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毕竟在后土庙之时,虽无人员伤亡,可程廉却是是因为贾大人的缘故这才至江阳作乱,后头又为了与贾大人当面对质而胁持小玉。
  更甚者是无端卷入这场灾祸的陈勉,若待明日此案一结,他倒是真不知道该如何同陈勉交代。
  难不成,贾大人肯一一交代的原因是因为朝中留有后手,这才会对他从轻发落?
  只是这样的想法刚一冒出来,宋凛生便赶忙摇头,将其掐灭在萌生之前。
  大徵依法治国、律例严明,怎会有徇私枉法之徒,纵使是有,也不会猖狂到在天子脚下作乱。
  朝廷也许自有考量宋凛生沉吟道,只是不知这个中缘由究竟为何?
  文玉瘪嘴不言,她总觉得哪里想不通。
  若是此事是以贾大人辞官还乡收尾,那陈勉和和枝白所受生死分离之苦,又该如何算?
  此事何时结案?文玉愤愤不平,没好气地问道。
  宋凛生抬手将文玉指间搓成一团的衣袖解脱出来,为她一一抚平。
  这几日我与穆大人整理完案卷,明日便要正式结案,将贾大人、贾仁送往城外再由专人押解还乡。
  本来这几日去府中也该与小玉一同前往,毕竟此事小玉追查了许久,也该由她亲手结案才是。
  可是自那日自那日起,他尚未理清自己的心思,便不敢来见小玉。
  更何况连日来,小玉都不曾好生休息,又是受挟持,又是落沅水的,将小玉好一番折腾,叫她在家中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也好。
  明日小玉可要与我一同去城外?宋凛生柔声问道。
  如此一来,也算有个了结。
  文玉蹙着眉望向宋凛生,不情不愿地颔首答应。
  人间自有人间的规则,就好似天宫有天宫的规矩一般。
  她虽不甚满意,却也不能横加干涉,既然宋凛生都并未说什么,想来这样处置也是合情理的。
  文玉泄气地一垂头。哎,这么看来,人间也没什么好。凡人寿元虽少,思虑却多。
  处理起事情来,还要考虑诸多后果。
  此时若是发生在她们精怪之间,那自然是以修为高低、功法强弱来定输赢咯。
  强者无需多言,弱者无话可说。
  不对,这样说来,陈勉是弱者,却也不能没人为他主持公道。
  文玉摇摇头,纷乱的思绪混作一团,叫她捋也捋不清,她一时无语凝噎,就连晃荡秋千的劲头也弱了下来。
  宋凛生见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恐她觉得烦闷,便主动说起自己这几日的事来。
  我还与宋伯一道去定了衣料,为陈勉家的小千金裁了几身衣裳,再过些时日待孩儿满月了便能用得上了。
  宋凛生似乎很喜爱小孩,先前对阿沅阿竹也是,如今对陈勉的孩儿也是。
  那孩儿生的圆润可爱,听说名唤知枝,陈知枝是不是?
  宋凛生回忆着,这名字看似简单,个中蕴味却很是深刻,叫人甫一听见,便很难忘记。
  只是宋凛生不知道,他平平常常的一句话落入文玉耳中,却似春雷乍起,将她惊得不轻。
  你去陈勉家了?文玉猛地侧身,她动作太大,不自觉便将身前的发辫扬起,直贴到宋凛生的衣襟前。
  那宋凛生岂不是会发现枝白不在家中之事,若是他追问起来,她又该如何解释?
  文玉心中一紧,已将贾大人之事忘记在九霄云外。
  枝白与陈勉像是某种不可言说的禁忌,只要宋凛生一提起,她就万分警觉。
  宋凛生一愣,似乎并未预料到文玉会有这样大的反应,待他回过神来,先是伸手将文玉的发辫从衣襟前取下,为她捋好。
  不曾只是定下衣料,裁定成衣还需时日离满月之期尚有十数日,正好留下了工期。
  文玉闻言松了口气,还未裁定成衣,那便是还不曾去过了
  是她草木皆兵了。
  果然,不论是人是妖,都应行得坦然,做的正直,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因为一旦有了秘密,就会时时刻刻担忧曝光于世,而拥有秘密的人,也就永远不得安生。
  我想着,待衣裳裁好,你与我一道给陈勉送去。宋凛生不觉有它,同文玉细声商量着,先前诸事繁杂,想必陈勉和枝白娘子尚未来得及预备。
  文玉长呼一口气,陈勉还有预备的时间,但枝白却无预备的可能了
  她心中不免惆怅,只是这些话,她现在还不能同宋凛生说。
  宋凛生见文玉静下来,只当她是说话说得累了,不再言语,他也不再紧追着不放。
  院中霞光璀璨,天边云彩纵横。
  宋凛生极目望去,似乎许久不曾见这样好的天色了。
  或许是没有如此闲暇的空闲,或许
  宋凛生俯首看了一眼身侧的文玉,又或许,是没有同他一道观天的人。
  只是,不论是空闲也好、同好也罢,此刻,都有了,不是吗?
