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柳绵绵从文件中抬头,挑眉问:“怎么,咱们销量再创新高了?”
  蒋红梅抬头看了刘安民一眼,马上又低下头继续琢磨自己搞不懂的地方去了,随口说:“柳老板,别理他,他就是喜欢大惊小怪。”
  刘安民可不觉得自己是大惊小怪:“顶好不是出了个灯芯绒外套的新款吗,那个价格比咱们风衣高不少,销量不太好。听说他们原本对这个款式非常有信心,进了不少的料子,现在销量不好,也不敢继续大批量生产了。”
  “然后他们就开会商量怎么办,结果怎么着,设计科和生产科的人都把责任推给销售科,销售科科长霍英玉直接被惹毛了,当场喷了对方一顿,然后就向厂里辞职了。”
  柳绵绵来了点兴趣:“你高兴的原因是他们销量不好,还是他们销售科长辞职?”
  刘安民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那当然是两个都高兴,不过,我更高兴他们销售科科长辞职。”
  柳绵绵含笑:“你想挖这个人?”
  刘安民一拍大腿:“可不是!”
  说起霍英玉刘安民立马双眼晶亮:“你是不知道,这位女同志真的非常厉害。顶好原先其实就是个百来号人的小厂子,说是国营工厂,其实前身是街道办厂,改开之后,这种厂子不知道倒了多少。顶好据说也差点倒闭了,后面能重新起来,就是靠着霍英玉带着人一点一点重新建立起销售渠道。”
  “甚至周边有些县市的服装店,还是她带着人帮那些店主开起来的。他们厂子是咱们这一片所有服装厂中销售渠道最多最广的。”
  刘安民摇头叹息:“建立销售渠道是最难的,渠道建立起来以后,其实就是日常的维护拓展了,其实顶好的销售科在这方面一直做得挺不错的。但是他们厂子内部却有不少人对霍英玉有看法,觉得没有做出新的成绩就是有问题的,对她继续坐着销售科长的位置有意见,反正这几年霍英玉应该过得挺憋屈的。”
  蒋红梅早已放下手里的文件,皱眉道:“顶好那些都什么人啊,一帮白眼狼。”
  柳绵绵倒觉得不奇怪。
  与其说是大家对霍英玉没有做出新的成绩不满,倒不如说是顶好服装厂的领导巴不得这位“功高震主”的销售科长沉寂下去。
  要是人人都记得这个厂子是因为霍英玉才能生存、壮大,那厂领导的威信又从何而来呢?
  既然销售渠道已经成熟,这个时候不卸磨杀驴,什么时候杀?
  霍英玉这回提出辞职,顶好甚至都不会挽留她。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
  不说霍英玉在销售上的能力与经验,单单她拥有的人脉、熟悉的渠道,对红绵服装厂来说,就是迫切需要的。
  这样的人才,自然要不惜代价聘请过来。
  听完柳绵绵的分析后,蒋红梅也着急了起来:“那你跟我们说有什么用,你赶紧去找人接触她去呀!”
  刘安民挠挠头:“我这不是听到消息太高兴了,想着先跟你们通个气嘛!”
  这时候楼下综合办的小崔突然跑上来:“刘厂长,外头有人找,她说她叫霍英玉,是来求职的。”
  小崔有些疑惑:“咱们厂子最近也在招销售员吗?”
  厂里最近订单爆了,一直在招收熟练的车工,这个他是知道的,但是招不招销售员,他还真是不确定。也是看那个叫霍英玉的女同志,看着气势很强,比他们厂里的几位老板还要像老板,小崔才赶紧上来问问的。
  刘安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声音都有些发颤:“你说谁来求职?”
  小崔感觉刘副厂长的态度怪怪的:“霍英玉啊,咱们不招的话,要不我给人回掉?”
  刘安民立马摆手:“哎哟,小祖宗哎,那可是能帮着咱们厂子做大做强的大佛,怎么能给人回掉,我跪着把人接进来还差不多!走走走,咱们走,可别让人等久了。”
  看得出来,刘安民是非常的激动了,碎碎念着就跑下了楼,小崔都差点没追上他的脚步。
  柳绵绵看得发笑,支着下巴叹了一声:“真是干劲满满呐!”
