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想想这几次都多亏了有严雪,又由衷地说了句:“小严这同志不错。”
  他这人做事一板一眼,又有点老派,其实不太喜欢用年轻同志,能说出这话绝对很难得了。
  瞿明理笑着看了眼刚还把人气个够呛现在又安安静静跟在后面的严雪,又看他,“强将手下无弱兵嘛。”
  一句话说得庄启祥脸上有了笑意,但这话又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毕竟严雪从以前就是他手下的,是被他从金川调来了县里。
  甚至拿来说严雪都不是不可以,严雪从澄水带来这几个人,也各有各的能干。
  至少严雪如果不带人过来,而是由庄启祥自己在县里另组一个班底,中心能不能这么快走上正轨都不好说。
  一回到中心,庄启祥就把那单子好好收了起来,然后打电话给另外两个镇林业局,确定购买菌种的事。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跟柳湖镇那书记一样不讲究,另外两个镇都表示菌种当然继续要,栽培基地他们都建好了。
  这庄启祥就放心了,虽说少了柳湖镇那5000瓶,但他们还有20000瓶,今年这半年怎么也不算白忙活。
  一月里,数百试管母种正式投入培养,按排贴了标签,除了要卖的,还有中心用来选种对比的。
  庄启祥要进去,都得先洗手消毒,换上白大褂,发现这东西还真是个技术活。
  一月底,试管内的菌丝陆续长满斜面,众人开始分装,将菌种移入罐头瓶进行培养。
  这一步也只开一个培育室就够了,严雪想了想,去跟庄启祥商量,他们几个家在县里的轮流过来看着,让其他人回澄水过年。
  庄启祥犹豫都没犹豫,直接给几个人放了假,至于他跟严雪的,等几人回来再找机会休也来得及。
  周文慧和郭长安都买了不少东西,先往严雪这里送一份,其余的拿回家,只有高带娣没买,只往严雪这送了一份年礼。
  反正她买了,家里也得跟她要钱,还不如不买。要钱她也没有多的,别问,问就是县里花销大,攒不下。
  家里要是嫌少,骂她她也听不到,动手她就跑,正好初二小火车就通了。
  要不是怕家里找到中心去,给严技术员添麻烦,她都不想回来,在县里多好啊,严技术员、周会计对她都很好。
  这一路大包小包,看到的人谁不说一句周会计、郭观察员去了县里就是不一样了,家里人见了更是高兴。
  然后高兴着高兴着,郭大娘再次老生常谈,“正好你回来了,你范婶儿又给你介绍了个姑娘。”
  郭长安一顿,郭大娘还以为他是不愿意,“看看吧,你翻过年都该二十六了,该成个家了。”
  结果郭长安竟然说:“不是,我是想跟您说不用给我介绍了,我自己处了一个。”
  “啥?你自己处了一个?”郭大娘意外,连金宝枝跟郭长平都看了过来,“长安有对象了?”
  见郭长安没否认,郭大娘那脸上立马笑开了花,又忍不住追问:“在哪处的?县里的吗?姑娘人咋样?”
  听得郭长平都忍不住说自家妈:“妈你一下子问他这么多,让他答哪个?”
  “我这不是高兴的吗?”郭大娘瞅了大儿子一眼,又看小儿子,“没事儿,长安你慢慢说。”
  郭长安倒是答得有条不紊,“不是县里的,就咱林场的,您也认识,郎月娥。”
  “郎书记家月娥?”郭大娘很是意外,连叫惯了的称呼都忘了改。
  金宝枝看她那表情,还怕她不乐意,帮着说了句:“月娥挺好的,人能干,性子也好。”
  “我不是说月娥不好。”郭大娘回过了神,“我是瞅她家条件太好,怕咱家够不上。”
  倒把金宝枝说得好笑,“人家看中的也不是咱家,是长安自己有本事。”
  郎月娥那边,郎家人也是这么考虑的,尤其是郎中庭,对郭长安这个年轻人很是赞赏,“一般人碰上这事儿,也就这么地了,有几个还能站起来?”
  郎月娥说得也明白,“我是觉得我俩谁也不嫌弃谁,凑一起挺好的,他自己有本事,也不图咱们家什么。”
  郭长安能调去县里,靠的可不是郎家人提携,他在县里郎中庭在澄水,也帮不上他什么。
  在郭长安眼里,郎月娥就是郎月娥,不是谁的女儿,这让郎月娥觉得很舒服,他们之间也确实有话可以聊。
  于是过完年,严雪收到了郭大娘让郭长安送来的一大包东西,说是谢谢她给郭长安保的好媒。
  严雪简直哭笑不得,“是你俩自己处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还谢我啊?”
