出版社的?”
  “芒克、北岛他们创办的杂志,专门刊登朦胧诗,我最喜欢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还有舒亭的《致橡树》。”苏雅叹了口气:“如果连《今天》都不能发表我的诗,可能我真的没有这方面天赋。”
  “原来如此。”
  方言咂摸着嘴,嘚,这些诗没法抄了。
  看着他翻动诗稿,苏雅闲来无事,四处张望,视线落在他的桌子,“你又写新东西?”
  “嗯,我的第三部小说。”
  “能借我看一下嘛?”
  “看呗,你看我的,我看你的。”
  此话一出,两人同坐在炕上。
  整个卧室安静极了,只听到翻页声。
  “你这个开头好独特,好奇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小说的开头能这么写的。”
  苏雅皱了皱眉。
  方言笑道:“这是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打破了常规的时空叙事……”
  魔幻现实主义?
  苏雅虽然听不懂,但大受震撼。
  接着往下看,越看越入迷,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才抬起头望向他,“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还没写完。”
  “你这也写得太好了吧,比我看过的那些侦破特务的小说还精彩。”
  “这叫‘谍战’,你看的反特小说,其实算是谍战的一个分支。”方言认真地解释。
  苏雅搞懂了谍战小说的理念,眼睛瞪得溜圆:“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还要多亏你和我姐给我带来的灵感。”
  方言嘴角微微上扬。
  “我?”
  苏雅拿手指了指自己。
  方言说是今晚要在挂面厂放映的《雾都茫茫》提醒到了自己,一下子,灵感就来了。
  “怪不得你听到《雾都茫茫》,会那么激动,原来是这样。”苏雅直直地盯着他看,“果然,你天生就适合吃文学这碗饭。”
  “其实你也用不着气馁,你的诗,我觉得写的不错。”方言由衷地夸奖了几句。
  “你就不用安慰我了。”
  苏雅转移话题:“还是说你的小说吧,这次投稿给谁?”
  方言说:“《收获》。”
  苏雅听到“收获”,满脸惊讶:“你上进得也太快吧,前几天才刚要拍电影,现在又要投稿到《收获》了!”
  方言笑道:“不是跟你说过了嘛,我真的太爱进步了。”
  苏雅燃起斗志:“那我也不能落后,快说说,你觉得我的诗哪里还有进步的空间?”
  两人讨论起来,一聊就是一个下午。
  一直到方红从屋外喊道:“岩子,小雅,时候不早了,早点吃饭,晚上要去看电影呢!”
  “差点给忘了,我先回去了。”
  苏雅嚯地站了起来,把诗稿整理。
  看着她离开房间,方言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暗算》上。
  于他而言,帮这个忙,纯粹是出于发小之间的情谊,以及启发自己灵感的回报。
  晚饭过后,天边的晚霞还没褪去。
  苏家和方家全员行动起来,方言、苏雅和方红、方燕作为少壮派,第一批出发,拿上板凳和椅子,抢占看电影的有利位置。
  杨霞、赵红梅作为第二批,解决好一切家务之后,再出发跟他们汇合。
  院子里的大动静,立刻引来了刘建军。
  “你们干嘛去啊?”
  “去厂里看电影。”
  苏雅把板凳扛在肩膀上。
  “你们看电影,怎么不叫上我啊,太不够哥们了吧。”刘建军撇了撇嘴。
  “你忙着复习,没好意思打扰你,刘叔刘婶对你的学习很重视,千万不要松懈了。”
  方红没说是刘东方不想让他去。
  “是啊,建军,你还是好好复习吧。”
  方言一手拿板凳,一手牵着方燕。
  “走了啊,建军!”
  一个个从刘建军的身边擦肩而过,特别是方言直接无视了自己,气就不打一处来。
  不生气!我不生气!学习使我快乐!
  第33章 姐夫,你得支棱起来啊
  这时候的国营工厂,什么都有。
  住房、学校、医院、商店、理发店,俨然一个自行运转的小社会,工友们的日常生活基本能在厂里解决,当然,前提必须是大厂。
  像挂面厂这种小厂,虽然五脏俱全,但规模和设施还是不如大厂,至少就没有电影院。
  一到了放电影,楼下总是人山人海。
  放映机的正前面挂着长方形的白影布,放映机跟幕布之间的空地,前后左右,成排成行地摆着椅子和板凳,还有人陆陆续续前来。
  有带椅子的,有空手来的,都带着笑容。
  每家每户早早吃了晚饭,抢占好的位子。
  方言等人抢到前排,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丫丫,他谁啊!”
  方言回头一看,还是特么遇到这孙子。
  吕大成!
  就见他一身黄色的确良,上衣四个兜,胸口的口袋插着2只钢笔,昂起下巴,身边跟着一帮厂子弟,显然是鸡群里的鸡王。
  “我姐的小名也是你丫能叫的嘛!”
  方言挡在他们的面前,冷眼看着。
  “原来你就是方红的弟弟啊。”
  吕大成脸色大变,“你叫方言对不对?我是你吕哥,吕大成,以前是你姐的同学,现在是她的工友,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
  方言眯了眯眼,“不记得,没印象。”
  小舅子,伱可不能不认我啊!
  吕大成提醒道:“我以前经常送你姐回家,还跟你打过招呼呢,是吧,丫、方红。”
  “噢,我想起来了。”
  方言装作恍然大悟,“你就是当年那個被我和苏雅,拉进巷子里差点揍了的臭流……”
  “咳咳!”
  吕大成用咳嗽掩饰尴尬,“误会,那次纯属是个误会。”立刻掏出包八达岭,“抽烟不?”
  “自备。”
  方言拿出大前门,晃了一晃。
  吕大成一看档次比他还高,悻悻地把烟收回口袋,“我听说你插队回来,发表了小说,当了作家,还在《燕京文艺》编辑部工作。”
  “没错。”
  方言点了下头。
  “既然都在文化宣传部门工作,我觉得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聊。”吕大成说,“我的作品,特别是诗,经常在厂报上发表。”
  “厂报?”
  方言不屑一顾道。
  “当然,不信,你可以问你姐和苏雅。”
  吕大成急于想在他们面前表现一番。
  方言嘴角突然扬起一抹坏笑:“既然这么优秀,除了发表在厂报上,你的大作肯定也上过其他期刊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