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334节
田妈妈将苏邀在小佛堂中的那番话说了:“太后娘娘便说,请苏县主陪她在小佛堂再待一会儿,苏县主也答应了。”
原来是这样。
元丰帝摆摆手,打发走了田妈妈,侧过头对庞贵妃笑着说:“看见了吗?这小丫头颇有些意思。”
庞贵妃自然听得出他话里的深意,立即也跟着笑的和煦:“可不是,不过说到底,我倒是觉得苏邀身上更难能可贵的品质不是聪明,也不是有意思,是她的真诚,你待她好,她待你自然便会很好,哪怕不能做朋友,她待你也是好的,现在这种人,太难得了。”
到了他们这个位子,等价交换的事情做的太多,便会觉得感情的可贵。
元丰帝自己听着也笑了:“你说的是,还是小姨她教导的好啊!”
第761章 一百六十章前奏
说起贺太太来,元丰帝才又有些感慨:“说起来,小姨她怎么这么久都不进宫来了?从前来的少也便罢了,如今她的这个宝贝金疙瘩还在宫里呢,她怎么反而来的更少了?”
气氛已经轻松下来,庞贵妃笑起来了:“陛下怎么忘了,汪家和苏家结亲了,永定伯要成亲,贺太太既是汪家姻亲又是苏家姻亲,自然也有的忙的,他们两家也没几个正经长辈。”
元丰帝恍然大悟,想到苏嵘即将要成亲也有几分高兴:“这孩子的确是难得,从前受尽了苦难,眼看着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他跟他父亲很像。”
说起苏嵘成亲,元丰帝便特意让夏太监再往苏家走一趟去宣旨赏赐。
苏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夏太监到的时候正好路过田家所在那条街,如今的田家冷冷清清,眼看着跟从前完全不能比了,田承忠竟然是选了这一天出城回老家去,他掀开帘子看见田承忠落寞的背影,啧了一声摇了摇头放下了帘子。
等到去苏家的时候,他就又重新挂上了笑容,颁了赏赐,和煦的看着苏嵘笑起来道了一声恭喜。
夏公公是元丰帝跟前的红人,他一来,苏家的热闹就更加盛大,送礼的人络绎不绝,短短几天下来,苏家的门槛都被踩塌了三条。
苏老太太忙的团团转,她多年不出去应酬了,可是这一次情况特殊,成亲的是她最喜欢的孙子,多年熬出来,她脸上的笑意从头到尾便没有停过。
这样煊赫的势头,永定伯府一时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连汾阳王妃都听见一耳朵,忍不住哼了一声:“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不过就是因为背靠着萧恒,现在就风光成这样,以前是个连未婚妻都保不住的废物,人人嘲笑,现在倒好,人人都开始对他趋之若鹜了。
汾阳王妃觉得好笑,又觉得心中堵了一口气出不来,憋闷的推开了桌上的花瓶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有些焦躁的起了身。
偌大的王府,可如今她一时竟然不知道能去找谁说说话。
从前汾阳王还在的时候,她们夫妻自然是无话不谈,那时候还有淳安和邵文勋……可转眼之间物是人非,汾阳王死了,淳安如今满腔的怨气,根本无法好好沟通,跟她说话,说不到两句,便要吵架。
她愈发觉得烦闷,无意识的转了一圈到了王府的后花园,隔着长长的通道,看着已经有些荒废了的湖中央的凉亭,她沉沉的长出了一口气。
没过一会儿,崔先生急急忙忙从后头奔过来,气喘吁吁的喊了一声王妃:“您原来在这儿!”
汾阳王妃侧头见他跑的大汗淋漓,提起一点儿精神来:“先生有事?”
“是,王妃,听说崔四太太跑去了高大人家里大闹,说是四老爷私置外室,而且养了私生子……”崔先生情绪有些激动,都有些结巴了的跟汾阳王妃说起崔四爷家中的麻烦:“四太太那儿闹的很厉害,听说还抱着孩子说是要从高家的井里跳下去,高夫人都被吓得病了……”汾阳王妃听的惊奇万分,之前崔三爷一直强调这件事绝不会就这么算了,也提到过四太太,可她没想到原来崔三爷说的给崔远道一个教训是这个意思。
等到听完了,她忍不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算什么教训?
撺掇人去闹事,顶多就是当时名声不怎么好听罢了,再说,影响的也是崔四爷多一些,关崔远道什么事?
人家顶多也就是说崔远道一声教子不善罢了。
“真是胡闹……”汾阳王妃说是这么说,可最近事事不顺,也就是今天才能略高兴些,也算是个好消息了,她便挑了挑眉:“走吧,去看看我三哥在哪儿。”
崔三爷正好才从外头回来,见汾阳王妃来找自己,便理所当然的问她:“你都知道了?”
“才听说。”汾阳王妃在他对面落座,有些不赞同:“三哥你也是,当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这样做一时是出了气了,可然后呢?你也真是……”崔三爷镇定的喝了口茶,满不在乎的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只是一时出气?”
