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557节

山河志异 第557节

  墨渊见众人都有些意动,趁热打铁,把从陈淮生那里获知的一些情况都抛了出来,这也是陈淮生授意所为。
  玉清昭应宫没有皇旗,其他灵宝倒也不少,但北戎人占取不少,陈淮生希望最大限度地为大槐山争取更多,所以抛出这样一份“潜在的收获”来勾引换取,也算是一种小手段了。
  有了墨渊从中穿针引线,接下来的谈判就要顺利许多了。
  北戎六部这帮人做梦都没想到孤竹人居然会和大槐山这边是“熟人”,甚至“沆瀣一气”,在他们看来孤竹人怎么都不可能和大槐山这边搭得上线,而且还这么巧地就撞在了一起,所以对于墨渊地从中游说也都无人起疑。
  玉清昭应宫中虽然没有了皇旗,但是藏于其中的灵宝和法物却不少。
  赵定保不知因何原因逃离得相当突兀,以至于在正殿和东西偏殿中都还有不少藏物遗留下来,这也就成为了大槐山和北戎人的战利品了。
  两边都不可能留下来,这玉清昭应宫中之物自然是能带走的尽可能带走,当然带不走的也没有必要将其毁损。
  甚至在一切灵宝和法器上,双方都还进行了交换,互通有无。
  “法物和丹药以及炼制丹药的灵物居多,灵宝也有一些,但是肯定比不上玉津园、金明池、瑞圣苑以及宜春苑这些地方,这些东西照理说都相当还携带,如果不是走得太过匆忙,我们肯定是拿不到这么多收获的,北戎人那边也是如此,……”
  对于炼丹和法物方面颇有研究的公孙胜颇为感慨,“单单是那两炉丹药就价值不菲,我用其中一些与北戎人那边换了一些法物,但存留下来的起码都能值一百二十万灵石!”
  有事耽搁请个假。
  明天补上。
  第一百七十一节 皇城内外,乱中博弈
  “有价值的东西不少,我和陆遥以及唐经天与丁商二位和北戎人那边都谈了几轮,宓少华帮着把关,大家都把拿到的且愿意交换的东西拿了出来,所以还算是合作比较愉快。”公孙胜继续道:“不过玉清昭应宫这边主要还是一些灵宝的成品和法物,像鲜活的灵宝基本上没有,应该都还在玉津园、宜春苑、金明池这些地方里,我估计北戎人现在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看样子也是对这些所在动了心,现在就是不知道这些所在的防御究竟如何。”
  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望向了宓少华,他现在是除了寇箐之外对汴京城中情况最熟悉的人了,而且宓家作为与京师四大家齐名的洛邑三大家之一,在汴京城中亦有人脉。
  宓少华来了这么久,也早就联络上了。
  当下城中大乱,未来这赵氏江山已经不是会不会变色的问题了,而是要变成什么色的问题了,汴京城中的地头蛇们,也需要开始寻找更强有力的靠山大柱。
  几大超级宗门都有自己的爪牙,但如大槐山、白石门、云龙宗或者西唐人这些外来户,在汴京城中或许也有人脉,但远远不够分量,肯定需要汴京城中的内应和爪牙,他们这些地头蛇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几大宫苑都还是被赵氏一族族人控制着在,天云宗这几家超级宗门现在暂时都还没有精力来过问这些,他们与西唐人、云龙宗、白石门、太华道战火正炽,应该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北戎人大概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愿意和我们握手言和。”宓少华想了想才回答道。
  陈淮生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便断然作出决定:“既是如此,我们便要改变一下了,对赵定保那边,我们还是要去查探一下,如果他真的败了没有挽回余地,那面皇旗对他就没有意义了,不如交给我们,我们承他一个情,或者说用什么交易也可以,另外少华兄,这几大宫苑中,谁最值得动手?或者说,谁对我们大槐山更有价值?”
