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越靠近县城,四周的大山越矮,目之所及也越来越远,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宽广的天空呢。
  这杨家坝也是一样,有大河却没有大山,遥遥看向四周,一座耸入云霄的大山也没有,这里最高的山,怕是小半个时辰就能爬到山顶,难怪阿娘说舅舅他们稀罕野味,这样的地方,山里哪有什么野物,自然也就没有野味尝。
  “这会儿天冷,河边没什么好耍的,等明年夏日咱们再来,到时候带你去河边沙滩玩,还能坐船呢。”舅家就在眼前了,万冬阳声音里都含着兴奋,他虽没有自己的小夫郎怕冷,可一路冷风吹着也不好受,好在终于是要到了。
  万冬阳外家人口简单,同辈的子女都不多,他外公外婆生有一子一女,舅舅亦然,舅舅大女儿就嫁在他们方才去过的县城,儿子娶了同村的姑娘,得了一个哥儿一个儿子,如今哥儿十五了,已到了议亲的年纪,小儿子今年也八岁了,过几年也是大小伙儿了。
  两人一到村口就有人同万冬阳打招呼,他小时候一年要来这里两次,夏日背西瓜回家,冬日背甘蔗回家,村里好些人都认识他。
  杨家在村子中间,沿路进村的时候,柳欺霜发现村子里好些人家的房屋院子,竟是用河石垒的,瞧着结实气派又干净,真是稀奇。
  带着一脸的好奇到了杨家门口,这下柳欺霜更是惊讶了,难怪家里那么高的院墙,原是学了舅舅家里的院墙啊。
  舅舅家里的院墙真高,怕是有两个他那么高,手里没个工具的话,一般的小贼根本爬不进去。
  万冬阳料的准,这几日他舅舅家里果真忙着,他们到的时候,家里只万冬阳外公外婆和他表哥的大哥儿杨小夏在,其余人都去甘蔗田里干活儿了,就连家里最小的孩子虎子都去田里帮忙了。
  万冬阳一到,就开始卸马车上的东西,将东西全都放到院坝里,又直接将马车卸了,之后熟门熟路的牵了马儿去马圈里,等到从马圈出来一点没客气,喊表外甥给他烧点儿热水烫烫手,他暖了手就准备去田里帮忙了。
  “一会儿你就在家里和小夏玩,晚些时候帮着外婆做晚饭,我去田里帮忙。”等热水的功夫,万冬阳同柳欺霜交代事情,可他没想到柳欺霜在陌生地方呆不惯,也要跟着他去。
  “相公,我想同你一起去。”
  “去什么去,你俩都老实在家待着,这才刚来呢,干啥活儿啊。”外公方才将万冬阳带来的一对野兔丢到了鸡圈里,一来就听到外孙要去田里干活儿,他哪里肯。
  万冬阳一听他外公中气十足的声音,便肉眼可见的高兴了起来,俗话说得好,人到六十古来稀,可他外公外婆七十出头的年纪了,身体精神头都很好,做晚辈的自然高兴。
  万冬阳是家里老幺,撒娇卖乖自来很有一手,拽着他外公几句话就把人说的糊涂了,只顾着问他前阵子做生意的事儿,将人要去田里的事儿给忘了。
  同长辈几句话的功夫,杨小夏那里的热水也烧好了,万冬阳赶紧去泡手了,他忘了戴手套,一双手冻了一路,差点冻死他了。
  万冬阳泡手的时候,柳欺霜开始拆身上东西,将万冬阳的大袄子还有围脖都脱掉了,他是铁了心要去田里帮忙。
  杨小夏见了直摇头,赶紧劝人,“表婶,你别去,砍甘蔗可累了,手都要磨出水泡的,到时候水泡再破了,可疼可疼了。”
  “别喊他表婶,同小花一样喊他小婶,或是喊他小叔。”万冬阳听见‘表婶’二字,脑子里便是他二嫂的大脸,他有些听不习惯,直接喊人换称呼。
  大晏哥儿成婚之后,称呼大多和成婚的妇人没有区别,只有官家人讲究,会有特别称呼,他们农家人没有两套称呼,都是随着妇人称呼喊。
  杨小夏倒是听话,说改就改,立马拉着柳欺霜重复道:“小婶,你别去,砍甘蔗可累了......”
