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证据确凿的案子,四海皆知,当年更是由皇帝一手定性,温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到了现在,基本上没了后人。
  如今要翻案重查,等于说皇帝办错了案。
  让一个帝王承认这样的错误,又是在证据不是那么确凿的情况下,确实有点难。
  不过皇帝终究是皇帝,哪怕是年纪大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有些过人之处。
  皇帝沉声道:“温允叛国投敌之事既有新的疑点,便由三司会审,重新查过,此事由太子和瑞王负责。若温允乃至整个温家真被冤枉了,朕自会给温家证名,但若有人想要借机诬陷义勇侯府,朕也决不轻饶。”
  四皇子瑞王在刑部轮值,由他和太子一起处理此事也合适。
  不过若是以往,皇帝大抵会让太子全权负责此事。
  上次太子的所作所为还是让皇帝心底有气儿,此时正好要借机点一点太子。
  太子和瑞王面上一点情绪都没流露,上前领旨。
  皇帝又看向季侯爷:“案子既然涉及到了义勇侯府,这些天侯府众人和驸马就呆在府上,也方便太子、瑞王和三司登门拜访。等事情查清误会解除,朕让太子和瑞王亲自前去侯府拜访。”
  季侯爷:“老臣谢皇上。”
  皇帝嗯了声,视线落在季选身上。
  这可是个棘手的人,放在哪里都不合适。
  万一,案子还没查清,他人就没了,那可就不好了。
  这时梁靖红着眼死死盯着季选道:“皇上,臣愿看护此人,直至事情查到水落石出。”
  梁靖一开口,皇帝觉得还挺合适。
  季选既然承认自己温家的后人,如果最终查清温允仍是卖国投敌之辈,梁靖便可亲刃此人,如果温家真和此事无关,那梁靖就是在保护唯一的证人。
  无论是哪种情况,在事情未查清之前,梁靖都会用十分心力保护季选不受人所害。
  不过梁靖的提议被萧宴宁给反驳了,他起身道:“父皇,儿臣觉得不可。此人至关重要,梁家上下能用的人总共也没几个,不如儿臣代为看管。”
  “福王不可。”秦追道,他没看萧宴宁,心里则恨不得拿个碗把他给砸晕了。
  就算他和梁靖关系好,这种事岂能随意参合。
  秦追心思飞转,他道:“此人既承认自己是温家后人,此时还是罪臣之后,不如先把人送到诏狱,由于镇北府司于桑于大人代为看管。”
  秦追这话一出,萧宴宁在心里彻底松了口气。
  诏狱的确是个看管季选的好地方,远比梁家和他的福王府要好。
  皇帝听了秦追的建议沉思了下,他看了看梁靖又看了看萧宴宁,最终还是决定把季选关在诏狱。
  陈年旧案虽早已被定性、封存,但想要找出案卷并不难。
  难的是,案子已过十年,重头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说不定查到最后还会一无所获。
  不过皇帝既已经开口,那此事无论如何都要查下去。
  解决了季选生存的问题,萧宴宁忙道:“父皇,儿臣没什么见识,今日愿意与太子哥哥和四哥一起查案。”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平日里书都读不好,会查什么案子?你就在你的福王府老老实实呆着就好。”
  谁不知道萧宴宁和梁靖关系好,要真让他参与此事,他还不知道要折腾出什么事呢。
  到时难免要落人口实。
  萧宴宁还想说什么,皇帝瞪了他一眼,萧宴宁一脸悻悻地闭嘴了。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该吩咐的也吩咐下去了,皇帝也没心情赏礼部特意为他准备的烟火了。
  于是一脸麻木地让众人退下。
  这个万寿节,皇帝能记一辈子。
  **
  回到乾安殿,皇帝立刻派明雀前去查义勇侯府最近发生的事。
  义勇侯府找传家宝血玉萧的事根本没避讳人,很高调,所以明雀很快就拿到了想要的消息。
  “义勇侯府失窃当晚,侯府追查窃贼时遇到了小七?”听到消息,皇帝坐直了身体道。
  明雀并未隐瞒:“是,据说当时福王送梁大人回府,路上遇到了义勇侯府的人。”
  皇帝的眉头皱了皱。
  明雀神色不变,又接着道:“而后数日梁大人时常入王府探望福王,并未有异常。只是倒有一事蹊跷,太子被御史胡游弹劾那晚,福王送梁大人回府的途中据说遇到了有人跟踪……”
  皇帝心里本来还在纳闷,萧宴宁怎么好像随时随地都在送梁靖回府。梁靖他上过战场杀过敌,怎么还需要送了。
