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凝神将当时的情景在脑中细细提炼检索。
  翌日,她醒来,几人都还睡着,是她叫醒了他们,那时已日上三竿……
  不对!
  卫清晏惨白了脸。
  她从学会走路起,就开始站桩,每日不是习武,就是读书,学各种父亲和母亲让她学的东西,跟着将士们没日没夜地操练,是常有的事。
  鸡鸣起床(早上3-5点之间)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她何时睡忘到过太阳高照的时候?
  有人对她动了手脚。
  这是时煜的地盘,是时煜组的局,能给她下药的,极大可能是时煜。
  他想做什么?
  卫清晏心里涌起许多猜测。
  强迫自己压下心中疑团,她在雅间一寸一寸的寻摸着。
  最终,寻到了两处可疑。
  一处,是雅间的书架上,藏着一本话本子。
  另一处,是矮榻的木板上,刻着同塌而眠的两个小人。
  一人从身后拥着另一人。
  卫清晏看着床板上的两个小人,久久不语。
  这便是雅间的秘密?
  是时煜不允他们再进雅间的原因?
  卫清晏闭了闭眼,神情没比刚刚好多少……
  回到安远侯府没多久,杜学义便过来了,“老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先前忙着家中事,他分不出精力去关心卫清晏。
  刚刚卫清晏半夜离开,杜学义心中有事也睡不着,便问了阿鹿白日的情况。
  虽不知卫清晏为何要烧玉晏楼,但定然是原因的。
  将军是怎么死而复生的,怎么又有了化怨的本事,他一直不敢问。
  但将军想要做什么,他是要问一问的,总有他能效力的地方。
  “学义,你和时煜还有来往吗?可知他为何不娶妻?”
  杜学义眼神微瞠,没想她竟会问容王的事。
  转念一想,也不奇怪,将军和容王先前关系一直好,容王又为将军做了那么多。
  便回道,“归京半年,碰上过几次,但不及从前熟络了。
  至于他为何不娶妻,有说他身子不好,不想耽误他人。
  有说是那位不想他娶门第高的王妃,所以给挑的都是出身没那么好的,容王看不上,就拖到了现在。
  还有说他好男风,不爱女子,我倒觉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为何?”卫清晏眼眸多了一抹暗色。
  杜学义略有迟疑,随后轻咳两声,压低声音道,“几年前我见他去过男风倌。”
  当时觉得这是个人癖好,不影响他们朋友关系,便没同将军说,免得将军不喜生出膈应。
  但,如今将军归来,又问出这样的问题,杜学义决定多说两句。
  “你战死后,容王很伤心……属下觉得……他对您的感情……似乎……似乎……超出了兄弟情……”
  杜学义颇为艰难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收到将军战死的消息,他也痛苦伤心不已,恨不得当即打去北陵为将军报仇,但不会有容王那样的疯狂。
  把将军尸身带在身边半年,听闻,夜间休息,那棺椁都是放在他的营账内的。
  还有将军下葬那日,他一夜白头,昏迷了几日方醒。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容王对将军的情义并非外界传的那般,只是兄弟情。
  容王喜欢他们家将军。
  还是喜欢到极致的那种。
  可见卫清晏神情平静,他忍不住好奇,“你不吃惊?”
  “吃惊。”卫清晏嘴上应着,神色里却看不出半点。
  杜学义狐疑地看向她,“你早就知道了?”
  “学义,黄沙岭那战,燕青带着我的帅印和十余暗卫冲出了北陵包围圈。”
  两人同时出声。
  “什么?”杜学义惊起,听了这话,再也顾不得去想,将军是否知道容王心思那点事了。
  “那燕青为何没带兵前去驰援?”
  第17章 决裂真相
  先帝信任护国将军府,曾授权护国将军在战时,可凭帅印从地方调遣两万兵力。
  皇上登基后,并不曾收回护国将军的这一特权。
  燕青是将军的护卫,身手仅次于将军,其他暗卫也非等闲。
  若他们冲出了包围圈,定是能顺利赶到离黄沙岭最近的甘州城。
  甘州节度使掌兵三万,不敢不听将军令,哪怕只调兵两万,以将军的本事也能反败为胜。
  至少不会全军覆没。
  可,“不对,将军,属下接到的消息是你和两万护国军皆战死黄沙岭,包括暗卫,无一生还。
  从不曾听闻有燕青调兵之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在害将军?燕青又在哪里?可还活着?”
