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出了宫门,马车缓缓驶向宫外。张亦琦望着车窗外掠过的市井繁华,却始终无法将妍妃那张扬的笑容从脑海中抹去。
  ”怎么了?”萧翌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张亦琦转过头,眼神中带着疑惑:”你皇兄为什么最近对妍妃这么好?红珊瑚可是珍贵之物,连皇后娘娘都不曾拥有呢。”
  萧翌靠在软垫上,神色间满是不屑:”不过都是些身外之物,有什么好珍贵的。”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张亦琦瞪了他一眼,”虽然是身外之物,但也能说明妍妃最近颇为得宠,而且陛下送她连皇后娘娘都没有的东西,如今又被妍妃这么炫耀一番,这就是故意不给皇后体面!”
  萧翌轻叹一声,目光变得幽深:”皇兄,有他的难处。”他伸手将张亦琦鬓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倘若我和他易地而处,我觉得我做不到他这个样子。”
  ”什么意思?”张亦琦皱眉。
  ”意思就是,若让我和一个我根本不爱的女人生孩子,我肯定做不到。”萧翌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你是说陛下要让妍妃怀上龙嗣?”张亦琦猛地反应过来。
  ”没错。”萧翌点点头,”我们与宋若甫斗了这么多年,现在我也不得不承认宋若甫手段了得,他做的很多事情,即使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但最后还是无法找到能给他定罪的铁证,他太狡猾了。此外,他还有宋家祖宗的庇佑,我和皇兄若强行给他定罪,那皇家再次残害肱骨之臣的罪名就会落下来,遗臭万年事小,民心一旦动摇,那代价可就大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逼宋若甫反。”
  ”那跟妍妃有什么关系?”
  萧翌望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市井,缓缓说道:”我和皇兄步步为营,一点点剪掉宋若甫的爪牙和羽翼,他现如今已经孤立无援,皇嫂便是他手中最后的筹码,可若此时妍妃有孕,若为男胎,那就是皇兄的长子,萧家皇位自开国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到那时宋若甫除了反,再无其他办法。”
  张亦琦沉默良久,忽然觉得这红珊瑚越发沉重:”也就是说,陛下在利用妍妃?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短期内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萧翌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热熨烫着她发凉的指尖,”你别看宋若甫现如今节节败退,但他在朝中根基很深,若给他喘息时间太长,他说不定又会形成新的势力,那么此前我和皇兄那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这次一定要将他连根拔起。”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渐缓,张亦琦回想起延寿宫中妍妃摇曳的裙摆、宋婉娴苍白的指尖、太皇太后浑浊却洞悉一切的目光,此刻都化作纷杂的丝线,在她眼前交织缠绕。宫廷深处,每个女子都被困在自己的宿命里——有人如宋婉娴,将叹息碾碎了藏进温婉的笑靥;有人如妍妃,在璀璨的华服下饮鸩止渴。
  妍妃展示红珊瑚时,鬓边珍珠步摇随着笑声轻颤,眼中流转的得意那样鲜活。那不是装得出来的欢喜,当文景帝的赏赐如流水般涌进柳烟阁,当宫人艳羡的目光终日追随,妍妃大概真的以为自己触摸到了帝王的真心。她或许还在精心盘算着,如何用这份荣宠在后宫站稳脚跟,却不知自己早已沦为棋盘上的棋子。那些赏赐、那些恩宠,在帝王眼中不过是引诱猎物的诱饵。红珊瑚越是夺目,背后的陷阱就越是致命。妍妃在这场权力的争斗里,既是执棋人手中的利刃,也是即将被献祭的祭品。
  第101章 寒刃鸾劫(三)
  金色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为街巷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街边的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细碎的枝叶间漏下斑驳光影,随着风的节奏在地面上跳跃。张亦琦踩着这一片光影,终于回到了那熟悉的何氏医馆。医馆门前的铜铃在风中叮咚作响,惊起檐下两只小憩的麻雀。
  推开雕花木门,浓郁的药香裹挟着秋季的凉意扑面而来。何婵娟正踮着脚擦拭药柜高处的瓷瓶,听见声响时险些失手打翻架子上的药罐。她慌忙转身,手中的抹布“啪嗒”落在地上,布满皱纹的眼角瞬间泛起水光。那双操劳多年的手微微颤抖着,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门口,将张亦琦紧紧搂入怀中,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她肩头的衣衫。
  “怎么样?在宫里受委屈了没?是不是吃不好,也睡不好。”何婵娟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挲着她的后背,像抚慰受惊的幼鸟。她后退半步,目光带着审视般地将张亦琦从头到脚打量,指尖抚过她消瘦的脸颊,“宫里规矩太多了,你这孩子又喜欢自由自在,这段时间以来一定是束手束脚吧。”絮絮叨叨的声音里藏着化不开的心疼。
  “现在好了,你在师娘这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何婵娟的声音拔高,她拉着张亦琦往内堂走,连珠炮似的话语间,藏着难以掩饰的关切。
  高先生坐在八仙桌旁慢条斯理地研磨着药材,闻言抬起头,山羊胡随着笑意轻轻颤动:“亦琦入宫是为了当广陵王妃的,又有殿下陪在身边,怎么会受委屈呢。”
  何婵娟猛地转身,杏眼圆睁瞪着丈夫:“这叫儿行千里母担忧,你这个做师父的哪里懂!”
