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571节
“不便肯定是有一些的,我在此已经独居五十余年,习惯了这里安静的生活,这石阴角蛇藏于地底石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出来活动,……”
虚灵也在斟酌怎么把自己的意图透露给对方,既要让对方明白这地方是自己的地盘,他们来肯定会打扰自己,但又不能把对方逼走,而要让对方明白自己可以让他们留下来甚至借用此处,但是要承自己的情,这分寸要拿捏好。
“不过说实话,我在这里五十年也有些寂寞了,可限于本体损失,要外出山外多有不便,所以对外界其实也很感兴趣,你们若是能来,也能增添几分热闹,起码我也能通过你们了解外边的变化,……”
虽然有些吞吞吐吐,但陈淮生还是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甚至他也猜到了对方的某些心思,欧婉儿的重塑灵体和移灵之术结果摆在那里,这个虚灵岂能没有想法?
但陈淮生估计对方和欧婉儿这种情况大概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它没有寄附于某一人体上,而是才用御灵的方式驾驭石阴角蛇,看样子甚至是没办法在白日里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比欧婉儿当时的情况似乎还要糟糕一些,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对于自己来说,这可是一个喜讯。
这意味着这一处灵穴之地,也许自己可以驻留甚至利用,对方表现出来的“善意”不管处于何种原因,但只要可以商榷就好,无外乎就是利益交换,他乐于做到这一点。
“多谢前辈的理解和好意了,这一处灵地委实灵气馥郁,而且孔穴位置绝佳,将山中灵力通过洞穴孔道疏透得十分畅通,让五行法相灵力都能在这些孔道中任意交融混合,实现均衡,委实不凡。”
陈淮生的逢迎也让虚灵十分得意,“原来没有这么好,土性法像过于浓厚,我催动石阴角蛇在地下山岩中每年钻透打通,这才慢慢有了现在这种情形,……,灵力疏导好之后,水、木才慢慢滋养起来,加之这石下本身就有矿脉,这一处凹陷之地你可能也发现了,正好处于每日午、未之间阳光汇聚最为炽热之点,……”
陈淮生也没想到这个虚灵居然也对五行法相有如此精深的了解,倒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这么看起来,自己日后在设置构建混沌之境时或许还可以好生和这个家伙探讨一番呢。
“前辈也懂五行法相之道?”陈淮生也改变了称呼,以前辈相称,人家在这里呆了五十年,比自己的年龄还长,尊称前辈毫无问题,“晚辈也对五行法相十分感兴趣,这些年也研习也略有所悟,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向前辈请益。”
“闲来无事,这几十年都只能幽居于此,也就只有琢磨这些旁门左道了。”虚灵内心传递过来的感情充满了寂寥和无奈,连陈淮生都能感受到对方的苦闷和烦躁,看样子这五十年的山中枯守的确把对方磨得不轻。
这个话题拉开,陈淮生又和对方交流了一番,算是初步建立起了感情和联系,对方对陈淮生他们来这里筹建“丹炉穴室”并不反对,甚至还流露出来了愿意帮忙的意思,陈淮生当然要投桃报李,希望能多和对方交流,日后互助请益。
这也是虚灵所期望的,不可能指望人家一下子就要解决自己几十年都无法摆脱的困扰,总得要在双方情谊达到一定程度时,或者说利益绑定到一定程度时,才好开这个口。
通过一番接触下来,陈淮生也才知晓对方姓韩,其他情况还有些语焉不详,不过对方倒是把周遭情况作了一个大概介绍。
这处灵穴之地位于从卫怀道那边进入恒天山的东北四百九十里处,距离大槐山大概在六百四十里左右,也不算太远,但进入绝域禁地已经有一百八十里地了,算是相当深入了,接近于到了中恒天山的核心区了。
