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沈绾不明:“师父的意思是……”
“我虽不知你当初为何留在御马司,可既然你已经留了后手,那下一步棋就要换个下法。”明景崇缓缓道:“想个法子离开御马司,最好离开京都,天地广阔,若想大施拳脚,不必拘泥于一隅。”
老者将目光转向高台上尘雾遍布却依旧完好无损的石像,笑得意味深长:“你看那土地公,眼下只是一时蒙尘,其实只要仔细擦拭干净,便还是受人景仰的神明。”
说到这,矍铄的目光转而落在她脸上,“好好利用自己的身份,去闯出一片天地来。即便日后师父不在身边,也要日夜勤勉,不可懈怠。”
沈绾忙道:“师父要去哪?”
明景崇叹道:“就在你过来前不久,我收到南边的飞鸽传书,近日有不少旧朝的乡绅书生集聚,在东南一带引起不小骚动,怕是要与拓摩军队正面起冲突,他们其中有不少都是我的学生。”
“师父想去阻止?”
明景崇摇头,“我也不知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但总要尽量避免伤亡。据我推测,这其中少不得那位南胤国主在推波助澜,这伙人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无辜百姓……”
“师父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你放心,当初的赌约还没实现,我这个做师父的可跑不了。”明景崇见沈绾眼中隐有悲戚之色,笑言道,“之后我自会想法子与你联系,只要到时候你不要嫌我这个老头子烦就好。”
沈绾心中刚浮起伤感,闻言不由笑出声,“师父可要说到做到。”
“对了,这个你收着。”明景崇从怀中掏出一枚锦囊,“虽说老夫一生主张仁政,但如今天下局势,以战止戈在所难免,这枚锦囊里的东西你要好好研究,或可有绝处逢生的转机。”
“是。”沈绾郑重接过。
天色大亮,二人沿着山路很快下了山,简单话别后,沈绾便送明景崇上了路。
“还有,”明景崇忽然想起什么,勒住缰绳,回头道,“你说那位大将军是昨晚连夜收到的旨意?”
“是啊。”沈绾点头,不知师父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圣旨连夜下达,只怕是北边灾情已难以控制,亟需朝中派人出面,可谢翊竟然没有跟她知会一声,多半也有负气的意味。
想到这,沈绾的心头莫名又开始沉重起来。
明景崇凝思片刻,正色道:“京中局势变幻莫测,你要多留意那位巴泰王,万事小心为上。”
“是,师父。”
明景崇没再多言,驾马而去。
已是暮春时节,两道树木葱翠,马蹄疾驰,震得林中飞鸟扑簌簌飞起,直到一人一骑化作再也不可见的小黑点,沈绾才依依收回视线。
回到城中,已是日上中天,各处街道如往日喧闹蒸腾,沈绾在路边缓缓走着,忽见一辆辆马车在眼前匆匆驶过,两侧皆由御林军护卫,而前头引路的则是宫中内侍。
看方向,应当是往宫城去的。
沈绾心下疑惑,不动声色跑到茶摊边打听。
“听说是皇后娘娘身子不适,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皇上大怒,下令召民间医者进宫,为皇后娘娘医治侍疾。这不,但凡城中有点名头的郎中,都被请进宫了。”
茶摊主絮絮不休,谁都知道皇后娘娘自从有了身孕,身子一直不好,眼下这伙人被召进宫侍疾,只怕凶多吉少。
沈绾正想着,一辆驶进宫的马车正巧与她擦肩而过,清风撩开车帘,沈绾不经一抬眼,目光忽然顿住。
车里之人,竟然是沈葭!
第43章
三姐姐怎么也会被召进宫?虽说她与皇后有几面之缘,可她并未有医者头衔,即便是钻研医术也只是私下进行,耶齐格没道理也把她算在列。
难不成是皇后亲自要求?
可是没道理啊……当初皇后提议要三姐姐入宫,也只是为了拿捏自己,如今她病痛缠身,难道还有心思琢磨帮乌兰朵对付自己?