  宓少华没有犹豫,陈淮生早就把现在大槐山的最大需求和他交过底,“本来要说玉津园、宜春苑和金明池都很适合,金明池中有赤鲫,但上一次之后赤鲫数量恢复很慢,不清楚赤鲫现在还有多少,另外池中的红莲玉籽、墨玉菰、黄花芡菇这几种倒是还有一些,这些都是只有金明池中独有的水生灵植灵宝,……”
  “玉津园应该是品类最丰富的所在,既有各色植类灵宝,亦有当初天家专门驯养豢养的灵禽灵兽,不过赵氏有好几名老年紫府都驻守在那里,他们的实力有限,在这种情形下,未必愿意孤注一掷一战,……”
  “宜春苑规模最大,内里还有一座山丘,也有不少植类灵宝和驯养的大型灵兽,……”
  “我建议还是可以考虑玉津园和金明池,贪多嚼不烂,一旦那几家腾出手来,或者反应过来,我们未必能得手,……”
  陈淮生觉得宓少华比原来还是要聪明许多了,或许是这几年的颠沛流离让他迅速成长起来,虽然在灵境修行上依然艰难,但是对于审时度势和利弊分析上却是格外清晰冷静了。
  金明池对碧蛟元君来说最为熟悉,当初就是在金明池一口气捞取了大量赤鲫,只不过当时心思都放在赤鲫上去了,对其他植类灵宝未曾在意,但这一次如果得手的话,肯定不会放过了。
  很快大槐山这边就和北戎人达成了妥协,大槐山这边会优先考虑金明池和玉津园,而诸如宜春苑、瑞圣苑、琼林苑这三处宫苑以及启圣院就直接放弃,对龙德宫和延福宫,大槐山也不会再主动进攻。
  当然,陈淮生觉得还是需要着重去寻访一下赵定保的踪迹,如果能够从赵定保那边把那一面皇旗取得就再好不过了。
  内部的分工也迅速敲定。
  燕赤行这一次也主动加入了进来态度比先前积极了许多。
  在秦昭业转述了陈淮生的态度后,燕赤行也很满意。
  既然已经卷入进来,再想脱身也不现实,大赵此番动乱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剧烈震荡期,未来一旦白石门势力壮大,肯定要支持三清宗在吴越寻衅滋事,弄不好圣火宗就要成为其首选目标,到那时候圣火宗肯定需要大槐山这边的支持。
  何况人家陈淮生如此大气,燕赤行当然也不能自降格局,所以主动愿意带队去玉津园那边,看看能不能在玉津园打开局面。
  玉津园那边陈淮生就委托了商九龄带着陆遥等一帮人配合燕赤行一道出击,而碧蛟元君与丁宗寿带着一帮人前往金明池,这也算是轻车熟路。
  陈淮生自己则与公孙胜、熊重晖三人加上欧婉儿、宓少华沿着地洞而行,寻找赵定保的踪迹。
  按照陈淮生的推测,以赵定保现在的心性,除非是彻底没了希望,否则他不太可能离开汴京城,而且多半就在这皇城内某一处藏匿,等待着整个局面的明朗化。
  西唐人现在正与天云宗激战,太华道对花溪剑宗亦有一定优势,云龙宗和白石门不管出于什么心思,只要能拖住万象派,这一战就还有的看。
  一旦敲定,大家就立即行动起来。
  陈淮生与欧婉儿宓少华加上公孙胜和熊重晖从地洞迅速潜入,以他的灵识感应,并不惧怕有什么人藏身于地洞中来伏击,而且他也不认为谁现在会蠢到这种地步在这里埋伏自己。
  赵定保他们走得仓促,无论是哪一方都应该更看重赵定保的去向,没那么多闲心在地洞中来耍什么花招。
  沿着地洞一路疾行,通过灵识陈淮生能够感觉到地洞应该是向东南而行,这让他也有些纳闷儿。
  往东南就是后苑所在。
  后苑是天子办公和宫妃所居之地,宫阙密集,如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崇政殿、延和殿、清居殿、保和殿、宣和殿、睿思殿、、柔仪殿、福宁殿、垂拱殿、集英殿、广圣宫、保文阁、天章阁、龙图阁等。
  这些宫殿都不大,相距较近,许多地方其实已经虚设,只剩下一座殿堂,其实并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什么值得一顾的所在,陈淮生没想到赵定保居然将暗道直接修到通至后苑的所在,倒是出人意料。
  但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从玉清昭应宫往北往西就是宫墙,就要出皇城了,只有往东往南,但往东就是龙德宫和延福宫,那两宫有其他并不完全听命于自己的赵氏紫府,所以这暗洞要修到那边去很容易被发现,不现实。
  而通达后苑内,选一处清静所在不难,在那里设置一处逃生口,也便于隐匿,还能继续在皇城内藏身。
  不出所料,陈淮生他们从暗洞中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位于天章阁外的一处凉亭下,而凉亭内原本有的石桌、石凳早就被掀开,露出这样一处大窟窿来。
  “这是天章阁,那边是龙图阁,……”宓少华略加打量就确定了方位:“看样子是赵定保遭遇了赵氏内部的反水,猝不及防之下才会走了这样一条原本是用来保命用的逃生通道,只是他从这里出来,却会去了哪里?”
