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北方腊月二十三的北方小年,二十二这日,就是小院办年酒的日子。
  去年春节通了气,陆家亲朋都知道陆远征和唐梅跟着孩子们一起,上西二这边来住了。
  所以这回上小院这边来吃年酒的人,有不少。
  有些陆淼认识,有些则没什么印象,被家里长辈牵引着重新认识。
  家里还来了几个孩子。
  京北大陈校长家的孙女陈盼,今年七岁,是女孩里头最大的一个。
  再就是聂家的两个孙子,一个叫聂云戈,上回来过小院。
  一个叫聂云霆,这次头一回来。
  一进小院就牵着二宝妹妹长、妹妹短的。
  陆淼原本以为聂家的两个孩子是亲生兄弟。
  后来见两个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又是一个气色红润,一个孱弱消瘦的,便发觉出不对味儿。
  问过唐梅才知道,两个孩子不是亲兄弟,孩子们的爸爸才是。
  陆淼作为母亲,其实挺见不得小孩子受委屈的。
  见聂云戈不合群,她不动声色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唤到跟前,默默嘱咐要带着哥哥一起玩。
  要谦和友好地相处。
  要像平时和时安哥哥在一起一样。
  两小只听话点头。
  其中小明夏最为认真。
  和时安哥哥一样,那就都是自己的哥哥。
  小丫头会错了意。
  回忆平时兄妹三个背背、抱抱还有牵手、亲亲的画面,以为是自己的哥哥就都可以这样。
  转头玩了一会儿,就拉着沉闷的小男孩,直接在其脸上“吧唧”就是一口。
  聂云戈捂着脸站在原地,一脸惊悚茫然地望着小团子。
  小团子白白嫩嫩的,不知事地笑着,憨憨的像个小太阳似的。
  拉着他就往一旁走,嗓音奶呼呼的,又甜又乖:
  “哥哥,我带你去摘草莓,草莓酸酸甜甜的,可好吃啦~”
  聂云戈怔愣又震惊,一手摸脸,一手任由她拉着走。
  陆淼昨晚就把羊腿给抹料腌好了,今早起来就烧热了焖烤炉。
  用铁盘装着羊腿送进炉子里去烤,中午大家一一到场,喷香的羊腿正好出炉。
  她片开羊腿端上桌,长辈们坐下吃年酒、聊天。
  她则舀了点面粉,加入白砂糖和奶粉一起加水揉开发上。
  把焖烤炉重新烧得滚烫,陆淼和梅子一起,带着孩子们在外面掐着时间烤起了小面包。
  梅子是陆淼喊来的。
  她就一个小姑娘,吃饭也吃不了多点儿口粮,关键一个人住,不烧炕屋里又冷得很。
  入了冬后,陆淼索性就喊着她平时来这边待着。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和参与烤面包,一个个的都好奇得不行。
  就连聂云戈,也跟着调动起来。
  虽然在室外,可是围着焖烤炉旁边,暖烘烘的也不觉得冷。
  哄得一群孩子开心,临了陆淼端着奶香奶香的小面包,带着孩子们进屋,无意听了一耳朵长辈们的闲唠。
  说的是凌家的事。
  提起凌家,陆淼环视一圈。
  刚才只顾着带着孩子们玩闹,这会儿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次她家办年酒,凌家那边没人过来。
  怎么说呢?
  有点意外。
  陆淼思索了一下,狐疑是不是那天她跟凌源说的话有点太不近人情了,所以凌家才没人过来。
  结果坐在桌边吃饭,听着长辈们持续的闲唠,才发觉不是。
  “小傅呢,怎么没见着这人?”
  桌上陈铆钉问起傅璟佑的去向,陆远征嘬了一盅小酒,坦言相告:
  “回南边老家去了,两个孩子户口都转到了这边,那头老家的宅基地就存在点问题,这回呀,就是回家修缮房子去的。”
  聂锦鹏扫视陆淼和孩子们道:
  “这也是过年了,小宝和几个孩子没跟着回去呢?”
  “小傅是个体贴的,她们娘几个不回去也好,先不说小的还嗷嗷待哺,不好长途折腾。那回去了以后,修缮屋子到处都是些灰尘、砖瓦的……”
  陈铆钉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接话道:
  “半大不小的崽儿也不懂个什么,再磕磕碰碰着哪儿了怎么办?”
