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林老板:你猜。
——
我来晚啦![抱抱]今天在路上抓紧时间修这章,一想到剧情就总是想笑
第37章 羊房牧场
“朋友们!起来了!我们要继续走咯!”
向导嘹亮的嗓音叫喊了一声, 坐在地上或树干上休憩的队员们纷纷站起身,跟着领头的向导继续向前进发。
从他们的出发的入口位置,一直走到这第一个休息的草地前, 地势一直很平坦, 而队伍中又是年轻人居多, 所以走起来大家也都觉得很轻松写意。
但是, 从休息完后要继续前进的这段路程,地势有明显地升高,需要走上坡路。
随着时间流淌而过, 太阳逐渐从云层里探头, 今天确实是个明媚的好天气, 阳光开始慷慨地挥洒大地, 即使在山谷深处也不例外。
气温逐渐升高, 前路的坡度也越来越大。詹星和林东晴一开始很自觉地走在队伍的最后方,原因显而易见,因为不想被人撞见他们偶尔牵在一起的手。
不过虽然是走在最后面,他们仍然时刻保持着警惕,毕竟要是突然有人蓦然回首, 看到队伍后面有个队友莫名其妙地转头去亲了另一个队友, 怕是会惊得从坡上滚下去。
他们正在爬一段稍微有些陡的坡,走到这詹星确实感觉有些热了。无奈冲锋衣的质量太好, 把他裹得严严实实, 密不透风的, 再捂一捂估计就得成桑拿房了,于是他把外套脱了下来搭在手中。
他抬头看了一眼,赫然发现前面只剩下一个人,就是走上坡跟在饭后散步一样的向导。
他回头一看, 队员全在后面,一个个弯腰弓背,一脸苦相。他刚刚一直在认真走路看风景,甚至还有闲情逸致拍照,不知不觉就走到队伍前面去了。
他侧过脑袋看向身旁的林东晴,“你累吗?”
林东晴本来正认真地看着路在走,闻声转头看着詹星,脸上仍然保持着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看来是如履平地,他说:“还行。”
詹星说:“那就好,我还怕你会累,想着拉你一把。”
林东晴沉思了一秒,又对他说:“你拉我一把,我快累死了。”
詹星看着他,只是一味地沉默不语。怎么会有人为了占他一点便宜,什么违心话都说得出来。
前面的向导哈哈笑了两声,回头对他们说:“你们两个小年轻体力真不错,还有精力开玩笑呢。”
詹星对着身旁的林东晴招了招手,后者见状凑了上去,听到他的低声耳语:“他竟然叫你小年轻,说不定他年纪还没你大。”
林东晴的表情难得地僵硬住了,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两千多米海拔上的云南人,第一次体验到了在三千米海拔地区产生了高反的眩晕感。
“....你知道我是二十七岁,不是三十七岁的吧?”
詹星扬了下眉,“知道,三十七岁跟我差距还是有点太大了,我接受不了。”
“......”
向导没听到他们的耳语,走到他们旁边跟他们闲聊,“你们平时是不是有运动或者爬山的习惯啊?我们这已经上到三千多米海拔了,这段上坡一般人都会有点喘的。”
詹星点了下头,说:“那确实有。”
他挺经常爬山的,平时在画室里待得压抑,就会想出去找一处地方写生。但让人很无奈的是,户外写生不管在哪都很吸引路人,只有在山上才能找到清静之处。
当然,去山上写生的他轻装上阵,不是着拖着那十几斤重的油画箱去的,他又不是傻子。
向导接着说:“常运动的人也不一定不会高反的,我之前接待过一个健身教练,一身的肌肉呢,来到这照样趴下了。不过你们这体质可以啊,下次可以去西藏玩了,都不用怕高反!”
林东晴听到这话笑了出声。
詹星心生不满,压下眉头瞪他一眼。
“你们是工作了吗?还是大学生?”
