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林些当然没忘,但只是假设,何必较真,所以他追问:“万一呢?”
杨散愣了一下,笑了笑,说:“当时献廷跟你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
“我跟他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肯定也早都放下了,move on了,”杨散似是已在脑内演练了千万遍,说得倒背如流,笑得处变不惊,“迟来的深情比草贱,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我会祝她好走不送。”
林些低头喝了口咖啡,杯子里的冰已经全化了,浅浅的一层,浮在表面,喝起来像被稀释过的记忆,尝不出什么味道。
“我和献廷的革命友谊,就是那次敞开心扉以后升华的,非常有纪念意义,我当时还拍了张自拍,po到facebook上了,不知道你看到过没有。”
林些知道她说的是哪张照片,但他摇头否认:“没有。”
杨散没当回事,问道:“那会儿他是不是已经知道你是了?”
“嗯,知道了。”所以才不再联系了。
“所以你们后来渐行渐远是这个原因?”杨散问。
林些不知该如何解释,便以偏概全,把锅甩给不在场的人:“他恐同。”
“啊,是么?我觉得他还好啊。”杨散听出他说的是气话,也知道他和孟献廷认识的年头久远,猜测可能是孟献廷之前劣迹斑斑,便笑着引用林些之前说过的话,“哎,人都会变的嘛。”
林些不以为意,趁机打探:“那他后来有交女朋友吗。”
“没有,”杨散肯定答道,“研究生期间我还是知道的,他课业巨忙,根本没时间谈。毕业以后我就不知道了,我俩都忙着找工作,弄签证,焦头烂额的,前几年我搬来加州,联系就少了。他跟我说,是听你说看了我朋友圈发了这边摄影展的照片,才想起来我也在LA和我联系的,真是没良心的狗东西!”
林些深以为然,连忙附和:“对,我还提醒他可以联系下学姐呢。”
说完,他猛然发现,自己即便知道杨散这些年在LA,也从没想过主动联系——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知道,一旦和她见面,那个人无疑是避不开绕不过的话题。林些瞬间汗颜,多少也有点惭愧。
好在杨散接着道:“不过我当时听他这么说,真的很为你们开心,过了这么多年还能再联系上,也算是再续前缘了。”
“呃,没有没有,”林些急忙否认,言简意赅阐述实情,“是正好跟国内来的一个师哥吃饭,碰巧他也认识那个师哥,就一起来了,才偶然遇到的。”
“能再遇上就是缘分。有的人,如果不努力,一辈子都遇不上了。”
也许吧……
林些将最后一点咖啡默默喝完。
杨散的美甲轻敲在漆棕色的桌面上,眼带笑意问道:“那你们多久没见了?”
“七年。”林些机械回答。
“对,是七年……我和晓丹也有这么多年没见了。”
林些很想说句什么开解一下情绪明显有些低落的杨散,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杨散又问:“那你再见到他是什么感觉?”
……什么感觉?
张漾漾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
“起初是避如蛇蝎……”林些坦白地笑笑,“现在……”
继林些昨天早上经历了那一系列乌七八糟、出人意料的离奇事件,被孟献廷彻底破了大防以后,他想不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他似乎在无形之中,已经探索研发出一套与那个人相处的新型模式,并不知不觉适时应务,得心应手。
在和那个人仅有的这几天“朝夕与共”中,他们的关系逐渐升级进化变异,从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步步演变为到现在——最陌生的老熟人。
这着实让林些本人都处于状况外。
他斟酌道:“现在可能,感觉更像是老朋友一样吧……呃,就感觉有些东西,根深蒂固,习惯使然,处着处着……嗯,不自觉就被召唤出来了。”
“真好。”杨散道。
林些见杨散低头看了眼表,马上会意,提议说要是时间差不多的话,可以陪她走到她开会的那栋楼,虽然没几步路,但路上还能再多聊几句。
杨散拿上包站起身,随口问:“你们最近忙么?”
“最近不忙,这几天下午都有studio的VIP tour来我们棚里参观了。”林些跟着杨散走出咖啡店,“下周开始就忙了。”
“那挺好。”杨散戴上墨镜,继续问,“你之后打算申绿卡么?”