  他神情激动,一连发出几个问题,以至于都忘记自己又称卫清晏为将军了。
  卫清晏压了压手,示意他冷静,“背后之人是谁,我尚未查明,我同燕青有约定,他若顺利到达甘州城,便释放信号。”
  她在黄沙岭看到了燕青释放的信号,却久久等不来驰援。
  杜学义听卫清晏说明当时情况后,蹭得站起来,“甘州节度使有问题!那时候的甘州节度使是……是吴玉初……”
  他顿住,瞪圆了眼珠子,又缓缓坐下,看向卫清晏,“吴玉初死了,前些日被刺杀在小妾房中。”
  是将军!
  将军杀了他!
  将军爱兵,待他们向来如亲兄弟,两万护国儿郎的仇,将军不可能不报,“死的好,他死的好。”
  杜学义咬牙切齿,“燕青是不是也被他害了?”
  否则以燕青对将军的忠诚,绝不会看着将军受难,而不去营救。
  “不知。”卫清晏脸上快速闪过一抹黯然,“但我查到燕青在永州城外出现过,他死了。”
  恢复记忆后,她第一件事便是将燕青的八字报给胖和尚,请他测算吉凶。
  结果显示,燕青魂归地府多年,却不知他埋骨何处。
  亦或者有无人替他敛骨。
  “永州?那不是你妹婿景王的封地。”
  杜学义猜度着,“是不是燕青到了甘州城,没调到兵,反被吴玉初追杀,这才又跑去永州向景王求助?”
  以卫清晏对燕青的了解,杜学义的猜测极有可能就是事实。
  但。
  “燕青没来得及入永州城,在城外便遭到追杀,之后再无踪迹。”
  卫清晏看向杜学义,“当时只剩他一人,帅印同他一起消失。”
  杜学义神情顿变。
  在大魏,能调动十万护国军的,除了皇上手中的虎符,便是护国将军的帅印。
  十万护国军是卫老将军一手组建,某种程度上,护国军认帅印比虎符更甚。
  但黄沙岭事后,朝廷便对外宣布,护国将军战死,帅印于混战中丢失。
  恐有心人得帅印以此作乱,皇上便废除了护国将军帅印可调兵的作用。
  那时他想,皇上口中的有心人应是指容王。
  毕竟是容王带兵最先到达黄沙岭战场,最先接触到将军的尸身。
  可结合将军说的这些消息,杜学义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他指了指天上,“是不是他谋划的这一切。”
  自古君王惯爱过河拆桥。
  偏巧侵压大魏多年的乌丹国刚被将军击败,将军就出事了。
  护国军战力强悍,十万可抵寻常军三十万军力,对龙椅上那位来说,是诱惑,也是威胁。
  卫清晏颔首,“不排除,能让甘州节度使听话的绝非等闲人。”
  她恢复记忆不过两月,知道的消息有限。
  “学义,若时煜握了我的把柄,你觉得他可会出卖我?”
  话题转得太快,杜学义缓了一会才跟上她的节奏,思虑片刻后,摇头,“属下觉得不会。”
  他不知将军的把柄是什么,为何这样问,只说心中真实想法。
  “属下自诩对将军足够忠心,但将军出事,属下做不到如他那般,不顾一切地为你报仇。
  我们只敢秘密前往,却还没行动就被容王察觉,他阻止了大家。
  他说,将军定不愿看到护国军,落得一个谋逆的下场,而他有太后护着,顶多是做回闲散王爷,不会丢命。
  若他出卖将军,又何须做到如此地步。
  将军不知,属下在您的墓前遇见过他两回,两回都是昏厥的状态。
  从您下葬那日起,他身子便不好,一日有半日是昏沉的状态。”
  卫清晏想起那日在温泉,探了时煜的脉,的确虚弱至极。
  但如今他有功德印,功德印蕴含深厚生机,应是对他身体有帮助。
  “将军为何会疑他,可是将军发现了什么?”杜学义问道。
  刚经历关氏的事,杜学义也担心容王不是他平日看到的模样。
  卫清晏摇了摇头,“我只是有些事不确定。”
  如今确定了。
  当年时煜假装醉酒,给她下药使她昏睡,并不是疑心她的身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