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556节
第一百六十八节 敌友,乱局
秦昭业的话把陈淮生都给逗乐了。
不过人家说得也没错,这已经不是联手抵御外敌了,而是你大槐山主动出击博取利益好处了,但人家圣火宗宗主在内的四名紫府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进来,这已经不是盟约内的义务了,那么是不是该给对方一些回报才对呢?
虽然燕赤行他们未曾参战,但是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威慑,就是一份底蕴,在最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出定海神针的作用,这份作用绝对不能低估小觑。
陈淮生自认为自己是厚道人,而且大槐山日后肯定还要和圣火宗结成更为紧密和长久的联盟,那这些事情上自然要做到让人满意。
“秦师伯,请放心,玉清昭应宫中灵宝法物应该不少,如果赵氏那边因为内讧而来不及收拾,看这局面大赵江山变色是跑不了了,这天下灵物,有德者居之,玉清昭应宫也非哪一家一门之物,我们起码比这些北戎人更有资格占有吧?”
陈淮生泰然自若地道:“他们正在逐一进行搜查清点,我们只要我们想要的,其他灵宝灵物若是圣火宗有需求,自然不会少了你们的,这一点尽管放心,我这点儿信誉还是有的吧?”
秦昭业也笑了起来。
他倒是不担心这一点,现在圣火宗与大槐山的关系越走越近,越捆越紧,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圣火宗没太大野心,就希望能在吴越和东海这一亩三分地上安稳发展壮大,对大赵也好,河北也好,没有太多想法。
但吴越和东海那边也并不安泰,一样潜在着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随着钱氏为首的世家宗族势力激烈变动震荡,有些黯然落幕,有些异军突起,三清宗和龙井门的野心初现,未来东海和吴越局面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谁都无法预料,这都让圣火宗感到不安。
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情不是你能躲就能躲得过的,而正在河北迅速壮大的大槐山无疑是圣火宗未来最大的奥援,尤其是还有着陈淮生与于凤谦这层姻缘关系,就更是双方紧密联系的纽带了。
所以对圣火宗这边来说,些许灵宝灵物对他们来说反而不太重要,除非这玉清昭应宫中有吴越和东海那边的皇旗。
秦昭业来说这番话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提醒陈淮生,圣火宗作为大槐山的盟友,已经做足了做的事情,甚至超出了一般盟友的责任义务。
陈淮生当然也明白,但人家不要,并不代表自己不把态度表明,该分配的还得要分配到,这是自己一方该有的态度,至于说人家要不要,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急,淮生,这边清理便是,只是赵定保那边……”
秦昭业提及这个问题也是陈淮生在考虑的。
现在不知道赵定保一行人究竟去了何处,状况如何,如果要大规模去搜寻,大槐山和圣火宗这边的人手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要知道现在是四大超级宗门加上云龙宗、白石门以及西唐人、北戎人现在各路高手强者都云集在这汴京城内外,几乎称得上是大赵、西唐、北戎乃至周边地区的强者都汇聚在这里,往少里说,方圆百里之内,紫府强者只怕都有百人以上,这还没有算那些无法计算的散修紫府。
大槐山加圣火宗也不过十余人紫府,一旦分散,弄不好被人伏击都不好说。
但赵定保消失了如果不闻不问,只顾着在这玉清昭应宫里寻宝捞财,又显得大槐山这边太过冷酷薄情,甚至不道义,在这一点上陈淮生也是不愿意授人以柄。
一个宗门要想长久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下去,除了要追逐利益为宗门谋取发展空间外,也需要以道义来作为宗门立派的根基,一个没有道义宗旨的宗门是无法凝聚人心,难以长久的。
另外陈淮生也估计剩余的那一面皇旗是不太可能存放于玉清昭应宫中的,多半是被赵定保一行人随身携带,这玉清昭应宫中也许其他灵宝法物还留藏得有一些,但对于大槐山来说却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让大槐山冒着风险继续留下来,那么也只有那面皇旗值得了。
“发信号先请丁师伯和师尊过来,我们商议一下,我估计延福宫那边情况可能和我们这边差不多,赵定保连玉清昭应宫都被迫放弃了,估计也是遭遇了极大的危机,迫不得已,我现在都不确定我们究竟是该留下来,还是见好就收,现在就立即撤退走人,返回大槐山了。”