  郭长安却明白他妈的心思,“要没有你,我哪有今天,也不能和月娥有走到一起的机会。”
  如果他是那个沉浸在痛苦中走不出去的郭长安,是那个在林场看机库的郭长安,他也不敢想他会过成什么样。
  然后没过几天,郎月娥来县里报到,也给严雪带了一大包东西,还是谢媒。
  两人下次回家,就准备两家人见见面,先把婚订了,再慢慢挑个春暖花开的好日子结。
  毕竟郭长平和金宝枝都要上山采伐,订早了家里没人给张罗,也没法参加。
  送走人,祁放在桌边喝着水看了严雪一眼,“郭长安跟郎月娥,你说过年再告诉我的?”
  脑子还真好使,记性也是,严雪没否认,“对啊,我也是去年秋天才知道。”
  祁放对此没做什么评价,只是低眸扫了眼那些东西,“我是不是也得给齐放和她送一份?”
  严雪顿了下,才反应过来这个她应该是失去姓名的严大小姐。
  这是多缺德啊,还把人家两个当媒人,严雪横了他一眼。
  男人也不在意,过来从后面搂了她,下巴放在她头顶,看着她收拾那些东西。
  简直是个大号随身挂件,还是加热版的,严雪拍了他一下,“你儿子不在,就轮到你了是吧?”
  搬新家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挑水,白天也能有电了,于是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频繁被宠幸,连小肥仔都开始跟着舅舅一起听。
  这会儿俩小的就在对面屋里听广播,时不时还能听到小肥仔发现歌放完了,喊着舅舅催促的声音。
  于是大号挂件代替小号挂件成功上位,不仅抱得光明正大,听严雪问,还理直气壮“嗯”了声。
  然后就又被严雪在胳膊上拍了下,“你既然手闲着,你过来收拾。”
  时间悄然流逝,进入四月,十几个培育室里的菌种陆续培育完毕,培育中心也开始准备发货了。
  菌种都是严雪和郭长安亲自挑选的,用牛皮纸封在罐头瓶里,为了防震,运送的车里还垫了大量碎稻草。
  一辆辆马车从培育中心驶出去,一连发了好几天,20000瓶才全部发完。
  庄启祥就守在办公室里,等各镇的林业局收到货,清点后确认无误,给他这边回电话。
  然后还要派人去教两个新镇接种,严雪他们已经商量过,由严雪和周文慧一组,郭长安和郎月娥一组,分别去两个镇进行指导。
  郭长安行动相对不便,被安排去了同县的东沟镇,严雪和周文慧去的则是隔壁白松县的五岗镇。
  就是这一去,不仅要指导对方接种,还要教明白对方接下来要怎么管理,得出差个几天,几人都回去收拾了下东西。
  收拾完在中心集合,正要出发,有人在门口问警卫:“同志你好,这里是木耳菌种培育中心吧?我想找个人。”
  周文慧那脸色当时就变了,严雪见到,眼也沉了沉。
  第106章 指导
  来人四十来岁的年纪,个子不算高,严雪见过,还去过一次对方家。
  就是见得不怎么愉快,按理说,这人也不该出现在培育中心才对。
  严雪不禁看向身边的周文慧,周文慧已经收回了视线,面无表情,嘴唇抿着。
  但培育中心门口就这么大,不等警卫问对方要找谁,对方已经看到了她们,“文慧。”
  又跟中心的警卫说:“这就是我闺女,在你们培育中心当会计。”
  那警卫恍然,“原来是周会计啊。”并不知内情,看得周文慧脸更冷了几分。
  周父却像无所察觉,走上前,“文慧,爸来看看你。”
  和当初严雪在周家所见时的冷漠相比,态度不知和蔼了多少。
  看到严雪,他甚至还打了个招呼,“你就是文慧单位那个严技术员吧?”
  看来已经不记得严雪去过他家了,又或许那天他本就没仔细看过严雪和刘卫国一行。
  周文慧脸紧绷着,一点都不想和他多言,“您是有啥事儿吗?”
  她怕是家里有事,周父闻言却板了脸,“你是我闺女,没啥事儿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了?”
  那她可承受不起,谁知道他这一看,她要付出多少代价?
  周文慧唇角有些自嘲,“那您来得不巧了,我还有事,这就得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