这一带也已经是四阶妖兽的活动区域,只不过四阶妖兽各有活动区域,而且面积也很大,基本上一头四阶妖兽的活动范围或者说领地范围大概在方圆五六十里地左右,虽然也小有重叠,但是妖兽之间都基本上能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少有发生冲突。
像这头石阴角蛇就生活在这里,向西北八十里,就还有一头离火金狨出没,东面一百一十里地还有一头雪蛟,二十年前虚灵还发现过,但近十多年都没见着了。
因为失了本体的缘故,韩姓虚灵他也不敢外出太远,但他知道这些四阶妖兽其实都不太活跃,除了兽潮泛滥期略微有些躁动出来多一些,大多数时候都是蛰伏其中。
虽然相谈甚欢,但是陈淮生也不敢就把自家和欧婉儿性命就这么轻易地交到对方手里。
自己或许揣摩到了对方的心思意图,但是它在这山间幽居多年,万一憋屈太久,情绪失控,自己或许还可以抵挡一二,但欧婉儿可能就真的要被一击必杀了,这份险,陈淮生暂时还不敢冒。
悬停在空中的欧婉儿也很诧异,她只看到陈淮生摆出了一副防御架势,法术提升到了极致,但是迟迟未曾释放,反倒是沉寂下来,似乎是陷入了深思中。
她也不敢打扰,只能静静地在空中伫立,等候陈淮生的提示。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陈淮生和韩姓虚灵的沟通持续了许久,两边都有意加深了解,所以自然就有点儿分外投缘的感觉。
石阴角蛇消失了。
在虚灵的驱役下,暂时消失在近处,但陈淮生还是能感受到石阴角蛇就在不远处,灵觉感知若隐若现。
虚灵解释它不能离石阴角蛇太远,否则它的御灵之术就会受到影响。
这也没有影响到陈淮生与对方的沟通。
韩姓虚灵表现出来的兴趣也让陈淮生觉得也许这就是自己能遇到的最好选择了。
山中地下的石岩被石阴角蛇这种喜欢生活在石中的妖兽钻透了大半,使得原本这里过于浓烈的土性灵力得以释放和转化为其他法相灵力,但即便如此,这里土相仍然是远高于其他四行法相的。
如果下一步要想改造达到陈淮生想要的那种混元之境的话,要么就得要用其他四行灵宝来堆高金木水火四相灵力,这耗费就相当巨大了,要么就得借用石阴角蛇来继续实施这一“通透工程”。
那么这一位韩姓虚灵可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帮手了。
当然帮忙肯定要讲回报,陈淮生也不介意与对方合作,尤其是考虑到混元之境建成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恐怕会陆续有大槐山这边的修士来“进修”,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借重这位虚灵和石阴角蛇之处更多。
第二百一十节 定板,全力以赴
结束了与虚灵的对话,陈淮生也松了一口气。
对方不拒绝甚至是有些欢迎的姿态让人喜悦,本来也没指望过这种灵穴之地就是无主之地,不过遇上一个能够御灵石阴角蛇的虚灵,还是让人意外的。
好在结果还不错。
正因为人家有所企求,所以才会允许自己借用这片灵穴之地,问题是自己是想要将此地打造成为长期经营的鼎炉之地,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计划,但陈淮生觉得能够成功,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和对方好好磋商一番了。
这肯定不是一回两回就能说好的,但大家有了一个方向,就能往好的谈。
接下来就是要选址和构建了。
虽然确立了就要在此地建设,但是鼎炉设立的规模不可能太大,因为要耗用大量灵宝来围绕鼎炉之地而建,所以选择合理规模,才能充分将灵宝的灵力灌注浸润其中,使得灵宝之力能充分发挥出来,达到修炼效果。
规模太大的话,对灵宝的耗用更大,灵力分散,反而会降低修炼效果,所以这也是一个相当考较的活儿。
待到虚灵离去,陈淮生才与欧婉儿把情况说了,也让欧婉儿大为吃惊。
“莫不是他也有此念想,才会这般友善?照理说这等灵穴之地被其占领,怎么可能让与外人来构建灵穴?灵穴一旦建成修炼,只怕也会影响到他自身的修行吧?”