陈淮生说的这是实话,拿到两面皇旗已经算是达到了初步目的,但是翟谷道和幽州蓟城道这面皇旗对于现在的大槐山来说不是最紧要的,相反,那一面邗山道和汤水道的皇旗对大槐山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却相当关键。
翟谷道这边有凤翼宗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就算拿到皇旗,要想击垮凤翼宗在翟谷道站稳脚跟,也非易事,所以要在翟谷道重塑庙祀香火愿力,起码也是要一二十年光景,相比之下,邗山道只有一个潘氏算是有点儿实力,其他都不难对付,汤水道那边也是以宗族联盟为主,可以各个击破,总而言之都比凤翼宗好对付。
丁宗寿和商九龄来得很快,他们在延福宫那边没能得手,或者说他们甚至连挑战的机会都没有,延福宫那边早就严阵以待,完全被赵定元一方控制了,至少有五名紫府强者在延福宫驻守,丁宗寿和商九龄围绕着延福宫转了好几圈都未能找到机会。
不过也不是只有商丁二人在打延福宫的主意,他们也至少发现了有不下三拨人在围绕着延福宫寻找机会,但是一来延福宫那边有法阵护宫,二来五名紫府的坐镇,让着几拨人都有些犹豫,没有谁愿意去打这个头阵。
陈淮生一时间有些犹豫,瞟了一眼那边也在举棋不定的北戎人,压低声音:“师尊,师伯,你们觉得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百六十九节 乱中求和,乱中求利
商九龄和丁宗寿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准确的说他们也才进入大槐山这个体系,还处于一个适应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宗门事务上,都需要一个调适过程。
但毕竟他们也在修仙界浸淫百年了,尤其是商九龄从老重华现在并入了大槐山这边,未来大槐山的构想陈淮生虽然给他们二人进行过描述,但是具体如何来一步一步地实现,对他们来说都还有些生疏。
再加上现在他们一直向往回归的大赵却又面临着这样一个剧烈震荡的状况,赵氏江山永固的局面眼见得就要被打破,西唐人,北戎人,甚至南楚人都在大举进入,几大超级宗门却又各有打算,连带着如云龙宗和白石门这种新兴势力也都加入了进来,意图瓜分一勺羹,这种情形下,大槐山该如何走好下一步?
之前大槐山的确是和赵定保有了约定,大槐山拿到了“定金”,但也履行了承诺,可现在正主儿“失踪”,玉清昭应宫实际上处于大槐山与北戎人共同控制下,这宫中灵宝理论上已经属于无主之物,取之毫无心理障碍,但拿到之后呢?
最关键的一面皇旗没有拿到,如果要想拿到就意味着要继续下去。
皇城内除了玉清昭应宫、延福宫、龙德宫,剩下就是启圣院,但皇城外还有玉津园、瑞圣苑、琼林苑、宜春苑和金明池这些存放着各类灵宝灵物之地,现在城中局面大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的确是为大槐山积累足够资源的绝佳时机,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实力顶得住可能遭遇的战斗。
商九龄注意到了陈淮生的目光,和丁宗寿交换了一下眼色,“淮生,你打算和北戎人和解?”
前一刻还打生打死,下一刻可能就要握手言和,商九龄都得要佩服自己这个弟子的立场转变之快让人叹为观止,难怪李煜一直说陈淮生才是真正做成就大事者,自己比其他来逊色太多。
陈淮生面色不变:“有此打算,先谈一谈。我感觉北戎人恐怕不是真心实意要为赵氏某一子效力,实事求是的说,天云宗、万象派和花溪剑宗这些超级宗门也不可能成为北戎人的盟友,北戎人就是逐利而来,之所以围攻玉清昭应宫,并非是厌恶赵定保,喜欢赵定元,恐怕还是觉得赵定保事败的可能性更大,他们一举拿下玉清昭应宫机会更大,能攫取到的利益更大,只不过没料到我们会突然介入罢了。”
“你意思是北戎人随时可能改变态度,甚至对赵定元和天云宗那边发起攻击?”丁宗寿若有所思。
“倒也不能这么说,欺软怕硬,人之天性,北戎人也看得出天云宗、万象派、花溪剑宗和赵定元这一方实力更强,西唐人之所以站在赵定保一边是因为所图乃大,一旦天云宗三家拥立赵定元站稳脚跟,必定会想着要重新恢复原来大赵原貌,那肯定不利于西唐人控制伊郡和宛郡,要重新打回去,而支持赵定保与赵定元和天云宗打生打死,哪怕最后败了,起码也能打烂,能消耗大赵这边,为西唐人控制伊郡宛郡赢得时间。云龙宗和白石门大概也存着这份心思,就是希望彻底把局面打烂,让天云宗他们哪怕拥戴赵定元成功,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顾及东北郡和南三郡,让他们可以有更多余力来东面和南面扩张和稳固势力。”
陈淮生叹息了一声:“这都是存着日后藩镇割据的心思啊。”
陈淮生一句话就把话题挑明了。
天云宗他们也许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依托司郡扩张势力,把赵氏当做傀儡,或许就是用这一点说服了万象派。
赵定元虽然是韩洋女婿,但是韩洋还有那么多儿子,其中亦有不少佼佼出群者,一个女儿算什么?
