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噫,肯定是没考上,要是考上了还回老家做什么?”
  “难怪,学习不好,人也没礼貌,估计爹娘死的早没人教……”
  林希深吸一口气,屏蔽了这些声音。
  坐下吃饭的时候,小炒肉已经没了刚出锅的锅气。
  大口巴拉午饭的时候,林希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心态为什么这么躺平,上学的时候不争三好学生,只混个中游水平;工作的时候划水摸鱼,不指望评优评先只要别被扣工资就行;末日来了,连逃命都不积极。
  要不是她发现自己死不掉,肯定选择安详躺平。
  挨这几句蛐蛐,怎么报复回来呢?
  报复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林希瞬间与自己和解了。
  吃完午饭锁上大门,林希冲了个凉换掉汗湿的衣服,穿上干净的居家服进了二楼房间,那里提前打开了空调。
  此刻泛黄的空调正轰隆作响地呼出冷风。
  听着噪鸣,林希想着,应该不用忍很久。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接收了俞诗云发来的文件和设计图纸。
  这栋老房子直接推了,在这块地上建一个面积相同的两层自建房,依然是三上三下,但增加了两层地下室。
  留出一间厨房,一个带卫生间的卧室,还有一个休闲室,到时投影仪和沙发就布置在休闲室,还有小半面积则安置瑜伽垫和一些常用的健身器材。
  其余房间全部做成带架子的储物间。
  因要建设小农场,要囤的物资除了前几世准备的那些,还有大量种子、肥料、农药和工具等。
  【俞诗云:至于围墙和逃生通道等我到了实地勘察一遍再加入方案】
  【林希:okk】
  【俞诗云:工作室刚开业就接到了林小姐的大单,我非常荣幸接手这一单作为我们工作室的开山作。】
  【林希:/握手 机票信息截图发我一下,我转你机票钱,明天去机场接你。】
  俞诗云工作室的第一个单子远在云乡。林希想,要是三年后已经成名的工作室可能不会接这么远的单子了。
  但现在是22年,俞诗云的工作室刚成立还没什么成绩和名气,大家对这种独居女性的安全装修虽然感兴趣,但没真正发掘需求,因此俞诗云急需一个完整的开山作来给工作室带来名气。
  林希的要求不仅是装修,直接建造一个安全堡垒,对俞诗云来说再完美不过了。
  各种安全装修都能应用在林希家。
  俞诗云也找不到一个需要这样全方位保障安全的末日堡垒的案例。
  两人一拍即合,所以俞诗云愿意从南华过来实地勘察,并联系建房工人和装修队平地起堡垒。
  把机票钱转过去后,林希就着笔记本电脑进行创业。
  这一世她大学毕业没去工作,手头的四百万出头用在房子建设上勉强够用,但丧尸爆发前这三年不能坐吃山空,否则后期没有经费置办物资。
  但林希也考虑到云乡地方偏僻,最近的城市也不算发达,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如果去远的地方找工作又不方便后期盯装修。
  她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用电脑和手机就能操作的工作——
  开网店,自己做图片包装和宣传,产品则从6688上代发,赚取中间商差价。
  她前几天还在南华的时候就实践过,收入最高的一天赚到了300多。
  这三年,她就用手机和电脑开网店赚钱,一边监工末日堡垒的建设,一边在附近土地上实践种田。
  上一世她在自己家种过作物,虽然成功长出了,但产量不高,且品种很少。想要在末日有源源不断的食物,得提前掌握种植经验。
  第44章 张秀兰
  花两个小时整理了一些图片和链接,林希结束了下午的工作,躺着小憩了一会儿,已是下午4.30。
  这个点的太阳虽然没有正午时毒辣,但依然烘着大地,一打开房间门耳边就能幻听到热浪扑面而来的轰鸣声。
  除了待在房间里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不需要做。
  老房子林希只打扫了厨房、卫生间、她的房间还有客厅用来吃饭的地方,这三上三下的房子还有一半以上的空间没打理。
  因为这栋房子迟早要推了重建,用不着整理没用的空间,一切等明天接到俞诗云再说。
  4.30做晚饭又早了些,林希正无聊呢,听到楼下传来声音。
  一道略显粗爽的女声,用云乡口音叫她的名字:“小希!小希!是你回来了吗!”
