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时付见煦才看清,她怀里揣着的是今日的账本。
付见煦:“……”
……
付春好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汤塞到付知晓手里,心疼地念叨,“早说了让我去帮忙,你们三个孩子哪忙得过来?”
“娘,我们应付得来的。”付知晓捧着汤碗暖手,“今儿个是头一天开张才这么忙,往后就顺当了。”
她老娘的瘸腿每逢阴雨天都会疼,镇上离家中来回要费上两个时辰,天气又冷,她怎么舍得让老娘来回折腾?
见女儿喝完汤后气色尚可,付春好这才稍稍放心,转而问道,“那个大壮安顿好了?”
提到这人,付知晓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微微颔首,“在东街锦绣布庄做账房,包吃住。”
总算是赶在开店前把这个麻烦甩掉了,她此时愈发后悔那时发了善心将那人捡回家来的举动。
付春好叹了口气,“原想着你这种情况……捡个男人回来招赘,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谁知那大壮长得人模狗样,却是个好吃懒做的货色。”
她心有戚戚地拍了拍女儿的手,“晓晓,这样的男人可要不得,记住了?”
付知晓擦着脸点点头,心里却想:村里那些懒汉还少吗?个个邋里邋遢的,离得近些便是一股味儿。
可若是像谢小姐那样的……懒些也无妨,她倒愿意养着。
这念头刚起,她自己先摇了摇头。那样金枝玉叶的谢小姐,岂是她能肖想的?更何况……
她又不是真的男子。
……
冬月十九,巳时初刻,东街转角的付纪食铺的木板门吱呀一声推开,冬日暖阳斜斜地洒进铺面。
铁锅架在灶台上,浓郁的香气瞬间窜了出去,勾得等候多时的食客们纷纷伸长脖颈。
“掌柜的,今儿再让我白跑一趟,老婆子可要赖在这儿不走了!”一位系着围裙的妇人揉着肚子笑道。
纪小雨正在柜台后清点食材,闻言将一绺散落的鬓发别到耳后,“婶子放心,今日备的料足,定让您尝个鲜。”
说完,她手里捏着笔,低下头认真地写着一撇一捺。
这是付见煦特意设计的图记账单。纸上画着整齐的方格,每行每列都标着简单的符号:肉用△,菜用,香料用x。每卖出一碗,就在对应食材的格子里画一道斜线。五道斜线组成一个“正”字形的图案,既好记又清楚。
进货用上一张,卖时又时一张表,两相比对,甚是方便。纪小雨即使不识字,也能做到对铺子里的账目一目了然。
食铺里很快热闹起来,木勺碰着陶碗的脆响此起彼伏,蒸腾的热气裹着笑语飘出门外。
“听说了没?月满楼新出了道点心,叫什么‘瑶台玉酪’,听着就金贵!”一个食客咬着筷子说道。
“嚯,那哪是我们吃得起的?”旁边的人摆摆手,“听说小小一盘就要一两银子,够买多少碗麻辣烫?”
“可不是嘛!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是吃麻辣烫来得实在哈哈哈!老板,再加二两面!”
……
食客们的说笑声混着灶台上的烟火气,在冬日里显得格外热闹。
而此刻,隔着两条街的月满楼二楼,账房里却静得出奇,只有算珠轻碰的声响,一下一下,清脆而疏落。
“主子……”竹叶捧着茶盘在门外踌躇半晌,终是轻叩门框。
谢音挽正用朱笔勾着账册,闻言笔尖稍顿,“何时学会吞吞吐吐了?”
竹叶将茶盏轻轻搁在案几上,“那位已在东街的锦绣布庄安了账房的差事。”
“仔细盯着,在长公主回消息前,莫要出什么岔子。”谢音挽语气平淡,笔锋未停。
竹叶垂手立了片刻,仍未有退下的意思。
谢音挽搁笔,眉头一挑,“还有何事?”
