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约听说过,这也是他们讲究个人独立的佐证嘛。”
  “其实西方也有研究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是吗,那请朗老师给我讲讲?”
  他们小声说着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沉沉睡去。
  一夜好眠。
  第64章 妇女之友
  教材组的工作一直忙碌到7月底才得以结束。
  交上完美答卷那天,教育部还派来专员特别感谢。这些官僚们深得形式主义之道,特意办了个酒会,邀请老师们前去放松。
  钱碧莹在文薰耳边没好气道:“我敢说,今天晚上的舞会,到场者绝对不止咱们这帮酸秀才。”
  文薰也不缺失对政治的敏感:“你是说,他还会找来记者?”
  钱碧莹冷笑:“去年便是如此。虚情假意办了个什么答谢会,自己拿杯香槟上台吆喝两声,记者再一拍,登上报纸,嗬,咱们半个月的辛劳心血,就全变成他的政绩了。”
  她不想文薰误会自己的为人,又解释:“我绝不是贪功好名之人,只是觉得咱们好好的做些学问,传道授业,和学生们是天然纯洁的相互付出关系,凭什么要被做成他人嫁衣,无端沾染俗世秽物,令人恶心。”
  文薰握住她的手,以作安慰,“那今天晚上,大家是不打算去了?”
  钱碧莹挑眉,瞧着十分有主意,“我们不去,我们自己办,我们自己玩,好不好?”
  文薰忙不迭地答应,“当然好了。”
  谁缺你政府这点酒水钱?
  英语组的教师们不去,文学组的教师们更不乐意去。当晚教育部的官员们守了空门不说,两个组的教yuan们一会,文薰和霞章在一块儿倒是玩得开心极了。
  且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待得明日,还有字典编写的重任呢。
  因胥载先生去了湖湘,该项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便落到了外国语学院的副院长丁时隐身上,而郭滔则继续担任副主编。
  丁先生德高望重,又有能力,自然能得服众,当好整支队伍的领头羊。
  不过一日,文薰便拿到编写组的日程安排。趁着这段时间,她和霞章还是回了一趟金陵。
  这趟归家不为别的,为的是陪伴大嫂临产。
  也是现在医疗技术趋近于发达,他们回家后没两天,瑞芬便发动了。她虽然是第二次怀孕,却是第一次生产。因前头的原因,不论是莫家还是娘家苏家,对瑞芬的这一胎都额外注意。早一个月,娘家的母亲便从钱塘过来陪产,日本产婆、保姆、奶娘、医院等都提前备好。
  在准备充足,孕期心情又足够愉悦的情况下,瑞芬在发动三小时后顺利于凌晨5点产下一子。
  直让莫怀章这个新晋父亲激动得落泪。
  他是莫家的长男。对莫家这等大家族来说,所谓的“延续香火”不是一般重要。如今能有麟儿诞下,于他,于瑞芬而言都是好事。
  莫家来医院陪产的人员除了佣人,便只有莫家那三兄弟。文薰在家里陪着已经有八个月的琼玉,和锦姝一样,并不被允许去医院。
  不让她们去,自然也是为她们好。生孩子是很困难的。琼玉怀着孩子,见了那种场面说不定会被吓得动胎气。而文薰和锦姝,没有生育过的年轻姑娘一位,更不必要生出额外的恐慌。
  可哪怕是在家里,她们也是在为瑞芬担心的。
  无论什么时候,生孩子都是往鬼门关里去走一遭。
  好在好消息很快传来。
  三兄弟一大早合着一起回来休息,文薰等霞章睡好了,才从他那里得知具体情况。
  他还十分自豪于自己能有这番经历:“我现在看熟练了,等你日后生产,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霞章是立志于一定要照顾好文薰的。
  文薰也为他的用心而满足。或许正因为他能将每一处都做得很好,她便忍不住开始幻想二人以后的家庭生活。
  他们会一起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都好,他们会照顾他,教养他,尊重他,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小孩。
  等参加完小侄儿的洗三礼,夫妻俩返回沪市,迎接新一轮的工作。
  字典编写组没有教材组的人那么多,但大部分都是译者联盟的熟人,不仅金陵大学的钱碧莹和吴品芳两位老师在,外国语学院的沈国昌老师也在。
  除此之外,还有出版社派来协助的几位编辑。
  这部初命名为《英语大词典》的工具书由商务出版社承包制作,编写者的工资都由其发放。商务出版社愿意揽下这门活计,一来是确实想做些事实,二来便是想在出版界闯出名声了。
  不论哪个时代,学生都是出版商必须争取的购买群体。只要在学生们的心里留下“专业”的印象,以后的书还愁卖吗?