  说起陈勉的事,宋凛生不由得想起陈勉同他说过的那一桩事来。
  宋凛生半阖着眼眸,凝神静思。
  这几日,他总是想起陈勉说过的话
  枝白是妖,更是吾妻。
  枝白娘子是妖此事,小玉是否知晓呢?
  可纵使枝白娘子是妖,陈勉也丝毫无惧,这就是相爱可抵万难,真情不惧千险罢。
  宋凛生微微一笑,闭上双目。
  若得真情,是人是妖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偶有微风袭来,带起他鬓角的发丝,却无法扰乱他的决心。
  不知何时,秋千已停止了晃动。
  一侧的文玉垂首盯着自己的脚尖,她只是初开灵智、修炼百年的小小树妖,不明白什么大道理。
  比她修为高深百年的枝白,犹为情之一字所困,为了救自己心爱之人,甘愿修为尽失、化回原形,这样真的是值得的吗?
  师父曾说,生劫易了,情劫难消。
  妖精鬼怪,若想正道飞升,情劫自然是避无可避。
  难道,终有一日,她也会有自己的情劫需渡吗?
  可是师父不也曾说过,各有渡口,各有归舟吗?
  天地辽阔,日月改换,缘何不叫妖精鬼怪各自修炼,只凭本事上天庭,不以情劫论输赢。
  难不成真要将飞升一事,寄托在所谓的情劫之上,那与寄托在他人身上又有何区别?
  她不想妄议枝白究竟值不值得,她只是觉得代价太大。
  枝白修炼千年,一朝付诸东流,修为尽失,转眼化回原形。虽有师父的三光神水,可下一次生灵,却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文玉心中一叹,一想到枝白的事,她救止不住地惋惜。
  罢了罢了,文玉轻轻摇头,不再纠结。
  世间千百道,人各有道。
  她有她的正道,枝白自有枝白的情道。
  不分高低,不问值得。
  只去朝着心之所向前行便好。
  彻底释然的文玉终于一身轻松。
  她抬首遥望霞光漫天,俯首又见鎏金满地,顶上是碧梧繁茂,身下是秋千荡漾。
  此刻,就很好。
  宋凛生文玉侧身,有此等良辰美景,自然该邀宋凛生一共欣赏才是。
  只是她一转身,登时便收住了话口。
  宋凛生双目紧闭,鸦羽般的眼睫在其下投出一小片阴影,绯红的霞光映照他如玉的面庞之上,更显得他姣好的眉眼如同玉雕石刻一般。
  文玉是动也不敢动。她想的入神,竟然不知宋凛生是几时靠在她肩头的,甚至还睡了过去。
  她噤声不言,不欲唤醒宋凛生。
  虽然前几日宋凛生或许真有躲避她的想法,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府衙之中需要宋凛生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
  莫说贾大人此事费心费神,就是平日里的繁杂小事,也是不胜枚举。
  如今府衙人手空缺,今日哪家乡亲丢了牛,明日何处田埂缺了水,不分大小都要宋凛生过目裁定,实在是太过琐碎。
  便是天上的神仙,也有各自领域、分管一处的时候,就好比她师父掌管春天,而蓐收上神掌管秋收一般。
  文玉站住脚,让秋千彻底停下来。
  她看着酣然入梦的宋凛生,悄声说道:好好睡一觉,宋凛生。
  翌日,江阳城外。
  宋宅的车马缓缓驶出城郭之外,车轮碾过石板声声,却碾不碎文玉朦胧的睡意。
  宋凛生观之轻笑,却并不出声唤文玉,而是在一旁的小桌案上为文玉凉出一杯温茶来清口。
  吁声响起,洗砚陡然拉住缰绳,迫使马儿停驻。
  那马蹄扬起又重重落在石板路上的声音穿帘而过,登时唤醒了文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