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这天,文薰答应好宝淑和年年,要带她们去吃西餐。临近中午,一家四口出了门,前往城中常去的西餐馆。
  一点左右,文薰和秀英带着孩子回家。年年学了她父亲的习惯,日常要睡午觉。文薰把她哄睡后也犯了饭困,她跟着躺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小眯了一会儿。
  睡到下午三点起来,秀英从水井里捞上来一个冰好的西瓜,文薰拿刀切了,分给孩子们吃,又把剩下的一半送去隔壁,给汤先生家的孩子们吃。
  汤先生家有5个孩子,5个孩子都在读书,他又要奉养住在豫省乡下的双亲,日常还要还那几年不在国内别人给他垫下的钱,哪怕自身已是教授拥有高薪水,他家的生活过得也有些拮据。
  邻里之间的,文薰和秀英两个年轻女人日常受了汤先生的夫人肖典香不少的照顾,日常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也都是汤先生出面,所以有时候给孩子们吃的东西,文薰都会匀一份给汤家,算是尽一份心意。
  她送完西瓜,还跟典香嫂子说了会儿话。回家时,刚好看到从外头回来的汤先生急匆匆地奔着她家来了。
  “昭时,刚好你在。”汤博容气喘吁吁,说完这句话还先咽了口口水,润了发干的喉咙。
  他满头大汗,眼镜都歪了,显然是有要紧事。文薰有了些许不好的预感,她刚皱起眉要开口询问,就听到汤博容道:“西直门关了。我是来通知你,你暂时先带孩子在家锁好门,不要往外走。”
  文薰有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发生什么事了?”
  汤博容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的也不太多,他再度嘱咐一声,先转道进了罗先生家,最后才回的自己家。
  文薰百思不得其解,可也不敢把这件事普通看待。她合上远门,放下门栓,反锁好门,回头见着年年和宝淑在屋子里玩,偷偷地把秀英喊到一边,问她家里的粮食还够不够。
  “新鲜的不够,地窖里还有一些干货,那些够咱们吃两个星期了。”
  天气热,秀英没有准备多少东西,可最近年月不太平,寻常人家里都会备上存货。就拿她们家来说,米、面是不缺的。
  秀英听到刚才汤先生在门口和她说话,只是不知具体,刚要问,文薰捏着她的手腕,摇了摇头。
  晚饭时分,宝淑才发现家里的大门被反锁了。她意图询问,发现婶娘与母亲脸色严峻,顾及着年年,她谨慎地没有开口。
  到晚上八点,远处突然传来轰炸声。
  炮弹落下的第一瞬间,年年就被吓得尖叫一声,赶紧扑到文薰怀里。文薰也没准备,看到女儿惊慌失措,赶忙心疼地抱住她,捂住她的耳朵急声安慰道:“不怕不怕,妈妈在这儿。”
  宝淑冲到院子里,隐约间,她仿佛能看到远方的火光。她回头冲着文薰道:“婶娘,是不是日本人打进来了?”
  “别乱说话!”秀英轻喝一声,把她拉过来紧紧抱住,宝淑这时才感受到母亲在发抖。
  她不再开口,而是和母亲,和婶娘,和妹妹依偎在一起。
  她的头高高昂着,望着远方的天。
  炮声就这样断断续续响了一整夜。
  直到7月9日,外头的动静才缓缓停下来,文薰在安顿好家人孩子后也终于走出家门,赶去学校开会。
  此时正值暑假,清华园里基本没有学生,而住在校舍区的教授们除了进行探亲、会议、旅行之外,大部分人都留在学校里。文薰与教授们汇合后,也从罗友群的讲述中了解到了事态的大致经过。
  “日本人攻打宛平城,攻打卢沟桥,直到今天,29军全歼了日军一个中队,事态才暂时平息下来。”
  “日本人简直是疯了,他们从去年骚扰到今年,这回又找来了什么借口?”
  “说是有一名士兵失踪。”
  “这是他们妄图发动战争的拙劣借口!”
  “金陵政府呢,他们是什么态度?”
  “还能是什么态度?延安方面8号就已经致电全国说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危急,只有金陵政府的态度还在暧昧不明。我看,他们是还盼望着跟日本人和谈吧!”
  “当年东北事发,他们也是如此,我是不会再相信他们了。诸位,你们难道真的以为金陵政府那群投机倒把分子愿意为了北平、为了中国人民而出什么力吗?”
