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范树云哼一声,“果然让小田猜个正着,那一伙子还没死心。”
邱明说着自己这边的消息,“我听着东来厂的意思,这次他们做出来的麻辣味不输你们,范嫂子,我这先给你们说一声,你们心里有数。”
范树云算着时间,再怎么赶,这次也没和过年的时候一样,赶在东来厂之前让新口味上市,“成,让他们先得意几天吧,回头啊,我们上个新口味。”
不提邱明这边对新口味的好奇,范树云思来想去气不过,起身找田园说这个事情,“虽然你说过,咱们这烤鱿鱼丝做不成独家,以后指定有别家能做出来,可让东来厂仿着咱们做出来,怎么想怎么膈应。”
田园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她伸手捏捏范树云的手指,“气什么,他们顶多高兴两三天,回头咱们那甜辣味的一上场,指定没有他们呆的地方,让他们全都傻眼。”
想到那个场景,范树云又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反手握住田园的手,“幸亏有你。”
她真心实意感慨,幸亏有田园啊。
此时,几百里之外的榆市,水塘镇下河大队,陈采风也发出真心实意的感慨,多亏了田园。
一大早,天蒙蒙亮,陈采风正在做饭,就听着院里轻微开门声响起。
孩子们还没醒,她赶紧从锅屋里起身迎出去。
李来福背着个背篓正推门往里走,见着陈采风,顿时面露喜色。
陈采风使个眼色让他别说话,伸手卸下他身上的背篓,她是常年干农活的,只一上手,就知道这背篓里没剩下什么东西,心里也是一喜。
进了锅屋,一关门,李来福面上的喜色再也压不住,他伸手从兜里拿出个蓝布帕,递给陈采风,咧嘴笑起来,“一点没剩,今天足足两块四毛钱。”
一听钱数,陈采风轻轻抽一口气,她捏住那帕子,先问李来福,“真真都卖个精光?比昨天多两斤的数呢。”
李来福嘿嘿笑,“昨天就好些人没买上,让我今天多带点,你不知道,今天早晨我一过去,没一会好些人就端着碗找过来,要不是我担心有人查又换了俩地方,我早就回来了。”
听着这话,陈采风脸上的笑再也压不住,低头打开手帕,只一看,她皱眉,“不是两块四,咋就剩一块五毛五了?”
李来福摸摸后脑勺,转身从那背篓里拿出布包袱,先把最上头空了的搪瓷小盆端出来,又从底下拿出来一包东西,“你看看。”
只扫一眼那熟悉的包装,陈采风就哎呦一声,“你这从哪里买的烤鱿鱼丝啊,这不是上次海明两口子给带来的吗?”
上次陈海明和田园虽然来的匆忙,可该带的东西也没少带,田园直接从服务社买了四包烤鱿鱼丝,两个口味各两包,陈采风一家都喜欢,原本是舍不得吃,还是后来田园说这东西有保质期才没再放,要不然指定能留到现在的。
李来福见媳妇轻轻抚摸那烤鱿鱼丝的包装,又笑起来,“海明两口子走之前,找我说了,以后日子越过越好,让我好好照顾你和孩子们,昨天我在那巷子里,就听着有人说镇上供销社进来一种可好吃的烤鱿鱼丝,有麻辣的有原味的,叫一家亲海鲜,我一想 ,指定是海明他们带来的那种,就让人给捎了一包,你乐意吃,咱再买。”
陈采风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为着如今家里能有个进账,为着男人的体贴,更为着弟弟和弟妹的话。
她眼眶微酸,语气感慨,“多亏了小田,要是没有她,哪有咱今天。”
李来福狠狠点头,“这话是。”
陈采风重新把钱包好,抬头看李来福,“还是和之前一样,我都把账记好,等他们两口子再回来,该分的分给他们。”
这是早就说好的,李来福自然是没意见,他嗯一声,“要是没有小田这方子,咱们也做不成这酱海鲜,你不知道,好些人今天就给我说,明天还要呢。”
陈采风听得笑起来,有打开搪瓷盆盖子看一眼,“连点汤汁都没剩下。”
“那可不,最后东西还剩两三碗的底,有个人拿个小陶罐直接包了圆,汤水全要,说他们全家现在天天就好这一口,吃着下饭。”
陈采风听着听着又笑起来,她想了想,“那缸里酱着的可不多了,今天我得再去鱼摊那边买些碎货,把另一个缸也给酱上。”
两口子絮絮叨叨说着自家这点小生意,话里话外是对田园的感激。
如今他们做的酱海鲜,是田园临走前留下的方子,原本,田园是想留个卤肉的方子,那东西做出来颜色好味道好,吃一口还想第二口,可同样的,因着香味太霸道,在这村里根本瞒不住,田园考虑以后,还是留了这酱海鲜的方子。