思绪犹如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明白,沈绾当机立断,直奔丞相府。
可关心则乱,她偏偏忘了,这时辰代鄯远没有下早朝。
在丞相府足足等了三个时辰,方见代鄯满面憔悴回了府。
“大人。”沈绾迎面上前,神色焦灼。
代鄯知她在这等了许久,方竭力扯出一抹笑,“沈姑娘来了。”
沈绾见他面色不豫,开门见山道:“三姐姐到底为何进宫?皇后娘娘她……”
“旨意是圣上下的,沈葭她只是进宫侍疾,若是顺利,不日便能回来了。”
沈绾听出他的安抚,更加清楚这些都只是表面说辞。
她知道,即便皇后病重,耶齐格也根本不会无缘无故想到沈葭,即便是想对付自己,依他的性子也不会绕这个圈子,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大人,您不必顾及什么,这些日子以来,我自以为我们是朋友,三姐姐是我的血亲,我不可能对她弃置不顾。”
代鄯见沈绾不依不饶,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无奈摇了摇头,走进花厅坐下。
“即便你知道原因,也改变不了什么。”代鄯叹息道,“没错,让沈葭进宫的确不是皇上本意。是宫里一位娘娘在皇上面前提起,说沈葭曾缓解过皇后的头疾之症,皇上病急乱投医,为了保住龙裔自是不惜用任何方法,所以在召集民间大夫时也把沈葭的名字加上了。”
“宫里的一位娘娘?”沈绾秀眉一皱,当初沈葭帮皇后治疗头疾一事她还是在年前宴会上才知晓,当时在场的娘娘……
脑中瞬间闪过灵光,“珂吉贵妃?”
代鄯垂眸吹了吹茶碗热气,不置可否。
“难道会是她……”沈绾想到凌娩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哑声开口,“想不到她为了报复我,竟暗地里使绊子。”
“那大人,皇后的病情到底怎么样?”沈绾站在代鄯身侧,眉头紧锁,“乌兰朵公主想必也在宫中侍疾,若是有什么事,是否也能向她打听一二?”
她虽不会对皇后有什么期待,但乌兰朵她是亲身接触过的,此人光明磊落、明达率真,若是三姐姐在宫中有什么事,她大概也能照顾一二。
代鄯递到唇边的茶碗一顿,随后又重新放下,“东南叛军作乱,大有北上之势,乌兰朵昨晚已率兵离京了。”
“什么?”代鄯的回答显然在沈绾的意料之外,原来昨晚走的不止谢翊,还有乌兰朵……
虽说军情紧急,圣命下达也时有仓促,可事情一环扣着一环,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大人,北边的灾情真的很严重吗?”沈绾试探开口。
代鄯点头:“是啊,旱灾越闹越凶,大量流民一路南逃,若是再不加以控制,后果难料。”
沈绾敛了敛眉,北边灾情如火,南边叛军起义,看来一切不过是巧合罢了。
想起今早师父临走时说的话,沈绾思虑半晌,抿了抿唇,终是没忍住:“大人,敢问东南之乱因何而起?”
代鄯没料到沈绾会突然问及这个问题,温润的眉眼一顿,答道:“据前线消息,应当是东南一伙乡绅学子临时起义,叛军借机煽动,这才聚集了一帮乌合之众。”
“一帮读书人怎会有这般影响力?”沈绾眨着眼,明知故问道,“只是舞文弄墨,如何能造成这么大影响?”
“沈姑娘怎的突然问起这个?”代鄯眉梢一挑。
沈绾无辜地耸耸肩,“只是好奇罢了。我只知道自古起义大多是行伍村夫出身,从没见过读书人拉旗造反的。”
“那些人可不是普通的读书人。”说到这,代鄯的眼底悄然浮起一层怅然,“他们是荀山弟子。”
沈绾故作讶异,“这么说,他们与大人师出同门?”
“是。”
见代鄯毫无避讳,沈绾愈发大胆道:“真是可叹,皆是明老先生座下弟子,如今却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本是师出同门,却不得不兵刃相见。大人,你心中作何感想?”
沈绾一字一句问得犀利,代鄯收起平日散淡不羁的笑容,正色道:“即便师出同门,可立场不同,追求的理想抱负也不同,造成不得已的冲突,在所难免。”
“那敢问大人,如今的朝堂就是您的抱负吗?如今的天下就是您的治国理想吗?大人可要放眼看看,眼下的大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沈绾声音清脆,却极有力量,代鄯眼中闪过一瞬的茫然,继而定定落在眼前人身上,“沈姑娘,你到底想说什么?”
沈绾收起严肃之色,低眉轻扯了扯唇角,“是我冒昧了,只是与大人谈到某些东西,心中一些疑惑忍不住就问出了口,还请大人见谅。”
当初在城楼上,代鄯是领会过沈绾厉害的,她身为亡国帝姬,他自然知道她心里的不甘与忿懑。
“无妨。”代鄯最擅伪装,重又恢复起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沈葭的事一时半会也没法解决,姑娘还是回去等消息吧,若是皇后娘娘的凤体能早日康健,一切也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