  陆远征点点头。
  是这个道理。
  女婿被夸,他个老丈人也高兴,登时捏着酒盅,眼含笑意的又小抿了一口。
  聂锦鹏心思没那么细腻,被陈铆钉这么一提也觉得是,就跟着点点头:
  “呵呵,说得也是,来来,喝酒,喝酒。”
  桌上立即响起“叮当”碰杯声。
  傅璟佑和凌源是年龄相仿的同一代小辈。
  提起傅璟佑,话题自然而然地续上了刚才凌家的事儿。
  也自然而然地就说起了凌源那对小夫妻。
  “这事儿闹得,怕是年也得在医院里过了吧?”
  “过年顶多闹心这一回,可凌
  家那个小子才多大年龄?往后还有几十年呢……听说为这事儿,老凌都昏过去好几回了。”
  “哎,这事儿整的……当初老凌就没好好打听一下吗?”
  “打听什么?”
  “还能是什么!?肯定是女方那边的详细情况啊!娶妻娶贤,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不可以,可也别闹得家宅不宁……你说说,好好的前程都给毁了不是?咋这么不理智呢,唉!”
  喝了酒,桌上几个人的话也密了起来。
  陆淼断断续续听了半天,总算了解了个大概。
  两年学制的专业,断断续续地都已经开始参与分配。
  像傅璟佑,他对接的就是国营工厂。
  凌源是学农业的,他成绩优秀,一直是专业院里前十的存在。
  专业大课老师很看好他,跟学校一系列申请。
  陆远征前阵子还辅助奔走了几回,成功替他争取了杂交水稻赴美研究交流会的随行机会。
  这次本是华国一方向美方转让“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第765章 补不了
  字面意思,凌源说是随行,其实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进修机会。
  他过去那边,会和美方一起学习领悟这项技术。
  可刘文佩听说他一走就是八个月起步,心里就不愿意。
  她都怀了几个月了。
  怀孕的时候孩子爹不在身边就算了。
  那后续等孩子出生了,孩子爹也不在身边。
  那像什么话?
  再一个,像庄子里那些妇女嫂子们说的似的,男人没开过荤,那就是个毛头小子一个。
  一些事方面还能腼腆地收住手脚。
  凌源都跟她结婚多久了?
  该做的都做了,突然离家那么久,还那么远,他要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她哪能松开这个手?
  一旦松了手,以后男人回来了,还是不是自己的男人都得两说。
  这件事从家里收到消息,凌源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后,刘文佩就表现出反对、不支持的态度。
  凌源跟她好一段时间的商量,她态度渐渐没有那么抵抗。
  凌源以为她松了口,可通知状子邮寄到家的时候,瞒着人眼,刘文佩直接把东西烧了。
  一开始以为她只是不高兴,把东西藏了起来,后来在灶里找到零碎边角,凌家一家子的心都凉了。
  一开始长辈们唠起年要在医院里过,陆淼还当是刘文佩怀孕了哪里不舒服,所以去的医院。
  拼凑出事情经过后,才知道进医院的凌父。
  怎么说呢?
  完全就是一件让人想不通、震惊、愕然的事儿。
  走向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刘文佩知道自己干的这事儿意味着什么吗?
  在七十年代,就被国际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前辈是谁,这一点不需要过多赘述。
  赴美交流会,是国家和袁前辈发起的。
  凌源参与就是镀金。
  一旦学成回来,那成就标配就是科学家或农学专家,和普普通通的“农学生”,有着从根本上的差距。
  是,大学农学专业,他只读了两年。
  可是家里从他不大的时候就接手了农场的工作。
  他的成绩是在地里用血汗浇筑出来的。
  谁不想有个好前程?
  大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或许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凌源能不知道吗?
  他本可以光辉闪耀,未来为家尽孝,为国为民贡献。
  要是没看见希望便罢。
  这通知单子都拿到手了,半路被刘文佩这样一刀横斩了前程的梯子,前后落差,谁受得了?
  这不单单是眼前这个年过得闹不闹心的问题。
  这事儿,凌源得闹心一辈子。
  “……”
  陆淼抿了一下唇瓣,想说点什么,顾忌在场人太多,终究没有开口。
  年酒支起了火锅,还烤了两只羊腿,吃吃喝喝到散席时,时间已经临近傍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