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付德平被这句话弄得摸不着头脑,问钱良才,“厂长,这吃不惯可咋整,怎么让他们吃得惯呢。”
  钱良才自认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吃不惯,并不是说咱们东西不好吃,还不是因着他们麻辣味的卖了太久,大家都习惯那种麻辣味,突然吃着咱们这种不习惯。”
  等见着自家的烤鱿鱼丝终于卖出去一包,他想了想,“先这么继续卖,回头等大家买的多,吃得多了,慢慢习惯咱们的口味,我估摸着咱们这销量能上去。”
  可他没想到,这句话刚说没两天,他家烤鱿鱼丝又落个一包卖不出去的境地,因为有人告诉他,家属工厂又上新口味。
  “你说什么!又上新口味?!”
  钱良才一大早就听着这消息,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摇头,“不对不对,怎么可能,那一个口味得费多少劲研究出来,这麻辣味的,咱们弄了小半年,他们那新口味,说出就出?”
  工人哭丧着脸,“厂长,我也不敢骗您呐,真的,他们上个甜辣的新口味。”
  一听甜辣,钱良才第一反应是皱眉,“那甜和辣放一起还能吃?甜是甜辣是辣,那根本放不到一块去啊,他们这新口味能卖出去?”
  工人实话实话,“这两天正是发工资是日子,大家伙手里有钱,都抢着买呢。”
  钱良才听得直觉不好,他伸手,“赶紧的,你给我买一包回来,我尝尝这甜辣到底是个什么味。”
  话音刚落,付德平带着半包烤鱿鱼丝进来,他脸上要哭不哭,难看的很,“厂长,那边,那边又上个新口味。”
  付德平实在是很想哭一哭,他觉得自己命苦,命真苦,从去年到今年,他净在这研究烤鱿鱼丝,第一次研究出原味,人家那边咔一下上个麻辣味,弄得他们几乎是一包没卖出去,现在他终于是研究出麻辣味,结果刚卖没两天,人家那边又咔一下上个甜辣味。
  他是想破脑袋也没明白,怎么人家那边说上就能上,到他这里,费死劲都弄不出来。
  钱良才见他耷拉着脑袋,伸手,“拿过来!”
  他伸手夺过那半包烤鱿鱼丝,嘴里念叨,“我就不信,他们做出来的这东西,能各个口味都好吃,要真是这样,那才是邪了……”
  ‘门’字他根本就没说出来,因为甜辣的味道在嘴里爆开,让整个大脑都微麻一下,微微一嚼,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传来,让人不自觉想继续吃下去。
  钱良才硬生生止住伸出去的手,脸拉得老长,“这真是家属工厂那边做出来的?”
  付德平点头,“那包装都在那儿呢,你没看着,以前印着麻辣味和原味的地方,这回印着个甜辣味。”
  钱良才后退一步,猛地坐回到椅子上,嘴里喃喃,“完了,全完了。”
  想都不用想,他们的烤鱿鱼丝,这回又和上回一样,卖不出去,卖不出去了。
  付德平也是失魂落魄,“厂长啊,谁能想到,他们那边这么快又出来个新口味啊,上次我就说在,咱们别再研究,您还不信,这回可好,咱们还剩五百多斤的烤鱿鱼丝呢,还不知道后猴年马月的才能卖出去。”
  钱良才浑身无力,都没力气反驳付德平的话,只无意识接话,“咱们的卖不出去,他们的卖得火爆。”
  事实和钱良才说得没两样,对于舟市大部分来说,和马红一样,这甜辣味的一出来,原先的心头好麻辣味都要给它让步,甜辣在这个夏天,一下风靡整个舟市。
  谁家待客要是能拿出
  一包甜辣味的烤鱿鱼丝,那是顶顶体面的一件事,谁家第一次上门去丈母娘家,要是能拿上一家亲海鲜烤鱿鱼丝,三种口味各两包,整整六包的烤鱿鱼丝,那比送半拉猪腿还让人稀罕。
  甜辣味烤鱿鱼丝的销量也出乎家属工厂所有人的预期,只半个月的时间,销量就已经是当月原味和麻辣味的总和,和东来厂烤鱿鱼丝生产间的萧条相比,家属工厂的生产如火如荼。
  对钱良才来说在,这是他厂长生涯的耻辱,自从当上东来厂的厂长,他这日子就顺风顺水,原本一个小小的家属工厂,他实在是没看在眼里,让他说,这小作坊就应该在最开始,他们把整个舟市市场包圆的时候就关门大吉,哪能蹦跶到现在呢。
  谁能想到呢,它不仅好好蹦跶到现在,人家还做大做强,风生水起。
  原本想着,仿制出来烤鱿鱼丝,能把它按死,没成想,没把它按死,自己因着烤鱿鱼丝陷泥潭里出不来。
  等采购员又递进来新消息,他更是莫名觉着不安。
  “你说什么,码头上好几个给咱们供货的生产队,现在不来了?”