“嗯,过几年就申。”
杨散和他现在都是拿的O1,艺术家签证,三年一签,一般续签过几回后,都会考虑申请“杰出人才”从而拿绿卡,获得居民身份。
林些问:“学姐你呢?”
“我很有可能过几个月直接结婚拿绿卡了,我现在的女朋友跟我offer过好几次了,她还挺乐意的。”杨散看着林些浅浅笑了一下,“实在不想再为签证的事发愁了。”
林些低头往前走,他深知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没再说什么。
杨散一路上又和林些聊了几句别的,林些眼见快走到了,抓紧机会,状似随意地问道:“那学姐有跟孟献廷有约好什么时候见吗?”
他其实更想知道的是,杨散知不知道孟献廷打算什么时候离开洛杉矶。
“他不是回纽约了么,”杨散答,“就跟我约的过两天。”
林些第一反应是——孟献廷回纽约了?!
但转念一想,孟献廷昨天还在这里,又和他约了这周日吃饭,照理说应该这一周都在这边的才对,可能自己理解错了,杨散的意思应该是他快回纽约了。
“哦对,还有个问题……”杨散站定在楼门口的台阶前,踟蹰不前。
“嗯?”
杨散停顿片刻,终于开口:“这个问题,我真的憋了好多年了,今天既然有这个机会,可以冒昧地请教你一下么。”
林些被她的郑重其事吓到,见她目光如炬,坚定得宛如要英勇就义,忙说:“呃,你问,学姐你随便问。”
杨散打从心底里发问:“你QQ空间设置的问题答案到底是什么啊?”
“……”
杨散襟怀坦白:“我研究生那两年,闲的没事就跑去你QQ空间试答案。”
“……”
“你就告诉学姐吧,姐绝对不告诉任何人,尤其是孟献廷。”
第32章 无计可施
天……
要不是杨散今天提起,林些都要忘得一干二净了……
自从大三那年——孟献廷去美国之前,他把QQ空间改成“仅自己可见”以后,他本以为可以就此一了百了,尽情书写,高枕无忧。
可谁曾想,没过多久,他和孟献廷就闹掰了……
在那段最难熬的时日里,他依稀记得有一天,他怀着最卑劣、最轻贱、最难以启齿的心,头脑发热,自暴自弃,把他的空间权限从私密,改成了自定义——“答对问题可访”。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他快疯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不知道他还能怎么办。
他想要挽回,可他无处解释,无从申辩。
他想要弥补,可他无路可走,无计可施。
他太痛苦了。
因此,当他回天乏术、穷途末路之时,他像是报复社会、制裁自己一般,把他空间内每篇日志的单独权限都由私密改成了公开——这意味着,只要答对了一开始进入空间他设置的初始问题,即可进入他锁闭已久的领地,阅览他所有书写过的文字,查看他任何时期的暗恋心情,将他尘封多年的秘密,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他怀揣着一丝侥幸心理——抱着有朝一日,有那么万分之一的概率,自己别扭的情愫、羞耻的心事,会被那个人发现的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解除了封禁。
既然求告无门,那不如把他的一纸供词,清清白白、原原本本,不修边幅、不加雕饰地摆在这里——如果他愿意看到的话,只要他想看到的话。
哪怕铁证如山,他将原形毕露。
暗恋得太久太久,心迹败露之后,他又何尝不渴望被知晓、被理解、被懂得……
即使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他也想方设法,希望展现给对方,自己从过去到现在,小心翼翼收藏起来的,最原封不动、最完好无损的爱意。
他像是一直揣着一颗明知对方吃了会过敏的糖,始终拿不出手。突然有一天,对方得知他兜里有颗糖,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命,他还一不小心拿出来想给自己吃,对方生气地推了他一把,一走了之。
他摔进泥里,颤抖地撕开这颗糖脏兮兮的外衣,只想证明给对方看,这颗糖只是恰好有让他过敏的成分,但它的内里可能并没有那么丑陋不堪,他不用尝,但如果他想知道这颗糖长什么样的话,只消一眼,他还捧在手心里。
正因如此,他设置的问题很简单,为孟献廷量身而制,只有三个字——
“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