“他哪来什么修行?如他自己所言,现在就是茫然无绪,苟延残喘,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他的元灵会慢慢消耗殆尽,哪怕藏身于这里也只能延缓而已。现在我们来了,给他带来了一抹光明,他该感谢我们才对,起码有了一份希望。”
陈淮生若有所思,“下一步他可能会提出来的一些想法,但这其中亦有许多难处,和你当初以太乙五宝铸成灵体还有些不一样,他的虚灵本元和你当初的怨灵所集性质不太一样,我不确定我们原来的那种方式是否就合乎他的本元,所以我还不敢轻易地乱承诺什么,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有些远,但既然确定了要在这里构建鼎炉,那就需要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我不希望到最后功亏一篑,还要闹得怨冤不解。”
陈淮生的担心并非无因。
对方抱的希望太大,如果到最后达不到他的念想,失望之余极有可能就会反目成仇。
可重塑灵体这种事情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些灵宝也不是你想凑齐就能凑齐的,凑齐了也未必能建成灵体,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适合欧婉儿的那种灵体未必就合乎这位虚灵的魂灵之体。
重铸灵体和移灵是需要建立在极高的相互信任度上的,说句不客气的话,那是需要虚灵一方将他自身所有隐秘和盘托出,一切交由己方,可以说生杀予夺尽付之于手,陈淮生随便一个转念就可以将其灭杀,对方敢这样冒险么?
至少到现在陈淮生不觉得对方就敢做出这样的决断。
“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欧婉儿皱起眉头:“如果不确定性太大,咱们是继续重选合适灵穴之地,还是……”
“再选恐怕也不容易选到如此合适的地方了,几个月来我们找了找么多地方,与这里相比,都差太远,我估计继续寻找也很难找到能比得上这里的地方了,我决定了,就这里了,和对方的交涉可以慢慢来,只要对方不是那种毫无理性之辈,我觉得都还是可以接触沟通进而磋商下去的,他的想法很难,但也并非毫无希望和机会,我想我们把我们的态度坦诚相待,他愿不愿意接受,还是在于他,只要我们态度诚恳,还是大有机会的。”
陈淮生拿定了主意,就在这里了,不换了,对方虽然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但也胜过自己这样漫无目的地去大海捞针,他也拖不起太久。
接下来就是要对这一处灵穴之地的规划设计了,如何将其改造成为和自己道体内的鼎炉相似的混元之境,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陈淮生与欧婉儿已经离开大槐山半年了,虽然和大槐山一直保持着联系,但是为了尽早选定灵穴之地,陈淮生一直没有返回大槐山。
只要没有大的变故,陈淮生都不考虑回去,但现在灵穴之地选定,就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了。
回到山中时,商九龄不出所料正式闭关了,初步预定两年,显然是要冲击润魄境了。
如果没有一些感应,商九龄不会下此决心,但一旦下了决心,商九龄就会全力以赴。
这也没啥好说的,只要有了感觉,那就要“孤注一掷”,修行就是如此,陈淮生当然也会大力支持。
现在山中就是丁宗寿和公孙胜二人,两人也意识到了他们这种境界要想突破,已经不是单纯靠服食灵宝或者苦修能行了,而是需要寻觅那种感觉,就像商九龄也是在一夜之间似乎领悟到了某种玄妙神机,所以才入定闭关。
他们两人现在还毫无头绪,甚至觉得自身的状态还有退化的迹象,这让二人也是极为烦恼。
公孙胜一度想要外出游历,但山中的情况在陈淮生没有回来之前,又不能只让丁宗寿一人独留,现在陈淮生回来了,公孙胜也提出要外出游历一年,寻找机缘灵感。
陈淮生也能理解。
高处不胜寒,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长时间找不到突破,那么体内灵觉就可能会钝化,你不寻找对策来刺激或者激发,那可能就会越来越难以脱出窠臼,到最后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只是公孙胜这一走,山中就只剩下丁宗寿一人,而且看到公孙胜外出游历,只怕丁宗寿也一样会心神不宁。
商九龄、公孙胜以及丁宗寿三人都是卡在了凝魂高境这个瓶颈上突破不了,但现在商九龄有了感觉,而公孙胜要外出游历去找感觉,丁宗寿能坐得住?
