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蒋守财,东洲县令。
她瞬间冷静下来,这里不是现代社会,一个平民女子的命贱如蒲草,如果打了县令,大概又要死一遍了。
蒋守财贪婪的目光毫不掩饰的打量着沈元惜,过了半晌才开口:“元喜姑娘,一月之期已到,你爹娘没有带着金色珍珠回来,按照约定,本县令要纳你进门。”
系统尽职尽责的放起了前情提要:原主喜儿的父母是当地采珠小队的队长,家庭条件很是不错,有独立的采珠船。一个多月以前,喜儿的父亲与邻居喝酒时曾吹嘘自己见过金色的珍珠,此话传到县令的耳朵里,县令蒋守财起了贪念,派人强行掳走喜儿,以此为要挟,要求喜儿的父亲带回金色珍珠。
沈元惜叹了一口气,由此可见,喝多了一定不要吹牛,容易送命。
“喜儿姑娘放心,本官一定会对你好。”蒋守财兴奋的看着沈元惜,只觉着这姑娘愈发漂亮了,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知道的是,他掳来的那个喜儿早就被他后院里的姨娘在饭食里下了毒,命归西天了。眼前这个淡定自若的“喜儿”,身体的灵魂是来自现代的国际大牌珠宝设计师沈元惜。
沈元惜看着凑上前来的蒋守财,面色不变后退了一步,两人正僵持着,又一伙人踹门而入。
打头的是一个衣着讲究的贵妇人,后面跟着五六个粗壮的烧火婆子。
蒋守财看清来人,顿时大惊失色,哆嗦着开口:“夫人,你怎么来了?”
“我不来,老爷怕是又要给我添一位妹妹吧!”贵妇人语气刻薄,恶狠狠的瞪着蒋县令,吼道:“把这个不知廉耻的小贱人给我扔出去!”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两个粗壮的妇人冲上来,架起沈元惜就往外面拖。蒋县令被摁在房里,一脸痛心疾首,却又不敢阻拦。
沈元惜压根懒得挣扎,被生拉硬拽着丢出县令府,扔进了一个无人的小巷子,跟着进来的还有一位打扮稍精致些的仆妇,大约是县令夫人的贴身女使。
“喜儿姑娘,方才真是得罪了,我家夫人向来嘴硬心软,你一个姑娘家的也不容易,这几两银子你先拿着。”说着,仆妇往沈元惜手里塞了一个银锭子。
沈元惜还不清楚银子在古代购买力,并没有推辞,只是福了一礼。
仆妇继续道:“姑娘以后若有什么困难,就去城东的当铺递个话,夫人能帮就帮。”
“确实有一件事需要夫人帮忙,不过不是白帮,报酬是我父亲口中的金色珍珠。”沈元惜接过话茬,面色平静无波,就好像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仆妇听到这话,惊得瞪大了眼睛,“姑娘,话可不能乱讲!这世上有没有金色珍珠尚且不好说,就算有,又怎么会落到你手里?”
“因为我见过。”
沈元惜当然见过金色珍珠,毫不夸张的说 ,她见过的高品质珍珠,随便拎出来一颗,在这个地方都价值连城。
仆妇犹豫了片刻,随后道:“如果姑娘真能拿得出来金色珍珠,那姑娘想要夫人帮什么忙?”
“我要做一门容易招人惦记的生意,需要借夫人的势。”
第2章
人工培育珍珠在这个时代可谓是惊世骇俗,一但成功,没有权势的庇护,沈元惜很快就会沦为一块肥肉,人人都能上来咬一口。
但借了县令夫人的势可就不一样了,至少在东洲县的范围内,不会有人敢动她。
解决了后顾之忧,沈元惜便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
原主喜儿的父母采珠经验丰富,因此她的生活过得并不算拮据,元家夫妇俩不仅在东洲县置办了一座两进三出的大宅子,有院子有水池,甚至还有两个烧火做饭的丫头,算是小县城有名的富户。
如果不是碰上了蒋县令这块铁板,元喜过得简直是小姐日子。
沈元惜回来时,两个小丫鬟满眼不可置信,随后又惊又喜,立马丢开手中的活计迎上来,叽叽喳喳的唠叨着。
右侧的介绍栏显示着两人的资料,圆杏眼的那个小丫头叫元宝,和元喜同岁,性格活泼;另一个看着稳重些的叫元宵,十六岁。
“姑娘~你终于回来了,我和元宵姐姐想死你了!”元宝整个人倚在沈元惜身上撒娇,被元宵瞪了一眼,冲着对方吐了吐舌头。
“姑娘回来了就好,在县令府有没有受欺负啊?”元宵关切的看着沈元惜。