  此时乍然听到有人跟踪萧宴宁,皇帝立刻坐直了身体:“竟然有人跟踪小七?这么大的事,朕怎么没听小七提起过。”
  明雀犹豫了下道:“当时恰逢皇贵妃禁足,加上王爷并未受到伤害,所以王爷没有放在心上吧。”
  皇帝一愣,私自跟踪皇子这事可不小,萧宴宁平日里受点委屈都要跑到宫里抱怨,当时也是因为皇贵妃之事不想惹他心烦吧。
  想到这里皇帝随即冷哼一声:“想必是季堂这个老狐狸做出来的事。他怀疑除夕之夜季选被小七给救了,所以才会一直暗中派人跟踪……除夕当晚梁靖也在,他们要是真遇到了季选,就梁靖那性格,听了季选所言,不想着把义勇侯府给拆了才怪。随后数日哪还能有心思天天往福王府跑……救季选的人应该是和小七、梁靖无关,也就季堂做贼心虚弄出了跟踪之事。”
  话说到后面,皇帝的声音越来越轻,刘海和明雀都垂着头没有吭声。
  他们只是把所知道的事情上报,所有猜测都来自于帝王自己,他们无权多嘴。
  “既然这样,那就让太子和瑞王好好去查吧,也好查查这背后到底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最后,皇帝道。
  第121章
  皇帝的万寿节宴高高兴兴开场,潦潦草草结束。
  出了这么一桩事,百官神色都很凝重,礼部官员们的脸拉得老长。本以为自己准备的万寿节是个翻身仗,没想到脸又被一系列的事给踩到了地上,也不知道这辈子他们还能不能受皇帝重用。
  皇帝悻悻离席后,萧宴宁以最快的速度走到梁靖身边把他扶起来。梁靖像是一个木偶,神色呆呆地望着萧宴宁,他似乎想本能地对着萧宴宁笑一下,只是这段时间他的脑子一直还处在混沌中,脸色很木,嘴角僵硬,嘴角那抹笑扯了又扯,愣是没笑出来。
  萧宴宁看着这模样的梁靖,心下一软,他道:“梁靖,不想笑就不要笑。”
  不管季选所说是真是假,梁靖都是最无辜,受到伤害最多的人,他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情绪,更不需要对着自己笑。
  梁靖听了他的话缓缓抿起嘴,眼圈四周泛着刺眼的红。
  萧宴宁心里很是难受,说到底梁靖也只是一个被强迫长大的孩子。心底的伤疤结痂,不代表不疼了,不代表伤口完全好了。失去父兄亲友的锥心之痛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衡量,那种成长中的痛,别人根本替梁靖减轻不了半分。
  如果这个时候梁靖还有其他长辈在,哪怕是一位兄长也好,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好好安慰他一番。
  要是他们在福王府,萧宴宁也可以把人抱在怀里,让梁靖痛哭一场把心底的恐慌发泄和不安发泄出来也好。
  然而眼下,他们在皇宫,在众目睽睽之下。
  梁靖自己就是梁府的顶梁柱,言语的力量太过苍白,无人能安慰他。
  萧宴宁所能做的也只能紧紧抓着梁靖的手,带着他一步一步离开皇宫。
  在外人眼里,梁靖就那么浑浑噩噩被萧宴宁带走了,他走路踉踉跄跄,整个人仿佛在飘。
  但调换下立场来说,今日要换做他们是梁靖,他们也做不到面色如常。
  父兄和数万将士战死数十年,原本以为陷害者已死,谁知今日竟然陡然生变,又听到了新的线索,已经结痂的伤疤只能硬生生被撕开。当年,梁靖还是个几岁的孩子,父兄皆战死,梁家门楣从此就落在了小小的梁靖身上。
  当年要不是梁靖是七皇子伴读,要不是梁靖和七皇子关系极好,一个只有孤儿寡母的家还不知道会被人欺负成什么样呢。
  退一万步说,哪怕有萧宴宁这个七皇子护着,失去了父兄庇护的梁靖,能走到如今的地位,这里面的种种艰辛,又岂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梁靖长大了,但也是十四岁就上了战场,用身上无数的伤疤在边境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眼看着就要过上美好的日子了,结果被人告知父兄战死并不是当初认定的那样,这些年他和数万将士的家人很有可能恨错了人,这事搁在谁身上都过不去。
  如果温允真的没有背叛大齐没有卖国投敌,那这些年梁家父子和数万埋骨边关的将士恐怕都难以安眠。
  梁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失控,没有在君前做出失礼之事,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