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过这皇家的女人里也有一个是例外。
  一连数日因为要照顾宋婉娴,张亦琦都未曾见到长宁公主。她本以为,有了琵琶技艺卓绝红袖的悉心教导,长宁的琵琶技艺定会突飞猛进。哪里知道当她踏入公主的寝殿时,却看见长宁正懒洋洋地倚在榻上,怀中抱着琵琶,指尖随意拨弄着琴弦,弹出的音符杂乱无章。
  张亦琦无语至极“我说公主,这饭都喂到嘴边了,你连嘴巴都不愿意张一下是吗?”
  长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几天她可是听说了不少张亦琦是如何力挽狂澜把皇后从阎王那里拉回来的事情,对她也多了几分钦佩与羡慕。“你好厉害啊,我学琵琶不如跟你学医术。”
  张亦琦无奈地摇了摇头:”公主,你是要在太皇太后寿宴上献艺的。现在这般敷衍,可怎么是好?”
  ”怕什么!”长宁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有红袖姑娘在后面替我弹奏,我只需在前面比划比划,谁能看出真假?”
  ”公主!”张亦琦语气骤然严肃,”寿宴上王公大臣云集,各国使臣齐聚,你当他们都是睁眼瞎吗?以你现在的手法,能弹出红袖姑娘那般的天籁之音?到时候,不仅你不学无术的名声会传开,这弄虚作假之事一旦败露,整个萧齐皇室的颜面何存?”
  长宁的脸色瞬间变了:”那可不行!我绝不能让别人笑话!”
  或许是被这番话吓到了,长宁终于收起了玩闹之心。然而,琵琶这门技艺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即便有红袖手把手地教导,长宁的指法依旧笨拙生硬。反观毫无基础的张亦琦,在闲暇之余跟着红袖学习,竟已能流畅地弹奏几首简单的曲子。
  夜幕降临,公主寝殿内会传出断断续续的琵琶声。张亦琦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地盯着长宁的一举一动。汗水顺着长宁的脸颊滑落,她的手指早已酸痛不堪,眼皮也开始不住地打架。
  ”张亦琦,求求你了,就让我睡一会儿吧......”长宁带着哭腔哀求道。
  ”不行!”张亦琦毫不留情,”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你若再不用心,到时候在寿宴上出丑,丢的可不止是你一个人的脸!想想太皇太后,她最看重皇室尊严,你就不怕她老人家会对你失望吗?”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让长宁瞬间清醒。她咬了咬牙,重新挺直腰板,指尖再次落在琴弦上。
  暮春的晚风裹挟着太液池的水汽,将长宁公主鬓角的碎发轻轻打湿。太皇太后寿辰渐近,宫墙内处处张灯结彩,而她怀中的琵琶却仿佛成了烫手山芋——琴弦磨得指尖生疼,可奏出的旋律依旧杂乱无章。更令她心慌的是,往日严厉督促的张亦琦竟不再出现,这份突如其来的”放弃”,比任何责骂都更让她手足无措。
  子夜时分,皎月高悬,银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长宁独自抱着琵琶坐在九曲桥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琴弦,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公主,这大晚上的,您这琵琶声有点瘆人。”贴身宫女小桃瑟缩着身子,战战兢兢地开口。
  ”你说实话,到底好不好听?”长宁猛地转身,眼中满是期盼。
  小桃咬着嘴唇,终是缓缓摇了摇头。长宁的肩膀瞬间垮了下去,她强撑着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我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待宫女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压抑多日的委屈如决堤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伏在琵琶上放声痛哭。
  哭声惊起了池边沉睡的白鹭,扑棱棱的振翅声中,一方素白手帕突然出现在眼前。长宁猛地抬头,月光下,崔致远一身玄色劲装,腰间配剑泛着冷光,英气的眉眼正温柔地看着她。
  ”崔将军,怎么是你?”长宁望着熟悉的面容,心中酸涩更甚。
  ”我今夜当值,刚刚听闻太液池旁有人在哭,便过来看看。”崔致远蹲下身子,目光扫过她红肿的眼眶和布满茧子的指尖,”公主,为何如此伤心?”
  ”我好笨啊!”长宁抓过手帕按在脸上,泪水很快洇湿了绣着兰草的帕角,”张亦琦随便练练就能弹出曲子,可我...我的手都磨破了,还是弹得像鬼叫!”想起白天偷听到宫女们的窃窃私语,想起张亦琦最后失望的眼神,她哭得更凶了。
  崔致远轻轻拿过帕子,叠成整齐的方块,动作轻柔地替她擦拭脸颊:”张姑娘天资聪颖,你又何苦拿自己和她比?”
