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登云天> 第75章

第75章

  
  他眼中的焦急与话里的关切,无一是假。
  皇后与他对视须臾,心尖儿涌起的暖意,具象化作了脸上的恬然笑意。
  她反握住沈晏辞有些冰凉的手,与他双手合十,
  “臣妾没事,要皇上担心了。”
  沈晏辞暗暗舒了口气,才问:“那因何事这样急着要见朕?”
  皇后目光落在堂下,冲近身伺候的宫人扬了扬下巴,
  “本宫有事要与皇上说,你们且下去。”
  待殿中只余下帝后二人时,皇后表情略显凝重道:
  “皇上,自从大皇子上回中毒后,臣妾心里就一直惴惴不安,总觉得事有蹊跷。”
  沈晏辞道:“乳母孙氏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皇后是在担心什么?”
  皇后徐徐道:“臣妾也曾为人母,照顾洛儿时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上足了心。
  臣妾相信全天下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大都会与臣妾一样上心。
  可何以大皇子养在贞妃膝下,却是隔三差五就会落病?”
  沈晏辞大抵知晓了皇后要说什么,他无谓地摇头,
  “朕明白皇后的意思。只是谦儿是贞妃早产所生,你也知道,他于贞妃而言,来的有多不容易。她那时候才小产,不过三个月就又有了身孕。
  母体孱弱恢复不佳,孩子难免也会体弱多病。朕知道宫里头有流言蜚语传着,说贞妃是为了争宠,故意让谦儿得病......”
  “皇上昨日去太后宫中看过大皇子了?”皇后截断沈晏辞的话,又问:
  “那皇上理应瞧见了大皇子面色红润,哭笑声洪亮,跟养在贞妃身边时,那副病恹恹的模样截然不同。
  臣妾与太后不过养了大皇子十日,就能将他养的身体康健。
  贞妃身为人母,理应对大皇子更加上心。可为什么大皇子在她身边,身子却一直不见好?”
  沈晏辞思忖少顷,目光灼灼相望于皇后。
  有言词吞吐在喉头,随着喉结的滚动又被咽下去,并未说出口。
  皇后只得更进一步,寒了语气,开门见山道:
  “做母亲的,自然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可若大皇子......并非是贞妃的亲生骨血呢?”
  沈晏辞乍听此话,未免有些糊涂,“不是她的孩子?”
  皇后从手边小几上,取过一叠卷宗递给沈晏辞。
  “前些日子,臣妾让顺喜去查了当年负责给贞妃接产之人。原本只是有个疑影,可没想到这一查下去,却愈发觉得事有古怪。”
  皇后吐出一口寒气,“这些卷宗详细记录了当年给贞妃接产之人的近况。这些宫人,不是死了,就是无端人间蒸发没了踪影。
  如此看来,倒更像是他们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也有人急于要将他们连同那个秘密,一并从这世上抹去。”
  沈晏辞撂下卷宗,瞳孔骤然紧缩,
  “皇后是在怀疑,大皇子并非是贞妃所生?而是她命人从宫外抱回个婴孩来,谎称是朕与她的骨血?”
  沈晏辞能在短暂的犹疑过后就问出这话,便说明他心中一早就怀疑过此事。
  如此,皇后心中便有底了。
  她点头,“当年侯院判曾说过,贞妃怀这一胎时,距离她上回小产时间太近。母体孱弱,龙胎自是难以保全。这件事只有皇上与臣妾知晓。
  那时贞妃小产后日夜以泪洗面,得知再度有孕,好容易才复了笑颜。皇上不忍让她接连承受打击,这才瞒着她,又吩咐太医院竭尽全力为她保胎。
  但这一胎究竟能不能保住,咱们心里都没个准数。后来南巡时,宫中传出消息,说贞妃早产,平安诞育下了皇子,皇上和臣妾得知此事后都十分欢喜。
  可欢喜过头,许多事儿或许也就忽略了。不知皇上是否还记得,那时侯院判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皇后看着沈晏辞泛着锈青的脸色,轻声道:
  “他说大皇子福泽深厚,得漫天神佛庇佑,身体康健,全然看不出......像是个不足月的孩子。”
  第107章 滴血验亲2
  殿内极静,恍若一潭死水,连半分波澜也不允许被掀起。
  鎏金博山炉袅袅腾起乳白色烟气,笼罩在帝后之间,凝成一道朦胧的雾障。
  沈晏辞脸色愈发难看,隐约可见太阳穴突突跳着。
  可皇后却不得不劝他,
  “臣妾和皇上一样,都十分疼爱允谦。可皇嗣之事,不容丝毫偏差。如今这事儿既然存了疑影,咱们也是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她轻轻摩挲着沈晏辞的肩膀,缓声道:
  “要想证明允谦是否为皇上的血脉,眼下只有两个法子。
  其一,是叫人将雨燕传来问一问。她是贞妃的贴身婢子,也是当年负责给贞妃接生的那一众宫人中,唯一‘幸存’之人。
  可若是问了她,这件事必然会闹得沸沸扬扬,合宫皆知。于皇上清誉有损。”
  “不能问。”沈晏辞厉声否道:
  “不单是朕的清誉,这事也关乎到谦儿。如今皇后的顾虑也不过是揣测,事情一旦闹大,若最后证明谦儿当真是朕的孩子,他长大后知道了朕曾经怀疑过他,定会伤了朕与他的父子情分。同时,也是寒了贞妃的心。”
  “臣妾也如此认为。”皇后颔首,“所以臣妾并未擅自做主拿下雨燕,今日与皇上说这些话时,也不许宫人在一旁伺候着。”
  她表情愈发为难,又说:“至于这另一个法子。臣妾不敢说。”
  “没什么不敢说的。”沈晏辞神色凝重,缓缓吐出几个字:
  “滴血验亲。”
  皇后闻言眸光一颤,“只是这法子要刺破皇上的龙体取血,实在是......”