  “现在赵氏内部紫府十二人,除开三兄弟,其余九人中三人年龄老迈,但都支持赵定保,剩下六人正值壮年的,有三人支持赵定保,另外三人一人支持赵定坤,两人支持赵定元,这也是当时赵定保一直认为该是自己来接掌赵氏江山的底气,当然赵氏这点儿实力在几大超级宗门面前还不够看,单也算是代表了赵氏内部的一种民意了,……”
  宓少华的介绍让陈淮生皱眉:“你的意思是这内里是出了意外,有人背叛了赵定保,才会让赵定保如此狼狈地逃离玉清昭应宫?”
  “玉清昭应宫是三座后苑外的禁宫中防御法阵最强最完备的,也是赵定保苦心经营之地,北戎人在外边狂攻那么久都没能打破法阵,足见其坚固完备,我们过来之后与北戎人大战也没有影响到法阵的运行,怎么会突兀地就破灭了,除了内部出了问题,还能是什么?而且这个人肯定地位实力还很高,才会一举就将法阵破坏,我估计赵定保并不清楚我们的到来,担心被北戎人里应外合擒住,所以才会仓皇逃走,如果他知道我们已经赶到,未必就会如此草率逃离,逃出了玉清昭应宫弄不好更危险,……”
  不得不承认宓少华的分析很有道理。
  玉清昭应宫作为宓少华最坚固的据点老巢,本来就是打算要以此为根据地固守的,法阵能抗衡北戎人狂攻那么久而不动,也就知道其花了很大心思和血本。
  现在逃出防御体系最完备的禁宫,失去了法阵保护,就算是有那几位紫府的保护,赵定保在这皇城内就危险了,但他又不敢离开皇城,一旦失去了对局面把控联络,政治性死亡或者失踪,就宣布他无缘大位,说不定西唐人和太华道就直接不打了了,彻底放弃他了。
  第一百七十二节 内乱之因
  “少华兄,那你觉得现在赵定保会逃到哪里?藏匿在何处?”熊重晖对宓少华还是很尊重,很认真地问道。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宓家在知情人心中自然是空壳子了,但在不太了解大赵内部尤其是这洛邑三大家情形这些人眼中,还是觉得相当荣耀的。
  虽说宓少华本人修行天赋一般,所以在进境上不尽人意,但是起背后代表的宓家,以及在伊洛和汴京这边的人脉还是足以让人尊重信服的。
  “不太好说,龙德宫和延福宫恐怕他是不敢去了,担心赵氏内部还有隐藏的敌人,在这后苑宫殿众多,如果他也提前准备了藏身之所,倒是个好去处,只是这宫殿如此之多,一时间却不好去一一查寻。”
  宓少华也觉得不太好寻查,现在只怕赵定保都成了惊弓之鸟,只想着保准性命,堪堪能不能熬到西唐人击败天云宗,太华道打败花溪剑宗,云龙宗和白石门联手压制住万象派,这样他可以“坐享其成”,不到那个时候他恐怕是不会现身的。
  现在的他恐怕对谁都不敢相信了,哪怕是他发现了陈淮生他们在寻找他,也未必敢现身露面。
  陈淮生也在琢磨如何找到赵定保,或者说联系上对方,如果不能抢在那几方战斗结果出来之前找到对方,后续肯定就会有变化,这汤水道和邗山道的皇旗就未必能拿到了。
  宓少华虽然和赵氏内部人员有联系,但是洛邑三大家和京师四大家毕竟还是隔了一层,还深入不到赵定保身边最亲近的人员那一层,能打探到一些日常信息,但是到了现在这种状态,肯定就够呛了。
  陈淮生琢磨着看看能不能通过寇菁来联络赵定保。
  现在寇家、石家、陶家这京师四大家剩余三家也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未来局面会向何方发展,他们也不敢轻易站队,担心一旦站错立场,恐怕最终结局就是族灭人亡。
  陈淮生很快就联络上了寇箐。
  在进城之后,大槐山这边就一直与寇箐保持着联系,只不过随着几方战事的日趋激烈,规模不断扩大,作战范围也迅速蔓延到了大部分城区内,使得在汴京城中许多小宗门和世家乃至除了赵家之外的其他三大家也都不得不开始龟缩自保,以防遭遇突袭。