  “日本人要是打进了北平城——”
  日本人要是连北平都占了,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文薰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校长,一问罗友群才得知,校长昨天就被总统喊走,前去庐山开会了。
  “听说北大、南开的校长也被一同喊去了。”
  有很多人,包括文薰,都从金陵政府的这个动作里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如果,如果北平城失守,那么他们作为全国的高等院校该何去何从?如果北平成为敌占区,难不成他们要在日本人的监视下给学生们上课?到时候日本人又会允许他们给学生们上什么样的课?
  “校长被喊走,对学校和学生们来说是好事。”文薰虽然声音都在颤抖,但这只是肢体上的紧张,她的大脑还是冷静的,她一点点地分析着日后的事态,“咱们是不能够在敌占区上课的,日本人也绝对不会允许咱们中国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北平守不住,那咱们就要商量着往后面退。刚好,卫先生有先见之
  明,早年就在岳麓山脚下买了块地,去年还把咱们学校的部分珍贵仪器给转移过去……”
  有人附和她,“对,如果,如果北平失陷,咱们还能往那边去,还能继续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
  有人悲伤地哭了出来,“可是丢掉的北平城怎么办,咱们就不要了?”
  文薰望向他,瞪大的眼睛都红了,可依旧坚定,“退只是权宜之计,咱们还会回来的。”
  历史系的一位老师说:“可千百年来,就没有往南方退了能回来的,咱们中华民族难道气数已尽?”
  “你住口!”文薰亳不留情面的呵斥他,在这种紧要关头,散播消极情绪是最不应该的!她冷声道:“这几天的炮火声一直没有停过,我们谁也不知道为了守住宛平死了多少将士,哪怕是为了那群英灵们,你也不该在现在说出这种话!”
  罗友群一看大家就要吵起来,知道人多口杂,人心最难协调,连忙在统计了各户留存的食物和基础生活用品后,解散了会议。
  在把人全部请出去之前,他还是那句话:“大家最近最好不要离开学校。”
  文薰深吸了一口气,她在回家前,还去借了学校的电话一用,几经辗转,往南开打了过去。
  好在如今的电话还是能打通。
  霞章在津市也了解到了事态,他现在就是挂念着家里人,想先和郭瑞回来。
  这一点南开校方是赞同的。
  文薰也希望他能回来,多个人在身边,也多个人一起出主意。
  而且年年和宝淑也都需要爸爸。
  霞章还稳重地安慰她:“你不要着急,咱们先围观情况,平津两地离得近,保不齐日本人会想出什么下作手段。”
  文薰点了点头,告诉他:“我不怕。”
  她就算怕,也不是怕自己。
  回到家,文薰没有再向孩子们隐瞒真相,她从头到尾的,细致的将如今的形势说给年年和宝淑听。文薰告诉她们:“战争是不分男女老少的,一旦来临,谁都有直面大炮的可能。为了安全,为了家人能够安心,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如果北平城沦陷,她们要往南方逃,一路上,这两个孩子的配合将十分重要。
  宝淑还好,她已经懂事,幼年又吃过苦,这么多年来,她在生活和学习中一直表现得很有韧性。只有年年,这个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她虽然聪明机灵,可她毕竟只有四岁,她如何能理解,有那么一天,她的家将不再是她的家?
  不能理解也要理解。文薰抱着年年,花了一整晚,联合之前似有如无的教育,让她明白了很多事。
  年年在这个时刻便深刻地认识到:日本人是坏人,他们是侵略者,他们抢占我们的国土,杀害我们的同胞,掠夺我们的财产,还妄图灭绝我们的文化。
  小小的孩子都能在听完国耻之后举起胳膊:“我以后一定要努力读书,把坏人赶出去!”
  保护国家,保护民族,从来不是某一类人的义务,而是全中国人民都应该肩负的使命!
  第二日,10号,北平当局和日本人停战谈判,霞章借着这个机会和郭瑞火速乘坐火车回家。他们在火车站接受了日本人的检查,日本军士对他们的态度十分礼貌,也并没有为难。
  到了平安的地方,郭瑞还先松了口气。
  “燕青,日本人瞧着也没有那么吓人。”
  “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霞章语气冷漠,他最近几年和文薰一起研究了日本不少文学,对这个民族看得十分清楚,“狼在露出獠牙之前,看着也与狗无异,他们为了吃人,还会学着摇尾巴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