田园最开始做酱海鲜,是靠着自己空间里存货的各种调料,可后来调料用光,不光孩子们和陈海明,连她都想这一口。
所以她后来琢磨着用现有调料做,开始做不出来那个鲜味,还是后来用小虾皮炒熟磨成干粉,靠着这个简易味精,才把味道做个差不离。
她后来想过,这方子食材简单,用的就是海货的边角料,下河大队虽然不靠海,可到底离海近,镇上水产供应丰富,小鱼小虾小螃蟹这些东西,好买还不贵,这酱海鲜是小本买卖,不管挣多少钱,总比卖鞋底鞋垫强。
田园不知道的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陈采风原本对这方子抱着迟疑态度,可田园说的对,不试试怎么也不知道成不成,她想来想去,还是打算试。
那些碎海货很便宜,五分钱一斤,反而是葱姜蒜椒这些东西占了大头,可既然打算试,陈采风也没心疼,按照田园的方子,没缺斤没少两,做了小半缸。
一斤的海鲜下去,这一泡发,杂七杂八能出两斤的东西,那就是七八碗,她也没改价,就按照田园的说法,让李来福卖一毛钱一碗。
最开始,两口子忐忑不安,这一毛钱一碗的卖,那利润可是不小,第一天李来福背着背篓去卖,只卖出去三四碗,就这,他已经是乐得不行,要知道他卖鞋底鞋垫,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挣不着一毛钱。
可让他惊讶的还在后头,第二天,前头几个来买的人又来不说,还拉了好几个人一起。
之后一天接一天,他生意好到自己都不敢信。
如今,他带着五六斤酱海鲜出去,都能卖个精光。
这眼看着,家里日子一日好一日,两口子再没什么不高兴的。
陈采风和李来福念叨几句家里的生意经,然后又忍不住夸田园,“我们老陈家可是有福的,你看小田多有本事,向兵还说呢,那两种口味的烤鱿鱼丝,都是她琢磨出来的,你看看这本事。”
李来福如今对田园也有些迷之崇拜,他只盼着,“要是咱家娃有小田一点的聪明劲,以后也不愁吃喝了。”
两人念叨着田园有本事,殊不知,田园同志更多的本事还在后头呢。
只说现在,舟市,钱良才为着自家的烤鱿鱼丝终于能卖动的时候,家属工厂的第三种烤鱿鱼丝口味,上市了。
第58章 完了完了
东来厂的烤鱿鱼丝刚开始在各个供销社上架的时候,确实是卖出去一些,如付德平所说,他们到底是占着个香字,多一个字而已,对很多人来说就好像是能多得一些东西。
再加上包装很不错,很多人自然要买来试试。
负责查看情况的工人来报告,说烤鱿鱼丝卖的挺好,钱良才心里很是得意,风水轮流转,以前他们朝着家属工厂低头,可现在他们又能硬气起来了!
可这得意只有开头两三天,之后这烤鱿鱼丝卖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钱良才从得意又变成烦躁,叫来付德平,两人亲自去供销社看情况。
挑了个舟市最大的供销社,两人围着卖烤鱿鱼的柜台转来转去,惹得那售货员直看,还以为他俩要偷东西。
弄得两人面上都有些挂不住,想解释什么吧,又无从说起,只能是背着手朝着别的地方,换个角落继续观察。
这烤鱿鱼丝不是便宜东西,买的人不能说多,可也不少,这一会功夫就卖出去两包,可钱良才看的清清楚楚,都是一家亲海鲜的包装。
“咋回事呢,咋都不买咱家的?”钱良才皱眉。
付德平也朝那边看,等又见着一个人拿着包烤鱿鱼丝出来,他厚着脸皮凑上去问,“同志,我看这烤鱿鱼丝卖的挺火,这东西好吃?”
那人见他一身中山装,还不认识这烤鱿鱼丝,还以为他是来舟市出差的,立即就介绍上了,“不认识吧,这可是我们舟市独一份的东西,这烤鱿鱼丝,你可一定要买两包带回去尝尝,看着没,就这个包装的,原味的和麻辣味的,买了包你不后悔,好吃的很。”
付德平见他指着一家人海鲜的包装,又张嘴问,“我看着那还有一种包装呢,看着是大厂的样子,咋,那个不好吃?”
那人顺着付德平的视线朝回看,又挠挠头,“咋说呢,也不赖,就是有些吃不惯。”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 target="_blank">七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