  感觉红绵服装厂做大做强已经指日可待了。
  蒋红梅笑了起来:“那可不,刘安民现在可是天天念叨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
  尤其是这一季的新款卖爆了以后,刘安民简直恨不得自己跑去车间里跟工人一起踩缝纫机。
  不过其实不单单刘安民激动,蒋红梅也很激动的。
  每天厂子里生产多少就卖掉多少,这个厂子都不能说是生金蛋的母鸡了,简直就是产金蛋的流水线。
  蒋红梅甚至有种错觉,感觉夜里睡在厂子宿舍里听见的不是工人加班踩缝纫机的声音,而是哗啦啦钱掉在地上的声音。
  “快快快,你赶紧再给我讲讲,回头你去了西北,我想问你到时候也不一定能找到人。”
  蒋红梅学习的心更加迫切了。
  第95章 赶赴西北
  霍英玉就这样加入了红绵服装厂。
  她之前就经常听顶好服装厂那几个垃圾蛐蛐,说红绵服装厂是两个女人和一个怂包男人一起办起来的。她自己身为女人,自然不会觉得女人办厂有什么不对,相反,两个女人能把厂子办得这么红火,才是本事。
  这其实也是她选择来红绵服装厂求职的原因。
  知道她辞职,其实有好几个厂子都来找她,但是霍英玉再也不想听“娘们儿能干出什么来”这种屁话了,所以她主动出击,跑来了红绵服装厂。
  进厂以后,霍英玉就知道自己来对了。
  她可太喜欢红绵服装厂的氛围了。
  几个老板没有架子,工作人员也基本都是年轻人,氛围特别轻松,但是轻松之余却又满满的都是干劲,几乎每个人都把“做大做强”挂在嘴上,每天上班都是劲劲儿的样子。
  而让霍英玉更加惊喜的是,换了个厂子,她的工资不但没有降,反倒还升了一截儿,比在顶好服装厂的时候拿得还多。
  原本家里对她突然辞职换工作还有些不满,这下也都不吭声了。工作嘛,最终还不就是奔着个工资去的,顶好服装厂的牌子再大,又不能当饭吃,真金白银可比那些虚名重要多了。
  而且,霍英玉还发现,并不是说因为她在这行的资历深、自带渠道才工资高,当然,这个因素肯定也是有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
  实际是红绵服装厂的整体工资水平就比顶好服装厂高。
  就连车间工人的工资都比顶好服装厂高。
  原来定的标准就高,最近加班加点的,加班费和各种补贴加上以后,就更高了。
  难怪。
  霍英玉也是听说过的,今年年初开始,红绵服装厂就在到处挖人,而且还真被他们挖了不少有底子的大师傅和车工。
  人家工资标准这么高,能挖到人是真的不奇怪。
  甚至她入职以后,那位传说中的“怂包男人”刘副厂长还向她暗示,如果能帮着从顶好挖人才,厂里还会给予一定的“介绍费”。
  霍英玉倒是不在意什么介绍费,而是她观察过厂子的情况以后,确认这个厂子绝对能像几个厂领导说的那样“做大做强”,觉得给之前的老伙计、老部下介绍个好出路其实也未尝不可。
  领导层团结一致,有眼光有能力,工人勤奋踏实,几乎没什么幺蛾子,有知名的设计师做后盾,年轻设计师也满满的灵气……这样的厂子做不起来,还有什么厂子能做起来?
  入职不过几天时间,霍英玉沉寂已久的事业心就被激发出来了,很快地联系了原先熟悉的一些销售渠道,同时又联系了一些原先的老伙计、老同事,一边帮着红绵开拓渠道,一边挥舞锄头挖墙脚。
  这天傍晚,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里。
  饭馆是黄副科长媳妇儿开的,原先他们销售科吃个饭聚个餐什么的,都会安排在这里。饭馆总共就一个包间,大部分时间还都是霍英玉他们在用。
  “哎,霍科长这事儿真是办得太冲动了,好歹再忍个十来年,也就退休了。”老伙计甲手里夹着根香烟,叹了口气。
  黄副科长搓搓脸,说:“一会儿人来了就别说这些了,霍科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她这几年其实也够忍那些人了。哎,不说这些,她要是有什么难处,咱们肯定得尽全力,能帮的就帮一下。”
  “其实她只要低个头,想回厂里也不是没办法……”
  老伙计乙刚说到一半,黄副科长媳妇儿推门进来,把托盘往桌子上一放,说:“凭啥就要英玉姐低头,那帮狼心狗肺过河拆桥的,英玉姐又不是找不到工作,外头大把的人想请她呢,回什么回!”
  老伙计乙想说那什么红绵服装厂能跟顶好相提并论吗?
  不过一抬眼看到门外进来的人,又把话咽了回去。
  霍英玉笑着走进来:“可不是,我可不回顶好,我不但自己不回,我还想劝你们也辞职去红绵呢。”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