何止是受欺负啊,人都没了。沈元惜心说 ,面上还是笑着摇摇头,安慰道:“县令夫人是个好人,她护着我,没有人欺负我。”
沈元惜哄好了两个小丫头,吩咐人把门口的一盆河蚌抬进来。
这是她刚用积分兑换的无核珍珠母贝,足有三十多个,产出的珍珠品质较劣,在现代的珍珠产地都是论斤卖的。
不是她不想买高品质珍珠母贝,而是太贵了买不起。
一个产出南洋金珠的金蝶贝就需要200积分,沈元惜总共就这么多积分,全拿来买母贝,就没有剩余的积分加速生长了。
像沈元惜买的这种珍珠蚌,一只母贝能产出二三十颗珍珠,生长年限仅需要三年到五年,最适合用来刷积分了。
东洲县临河靠海,水货极为常见,因此元宝和元宵两个小丫鬟看到河蚌,并不觉得稀奇,反而有些困惑。
“姑娘买这么多河贝做什么,是想吃贝肉了吗?”元宵不解。
“你们去找些做针线活的工具,要长针长夹还有顶针,再寻一把开河贝的刀来,待会就告诉你们怎么做。”
两个小丫鬟去找工具的功夫,沈元惜快速浏览了一遍植核说明书。
虽是无核珍珠,但还是需要植核的,只是此核非彼核,是用河蚌的蚌肉碎片代替珍珠核植入河蚌体内。碎蚌肉在壳里腐烂,河蚌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分泌珍珠质包裹腐肉,形成珍珠。
沈元惜对这个流程并不算完全陌生,carl集团有自己的珍珠养殖基地,她作为珍珠类珠宝的首席设计师,曾经去过很多次养殖基地挑选珍珠,也尝试过操作植核。
这是一个考验耐心的活,需得用工具将母贝撑开一道缝,再用长针挑起蚌肉切片塞入蚌壳内壁是薄膜内,每只河蚌大概植入四十片左右切片。
两个小丫头带着工具过来的时候,沈元惜已经敲开了一只蚌,正在切分里面的蚌肉。
见两个小丫头过来了,沈元惜招招手,从元宵手中的针线筐里翻出铜顶针,用石头敲扁弯成u形,小心翼翼的卡进活蚌,撑开了一道一指宽的缝。
“姑娘这是要做什么?”元宝心直口快,“这么折腾,河贝还能吃吗?”
元宵掐了她一下,示意她凑近些仔细看。
沈元惜左手拿长针在蚌壳内壁的薄膜挑开一个小口,右手用长夹夹了小米粒大小的一块碎蚌肉塞进去,隔一段距离塞一片,重复操作着,直到一侧蚌壳内壁均匀的排列满了碎蚌肉。
“学会了吗?”沈元惜转头问两个小丫头。
元宝看得一脸茫然,元宵却点点头,问:“姑娘是要我们把每个河贝都这么弄了吗?”
沈元惜擦干净手摸摸她的脑袋,“聪明,两片贝壳里侧都要塞满。”
“元宵留下来帮忙处理河贝,元宝出去买十个竹篮,再去河边水市看看有没有活的这种河贝,如果有,就全买了。”沈元惜掏出蒋府女使塞给她的银锭子,交给元宝。
在积分这么紧缺的情况下,沈元惜突然想到可以用银子买母贝,东洲县这么个以珍珠留名史书的县城,还能缺的了珍珠母贝吗?
她现在只有200积分可用,但她还有银子,元家夫妇采珠这些年留下的钱,足够她投资一个小型珍珠母贝养殖场了。
两个从上午忙活到过了饭点,三十多个珍珠蚌植了核,放在水盆里,恰好这时候元宝也买完东西回来了。
小丫头抱着摞起来有半人高的竹篮,跑进内院,身后跟着两个大汉,拖着整整一驴车手掌大的河贝。
沈元惜聚精会神干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背痛,看到这一车东西,差点没晕过去。
干不完,根本干不完!
元宵也惊得瞪大了眼睛,小声嘟囔:“怎么买这么多?这都弄到什么时候!”
沈元惜擦干净手拍拍元宵的肩,道:“去取银票,雇几个嘴严实些的来干活,三两银子一个人,两天之内把这一车河贝全都处理了。”
元宵点头应下,沈元惜给拉车来的两个壮汉结算了车费,接过元宝手中的竹篮放进水池,几尾锦鲤被惊得四处逃窜。
“姑娘,你是要养着这些河贝吗?这般折腾一通,真的不会死吗?”元宝看到沈元惜把河蚌三只一篮放入水池,大为疑惑。
其实沈元惜心里也没底,但想到了金手指系统,调试好水温水氧后,心稍微安定了些。
“只要有一只能活下来,就值了。”
以珍珠在古代的稀有程度,哪怕是不那么圆润的劣等珍珠,磨成珍珠粉也能卖出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