  这声音林希有些陌生,但一回头就想到了这是她大伯娘张秀兰的声音,只是七年没听过了,所以觉得陌生。
  一定是中午那几个村妇告诉了张秀兰,这才赶着过了下午日头最盛的时候上门了。
  林希只好起来,脱下居家服换了身t恤牛仔裤下楼开门。
  门口站着一个中年妇女,穿着印花的棕绿配色衣裤,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年龄大约五十多岁。
  是张秀兰。
  张秀兰盯着林希的脸看了好久,褶皱包围的嘴巴努了努,终于开口:“真是小希回来了啊。”
  林希生涩地打招呼:“大伯娘。”
  张秀兰自来熟地走了进来,扫视一圈林希家只有桌椅是整洁的客厅,“你一个人回来的?”
  那不然呢?
  林希不想和她费口舌,“嗯”了一声。
  张秀兰坐了下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
  “怎么突然回来了?七年了也不给家里来个电话。”张秀兰的语气有点幽怨。
  林希心说她从小到大都在南华长大,小时候也没在奶奶家生活过,和张秀兰接触并不多。
  张秀兰对她来说还不如顾兰娟来得熟悉。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联系?联系是双方的,长辈没有主动想到关心父母去世独自生活的小辈,小辈也没想过依靠没见过几面的长辈。
  林希还没想好怎么回复,张秀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抛出:“你读完书了?”
  “怎么没在南华待着?”
  “有没有工作了?是做什么的?”
  “回来多久?”
  林希摸了摸头,才下楼一会儿,她已经热得冒汗了:“我是回来工作的。”
  听了这句话,张秀妹的眼珠子转了一圈,声音放低问道:“南华的房子卖了?”
  “没有。”林希答得很干脆。
  刚才她想的不对,父母去世后长辈没有直接抛弃她。
  当时大伯提出把南华的房子卖了,带林希回云乡读书,由他们抚养林希。
  那时候林希刚中考完,考上了南华d区排名第二的重点高中,如果继续在南华读书考个本一不成问题,而云乡这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本科录取率普遍不高。
  而且林希和大伯不熟,不想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大伯娘对她释放了好意,一直宽慰她父母去世的事,直到林希偶然听到大伯一家的对话。
  大伯老二早年出去打工,这些年不在身边养老人,生的又是个女孩,他死了他的家产理应还给家里,将来给大伯家的孩子,也就是林希的堂哥林杰。
  当时南华的房子就能卖三百多万,大伯娘一听就两眼放光,那是云乡里一家人一辈子可能都赚不到的钱。
  而抚养林希这个还有三年就要成年的女孩子对她们来说是多双筷子的事。
  林希本就不远去云乡,恰巧偷听到这番对话后更是对云乡老家的人下头,直接拒绝了和他们一起回云乡。
  闹了一通,也不能把林希直接拖回云乡,只好作罢。此后,本就不熟的亲人就断了联系。
  林希靠着父母的积蓄和赔偿金读完了书。
  现在要是让大伯一家知道她已经把房子卖了,肯定会打那笔钱的主意,所以当张秀兰问起房子时她一口咬定没卖。
  张秀兰的眼珠子定了下来,语气淡淡还带了几分嫌弃:“那你回来工作做什么?这里有什么好工作。”
  林希想了想:“做网红。伯娘您不知道吧,就是拍视频发到网上赚流量费。回云乡拍的视频好看,能赚更多钱。”
  林希讲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张秀兰听起来本就有障碍,现在又多了新鲜词汇,她更是一头雾水了,扁了扁嘴巴问道:“那你要住在这里?”
  “是啊。”
  “这房子太老太旧了,都没装修。”
  “我正要装修呢。”
  林希下意识和张秀兰别苗头,因为她深知张秀兰是个想法很传统的村妇,一直以家中长嫂的身份自居,认为林家所有的产业都该归他们长房长孙。
  这要追溯到从前林希的奶奶对三个孩子就偏心长子。到了林希这一辈,林希和堂哥林杰不在一起长大,无从对比偏心程度。但以前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林希奶奶可是会把一只鸡的两条鸡腿都扯下来给林杰吃的。
  林希还有个三叔,但从来没在林希的记忆里出现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