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无限诡异游戏> 无限诡异游戏 第401节

无限诡异游戏 第401节

  5月1日上午十点,齐斯在齐家村的两层小楼中睁开眼。
  作为神的他不需要睡眠,也没有梦境,昨夜他闭上眼,不过是顺着灵魂叶片的枝蔓追根溯源,收集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来的信息。
  他愉快地发现董希文通过促成幸存者游戏平局,从瑞丹深赌场脱了身。
  这倒免去了他施以援手的麻烦,当然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就是了。
  如果董希文真折在瑞丹深赌场,他大概率只会兔死狐悲地上一炷香,并且寻找新的工具人。
  齐斯进入落日之墟一趟,随手将【学者】牌丢给被强行召唤过来的董希文,又将目光投向江城的地界。
  他看到江城的边境冒出一道道真枪荷弹的身影,出入口皆被封锁,他的照片被和“通缉”二字放在一起。
  画面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但他依旧能准确地判断,官方势力正在对江城进行地毯式搜索。
  奇怪的是,搜索的范围也仅局限于江城。
  齐斯知道,费振奇和宁絮的死讯定然已被诡异调查局以不知何种手段获知,他“人在金城,不在江城”的事实明眼人都能看出。
  如此看来,这场针对他的搜捕行动充满表演意味,亦或者是恐吓,让他既然离开了江城,便不要再回来了。
  齐斯从床上坐起,拿起手机百无聊赖地划动屏幕,在一个月前的一条聊天记录处停留。
  【晋余生:你也小心点,年底前都别出江城了,我给你起了一卦,你和除江城以外的地方都八字相冲!】
  这条消息发来的时候齐斯正在江城开往金城的出租车上,并没有觉得自己倒霉多少。
  结合晋余生和宁絮的关系,这究竟是真心的提醒,还是假意的诱导呢?
  他懒得去想。
  总之,在最终副本结束之前,他是不打算回江城了。
  与其在诡异调查局的势力范围内玩灯下黑,不如盘踞于齐家村这片完全受他控制的鬼域。
  齐斯托着下巴盯着手机看,莫名发现自己越来越怕麻烦了,似乎连玩儿人都不太能激起他行动的兴趣。
  如果是一个月前,他或许会远程控制诡异杀几个人,制造些混乱,再逗得诡异调查局的人团团转。
  而现在,任何兴味甫一生出便会被其他的无趣念头消解,他好像成了一片荒芜的莽原,没有鲜花和动物,狂风无声地吹过,只能引起浅草的倒伏。
  是作为神明的那亿万年的记忆的影响吗?算起来,他也是个“老人家”了呢……
  齐斯乱七八糟地想着,莫名觉得很不舒服。
  那种因为缺失了一块而变得陌生的感觉萦绕着他,好似多年后找出幼时的照片,看到一张截然不同的脸。
  但真要细究,他又想不起来自己丢了什么、缺了什么了。
  中午十二点,齐斯收到了林辰的短信,大意是要放假了,希望能在现实里聚一聚吃顿饭,商量一些事情。
  玩了一天电脑的徐瑶从墙角飘出,探头探脑地瞟短信的内容:“齐斯,你要出去吃席了是吗?这位说要聊最终副本的事,所以你会带上我吗?”
