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蓦回鸾> 第165章

第165章

  
  “妾明白。”孙微恭维道,“太后处处为世子考虑,用心良苦,实教妾感怀。”
  太后叹了口气:“只盼他不负我才是。”
  说罢,她看了孙微一眼,又道:“太子前几日还提起,说阿隽在三吴和广州都立了大功,恰好尚书台和中书省有些职缺,待孝期满后,想让他入内朝为官。不过王仆射说,阿隽行事冲动,终究少了历练,难为内朝所用。你也知道,如今内朝之事,都是王仆射做主。阿隽要进去,总该经他首肯。我自是盼着阿隽能有一番作为,他若应了这婚事,与王仆射成了一家人,一切皆顺理成章。可岂料阿隽拒绝得这般干脆。大丈夫志在天下,岂可为眼前所困,你说呢?”
  第238章 争执(上)
  孙微从太后宫里出来,已是午后。
  她一路思忖着,才出到宫门,忽而发现司马隽和万寿郡主在这里等着自己。
  “太后说了什么?”不待孙微开口,司马隽已经上前来问道。
  孙微不理他,只向万寿郡主礼了礼:“多谢郡主帮忙解围。”
  “不过劝两句罢了,见外的话,不必多说。”万寿郡主没好气地对司马隽道,“你为何总是要忤逆你祖母?除了圣上,她便是一言九鼎,又是你的祖母。她连你的婚事也做不了主,还被你当众顶撞,你教她如何想?”
  司马隽平静地说:“别的话,我先前早已经说过了。太后仍要一意孤行,我也只好据实以告。”
  万寿郡主摇头:“璇玑有什么不好?还是说,你心里有了别的女子?”
  “没有。”
  万寿郡主冷笑一声:“那么你究竟是不喜欢璇玑,还是不喜欢王氏?”
  孙微唯恐司马隽那又犟牛的嘴里又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赶紧道:“世子可是太后的亲孙儿,与王氏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有什么不喜欢王氏的说法?天色不早,先回去吧。”
  万寿郡主叹口气:“罢了,左右是你们的家事,我急什么?今日,你二人也不必急着回去,随我走吧。”
  孙微问:“去何处?”
  “自是去我家中。”万寿郡主道,“我家那老叟,从昨日就骂世子忘恩负义,回京也不曾上门造访。再这样下去,我怕他又要犯病了。就劳烦你王妃和世子去看他一眼吧。”
  孙微倒是正有去拜访周昶的意思,欣然应下。
  再看向司马隽,他倒是没有了先前那执拗的神色,并不推拒。
  万寿郡主邀孙微同乘一车,待得车马走起,她露出些怅然之色。
  “眼看入了秋,冬天又要到了。太傅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药石不曾断过。你不是有卜算后事的本事么,不妨为我算一算,太傅还有多少时日可活?”
  孙微看她,心想,原来是为了这个。
  她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上辈子,周昶在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这辈子,因得万寿郡主找到了他,将他带回健康好好医治,他活到了现在。但周昶病入膏肓,只怕纵然如此,也没多少日子了。
  万寿郡主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知事情不妙。
  “说吧。都一把年纪了,不过是早走几日晚走几日的事,你说出来,我也好有数。”
  孙微道:“度过今年冬天尚且无碍;可明年冬天极冷,太傅恐怕就难了。”
  “你是说还有一年?”
  孙微道:“这等事,妾也不过能知晓大概。天数常变,郡主切莫因此自苦才是。”
  万寿郡主一时无言,片刻后,似有些不甘心:“可有什么化解的法子?”
  “郡主想必已经给太傅找了最好的郎中,已是尽了人事。”
  万寿郡主微微颔首,神色落寞,不再言语。
  待到下车前,万寿郡主对孙微嘱咐道:“太傅已经这副模样了,他要做什么,我也不拦着。日后,你和阿隽要找太傅,光明正大上门来便是。只要太傅愿意见,可畅行无阻。”
  孙微愣了愣,忙道:“郡主何出此言……”
  “太傅总说惦记那老宅,三不五时往哪里跑,他以为我会相信?不过是为了去见你和阿隽罢了。”
  事已至此,孙微也不遮掩,干笑一声:“原来郡主都知道。那么郡主可知,太傅为何见我们?”
  “他既然不想教我知道,便是些我不能知道的事。既然如此,我不知道也罢。”万寿郡主自嘲一笑,“他只剩这点时日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莫非还能把天掀了去?”
