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德丰帝闻言,顿时满面阴霾。
“击鼓者何在?宣!”
第376章 迟迟没有立储,是否错了?
二十九名学子被宣到御前,得见圣颜。
“你们口口声声状告衢州知府,可有证据?”
“皇上,我等就是证据,我等亲耳听到那些匪徒商议此事,衢州府衙上至知府,下至差役,都是从犯!”
“他们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凡有苦主至府衙告状,反被诬为诬告良官,轻则杖责驱赶,重则下狱问罪。”
“我等人微言轻,还请皇上派人前往衢州,彻查此事,若我等有半个字假话,任由皇上处置!”
德丰帝周身笼着一股沉沉威严,他当即派人前往衢州,彻查此事。
这次,他派出的是孙牧之。
萧晏清得知此事,顿时气急攻心,竟吐出了一口血来。
这些年,舅舅的确给了他不少银钱上的助力。
萧晏清只管拿银子,从不问银子的出处。
他即便知晓这些银子的来历会有些不干净,也拿得心安理得。
谁能料到,这些银子竟是这么来的!
偏偏事情在此事被扒出,若是坐实,后果不堪设想!
萧晏清顾不上自己身上的不适,立马遣人前去衢州通风报信,定要赶在孙牧之之前,把此事抹平。
只要孙牧之查不到证据,那些书生就是诬告!
萧晏清把人派出去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此举,只怕是自露马脚!
萧晏清想把人再召回来,但已经来不及了。
五日后,孙牧之带兵回程。
他查清了真相,一举捉拿了那些为非作歹的匪徒。
李世荣收到萧晏清的报信,正欲将与匪徒往来的罪证和账目销毁,却被孙牧之逮住,来了个人赃并获。
李世荣手烤镣铐,被关在牢笼里,再没了往日的威风。
而此行抓获到的几十名匪徒,则被锁成了一长串,绑在囚车后头走着。
他们已经这样走了十里地,不少人的脚都走出水泡,但却不得不走,他们只要走得慢一些,官差就会扬起鞭子,狠狠地给他们来一下。
还有官差扯着嗓子将他们的罪行尽数道来,围观的百姓听了,顿觉满心气愤,还有人拿了臭鸡蛋和烂菜叶往他们身上砸。
那番情形,好不痛快。
孙牧之第一时间入宫向德丰帝回禀,德丰帝翻看着口供和账目,脸色铁青,胸口传来一阵剧痛,险些晕倒过去。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再看到上面李世荣与吴王府的银钱往来记录,以及这次吴王府派人通风报信的证据,德丰帝更觉气血上涌。
原来他的好儿子,竟也插手了此事。
德丰帝疲惫地闭了闭眼睛,旋即下旨,判处李世荣和那些匪徒斩立决,对于那些受害者,核实之后,朝廷发放三倍赔偿。
至于萧晏清,德丰帝没有提,孙牧之也识趣地什么都没有问。
殿内没了旁人,德丰帝这才露出疲倦之色。
“冯有才,你说,朕迟迟没有立储,是否错了?”
因为没有立储,所以滋长了他们的野心。
为了那个位置,他的儿子才会如此不择手段。
冯有才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德丰帝也没有等他的答案,“替朕研墨。”
冯有才立马上前伺候。
德丰帝写了一道圣旨,冯有才飞快瞥了一眼,又立马垂下了目光。
很快,萧晏清就收到了一道圣旨。
他贬为庶民,终身软禁,不得踏出这座府邸半步。
萧晏清浑身瘫软,双目失神,连接旨都忘了。
而卢诗音和李云裳、楚云清及其侍妾们,全都如遭雷击,有人当场哭出声来。
原本以为被贬往陇西已是最糟糕的结果,没想到老天爷竟还不放过她们。
与其被囚在这座牢笼里,还不如到陇西封地去呢,至少自由自在。
宣旨太监早已离开,萧晏清耳边听得那些女人的嘤嘤哭泣,终于慢慢回过神来。
他眼底的灰败,一点点变成了癫狂与恨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李云裳的身上。
李世荣,正是李云裳的父亲。
最近吴王府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变故和打击,李云裳原本成竹在胸的心境终于慢慢变了。
她终于意识到,某些事情已然超出了掌控。
得知父亲落马,即将被问斩,她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
今日,这道圣旨俨然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心态彻底崩了。
她双目失神,连哭都忘了。
这时,一双皂靴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萧晏清走到了她的面前,对上他那黑沉沉的目光,李云裳身子狠狠一抖。
“殿下……啊!”