汾阳王妃便有些狐疑:“崔四不过是个小人物,考了个举人之后便在族中打理事务,你拿他做筏子,便是闹破了天,对他又有什么影响?”
崔三爷嗤笑了一声:“那可不一定,教导出一个置办外室的儿子或许是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世上哪里有男人不风流的,这事儿算起来不算是大事,但是若是教出个杀人犯呢?”
汾阳王妃顿时惊了一跳,等到反应过来立即便问:“什么意思?杀谁?”
崔三爷笑而不语。
苏邀再出宫的时候,苏嵘已经在神武门外头等了好一会儿了,见了苏邀出来,急忙便朝着苏邀招了招手。
看的翠姑姑忍不住便笑起来:“永定伯可真是疼爱县主。”
苏邀同样忍不住要笑,见苏嵘满面春风,急忙朝着苏嵘小跑过去。
苏嵘摸摸她的头:“看起来又漂亮了些,可见在宫中过的不错?”
两人笑着说了几句,苏嵘又急忙跟翠姑姑打招呼。
翠姑姑客气的颔首,很是和气:“贵妃娘娘正好要奴婢送县主回伯府的,如今倒是省事了。”
原先元丰帝让夏公公去永定伯府宣赏的时候,庞贵妃要赏赐的东西,也趁机一并赏赐下去了,这次是打算让翠姑姑送苏邀回去的。
苏嵘立即便接过话来:“多谢贵妃娘娘盛情,劳烦姑姑走这一趟了。”又递上一个厚厚的荷包:“不值得什么,请姑姑沾点儿喜气。”
翠姑姑笑呵呵的接过手,笑着道了一声恭喜。
等到苏嵘接了苏邀走了,翠姑姑才回凤藻宫交差:“永定伯对苏姑娘倒是真的好,明天就要成亲的新郎官儿,今天还不忘来接妹妹……”庞贵妃听着也为苏家兄妹的感情有些感慨:“是啊,不知父母是怎么教的,感情能这样好。”
第762章 一百六十一出宫
但凡是当父母的,就没有不希望儿女能够和睦的。
偏偏五皇子跟十一公主感情好是好,就是两人实在都不是什么能迁就人的性子,庞贵妃想到自己儿子女儿便叹一口气,又如梦初醒般问翠姑姑:“十一人呢?”
“这几天停了课,殿下正在殿中画画呢。”说起十一公主来,翠姑姑便跟庞贵妃说起来,又道:“殿下也太安静了些。”
庞贵妃笑了笑,正要说话,忽而听见殿外有吵嚷声,便皱着眉头看了翠姑姑一眼。
翠姑姑已经马上迎出去了,出去了一会儿,她又脚步匆匆的走进来,带着些焦急的跟庞贵妃禀报:“贵妃娘娘,殿下出宫去了。”
什么?
庞贵妃吃了一惊,随即便反应过来立即呵斥:“胡闹!她堂堂公主,怎么能私自出宫?”
大周的公主大约是近几百年来约束最多的公主,在还没成亲之前,其实是基本没有出宫的机会的。
也就是元丰帝宠爱女儿,不是拘束女儿的人,才曾经允许十一公主去了几次庞家,可那也是有限的。
如今十一公主倒好,竟然还私底下出宫了,庞贵妃又气又急,冷声问十一公主身边伺候的綠萼:“你们是怎么伺候公主的?!公主私自出宫,身边护卫带了谁,伺候的宫女妈妈带了谁?你们竟也敢让公主从你们眼皮子底下溜走?!”
哪怕是皇子呢,出宫也是有相应的规制的,哪里是想走就走?十一公主也太出格了。
綠萼吓得连话都说不利索,惨白着脸又惊又怕的解释:“殿下说是要去慈宁宫走走,我们原本要跟着去,可殿下严令我们不许跟着,我们便只好在宫里等着,谁知等来等去也没等到殿下,我们去慈宁宫打听,才知道殿下早从慈宁宫出来了……”翠姑姑已经出去吩咐了人去找了。
庞贵妃便转头看着翠姑姑,又问綠萼:“那你怎么知道殿下是出宫去了?”
“我们也是听说的,听说十一殿下在慈宁宫碰见了……皇太孙殿下,就跟着皇太孙走了,皇太孙殿下是出宫去了,那殿下大约也……”綠萼真是急的马上要哭出声来,焦急不安的死死地忍住了哽咽,不断的在地上磕头。
庞贵妃看的皱眉,忍着气摇头让她起来,听说是跟萧恒在一起,心里之前的震惊又少了一些。
若是跟在萧恒身边,那安危倒是不必担忧。
只是萧恒跟十一公主的关系向来都只是淡淡的,也不知道这回十一公主是怎么想的,竟然跟萧恒一起走了?