  工作正是开始当天,丁先生还带来一位穿着灰色半旧长衫,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先生。
  “这是师范中学的王宽青王先生,是我特聘请来帮忙的。”
  王先生大约三十出头的年纪,留着半短的胡子,面黄肌瘦,似乎有肠胃吸收或是营养方面的问题。宽大的袍子穿在他身上,也紧紧只是穿在身上。工作时少言寡语,除非遇到专业上的问题,并不经常说话。几日相处下来,文薰只觉得他是位思维敏捷,博学多才之人。
  真令她对他有深刻印象的,是一天王先生匆匆来迟,到了吃午饭时,文薰才发现他的袍子穿反了。
  碍于面子,她当时没有明说,而是去找了郭滔,请他转告。
  当晚临睡前,文薰把这件事当作见闻说与了霞章听。
  “我没想到,王先生日常严肃,实际上是个不拘小节之人。”
  霞章的语气有些理所当然,“单身男人便是这样。”
  文薰不喜欢这份“理所当然”,“天底下的男人,难不成就没有能好好照顾自己的?我看,你们实在是被女人们惯坏了。”
  霞章见她像是生气了,忙拉住她的手,嬉笑道:“那你愿不愿意惯我?”
  文薰斜睨着他,仔细打量,看得他心惊肉跳,才施施然说:“看你模样长得不错,且惯你一回吧。”
  直爱得霞章又往她脸颊上亲了一口。
  说笑玩,继续说回正事。
  “王先生没有和夫人同住吗?”
  霞章道:“他没有夫人。”
  她便顺势猜,“离婚了?”
  霞章看她真想知道,神情归于正经,“前些年动乱,王先生的夫人和孩子都死在了轰炸中,他后来也没有再娶。”
  没想到自己想听的“故事”变成了“事故”,文薰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教师的工资是很高的,王先生既然一个人生活,怎么会……”
  “你是看他日常拮据?”
  “嗯。”她微蹙着眉,“现在回想起来,王先生日常只吃白粥咸菜,这明显与他的收入不相符。怪不得他那般消瘦。他的头发也有些长了,显然没有经常去理。”
  霞章觉得稀奇,“你们编写组居然不包餐。”
  “可工资很高呢。”
  有高工资而不用,文薰立刻想到:“王先生难道把钱都捐出去了?”
  霞章点头:“之前北方动乱,王先生便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今年战事
  又起,王先生再度捐款11万三千元。”
  北方战火燎起后,大学中的老师们也都有捐款,这种“义举”,不过尽己心,尽所能罢了。文薰和霞章自然也有捐,然则跟王先生比起来,他们的杯水车薪又算得了什么?
  “真好。”
  霞章见她的眼神飘远,用手在她眼前晃悠,令她回神,“又妄自菲薄了?”
  “总有我们能够发挥力量的一天。”文薰抓住他的手,摒弃掉那些优柔情绪,心中冒出一个主意:“霞章,我想帮帮王先生。至少,至少能让他每天吃饱饭。”
  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大家苦夏,每天也吃不了多少。可“吃不下”和“不愿吃”是两种概念。王先生是个好心肠的人,要是真被这种自我虐待的方式熬坏了身体,是文坛的不幸。
  文薰也开始明白,怕是丁先生最开始把王先生带进编写组,便是存了想让他多些金钱来源的心。
  可是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王先生不会幸福了,他也不允许自己幸福。他会把那些钱攒起来,等着下一次的募捐。
  如此说来,这些都是时局的错,是战争造成的悲剧。
  文薰能想到的,霞章也能想到,他甚至是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给出一个主意,“反正我最近闲在家里。从明天开始,我中午便去给你们送饭?”
  考虑到王先生的面子,最好的办法便是打着给文薰送饭的由头去,而后让编写组的老师们都能吃到。
  这样,王先生就不会自在了。
  文薰回望着他,严重充满了柔情,“辛苦你了。”
  她的感谢于他而言便是最好的奖赏,莫霞章心中一时豪气万丈,“辛苦什么?我这也算是犒劳三军了。朗女士能给予慰问的机会,小人高兴还来不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