  “迷信之事向来是无稽之谈,朕不信,也不会忌惮。”沈晏辞扬声冲门外唤了一句,
  “李德全,你动作利落些,备下一碗清水,再去传了侯院判来。”
  李德全去请的急。
  几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侯院判就从太医院跑来了皇后宫中。
  他跑得满头大汗,立在堂下喘着粗气向二人请安。
  今日皇后宫中气氛格外诡异。
  满宫不见一个宫人伺候,皇后怀中抱着啼哭不已的大皇子,身边也没个乳母跟着照顾。
  沈晏辞也并不如往常一般,会许他先喘匀了气再发问。
  而是冷着声音冲他撂下一句,
  “今日朕与说过的话,叫你做过的事,你若敢传出去半句风声。朕会杀了你。”
  侯院判闻言大骇。
  他跟了沈晏辞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听见沈晏辞说出这么重的话。
  他不敢怠慢,忙不迭跪下,叩首道:“微臣不敢!”
  沈晏辞叫他起来,而后问:
  “当年南巡时,你随行照料朕与皇后安康。回宫后,贞妃诞育大皇子已近满月。那时朕命你去给大皇子请平安脉,你似乎与朕说过,大皇子脉象强健有力,丝毫看不出是不足月的孩子?”
  侯院判强压着心头忐忑,沉声道:
  “回皇上,大皇子虽未足月,但也是贞妃怀足了八个月零十日所生,与足月生产差别并不大。
  微臣当日之所以会那么说,是因为宫中添了皇子是喜事,微臣看皇上十分欢喜,于是就说了些讨喜的话......”
  “罢了。”
  后头的话沈晏辞不想再听下去。
  他挥袖指向凤案,语气冷冽道:
  “朕今日叫你来,只要你做一件事。”
  侯院判顺着沈晏辞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凤案上放着一白玉瓷碗,碗中满盛清水。
  他心脏骤然发紧,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眸子,
  “皇上这是要......”
  “你上前来,在朕与大皇子指尖各取一滴血。滴入碗中便是。”
  沈晏辞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更是惊的侯院判头皮发麻,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您是万乘之尊,龙体怎可轻易受......”
  劝谏的话才说出口一半,沈晏辞锐利的眸光已然剜在侯院判身上。
  他艰难地吞了口唾沫,不敢再劝下去。
  只得耷拉着脑袋,硬着头皮从随身的医箱中取出银针来,
  涂酒过火淬了,而后颤颤巍巍地走到沈晏辞身边。
  沈晏辞不作犹豫伸出手指,
  侯院判闭目咬牙,一针刺下去。
  而后,便见沈晏辞将破溃的指腹捏得发白。
  有一滴殷红的血珠,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入水中。
  侯院判不敢延误,转身走到皇后身前,声音发抖道:
  “还、还请皇后娘娘帮微臣攥住大皇子的手腕......”
  大皇子哭得撕心裂肺,皇后听得这哭声也是红了眼,一时不忍。
  最后,还是沈晏辞当机立断,
  他抓过大皇子藕断似的小臂,催促侯院判利索下针。
  随后迎着孩子的哭声,蹙眉挤出鲜血,落入碗中。
  侯院判吓得面无人色,他连连后退了好几步,直到视线彻底看不见碗盏,才跪在堂下将头埋得极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