  谁也不敢保证如西唐人、北戎人乃至南楚人这些外来势力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趁火打劫,没有了几大超级宗门的保护,这些小宗门和世家面对西唐、北戎和南楚的这些外来强龙,根本就没有多少反抗和抵挡的实力底气。
  寇家在宣德门外,紧邻景灵宫,欧婉儿很快就找到了寇箐并带着寇箐来到了皇城内。
  “我得到的消息是赵家内部彻底乱了,赵武魁和赵武升背叛了赵定保……”寇箐脸如赤火,面色焦急。
  欧婉儿找到她时她也刚返回家中,城中彻底乱了,而且已经乱得超出了最初所有人的预料,变得不可控制。
  无论是天云宗还是太华道,亦或是西唐人,哪一家都再也难以驾驭控制住整个局面,但要让他们联起手来,又绝无这种可能。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你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只要迅速解决对手,就能赢得主动,然后把控局面,但是只有当战争打起来,你才发现总有不断地意外出现,让你措手不及,最后陷入泥潭。
  天云宗宗主元琛以为是如此,花溪剑宗宗主高欢以为是如此,甚至太华道道宗游太清也以为是如此,结果就是整个局面向着谁也无法驾驭把控的局面滑去,整个汴京城中就像一个沸腾的火山,熔岩不断涌出,点燃一个接一个点位,最终蔓延成为波及整个汴京城的大乱局。
  “不要着急,究竟是怎么回事,赵武魁和赵武升不是一直支持赵定保么?”陈淮生示意寇箐少安毋躁,“照理说赵定保敢和天云宗决裂,甚至不惜把西唐人和太华道都拉了过来,应该对其赵氏内部的掌控力很强才对,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发生内乱?这说不过去啊。”
  赵定保在被天云宗抛弃之后都还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全力以赴来拉拢了照理说绝无可能合作的西唐人为自己助力,足见其本事,而且随后又把一直隔岸观火的太华道乃至云龙宗、白石门都拉入局,也可见其纵横捭阖的手段,硬生生把自己从彻底出局者变成重新入局,其一个最大倚仗就是赵氏内部六个紫府对其的支持,而相比之下,赵定坤和赵定元二人加起来才三名紫府重臣的支持。
  所以陈淮生也很不理解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而且发生这种事情还是在赵定保猝不及防的情形下。
  照理说如果没有发生这种事情,随着大槐山入局,如果能击退北戎人的围攻,或者压制北戎人的不安分,赵定保是大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的,谁曾想来自内部的一刀却让这种局面陡然反转了。
  “具体原因不太清楚,但大概是和赵定保为了拉拢西唐人做出了一些让步有关,才会让赵武魁和赵武升背叛,……”寇箐脸色黯然,“就算是我们寇家内部,虽然也能理解赵定保是迫不得已,但是对于西唐人合作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居多。