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放开我!滚开!”杨柳儿拼力挣扎,指甲在门板上划出刺耳声响。
她冲着门外嘶喊,
“爹爹!你不能这么对我!你们不能这么对我!祖母尸骨未寒,你做这样的事,就不怕祖母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门外只沉默了一瞬,便有冷硬的声音浇熄了杨柳儿所有的希望,
“正是不忍让你祖母在九泉之下为你忧心,为父才不得不行此下策!你以为你为何能得此恩典归家守灵?
是你祖母!是她老人家临终前托人带信给太后,说她一生最宠爱的就是你,遗愿便是你能回府替她守灵!
她拼尽最后一口气,都在为你的前程铺路!你若执迷不悟不肯依从,才是真正伤透了你祖母的心!”
父亲的声音陡然严厉,“你不是最听你祖母的话吗?你祖母临终前,让为父务必向你交代了她的遗言,她是要告诉你,你生在杨家,便必得先是杨家女,而后才能是你自己!”
......
怎么会......
原来连唯一疼爱她的祖母,竟在临终前也算计着,要如何利用她去为整个杨家的前程铺路?
那她又算什么?
她杨柳儿究竟算是什么!?
这日后来,杨柳儿不再挣扎。
她像一具行尸走肉,被粗暴地拖回那张曾承载着她少女梦想的床榻。
在令人作呕的气息和粗暴的起伏中,她只是睁着眼,空洞地望着帐顶模糊的柳树彩画。
她的闺名唤作杨柳儿。
杨柳随风飘荡,柔韧而充满生机,寓意着自由、坚韧与希望。
可她的人生,却一早就被狂风折断了柳枝,
从未有过片刻,能真真切切地得了这般美好的寓意。
第391章 他的身世4
这封密信的全意大抵如此。
写到最后,执笔人仿佛乱了心绪,字迹也变得潦草起来。
太后的笔迹皇后再熟悉不过。
且这金雕麒麟乃太后所赠,外部并无破损痕迹,密信必得是在麒麟铸成之前,就已被封存其中了。
殿内沉默复沉默。
这样死寂的氛围,几乎是连呼吸和心跳都骤顿了,人也混沌得木然。
末了,皇后将信笺揉成一团,丢入了手边焚着花果香的熏炉中。
火舌攀卷着,很快就吞噬了扭曲的字迹,烧作一缕黑烟袅袅消散。
信笺可以被轻易焚毁。
但秘密一旦被知晓,便是充聋作哑也无法从心底驱散。
皇后看向南瑾,睫毛微颤,“你信吗?”
南瑾蓦地一怔。
太后与沈晏辞面和心不和已久,
原先南瑾不明白,他们母子之间何以有这样多的算计。
如今看来,若说太后是因为早年的屈辱经历,将对杨家的怨恨、对命运的不甘,全都扭曲地滋长在了沈晏辞身上,如此似乎倒也说得通。
可这并不是此事的关键。
南瑾与皇后并肩而坐,近乎耳语道:
“暂且不论咱们信不信这件事,臣妾以为咱们是该先搞清楚太后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杨家当年逼迫太后做出这等混淆皇嗣的事,按理来说,这件事当是太后的耻辱,更是悬在他们杨家头顶的一柄利剑。
太后应当比谁都害怕这件事被抖出来,更要烂在肚子里才是。”
她缓一缓,眸色更沉,“一旦此事泄露,无论皇上是不是先帝的血脉,杨家满门都必遭灭族之祸。”
皇后接过了话口道:“就算太后记恨杨家入骨,想要以此报复,但她总也该为了端王考虑。
若皇上当真并非先帝血脉,大懿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端王也定得不了安稳。这事无论怎么想,于太后而言都不会有任何好处。”
南瑾目光扫过地上散落的金玉碎片,想了想道:
“娘娘素来不喜奢靡,太后深知娘娘的性情习惯,知道这金雕麒麟便是赏赐给娘娘,多半也要放在库里保管,不会轻易摔了碰了。
若非您有心想要为陇原旱情出一份力,今日二皇子又在无意中闹出意外,太后放在麒麟中的这封密信,又怎会被娘娘发现?”
她看着皇后,一字一句道:“又或者说,太后打算什么时候让娘娘发现?”