做向导这个职业的,基本都是话多的。同一条路线走成百上千次,再漂亮的风景也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可他又不能逮着客人聊天,很容易就怕把客人给聊缺氧了,难得能遇到两个年轻耐造的,那还不得使劲薅。
“你看我们像学生吗?”詹星问。
“像啊,怎么不像,你们应该是同学吧。”向导的语气和眼神皆很真诚,不带任何一丝吹嘘拍马的意味。
詹星眯起一双猫眼去看林东晴,对方摊开了双手,大大方方地任他打量。
过了这段爬坡,他们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地势忽然变得平缓下来了,身后的队友们也都大松了口气。
“到羊房牧场了!自由活动!”向导回头冲他们喊。
跟在他后面的詹星和林东晴都被这他大嗓门震得一激灵。
羊房牧场是到兰花坪营地路上的一个中途站。这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牧场,草甸如同地毯一般地铺开,四周竖着高矮不一的木桩板条围成一个大栏杆,把被牧民赶来这吃草的牛和羊圈在里面。
那些被放养在这的牛羊基本都是安静地吃草,安静地睡觉,安静地发呆,鲜有几只八卦的听到有人来时的动静,会抬头好奇地注视他们。
牧场中还散落着三五间原地取材搭建起来的小木屋。
向导往每个木屋都去溜达了一圈,背着手在门口,亦或是在窗口那探头探脑的。
詹星看着他的行为动作,疑惑道:“他是在偷东西吗?”
林东晴也觉得有些费解,“那屋子里能有什么可偷的,没晒过太阳的羊粪?”
向导晃了一圈,没看到有同乡的牧民在这,他平时走到牧场时,客人会在牧场休息拍照,而他会找牧民们闲聊几句,顺便讨点用火炉加热过的鲜牛奶喝。
他见刚刚聊过几句的詹星和林东晴在那说话,于是也走过去想加入他们的话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两人看到他走近后声音就戛然而止了。
“我去拍拍照。”詹星拿着相机走了,剩林东晴在那应付向导,他觉得这人实在是有些吵闹。
向导也很乐意和林东晴聊天,虽然今天找不到哈巴老乡,但是能找到个云南老乡,总是看着比其他客人更亲切些,也有话题能聊。
他给林东晴递过去一根烟,林东晴推辞了,“习惯了抽自己的。”
詹星走在草地上,举着相机一会拍下羊,一会拍下牛,到后面变成了拍人。
一开始是出现了一位同行的队友,扭扭捏捏地走过来问他能不能给自己拍张照,他想着练练人像也挺好,于是就答应了,没想到后面其他队友见状纷纷接踵而至。
林东晴在不远处,看着詹星正在蹲草地上给人拍照,黑色的相机挡住了他的脸,只留下自己早上为他束起的半扎发。一身的深色看着冷峻利落,暗红色的相机带缠绕在冷白的手腕上,十分瞩目。
是他每次看到都会控制不住心动的人。
“诶,那你们对婚嫁方面严格吗?我听我们这边一些的彝族朋友说,他们以前找结婚对象要‘看骨头’。”
向导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思绪,他回应着对方的话:“我们那边不讲究这些。”
“看骨头”,其实就是看家支等级,换成通俗的话讲,就是找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旧时代的彝族社会分为几个等级,有黑彝白彝等。但很多陈旧的习俗放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适用的,很多地区已经去其糟粕,这些观念基本都是只在老一辈的口中出现。
向导好奇地问:“那你家里人对你找对象有什么要求吗?”
两个生活环境天差地别的陌生人聊天,无非就是那传统的三件套:各自的家乡、职业、对象,再多的也聊不起来了。
林东晴的语气平淡,让人听不出情绪:“没有,我自己决定。”
詹星给每个队友都拍了照片,他感觉自己的摄影技术又精进了。他现在正站在一颗高大的杉木下面,拍一只趴在树干上的松鼠。
那只松鼠跟平时看到的不一样,身上的皮毛是橘红色的,长着一对羽耳,而且也不怕人,甩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往他的方向窜过来,动作神速。
他试着向它伸出了手,那只松鼠竟真的沿着他的手臂攀了上来,他诧异地睁大了眼睛。
他不敢乱动,也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只能控制着音量喊了一声,“林东晴!”
听到自己名字的人闻声望去,看到詹星站在树下不动的背影,于是起身走了过去。
“怎么了?”
“快看快看。”詹星示意他看自己手上的动物。
那只松鼠好奇地看着他们,圆溜溜的眼睛在转悠,大尾巴左右摇摆晃动着。
“你害怕它?”林东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