  这话却让长宁猛然推开他:”你什么意思?是觉得我就该这么没用吗?”她气得浑身发抖,眼中泪光闪烁。
  “我实话实说并没有别的意思。”崔致远继续说道“不过,想必是她给你造成影响了吧。”
  他望着湖面泛起的涟漪,
  崔致远曾经一度觉得张亦琦几乎没有缺点,聪慧、果敢、坚强还乐观。现在他似乎看到了另一面的张亦琦,聪明如她对其他不似她那般聪慧的人有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就像长宁,若不是张亦琦强迫她,她也不至于深夜抱着琵琶在太液池旁边放声痛哭。像她那样耀眼的聪慧,对资质平凡的人来说,或许真的太过刺眼。
  ”公主,其实练不会也无妨。”崔致远见她渐渐平静,继续说道,”独奏的确容易露馅,但若是多人合奏呢?”他指了指她怀中的琵琶,”明日你带我去见红袖姑娘,我们在曲目里加入琴声合奏,你不擅长的部分用其他乐器掩盖,如此既能完成表演,又不必如此辛苦。”
  长宁怔怔地望着他,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晚风拂过,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崔致远解下披风披在她肩头,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石板上交织成一幅温柔的画。这一刻,琵琶声不再是负担,倒像是命运安排的一场相遇,又让她在最狼狈的时候,再一次遇见了最温暖的光。
  卯时三刻,晨雾未散。崔致远卸去守夜的玄甲,青衫染着露水便随长宁去见了红袖。雕花木窗透进熹微天光,映得案上琵琶泛着温润光泽。
  ”崔大人是要更改曲目?”红袖指尖抚过雁柱,朱漆屏风后传来若有若无的琴音。
  崔致远抱拳行礼,眉眼间还凝着未褪的倦意:”原谱不动,只添一段琴声和鸣。”他望着长宁绞着帕子的手,忽然想起昨夜湖畔她泛红的眼眶,”寿宴重在热闹,多些乐器倒添雅趣。”
  红袖轻笑颔首,金步摇在鬓边轻晃:”只是这琴师......”
  ”无需劳姑娘费心。”崔致远解下腰间玉佩搁在案上,青玉温润映着窗棂剪影,”申时三刻,崔府乐班自会登门。”
  申时三刻准,崔致远就带着崔府里乐人过来了。有了崔致远的帮忙,长宁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轻装上阵,练习起来也是进步神速。
  张亦琦本觉得长宁实在是块朽木,不想在她身上浪费精力,便有几天没去盯着她练琴,可太皇太后寿辰已迫在眉睫,已经陆续有各国使臣住进了鸿胪寺,她又觉得还是应该拉一拉长宁。
  她倚在回廊朱柱上,望着湖心亭的排练出神。她原已对长宁的琵琶不报期望,却不想今日竟见湖心亭中,崔致远广袖翻飞抚琴,古琴声与琵琶弦音缠绵成曲。
  ”看什么入迷了?”
  耳边突然传来的声音把张亦琦吓了一跳。
  萧翌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你怎么来了?”张亦琦奇道。
  “我本想去寒冰殿看你,正好再这遇到了你。”萧翌顺着张亦琦看去,湖心亭内,太皇太后坐在正中,长宁和红袖在一侧弹奏着琵琶,崔致远居另一侧抚琴。
  “真没想到,崔将军弹起琴来,还真的有翩翩公子的风范。”张亦琦情不自禁的赞叹“看样子,长宁公主又要沦陷了。”
  萧翌喉间溢出一声冷哼,“弹个琴而已。”
  不等张亦琦反应,他玄色锦靴已踏过九曲桥。湖心亭内,太皇太后见二人联袂而来,笑得眼角皱纹都漾开:”听说这主意是亦琦出的?”
  张亦琦福身行礼:”不过是取巧之法,实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皇祖母!”长宁抱着琵琶扑到太皇太后膝前,发间珍珠流苏簌簌作响,”张亦琦是出了这个主意,但是崔将军也帮了我很多,要不是他,我哪能学的这么快。”
  “公主。”张亦琦提醒“崔将军此举与提高你的技艺并无益处。”
  “可他就是帮了我。”长宁辩驳。
  张亦琦正要开口,却见崔致远放下古琴,长身玉立:”张姑娘医术超群,却不该以行医之道苛求乐艺。”他目光扫过长宁紧张攥着裙摆的手,”公主只需完成寿宴之责,何必强求精通?”
  第91章 宫阙弦歌(二)
  张亦琦刚要开口反驳崔致远,唇齿间还未吐出半个字,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她目光如炬地扫过崔致远温和的面容,又不着痕迹地瞥向长宁泛红的耳尖,心底突然泛起丝丝涟漪。这位崔将军,此刻居然开始为长宁说话了,语气里还带着几分难得的耐心。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微微加快,眼尾眉梢都染上了笑意,唇角不受控地扬起一个微妙的弧度。原来如此,这两人之间怕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看样子有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