在我们大赵人眼中,西唐人是仅次于北戎人的大敌,而且从危险程度来说,甚至更高,花溪剑宗和万象派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天云宗对赵定保的背叛是一种极为卑劣之举,天云宗现在已经在大赵修仙界内彻底丧失了道义和信誉,哪怕它现在凭借着实力还可以张狂一时,但是元琛的愚蠢短视之举日后必定会遭反噬,……,可赵定保为此选择勾结拉拢西唐人,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寇箐的话让陈淮生一时间也不好回应,现在大槐山实际上也是在和赵定保合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和西唐人是“盟友”。
  第一百七十三节 道左故人逢
  包括陈淮生在内的所有人,其实对大赵并没有那么强的认同感,这一点在陈淮生身上尤为明显,这也影响到了陈淮生身边的其他人。
  加上如碧蛟元君他们是异修,公孙胜、熊重晖、于凤谦这些人都不是大赵人,欧婉儿是死而复生者,老重华和老凌云宗的弟子也都是被大赵道宫出卖过,九莲宗弟子也一样如此,所以真心实意对大赵有多么强归宿感的人在大槐山中并不多。
  所以寇菁这番话很难在众人心中激起多大波澜,当然陈淮生也能理解寇菁的情绪和态度,毕竟寇家所在的京师四大家也属于赵氏王朝的既得利益群体,寇菁本人也不能免俗。
  赵武魁和赵武升的叛变也说得过去,赵定保与西唐人的勾结使得他们这种传统意识很浓的老派修士难以接受,而赵定保却因为如果不能取得西唐人支持就断无可能坐上天子大位而不得不选择与西唐人结盟,可能是对自己御下的信心太足,结果就导致了这种场面的发生。
  “寇菁,现在再来讨论赵定保和西唐人合作导致赵武魁和赵武升叛变原因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如你所见所知的那样,汴京城的局面已经彻底失控了,无论是谁都无法控制这种局面,天云宗和西唐人或者太华道都不行,除非大家一起联手,但这谁都做不到,所以我想说的是,我只能做我自己想做且能做到的事情,我想找到赵定保,你能不能帮助我联络上他?”
  陈淮生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我想要从赵定保那里拿到燕州的皇旗,这是我们大槐山该得的,我们履行了我们的约定,……”
  “可赵定保现在并没有能实现他的目标,……”寇菁叹了一口气。
  “这不是我的责任,也非大槐山的原因。”陈淮生坦然回应道:“我做到了我所承诺的,北戎人围攻玉清昭应宫被我制止了,当然,我希望见到赵定保再和他谈一谈,日后局面不好预判,即便是赵定保此番未能达到目的,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或许日后我们还能有合作的机会,你如果能联系上他,不妨把我这番话递给他,只要他能把那面皇旗交给我,大槐山算是欠他一次,日后弱势有什么需要,只要大槐山做得到,我必定会有所回报,相信陈某人的信誉还是令人放心的,……”
  寇菁注视着陈淮生,陈淮生也回视,两人一时间都没有再说话。
  良久,寇菁才点点头:“我只能试试,他现在应该很警惕,连赵武魁和赵武升都背叛了他,他可能不会相信任何人了。”
  寇菁答应下来之后就离开了,但考虑到现在城内外都相当混乱,陈淮生还是提醒寇菁务必小心自身安全,若是觉得不稳当,宁肯暂时放弃。
  虽然拜托了寇菁去联络赵定保,但是陈淮生这边也没有闲着,燕赤行和碧蛟元君他们兵分两路去金明池和玉津园,陈淮生也还是放心不下,让公孙胜和欧婉儿留下来等候寇菁,自己则与熊重晖赶去了金明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