“您让盯着收留那位的一家人……昨日在镇西支了个食摊,”见主子皱眉,竹叶连忙补充,“生意很是火爆,卖的是种叫麻辣烫的新鲜吃食……”
……
第23章
付见煦将勺子搁在锅边,今日她们依旧备了两百份食材,仍是早早售罄。
更令人欣喜的是,第一天试买的面条也是卖了不少。粗面卖两文一份,细面则是三文一份,不单卖,只能加在麻辣烫里。
打烊后,纪小雨照例闲不下来,取出账本细细核对。她总对自己的计算不太放心,总要反复查验多遍。夜里回家后,她还会轻声细语地央求付见煦帮她核对一番。
付见煦哪里受得了小姑娘软声软气的“撒娇”,自是无有不应。
这天回来的早,纪小雨仍是捧着账本慢慢蹭到付见煦身边,付见煦一看她的眼神就知道小姑娘在想什么,不由好笑,她搬了个两个凳子到檐下,
“来,”她自然地牵起纪小雨的手,“趁着天光好,咱一块把账目理一理。”
指尖相触的一刹,纪小雨浑身一僵,女人的手心干燥温暖,手心的温度传到她的手心,她僵硬地看着两人相握的手,明明是牵挂着账本的,此刻什么却看不进去半点。
直到付见煦松开手去翻页,她才恍然回神,无意识地摩挲着空落落的手心中残留的温度。
纪小雨转而歪着头看向她的脸,阳光透过她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瞳孔里也好像在发着光。
她们离得这样近,连脸颊上细小的绒毛都看得一清二楚……女人本就白嫩的皮肤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通透,她甚至能看见她耳垂上淡淡的血色。
真好看啊,纪小雨想,这个女人原来颜色这般好么?
付见煦对身旁小姑娘的思绪浑然不觉,仍专注地掰着手指计算。
此时,春好婶豪迈的嗓音传进了院子,打断了二人的思绪,“阿煦,这红薯粉晒好嘞!”
原是家中的红薯粉托给春好婶晾晒,今日付春好给她们送了回来。
付见煦接过来,检查过红薯粉的状态,心中欣喜,那今天就能做酸辣粉了!
她忙出声感谢春好婶,“谢谢婶子,婶子今晚别做饭了啊,等我做完粉条给你们送一碗尝尝鲜。”
几碗粉条,付春好也不跟她们客气,笑着应下了。
傍晚的灶间暖黄明亮,付见煦站在木盆前,衣袖松松挽至肘间,指尖拨弄着盆底沉淀的红薯淀粉。细白的粉末从她指缝簌簌滑落。
她舀了一瓢温水,缓缓倒入淀粉中。木勺在盆底画着圈,浆水渐渐稠润。
手腕用力,将湿淀粉揉成光滑的面团,掌心压下去,又轻轻提起,反复几次,直到那团淀粉变得柔韧筋道。
“见煦姐姐,水烧好了。”纪小雨自灶膛下面抬起头。
付见煦闻声点头,取来漏勺,托着淀粉团悬在锅上,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细密的粉浆从孔洞中垂落,银丝一般滑入沸水,遇热便凝成半透明的粉条,在水中浮浮沉沉。
纪小雨蹲在一旁,微张着嘴巴看着这一幕。
“小雨,你看着点,凝固好了就可以捞起来了。”付见煦举着漏勺叮嘱道。
纪小雨忙回神,用长筷将煮好的粉条捞起,浸入旁边备好的冷水缸里。凉水一激,粉条立刻变得爽滑弹韧。
“还需将粉条搅动搅动,不能让它们粘连住了。”
纪小雨按她所说的照做。
付见煦一气儿将两三斤红薯淀粉全给下了,废了好一番功夫。全部下完后,付见煦擦了擦手,嘴角微扬,“我们今儿个可以先尝尝,剩下的还是得麻烦春好婶晒干,留着以后吃。”
付见煦将锅里的水舀出,洗干净锅撸起袖子就舀了半勺猪油滑进铁锅,待油化开,先拍两瓣蒜,又切了姜末,连同花椒粒一起炝锅。灶火噼啪,辛香顿时窜起来,引得塞着柴火的纪小雨扭头打了个喷嚏。
付见煦没忍住笑了一下,纪小雨被她笑得脸色微红,扭过头去拨弄柴火,不再看她。
谁知乐极生悲,付见煦自己也被这辛辣烟气呛得咳嗽起来,眼角沁出一点泪花。
这下轮到纪小雨笑弯了眼。
付见煦缓过来后从柜台上拿下今日剩得骨汤,得亏小姑娘抠抠搜搜,非得把剩的骨汤带回来下面吃,今夜这才有骨汤熬粉。
现做的红薯粉条不必久煮,在沸水里打个转就软滑如绸。捞起来往调好料汁的粗瓷碗里一卧,浇上滚烫的汤底,粉条立刻透出琥珀色。
付见煦捞了四碗,她将其中一碗推给眼巴巴望着的纪小雨,“尝尝。”
粉条吸足了酸辣汁子,筷子一挑颤巍巍的,挂着汤水送入口,先是茱萸的辛烈,继而涌出陈醋的酸鲜,末了还有红薯粉特有的回甘。纪小雨烫得直呵气,却舍不得停箸,额角沁出细汗来。
“慢点吃,别烫着。”付见煦笑道,纪小雨被她笑得脸红,忙放下筷子,“我先给春好婶家送过去。”
她说着就要端起两碗粉。
付见煦见她一个人要拿两碗,忙伸手接过其中一碗,“我同你一道去吧,仔细烫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