  正说着,何云天抱着一叠泛黄的信笺从药房转出,“这些都是张山小兄弟留给你的。”他将信笺轻轻放在桌上,每封信都用红绳细心捆扎,“每次我问他是否有急事,他都说没有,我就都攒着了。”
  张亦琦指尖抚过信笺上熟悉的字迹,坐在临窗的竹椅上逐字阅读。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在信纸上投下细密的光影。信中细细描绘着张家村的新变化:广陵王派人在京城置下的青砖瓦房,母亲新养的芦花鸡,张铁身体已经痊愈,他如今又继续努力的读书了。张亦琦确实感觉到他的努力了,因为从写信的字迹上来看,他的字的确一直都在进步。
  鼻尖突然泛起酸涩,张亦琦慌忙抬头,正对上萧翌倚在门框上的身影。他一身月白锦袍被阳光镀上金边,嘴角噙着温柔笑意,目光里盛满了缱绻。
  “你做了这么多,怎么都不告诉我。”她声音发颤,睫毛上还沾着将落未落的泪珠。
  萧翌缓步上前,伸手替她拂去鬓角的碎发:“我本来是想跟你邀功的,但是实在拿不准你对张家人的想法,只能先做了再说了。”他见张亦琦眼眶泛红,故意挑眉调侃:“瞧这委屈模样,早知道该早些讨赏。”
  张亦琦脸颊腾起红晕,别过脸去佯装生气,耳尖却红得发烫。阳光穿过窗棂,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
  “小满,三日后大婚,这几日我们便不能相见了。”萧翌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十分不舍。他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等我来娶你。”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勾勒出菱形的光斑。张亦琦蜷缩在熟悉的木榻上,鼻尖萦绕着被褥里淡淡的皂角香与阳光烘烤过的暖意。她无意识地将脸埋进柔软的被褥,身心都十分放松,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都没人来叫醒她。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厨房方向飘来糯米粥的甜香。何婵娟系着靛蓝围裙,正用竹筷轻轻搅动灶台的砂锅,白发间别着的木簪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见她走来,何婵娟立刻舀起一勺吹凉:”快尝尝,加了你最爱吃的红枣。”
  用完早膳,张亦琦将袖口挽成利落的卷边。穿过爬满紫藤的回廊时,她听见前厅传来此起彼伏的问诊声。医馆门槛被磨得发亮,药碾子与捣药臼的声响交织成独特的韵律。阳光穿过悬在廊下的艾草串,在青石地面投下细碎的阴影。
  刚踏入前厅,一抹鹅黄身影便撞入眼帘。杜娇妤踮着脚往药匣里添当归,乌发松松绾成垂云髻,腕间的银镯随着动作轻响。”杜姑娘!”张亦琦又惊又喜。杜娇妤转身时,额前的珍珠流苏跟着晃动,她眨了眨眼,俏皮地晃了晃手中的戥子:”没想到吧,我现在再也不是那个什么都不会的杜娇妤了”
  何婵娟也走了过来来,眼角含笑:”你入宫这段日子,娇娇每日卯时就来帮忙。”她指着墙上新增的”坐堂须知”告示,”现在慕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多亏她帮忙誊抄药方、整理药材。”说话间,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递上高先生开好的方子,杜娇妤接过时,指尖稳稳托住药方边缘,称药、分剂、包纸一气呵成,动作娴熟得让张亦琦微微挑眉。
  “你日日过来大长公主也同意吗?”张亦琦问道。
  “嗯,大长公主说我每日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士别三日,当真当刮目相看。”张亦琦笑着打趣,她话音未落,前厅突然静了一瞬。她顺着众人目光望去,只见陆珩立在门槛处,月白长衫沾着零星草屑,手里攥着的药方边缘已被捏得发皱。
  ”娇娇,我是过来抓药的。”陆珩喉结滚动,目光却牢牢锁在杜娇妤身上。他有些局促。自从上次在御花园表明心意后,杜娇妤便有些避着他。陆珩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天天来找她抓药,现在陆国公府里的人,几乎都能喝上陆公子亲自来买的补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