李云裳被萧晏清狠狠踹了一脚,捂着肚子,痛苦地倒在地上。
萧晏清却丝毫不为所动,只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殿下了,我成了丧家之犬,你现在满意了?都是你爹害的,若非他太贪,太蠢,把事情做绝,我怎会受到连累?”
李云裳的肚子一阵剧痛,下身也流出血来。
“孩子,殿……表哥,表哥,你快让人去请太医,我的孩子出事了,这也是你的孩子啊!”
然而,萧晏清已然彻底癫狂了。
“孩子?我都成了这样,自身难保了,还要什么孩子!我现在了结了他,也省得他生出来受罪!”
就算这个孩子保不住了,她也需要大夫诊治,她不想因此丧命。
李云裳苦苦哀求,萧晏清却只顾发泄自己的怨气,非但没有替他请御医,反而又补了两脚,最后扬长而去。
众人都吓傻了,一时噤若寒蝉。
楚云清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肚子。
不知为何,此时她竟有些庆幸,庆幸自己的孩子当初流掉了。
萧晏清方才那话说得没错,眼下她们都自身难保了,还有什么余力生下孩子呢?
当初她的孩子掉了,至少她得到了精心伺候,不像李云裳,只能倒在血泊里,苦苦哀求。
卢诗音则完全吓傻了。
不论是对于吴王府的接连变故,还是对萧晏清的性情大变,她都没有回过神来。
曾经,她对萧晏清百般迷恋,方才目睹了他对李云裳的暴行,卢诗音便牙关打颤,原本的爱慕,全都变成了不寒而栗。
李云裳的侍女哭着哀求她,替自家主子请个大夫。
在场众人,也只有卢诗音或许还有法子请到大夫了,毕竟卢家还在。
卢诗音原本是很讨厌李云裳的,此时却生出一股同病相怜的悲悯。
她轻轻点了点头,让丫鬟去了。
第377章 赐白绫
德丰帝下了那道圣旨,便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那个儿子,连基本的体面都不打算给他。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没曾想,一切并未结束。
民间传出流言,称萧晏清为此事的幕后主使,李世荣贪墨劫掠得来的银子,都进了萧晏清的口袋,他才是真正鱼肉百姓的罪魁祸首。
此等丧尽天良,罪恶滔天之徒,不配活在世上。
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他即便是皇上亲子,也当为那些被毁了前程,丢了性命的学子偿命。
因为此事牵涉到读书人,这股风波和舆论迅速发酵,一时之间,街头巷尾皆是对萧晏清的口诛笔伐。
甚至有人宁愿冒着挨板子的危险,也敲响了登闻鼓,拼死进言,只求赐萧晏清死罪。
朝堂之上,众官员皆是沉默,无人敢对此事发表意见。
若要保萧晏清,便有违民意。
若进言赐他死罪,可他毕竟是德丰帝的亲生儿子,过后德丰帝想起此事,难保不会翻旧账。
无论怎么选,都吃力不讨好。
德丰帝坐在龙椅上,整个人似瞬间老了十岁不止。
沉默了不知多久,德丰帝才终于缓缓开口,“传朕旨意,六皇子萧晏清,赐——白绫。”
萧晏清死了。
他悬于自己的书房中。
临死前,他写下了一封悲怆的血书,字字泣血,为自己喊冤。
末了还道:“父皇,儿臣不怕死,只怕死后……父皇某一日想起清儿,会心生悔意。若真有那一日,儿臣在九泉之下,亦当肝肠寸断!”
“儿臣死后,愿化作风雨,护佑父皇龙体康泰,江山永固——不孝子,萧晏清绝笔。”
最后那几行字,字迹凌乱,泪痕斑斑。
那封血书被送到德丰帝的案前,一股剧痛袭上心头,浑浊的双眸顿时盈出点点湿意。
不管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处,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
德丰帝病倒了,罢朝数日。
萧晏辞听说了此事,入宫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