而且万象派也不是韩洋一个人说了算,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万象派为了赵氏江山去搏杀的,他们更看重自身利益,所以你韩洋个人利益仍然需要服从宗门大局。
而云龙宗和白石门则就是打着要在东、南六郡之地割据的心思,才会和现在想要吞下伊郡染指宛郡的西唐人一拍即合。
那大槐山呢?
北戎人呢?
这两家未来的利益在哪里,策略在哪里?
丁宗寿脸色阴狠,咬牙道:“淮生,赵定保和我们的约定既然我们已经履约了,现在赵定保不知所踪,那这个约定就应该算是结束了,甚至他还未兑现该给我们的那面皇旗,接下来我们就无需顾忌其他了,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来行动。现在汴京城中乱成一团,西唐人猛击天云宗,云龙宗和白石门鏖战万象派,花溪剑宗与太华道死磕,这对我们极为有利,既然我们暂时对汴京和司郡这边没什么想法,那就放手搜罗,我估计北戎人现在也有些茫然,何不和他们谈一谈,联手,最不济也各取所需各不相干,……”
陈淮生目光落在商九龄脸上,商九龄沉吟半晌,也微微点头认可丁宗寿的意见。
赵氏江山和大槐山无关,而且大槐山现在也没有能耐来插足司郡这边的事情,既如此,那就干脆直接冲着利益而去,能拿到那面皇旗最好,拿不到,那就从其他方面来找补。
陈淮生也终于下了决心,连丁宗寿和商九龄都是如此态度,公孙胜、熊重晖、陆遥以及碧蛟元君和燕赤行这些与大赵素无瓜葛的人就更不用提了,他们本来就对大赵不存在任何感情或者有什么情结,现在大家齐心协力就是要为大槐山未来而战,能从这一战中获取最大利益才是首要任务。
不出所料,陈淮生把丁商二人的意见与公孙胜等人一谈,大家都是一致同意。
反倒是唐经天、宣尺媚、燕赤霞这些人反而对与北戎人联手还有些抵触情绪,对要全力以赴在这一场乱战中攫取更多利益,倒是没什么意见。
段云波对大槐山方面的主动联络略感惊讶,但是转念一想也就能大略明白对方的意图了。
但他有些犹豫。
大槐山的根基在河北,而北戎人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大举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重返河北,甚至实现几百年前未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彻底控制整个河北。
现在却要和大槐山方面合作,或者说最起码是息战,怎么都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这就有点儿养虎为患的感觉,从大槐山今次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实力来看,未来这可能会演变成一个在河北那边举足轻重的势力。
虽然段云波也觉察出燕赤霞那几位应该不属于大槐山,还有碧蛟元君那几位可能只能算是大槐山的方外盟友,未必能与大槐山长久在一起,但不管怎么说,有这些助力,就意味着这股势力不是轻易能铲除掉的。
但他也清楚,己方南下的这些人现在是无力对付得了这帮人,如果相互对战互耗,反而会让此番南下想要搅乱大赵局面的意图受到影响。
直觉告诉他,现在除掉这个祸患是最明智的,但现在自家实力做不到,合作不可能,那真的就成了养虎为患了,但罢战各走各路似乎就成为唯一选择了。
反正大家都是来挖大赵的墙角,为大赵江山的覆灭添一铲土,短期目标不冲突。
“我觉得也许可以谈一谈,你们觉得呢?”段云波不得不把其他几位找来,他需要和己方南下的盟友商量一下。
虽然在南下搅乱大赵局面这个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北戎六部加上孤竹人,很多细微的想法上却不尽一致,甚至关系也并不算太融洽。
段部虽然实力强横,但是拓跋部、宇文部、慕容部也都拥有相当实力,并不亚于段部,而且秃发部是拓跋部的跟班儿,乞伏部则是宇文部的附庸,这两家实力加起来甚至比段部更强。
至于说孤竹人则孤悬东北一隅,与世隔绝,犹如无主孤魂一般,到现在都还没有过来。
拓跋部带队南下的拓跋聪不太聪明,虽然是凝魂初境了,但在这些问题上却懒得多费脑筋,下意识地望向对面的宇文雄,“你们宇文部的意见呢?”