灵穴之眼已经选定,规划设计陈淮生已经有了腹案,可以一边构想一边建设一边完善,但陈淮生就需要长留在清凉台。
那一处灵穴之眼所在就叫清凉台,因为山腰处的一处台地而得名。
可这样一来,别说卧龙岭那边了,连大槐山这边都显得有些单薄了,一旦有事,只怕连反应都来不及。
碧蛟元君他们早已经重入红尘俗世去历练去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在山中修行毫无意义,灵宝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太大价值,陈淮生也不可能要求人家守在山中耽误人家。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半年时间过去了,汴京之地局势日趋稳定,小规模的战事不断,但是已经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风险了。
但在司郡、谯郡、睢郡这些地方,战火却是开始蔓延,云龙宗、大成宗、白石门在西唐、南楚的支持下,与四大超级宗门的争夺不断,但是双方都还是保持着相对克制,没有直接演变成为生死大战。
可事关宗门未来生存空间,没有人会拱手相让,再加上西唐和南楚的拱火,这种半战争状态只怕还会持续下去。
这其实对大槐山这边不算是坏事。
第二百一十一节 庶务,辅业
唯一可能需要关注的就是北戎人。
但北戎人似乎还处于内部的协调状态中,而且即便是北戎人南下,首当其冲将是北面漳池道的天鹤宗和西面晋州天井道的月庐宗,大槐山这边还可以安稳一段时间。
至于说东边翟谷道的凤翼宗也有些蠢蠢欲动的态势,不断地在滏阳道南部渗透,但陈淮生和丁宗寿他们商量过后还是觉得现在大槐山还是需要镇之以静,暂时不宜与凤翼宗发生冲突,以空间换取时间,凤翼宗侵入滏阳道南部也需要时间消化,而大槐山现在也需要时间。
确立了这个原则之后,其他该做的事情就不能拖,像在怀阳城、卫河集、芦岩铺的笼络人心加强控制的事情就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了,先后从这三地选取了三十余名宗族子弟进入宗门,而且也花了一些灵宝灵材来帮助这些新进弟子迅速提升入道破境。
这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子弟虽然是精挑细选纳入进来,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有些弟子的禀赋并未完全达到大槐山招录弟子的标准,但考虑到未来宗门对卫怀道香火祭祝愿力的推动,这些细微不足就可以用灵宝来补足了。
当然这些细节肯定不能公之于众,甚至在宗门内也只有区区数人知晓,真正来具体操作的还是交由了吴天恩来做。
作为宗门老人,吴天恩也清楚这也是宗门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些难题,选人唯贤这一原则也需要灵活服从于宗门发展大局,适当考虑大宗族嫡系子弟,以赢得地方大宗族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寺观祭祝的建设推动,也能更好地在凡人村寨聚落中扩张影响力。
当然对于小姓散户的优秀子弟大槐山当然也要擢拔纳入,这样一来,无论是宗族子弟还是杂姓子弟在宗门中竞逐表现,也能让他们心怀激荡,奋勇争先,而让他们适时回地方上去宣传光耀一番,便能起到极好的凝聚人心效果。
在这一点上,吴天恩也做得非常到位。
现在的他主要把精力转移到了对宗门庶务的管理上来了,而在修行上,他自己也清楚恐怕自己很难突破筑基高段,还不如在庶务上多花心思,让其他年轻人能腾出更多精力来修行。
卫怀道这边进展顺利,但滏阳道那边就缓慢许多了。
重建卧龙岭上的道院就是一个极耗精力的繁杂活儿,而李煜晋阶蕴髓中境之后也不敢放下修行,在卧龙岭上更多是起一个坐镇作用,而具体庶务还得要有人来负责。
而这个人不好选。
原本考虑让苟一苇去协助,但是在清凉台这边灵穴之地一旦确定,那么建设事宜就需要苟一苇来,这也不是一件轻松活儿,所以苟一苇也腾不出手来。
所以在滏阳道这边寺观建造和香火祭祝推动就有些缓慢了,这还是在陈淮生专门让闵青郁和丁立人二人回了一趟滏阳那边,专门去给闵家楼闵家和白塔铺孙家打了招呼的情况下。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和地方宗族打交道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既要熟悉情况,又要能言善辩,还要具有一定层级,大槐山这边能选的就那么几个人,一旦腾不出手来,就会耽搁。
宓少华其实挺适合,但是他对滏阳道那边情况不熟悉,而陈济生也勉强可以,但和宓少华一样的缺点,对河北这边很陌生。
不过陈淮生也在考虑让这二人日后都可以考虑走庶务管理这一块,两人在修行上都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禀赋,要想在宗门里立足并享受到足够的灵材灵宝资源,那么就要在这些方面上好生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