  入了府中,万寿郡主只让管事带司马隽和孙微去见周昶,自己则回了内院。
  周昶在书房里等候。
  几个月不见,他又消瘦了许多。
  如今,天将将凉了下来,他已经穿上了冬衣,屋子里也生起了炭火。
  他摆摆手,让他们不必拘泥虚礼,咳了两声,哑声道,“亲事商议得如何?”
  司马隽道,“我不会娶王璇玑。”
  周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水,待咽尽了,问道:“为何?”
  “王磡把王璇玑嫁给我,不过想在我身旁安插棋子,教我受制于他罢了。我不能应。”
  “哦?”周昶看向孙微,“王妃怎么说?”
  孙微道:“王璇玑可以是王磡的棋子,但为何不能是世子窥探王氏的眼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世子若不想一辈子为王氏掣肘,便学会面对王氏,进而才能谈与王氏一较高下。”
  司马隽看向她,皱眉道:“我与王氏,必有一战。夫人让我娶王氏女,是想让她看着丈夫与手足相残么?我的妻子,在夫人眼里是什么?亦不过随时可弃的棋子?”
  这一连串发问,反而让孙微一时语塞。
  ——你是孤的妻子,怎可弃你不顾……
  她又想起了上辈子,司马隽临终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周昶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笑了两声。
  他不理会司马隽,转而问孙微:“王妃以为如何?”
  孙微定了定神,看着司马隽:“世子就算觉得妾冷血无情满腹算计亦无妨,妾也还是那句话,世子应当迎娶王璇玑。”
  司马隽瞪着她。
  她也瞪着司马隽。
  周昶缓缓道:“王妃何不说说理由?”
  “世子去见过太子,想必都知晓了。太子要举荐世子入内朝,眼下反对的,正是王磡。”
  “那又如何?”司马隽道,“王妃要我应下这门亲事,就为了入内朝么?”
  “世子莫非以为入内朝不重要么?待明年孝期满,世子官复原职,就不得不返回江州。届时世子远离健康,太子便只能在朝中孤军奋战。世子曾说,太子是那天下苦盼的明君,为人臣者,当全力辅佐。可如今,太子正是需要世子辅佐之时,世子却要离京而去,难道是正道?”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连周昶也忍不住频频点头。
  司马隽却道:“王妃此言差矣。内朝是王磡的地盘,在他的地盘上与他作对,岂是长久之计?他能让我入内朝,莫非就不能将我收拾了么?就算他不杀我,只消将我困住,我不禁失了江州,还不能在朝中立足,首尾难顾。届时不仅帮不了太子,还自身难保。这又是哪里来的正道?”
  第239章 争执(下)
  这话出来,室内一时安静。
  周昶只慢慢喝着水,似在沉思。
  “世子多虑了。”孙微道,“朝中格局,向来不在于王磡以为如何,而在于太后以为如何。在支持太子之事上,太后向来与世子同道。方才,太后与妾提起世子入朝之事,便说明在太后眼里,王仆射在朝中势力太大,到了须得遏制的时候。她乐意助世子一臂之力,亦乐见太子在世子的帮助下,与王磡分庭抗礼。既然有太后作保,世子何必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司马隽淡淡地说:“夫人想得太天真。太后今日作保,若明日不保了呢?我岂能将王璇玑赶出家门?我的祖母,我最为清楚。”
  孙微看他油盐不进的模样,心中气恼。
  “我只问,世子究竟想入内朝么?”她问。
  “当然想。”
  “若是想,为何不尽力争取?世子既然说了与王氏必有一战,便须得未雨绸缪才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尚且可忍,世子区区一桩婚事,怎就不可忍?”
  “于我而言,这并非只是婚事。”司马隽道,“勾践纵然卧薪尝胆,最后取胜,仍是凭刀兵说话。我手中有江州兵马,又何须服从这等摆布?”
  “世子去了江州,谁去保护太子?”孙微问,“将来一旦世子与王磡动兵,太子便会落入王磡的手中,世子要眼睁睁地看着太子为质么?”
  “夫人为何不能信赖于我?我自会设法保护太子。”
  孙微冷笑:“妾若告诉世子,太子有一日会中毒,世子纵然全力想救,也只能救回来一具躯壳。世子信么?”
  这话,让司马隽和周昶都变了色。
  孙微继续道:“妾知晓,世子一向不信这些。但世子别的可以不信,唯独这次不可不信。世子若任性妄为,不但是太子和这天下,连世子也会命丧黄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