宇文雄也迟疑不定。
段云波把关系利弊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合作,但也不再敌对,照理说拓跋部在云州那边南下意愿是最强烈的,但此番却遇到拓跋聪这个蠢货带队,宇文部的注意力在雍凉那边,照理说是乐见西唐人吃瘪才对,可现在局面扑朔迷离,内里关系也是太过复杂,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未必就是盆友,简直有些分不清楚究竟该怎么应对了。
秃发部和乞伏部此番都只出了一名紫府层级武修前来,都没有发言权,只能当听众。
慕容部来的是慕容丹,同样举棋不定,好在这个时候孤竹人来了,“问问孤竹人的意见吧,现在这局面真的太乱了。”
第一百七十节 内应,“沆瀣一气”
墨渊来得恰到好处。
之前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对玉清昭应宫的围攻中来,而是像大槐山分出了丁宗寿和商九龄去延福宫那边查探情况一样,被安排去了延福宫和龙德宫那边寻找机会去了。
只不过和商丁二人一样,孤竹人这点儿实力也不敢去捋虎须,无论是延福宫还是龙德宫那边,墨渊都只敢在一旁徘徊,却不敢轻易插足。
接到北戎人在这边信号才赶了过来,却没想到尚未与北戎六部碰上,就遇见了陈淮生他们。
和陈淮生这边简单交涉了一下,墨渊也就明白了当下的局面。
没想到北戎人一来汴京,先和大槐山这边打了一仗,而且还打得颇为激烈,陈淮生居然还和段云波打了个有来有往,这让墨渊再度提升了对大槐山这边的看重程度。
孤竹人虽然表面上算是北陌一脉,但是却不能算是北戎人,顶多算是北戎人的一个表亲而已,现在中原局势大变,北戎人也在大举南下,未来孤竹人和北戎人的关系,与河北乃至中原这边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也还需要观察,但墨渊觉得大槐山这边绝对是一个值得深交或者说下注的好对象。
他也看得出大槐山对于赵氏一脉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这也就意味着大槐山和北戎人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双方的意愿还比较一致。
知悉了大槐山这边的心思,再来到北戎人这边,就好办了。
“不远千里而来,短期内咱们也插手不了这大赵内部的事儿,就算是河北,恐怕十年之内都还得要停留在云晋二州吧?”墨渊的话很随意,“天鹤宗虽然在云州受挫,但是在漳池道本土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拓跋聪,你们拓跋部未必就能轻易深入漳池道,这一仗还有得打,至于宇文部这边,雍凉那边你们打算彻底放手了么?”
随便几句话,就把北戎六部内部的分歧给暴露了出来。
对大赵大家都不乐见其繁盛,但是六部都各有攻略侧重。
宇文部的目标在雍凉,这却又和西唐人矛盾重重。
拓跋部目标是云晋二州,现在虽然在云州初步得手,击溃了天鹤宗在云州的潜势力,开始向晋州插足,但天鹤宗肯定不会轻易认栽,而在晋州的月庐宗也不是善茬,这意味着拓跋部在云晋二州的攻略还任重而道远。
慕容部和段部的心思都在幽州这边,但幽州现在十二连环坞和长春道以及宁家几大势力都因为天鹤宗在云州遭遇打击而觉察到了危机开始抱团一致对外,段部和慕容部虽然都想要南侵幽州,可两边本身也有矛盾,想要毫无隔阂地联手,还需要时日,所以现在都还只能各自为政地在幽州北面进行小规模袭扰寻衅,尚未真正大动干戈。
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河北是他们日后重要的攻略目标,而他们也最为担心大赵一旦强盛起来,也会染指河北,所以最大限度地搅乱中原,让大赵陷入混乱甚至内战中去,这是他们所有人不变的目标。
相比之下,大槐山虽然是个隐患,但现在再没法解决的情况下,各行其道互不相扰这个局面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进攻某些目标猎取某些利益时相互配合一下,携携手,也不是不可以。
见众人面面相觑,都不言语,墨渊知道也只有自己这个“局外人”说话,才不会引来这些人的猜忌,但是他们又哪里知道自己“局外人”才是真正和大槐山这边关系最密切的一方呢?
“既然如此,咱们和对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他们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和他们都不是大赵这边的子民,大家来都是为利而来,何不各取所需?这玉清昭应宫中灵宝甚多,但趁着这汴京城中大战正酣,各家都被牵扯进去脱不了身,玉津园,金明池,琼林苑,还有启圣院,宜春苑,这些地方里边还都有很多值得寻觅的东西,何必为了这点儿小利争执不下?干脆早点儿谈妥,各自赶紧去中意之地,兴许还能有更多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