  “哎,这你孩子,都是待嫁的人了,还这么懒,去了婆家咋办哦。”万冬阳外公开口笑话人,杨小夏却不听,‘哼’一声别过脸找他阿奶去了。
  外婆这会儿在整理万冬阳带来的东西,而且还得收拾下床铺,两人眼见就是要待好几日的,家里两个娃娃的被窝都和狗窝似的,得给人理理,自家孙孙就算了,这孙子夫郎也在呢,可不能丢人。
  万冬阳泡好了手准备干活儿去了,柳欺霜赶紧跟上,两人临走,万冬阳还不满的朝着屋里看了一眼,因他突然想到,小夏这娃怎么不去田里帮忙,虎子才八岁都去干活儿了。
  外公一见他那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同人小声说了几句话,万冬阳先是一脸吃惊,后头也嘿嘿笑着出门了,等到一出了家门,才同满脸疑惑的柳欺霜解释了起来。
  “小夏竟然都开始说亲了,我还觉得他是个小娃娃呢,咋就要嫁人了啊。”
  姑娘哥儿十二三岁的时候瞧着还是个小孩儿,可也就两三年时间就到了嫁人的年纪,杨小夏今年十五了,可不是到了说亲的时候,等到一应流程下来,也十六七了,正好是出门的年纪。
  万冬阳一说杨小夏要说亲了,柳欺霜也知道了杨小夏没去田里干活儿的原因。
  这是规矩,姑娘哥儿出嫁前的一两年时间里,家里不会再让人干重活儿,疼孩子或是要面子的人家,都会守着这规矩的,如此才不会被外人说道。
  两人一到田里,舅舅便笑眯了眼睛,二话没说直接砍了两根甘蔗往两人手里递,喊他们吃点儿甘蔗再说。
  万冬阳一点没客气,接了甘蔗一边嚼一边同舅舅他们说话,柳欺霜站在他身边,虽不多话却仔细听着,只一会儿他便知道了这杨家坝不少事情。
  因着水土原因,杨家坝的甘蔗做的白砂糖或是红糖品质都好,大部分都是朝廷直接收购的,蔗农一点不用担心销处,且朝廷收购之后有一部分会上供皇家,这杨家坝的蔗田便成了供田,甘蔗才是‘粮食’,并不限制种植。
  柳欺霜长这么大,只吃过两次甘蔗,还都是从万母手里得的,因是路上遇见偶然所得,不过一截两截罢了,哪里能吃个过瘾。
  他自小的习惯,吃好东西的时候会慢慢吃,尽量让好滋味在嘴巴里留的时间久一点,这会儿便是手里拖着一整根甘蔗,他也没有浪费,每一口都嚼的干巴了一点水分没了,才会吐出来甘蔗渣不说,就连啃下来的甘蔗皮都要咬几下,一点点甜滋味都不放过。
  柳欺霜默默吃着东西,一点不知道他吃东西的样子早落到了舅母眼里,且还得了人欢心。
  杨家坝甘蔗虽多,可都是蔗农辛苦育出来的,谁都不会喜欢浪费吃食的人。
  两人连着啃了几截之后,便将剩下的甘蔗放在田埂上,开始干活儿了。
  甘蔗下锅熬糖之前不能用水清洗,否则不易保存,因此蔗农砍了甘蔗只需要将旁支剔下,再去头部老根,尾部嫩尖部分,便可直接捆了放置一边,等着朝廷的人前来收购。
  那些被砍下的头尾部分也是有大用处的,那可是来年的种子,虎子年纪小砍甘蔗有些难为他,但将家里人砍在田里的甘蔗头尾捡到一处还是可以的。
  一家人在田里忙活,不说冷了,整个人身子都泛着热气,柳欺霜额头甚至有了微汗,瞧着便是一点没有偷懒。
  舅母见人抬手擦汗,停了手上的活儿,笑着同人说道:“冬阳夫郎啊,你这孩子咋这么实诚,去旁边坐会儿,休息会儿,别累坏了。”
  “舅母,我去帮虎子捡根子。”柳欺霜同万冬阳成亲的时候,舅舅一家也去了,柳欺霜自是见过他们的,家里孩子的名字自然知道,只是不很熟悉。
  柳欺霜发现,他们二哥同舅舅长得很像,平日里他就觉得二哥同阿娘更像些,这会儿见了舅舅才发现二哥更像舅舅呢,都是一副大体格子,瞧着就力气很大的样子。
  再偷偷看了一眼万冬阳,柳欺霜又想着他相公真是得老天偏爱,有着同二哥一样的蛮力,脑袋却像大哥,也很聪明,而且......而且好看。
  砍甘蔗要费力气,捡根子要轻松不少,柳欺霜两个活儿轮换着来,干累了,便坐在一边的田埂上啃甘蔗吃,他还不固定坐一处,要随着家里人进度慢慢移动,那田埂上隔一段就有一小堆甘蔗渣。
  万冬阳看着那些小堆的甘蔗渣,还笑话他,说他就是小耗子,这会儿还成了田鼠,因为被田鼠糟蹋的甘蔗旁边就是这样,全是一小堆的甘蔗渣。
  柳欺霜不想在长辈面前同人说笑打闹,只不服气的看了人一眼便算了,之后又开始专心干活儿了。
  杨家坝是个比万家坝还平坦的村子,四周一座高山没有,村子周围的土地也是一整片连在一起,并没有什么高低错落。
  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砍收甘蔗,杨家蔗田附近同样是正在收成的人家,这连天的甘蔗林正在慢慢倒下,等到十来日过去,这里便会光秃秃一片,得要来年正二月才有甘蔗苗重新生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