庞贵妃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面让人去通知了元丰帝,一面派人去找五皇子。
谁知道去五皇子宫里问消息的宫人却回来说,五皇子也不在宫里,是出宫去了。
这回庞贵妃心中的疑惑便彻底解开了-----怪不得呢,她说怎么十一公主会跟着萧恒出宫去,原来是五皇子也一道去了。
“这个小五!真是越发没了章法!”等到元丰帝过来,已经让人去问了田太后的庞贵妃轻声跟元丰帝抱怨儿女:“十一素来是想到什么便要做什么的,这不必说,谁知道小五也是这样不稳重,吓死臣妾了。”
元丰帝见她的确吓得不轻,便笑着道:“最近小五跟阿恒关系好,必然是因为十一在宫中憋得无聊,才想着要小五带她出宫去的,这几个人倒是凑在一块儿了。”
庞贵妃犹自没好气:“越来越不像话,依臣妾看,这读书也不知道是读到哪里去了,倒是比读书之前更加顽劣不堪。”
“话也不能这样说。”元丰帝倒是比庞贵妃要想得通多了:“难不成真的还让我们的公主跟废帝那些公主一样,至死都不能出宫一步,讲究什么妇德不成?真是笑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依元丰帝看来,还不如跟苏邀似地,到处走走,见得多了,许多道理都不必人再费心说教,她自己就懂了。
既然元丰帝这么说,庞贵妃便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叮嘱人去宫门那儿看着,若是他们回来了,便立即回来禀报。
十一公主此时正跟着五皇子坐在萧恒的马车上,她还是头一次撇开无数的护卫宫女,轻车简从的出宫,看什么都觉得稀奇,五皇子侧头看着她,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母妃回去非得扒了我的皮不可。”五皇子愤愤不平看着妹妹:“我们出来是办正事的,你非得跟着出来干什么?”
十一公主哼了一声,根本不怕五皇子的抱怨,挑眉理直气壮的说:“你们既然是去苏家观礼的,我自然也是要去苏家了。”
五皇子狐疑的瞥了她一眼,很实在的想起了她跟苏邀这些天的恩怨,忍不住便着重提醒她:“你可别跟着去找人家的麻烦,今天是人家家里的大喜事呢。”
苏家上下喜气洋洋,一大早,门前便有大批的乞丐闻风而至,聚集在门口等着苏家开门。
这也是京城的惯例了,素来在大户人家有喜事的时候,是不会驱赶乞丐的。
苏家自然更不可能例外,等到大门打开,李瑞今儿也穿着一身新衣服,带着二十几个下人出来站在廊下,说一声请诸位吃顿饭,便拍了拍手。
立即便有健壮的小厮扛着竹筐出来,开始朝外头一把一把的撒铜钱。
乞丐们顿时一拥而上,人声鼎沸。
李瑞也不吊着他们,吩咐小厮将铜钱尽数倾倒出去,又让下人紧盯着,等到乞丐们太太平平的把铜钱都捡起来了,才松了一口气,笑意盈盈的朝乞丐们拱了拱手:“多谢诸位赏脸来道贺,多谢诸位了。”
其他人家虽然也有喜事散钱的传统,可像是苏家这样大方之余又很客气的,还真是头一个,乞丐们高高兴兴,说了许多吉祥话,才满意的散去了。
李瑞便吩咐人将门前再清理干净,已经有关系亲近的客人登门了。
头一个来的便是贺家的贺太太。
第763章 一百六十二出嫁
贺太太到松涛苑的时候,苏老太太喜得合不拢嘴,拉着贺太太便笑了:“你瞧,我家杏仪说,你必定得先往贺家去一趟,贺家是嫁女儿,喜宴是在中午,你得去那边吃了席才能过来,可我不信,你瞧,这可不就来了么?”
人逢喜事精神爽,苏老太太精神焕发,连带着精气神都跟从前截然不同。
贺太太为老友高兴,也自觉苦尽甘来,心中一时感慨万千,拉着苏老太太的手:“是啊是啊,真是该你说中了,虽然汪家也是姻亲,可想着你这儿是娶进来,我自然得先过来恭贺恭贺你,怎么样,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苏杏仪忙完了外头的事,好容易才分出时间来进来,正好听见了贺太太这番话,便急忙道:“亲家太太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是今天这新媳妇儿房里陪着的人,咱们家自然是有我跟幺幺了,可我们只怕还是不够热闹……”贺太太了然,想了想就道:“这其实也简单,仙衣她们先去汪家道贺,等到晚一些过来,便也让她们在新房里陪着新娘便是了。”
苏杏仪顿时念了声佛:“那便好……”正说着,外头黄嬷嬷脚步有些慌乱的进来,睁大眼睛看着苏老太太和贺太太,惊慌的道:“老太太,亲家太太,外头有客人来了。”
这个时候,来的应当都是通家之好,能帮着操持的那种,可是苏家在勋贵圈没落多年,加上苏三太太当家的时候不怎么擅长交际,苏家除了汪家和贺家,是没这样的交情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