皇后心下了然,颔首道:“太后从前在各宫都安插了眼线,本宫宫中的花霖便是太后的人。这些暗桩瞒不过本宫的眼,自然也瞒不过皇上。
只是从前碍于母子情分,皇上不愿戳穿。如今太后仙逝,皇上已下旨将各宫中曾为太后暗中行事的宫人,尽数召回内务府,分派去做最粗重的活计。而花霖......”
皇后略一思索,“好像是被打发去了浣衣局。”
话落片刻也不耽搁,忙叫顺喜去浣衣局传了花霖来。
不多时,花霖人入了凤鸾宫。
甫一进门瞧见了满地狼藉后,她旋即惊得变了脸色,给皇后请安时的语气也极不自然,
“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以手支颐斜靠暖座上,口中淡淡道:
“从前你在本宫这儿是做惯了洒扫活计的,且将地上的碎片先清理干净了。”
花霖哪里敢作他话?
忙不迭埋头徒手去捡了那些金玉碎片。
皇后垂眸静静看了半晌她的局促,忽而问道:
“这麒麟你可瞧着眼熟?”
花霖勉强挤出一丝僵笑来,忙道:“见过见过,奴婢记得是太后送给皇后娘娘的。”
皇后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本宫不是在问你这些。”
花霖闻言指尖一颤,金玉碎片锋利的边缘立时在她指腹上划开了一条细长的口子。
她顾不得疼,只猛地俯身下去向皇后磕了几个头,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奴婢愚钝,奴婢不知皇后娘娘所言何意......还请娘娘明白示下?”
“呵。”南瑾猝然一笑,“瞧你,好端端的与你说话,你怕什么?”
她端起茶盏,徐徐撇去茶汤上的浮沫,和颜悦色道:“继续捡吧。”
花霖手中动作愈发僵硬,却才拾起一块碎片,又听得上首位的南瑾道:
“等下拾掇好了,自个儿去慎刑司领五十大板。”
五十大板?
如今暑气未过,五十大板落在身上,便是精壮些的内监也得被活活打死了去!
花霖吓得面无人色,叩首如捣蒜,
“瑾嫔娘娘饶命!奴婢不知犯了什么错,奴婢......”
“你不知?”南瑾重重将茶盏撂在桌上,厉声道:
“这金雕麒麟是太后赏赐给皇后娘娘的最后一件礼,偏叫你这不长眼的给摔了去。如此还不当罚吗?来人......”
这明晃晃的脏水就要泼下来,花霖哪里还敢再嘴硬?
只得膝行到南瑾身前,扯着她的裙摆哭诉道:
“瑾嫔娘娘饶命!皇后娘娘饶命!奴、奴婢实在是没办法......”
听得她松口,皇后瞟她一眼,肃声道:
“本宫不管太后从前是拿银子收买了你,还是用你全家老小的性命威胁于你。现在她死了,本宫如今只问你一句话。关于这尊金雕麒麟,太后生前可曾对你交代过什么?”
花霖知道事情再瞒不住,只得哽咽道:
“太后娘娘是与奴婢说过,若、若端王殿下来日遭遇了什么不测,便让奴婢寻机告诉皇后娘娘,她赠与娘娘的这尊麒麟中,还藏着别的‘好心思’。至于这‘好心思’到底是什么,奴婢真的不知道!”
闻言,
南瑾与皇后面面相觑间,俱是沉默了。
第392章 他的身世5
原以为能从花霖口中得知些有用的信息,
可而今听她所言,却让这事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南瑾默默思索着,
若太后让皇后发现沈晏辞或许不是先帝骨血的前提条件,是端王出现了意外。
那便说明太后隐瞒此事,是为了保全端王。
一旦沈晏辞对端王下手,太后便要鱼死网破,借皇后之手戳破这个秘密。
可且不说沈晏辞与端王手足情重,就算沈晏辞当真对端王下手,太后又凭什么会认为,她将这个秘密告诉皇后,皇后便会如她所愿将整件事说出去?
皇后与沈晏辞是青梅竹马的情分,她是沈晏辞的发妻,更是大懿朝的国母。
将沈晏辞身世有疑一事昭告天下,对皇后能有什么好处?
她不但会与沈晏辞离心,更会失去一切尊荣、地位,甚至是性命。
皇后怎么可能为了替端王讨个说法,去与沈晏辞针锋相对?
这件事不合逻辑。
然而再不合逻辑,这件事也只能到此为止。
皇后已是没有要深究下去的意思了,她打发了花霖下去,而后看着南瑾道:
“瑾儿。今日无论你我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咱们都只能当做从未听见,从未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