  采购员比他还着急,“厂长,少了两三家生产队,原本咱们自己的捕捞队加上码头上那些个货,咱们供应是足量的,可您也知道,今年上头下红头文,老百姓购买需求量增加,咱们的计划也提产,这供应上就有些紧巴,可偏偏……”
  钱良才拍桌,“偏偏什么!你说话别吞吞吐吐的!”
  采购员一闭眼,“偏偏您说咱工厂自己养捕捞队成本高,去年年底给优化掉一半,弄到后勤上去了,现在这码头上供货不足,咱们自己的捕捞量也上不来,已经快有车间要停产了厂长。”
  钱良才一呆,这才想起来,是了,去年年底,因着那烤鱿鱼丝耗费大,弄得账面上不好看,他思来想去,把捕捞队的人给弄下去一半,工资也给砍掉不少,原想着那码头上,那么老多的生产队来送货,只有他们挑拣压价的份,哪能不够呢。
  “少那两三家,还能耽误咱们吗,之前不是说有十来家的生产队?”
  采购员重重喊一声,“厂长!是有十来家,可咱舟市现在发展的好,那些个国营饭店开得好着呢,光那些饭店的采购员每天要的东西就不少,人家有些都和生产队签了合同,每天定点定量供应,咱们根本就插不上手,您赶紧想想办法吧。”
  “那少的那几家哪去了?”
  “我听说是给家属工厂专门捞鱿鱼去了。”
  钱良才听得一呆,然后气愤懊恼灰心,杂七杂八的情绪一股脑冲过来,让他险些站不住脚,“又是家属工厂,又是家属工厂!”
  这家属工厂,就是的东来厂的克星!
  不提焦头烂额的东来厂,如今的家属工厂,可是大踏步朝前走的。
  是的,如今和家属工厂合作的生产队已经达到三家,最开始,只临海大队和家属工厂自己的捕捞队就能保质保量供应,可自从甜辣味的烤鱿鱼丝上市,对鱿鱼的需求量激增,更不用说榆市那边尝过甜辣味的口味后,只这一个口味,就直接下了每月两千斤的订单。
  这样一来,现有的捕捞量是指定不够的,范树云考察后又选两家,这两家专搞捕捞,初步处理这些还是临海大队来,算是定点初加工。
  这样一来,两个市的供应才算有保障。
  可同样的,所有人都认识到,家属工厂以后会越来越好,继续扩建是必须的,按照他们现在的销量,不说他们的东西推到商业部,就算是再多供应一个城市,都支撑不住。
  范树云如今时时翻看田园给她的工厂最终设计图,计划着下一步的扩建,不用想,接下来又将是忙忙碌碌的一年。
  不过忙碌是大人们的事,对孩子们来说,日子是欢乐而无忧的,只是随着盛夏临近,这份快乐又添上一些离别的愁绪。
  因为夏天过后,几个孩子就要升入小学,离开这个给他们无数快乐的育红班。
  这里面最为不舍的就是孟圆圆小朋友,她曾经是育红班第一个轮流小班长,也是好多人的大姐姐,她喜欢育红班所有,游戏室同学们还有老师,所以每次想到离别,她眼里都要带上一包泪。
  为着这,她没少对着李于蓝哭,央着还要继续上育红班。
  要是让李于蓝说,这上小学学的东西可不一定比育红班多,可她也知道,就算今年再上一年育红班,明年也得上小学,育红班是好,可到了年龄,这小学总得上。
  思来想去,李于蓝找田园拿主意。
  不过李于蓝还真不是第一个找田园的,育红班里,但凡到了年纪该上小学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愿意去。
  田园听着李于蓝说完,先笑起来,“李嫂子,不瞒你说,可不止你一个人来找我问这个事。”
  李于蓝朝着田园凑近些身子,“你说咋整,这孩子想起要上小学就要哭一场,就舍不得咱们育红班,你说家属院好些个哥哥姐姐的都在小学呢,这也不用害怕打怵啊,咋就不愿意上呢。”
  田园也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在育红班里,孩子们也经常和她说舍不得,“舍不得是舍不得,可这小学我想着,还是得上。”
  她说着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咱们家属院在四方小学上学的孩子不少,你也知道,这几年外头乱,老师都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可咱们四方岛没那些风气,我打听过,四方小学的乔校长很负责任,把孩子们送过去,家长可以放心。”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 target="_blank">七月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