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采颉细细看着南瑾,早已泪流满面,“娘娘,您终于走到这一日了。”
南瑾自镜中回眸,含笑道:“我也终于全了对你许下的诺,让你得了你想要的自由。”
她拂去采颉的泪,摇了摇头,“不哭了。日子还长,我们的日子总归是会越过越好的。”
待得妆成,南瑾在宫人的簇拥下去了凤鸾宫。
吉时。
南瑾跪于堂下,听女官念过封妃的圣旨,又得皇后授了金宝、金册。
至此,算得礼成。
封妃后,南瑾的位份便与顺妃平起平坐。
她二人皆育有公主,平日里往来走动多了,关系也处得亲密起来。
然而这一日顺妃来找南瑾时,却是哭得眼眶通红,手中攥着的锦帕都被泪水浸湿了大半。
南瑾还当她是怎么了,忙起身迎上前,“姐姐这是怎么了?”
而顺妃却是握紧了她的手,泣不成声道:“妹妹,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第414章 南巡前夕
顺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涌的情绪,才终于能将话说完整,
“今日皇上在朝堂上颁下圣旨,竟废黜了公主和亲的旧制!咱们的女儿......咱们日后再也不用为了她们的将来而担惊受怕了!”
南瑾听得了来龙去脉,也是心中一暖。
本朝自昭淑公主后,皇女终于不用再活成了巩固朝政,稳定番邦的物件了。
也是。
在沈晏辞雷霆手段的治理之下,眼下大懿四海昌平,天下大统,再是不需要依靠牺牲皇女的终身幸福,去换取所谓的边疆安稳了。
南瑾心中激荡,面上也是喜悦,却稍有疑虑道:
“不过公主和亲关乎邦交体统,更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旧制。前朝那些言官老臣向来恪守祖训,他们难道就没拦着?”
“自然要拦着。”顺妃微有不忿,“好些个老臣引经据典,说什么‘祖宗成法不可废’,‘恐失远人之心’。
话才说了一半,又忍不住破涕为笑,“可皇上才不理他们的聒噪,只说谁若是觉得不妥,便将他自家女儿嫁去南蛮、西域。也不必怕‘德不配位’,皇上可认了她们作养女,封了和硕公主的衔,让她们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那些大臣们三妻四妾的,家中有儿有女,谁敢应下这话?便再是不敢置喙半句,只余下高呼‘皇上圣明’了。”
顺妃说罢长舒一口气,仿佛积压在心口多年的那块石头,终于沉沉落了地。
一切都好。
只是所有的好事一并发生,到底是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切了。
到了十月十六这日,南瑾亲自送了采颉出嫁。
她细细叮嘱了许平安许多,又塞给采颉许多体己。
直至送至宫门前,南瑾再不能踏前一步,
唯是带着满心的嘱咐,远远瞧着二人携手走出了这座或许她一生都出不去的皇宫。
而人与人之间牵念大抵总是相互的。
到了十一月初雪那日,南瑾正在暖阁陪着永馨,忽而听见庭院响起一道熟悉的女声,
“都仔细些!我这才走了几日,你们就这样惫懒!这雪不扫干净了,等会儿娘娘带着公主出来赏雪散步,万一滑到摔着了,你们担待得起吗?”
自采颉走后,承乾宫已经许久听不得这般‘聒噪’了。
听得是采颉的声音,南瑾又惊又喜,正要起身去瞧个真切,暖阁的帘子便已被一只冻得微红的手掀开。
南瑾怔在原地,“采颉?你......”
采颉三步并两步上前,已是顾不得规矩,紧紧将南瑾拥入怀中。
她泪似泉涌,连句全话都说不出。
彼此相拥半晌,南瑾才握住她冰凉的手,拢在掌心搓了搓,又惊又疑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采颉抹了把泪说:“奴婢实在放心不下您。奴婢在宫外住着,心里头总觉得空落落的,常惦记着您和小公主。奴婢跟许平安商量过了,想再回来娘娘身边伺候。起码陪着娘娘把公主带大,等公主满了三岁,一切能松快些,奴婢再离宫也不迟。
许平安将奴婢的想法告诉了皇上,皇上也说娘娘身边少不得贴心的人,只要奴婢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只是......”
她声音低了些,听来有几分羞涩,
“只是在宫里头伺候,按规矩是不能有孕的。不过奴婢还年轻,又瞧着前阵子娘娘生育时受的那些苦,心里也实在害怕。
许平安他待我很好,他说生儿育女的事儿受苦的到底是我,我若愿意要孩子,他自欢喜。我若不愿,这一辈子只两人相知相守,清清静静地过日子,也是极好的福分。”
南瑾含泪摇头,“你实在是糊涂了。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
“好日子也不是只得守着男人过才算。”采颉笑,“娘娘说过,在您心里一直把我当成您的姐妹,那我与娘娘便是姐妹相伴的情分了,哪里是一句寻常主仆可以说得清?
总归在宫里,我也能时常见到他,还能日日陪在娘娘身边,我只觉得再没有比这更欢喜的事儿了!”
她说着目光习惯性地扫向窗外,看雪又积了一层,立刻皱了皱鼻子,
“再说了,我要是不在,娘娘您性子太好,从来不舍得严待下人。您瞧瞧,这雪下得紧,他们扫得就不够勤快!这才多一会儿功夫又积起来了!万一摔着娘娘和公主可怎么好?”
南瑾被她这理直气壮又带着几分撒娇的抱怨逗得哭笑不得,
“这雪一直下个不停,你总不能叫人一刻不停地扫吧?你不在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也勤快得很,哪有你说的这般惫懒了?”
“不管不管!”采颉扬起下巴娇哼一声,“反正娘娘离了我指定是不成的!”
这日后来,南瑾与采颉并肩而坐,听她絮述了许多在宫外所见的趣事。
临用晚膳之际,采颉忽而想起一事,兴致勃勃地与南瑾说:
“对了娘娘,奴婢听许平安说,本来今年皇上是要南巡的,后来因着您和皇后娘娘都怀着身孕,才往后搁置了。
皇上的意思是,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便要带着娘娘们一起下江南去呢!
到时候许平安肯定要跟着伺候主子们的康健,奴婢也能跟着娘娘出去长长世面了~”
闻言,南瑾下意识皱了眉头。
江南......
日子平静得久了,以至于南瑾恍惚间都快要忘了那件事。
当日兰婼留给了南瑾两样东西,
其一是当年在父亲出事前,南瑾送给他的那枚如意结。
其二便是那张写有地址的字条。
那张字条虽然早已化为灰烬,
但上面留下的那个地址,却是深深烙印在南瑾心头。
金陵府上元县齐康道十六铺。
这地址和父亲的死会有什么联系?
南瑾想:
待此番去了江南,她定是要去瞧一瞧,看看这处地址究竟藏了怎样的秘密。
第415章 二下江南
这一年的除夕,便在漫天寂寂烟花中无波无澜地度过了。
过了上元节,正月十六日圣驾启程往江南。
经天津卫、琅琊,于正月二十三抵达山东泰山。
天子登临行封禅大礼,祈国泰民安。
仪仗于泰山脚下停留三日,后继续南下,过济州府、泰安州,自安德改行水路。
龙舟御船沿运河南下,便于沈晏辞一路阅视闸口、堤堰等河工水利。
再经广陵、常州,于二月十九日抵达金陵府。
此行南巡每到一地州府,沈晏辞都会短暂停留上几日,召见当地官员垂询政事,亦微服体察民情。
而随行的后妃们也得了恩旨,可换上常服,由宫女、内监及精兵侍卫随护,扮作寻常富贵妇人,在驻跸地附近游览,感受当地风物。
只是时值晚冬早春交接,北地寒气未消,南地亦时有料峭春寒。
一路行来,百姓多避寒不出,街市之上往往显得有些冷清寥落。
然而自行队抵达金陵府后,情形却是大不相同了。
江南早知春,甫一入上元,便觉暖春融融,生机萌动。
街巷间卖各色零嘴儿、糕饼果子的小摊贩渐渐多了起来。
时人趁着晴好,纷纷出行踏青,摊市前讲价说嘴之声不绝于耳,端的是热闹非常。
金陵府得玄武湖穿城而过,城中水道两岸遍植烟柳。
此际正是春意盎然,柳花飞絮,更有莺啼燕啭,婉转其间,溢出一派旖旎春光。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漫天若雪飞絮对于曾患过哮症的宸轩而言却成了隐患。
太医虽说宸轩的哮症已然痊愈,但皇后顾着自己的孩子总是小心谨慎的。
唯恐他吸入飞絮引发旧疾,于是自在金陵府入住锦绣楼后,便寸步不离地守着宸轩,自个儿也是不愿出门了。
这一日,南瑾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藻纹织花锦裙,满头乌发用丝带松松束在脑后,只在鬓边簪了一朵样式轻简的翠雀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