  她无疑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的生活,认简体字不成问题,说话习惯也看不出曾是古人的端倪。
  齐斯“嗯”了一声,说:“你想去就去吧,我想哪怕倒霉遇到了天师,以你的能力也可以处理妥善。”
  “但是这片鬼域必须有一个我这层级的鬼镇着,我走不开欸。”徐瑶苦恼地摸了摸脸,目光落在齐斯手腕上系着的祈福带上,“除非有一个好心的鬼愿意替代我,或者你再抓一只鬼来?我们得尽快了,否则最终副本我也进不去……”
  齐斯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默默扯下【玲子的祈福带】,召唤了玲子。
  满脸裂纹、血肉模糊的玲子蹲在房间中央,双目空洞地直视前方的虚空,显然还没搞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在她有动作之前,喜神像自她身前凭空出现,悬浮在半空,一条血色的丝线拴在她的左手腕上,将她和喜神像隔空相连。
  “多谢!”徐瑶冲齐斯促狭一笑,又弯下腰摸了摸玲子的头,“小妹妹,好好看家哦,姐姐要出去玩了。”
  玲子:“……”
  ……
  5月2日,游戏论坛和落日之墟都乱成了一锅粥。
  论坛充斥大量含有“保命攻略”关键词的贴子,内容良莠不齐,且大部分是垃圾,不乏有“念诵神名寻求邪神庇佑”的离谱建议,甚至还有人宣称应该多杀几个人转为屠杀流玩家,迎合诡异游戏至高规则的取向。
  除去这些非蠢即坏的流言外,第二多的便是道具的线下交易贴。不少没有多少积分,却有的是钱的富豪权贵不惜溢价购置各种保命道具,哪怕大部分流入市场的道具实际很鸡肋,至少也要买个心安。
  更有一个名为“最终副本生存营”的民间团体自发组建起来,并发贴号召所有希望在变局之下存活的玩家到缅甸府集合,展开生存培训,目前已有几百号玩家报名。
  九州和听风在落日之墟举行了好几场公开会议,公开了即将进入最终副本的部分人选,安抚没有参与资格的玩家们放下心来,虽然收效甚微,但到底挽回了部分声望。
  人类向来喜欢在亲手推倒神像的废墟上用恐惧重塑新的神明,平日里固然乐得抨击权威、彰显自由,但等到天真正塌下来了,又开始期待有一个大家长能为他们包办一切。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九州重拾对游戏论坛和落日之墟的管理权,如过去的方舟那样带领全体人类玩家对抗诡异游戏。
  傅决应众望回归九州,立刻着手打击各种乱象,稳定秩序。
  现实世界中,香城、古兰、耶路撒冷等十二个自治区宣布脱离联邦独立,天平教会迅速接管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显然筹谋已久。
  联邦第一时间组织军队前去镇压,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铩羽而归。有传闻说,他们在这些自治区的边境见到了鬼。
  下午,齐斯和徐瑶到达林辰订的天香楼饭店,徐瑶飘在天花板上,隐匿了身形,暂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令齐斯没有想到的是,包厢里除了林辰,还有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一见到齐斯就迎了上来:“你就是齐斯吧?小辰在家里经常和我们说起你,说在大学都是你在帮他照顾他,我们就想着请你吃顿饭……”
  林辰在旁边苦笑:“我爸妈听说我要请你吃饭,一定要跟过来……”
  齐斯明白了大概,微笑着应声,很好地扮演起“大学同学”这一角色。
  顶着林辰紧张局促的眼神,他面不改色地落了座,耐心而得体地和林辰的父母聊了起来。
  聊到最后,连林辰小时候摔进泥坑里、为了不麻烦父母自己洗了衣服、结果被同学传成尿裤子的糗事都知道了。
  林辰尴尬地赔着笑,天花板上飘着的徐瑶也笑出声来。林辰作为玩家,自然是看得见她的,甫一抬头就吓了一跳,差点没把玻璃杯碰到地上。
  齐斯顺手扶住玻璃杯,温声调侃:“林辰在学校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的,想不到他小时候这么可爱。”
  包厢内欢快的笑声响了起来,林辰的母亲拎起旁边的一袋红枣递给齐斯,笑着说:“好孩子,这是阿姨自己种的,比市面上的甜,拿回去当零食吃。
  “我们没怎么读过书,什么都不懂,全靠小辰自己摸索,他在学校里给你添麻烦啦。”
  齐斯接过红枣,道了声谢,忽然察觉到一丝微妙的违和感。
  他拥有林辰的灵魂叶片,照理说能够获知林辰的全部信息,却偏偏不知道林辰的父母也会跟来。
  就好像在认知的过程中夹了一层滤网,所知所见皆经过无形存在的筛选,漏下的信息碎片化且不全……
  齐斯一时间没什么胃口了,找了个上厕所的借口便走出包厢。
  身后,林辰神色惴惴地跟了出来。
  “齐哥,最近我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一个人在盯着我,只要我出现在任何与诡异游戏相关的地方,他都能知道我的动向,我只能在现实里找你……”
  齐斯停住脚步,回头看他,问:“出什么事了?”
  林辰咽了口唾沫,道:“我和傅决在落日之墟遭遇的那天,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你对我说:‘我亲爱的会长,以后和危险人物握手记得戴手套。’
  “我事后觉得很奇怪,就通过灵魂叶片联系你,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确实是你当时路过,顺手处理了傅决的小手段……”
  齐斯眯起了眼。
  林辰所说的两件事,他没有任何印象。他可以确定,从《小心兔子》副本出来后,他没有主动联系过林辰。
  “齐哥,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但我总觉得有一个人在扮演你,拦截你和我的联系,甚至想要取代你……”
  林辰的声音带着可感的担忧,语调怪异:“齐哥,你说会不会有两个你?”
  第四卷 总结暨请假
  第四卷 算是跌跌撞撞写完了,这一卷可以说是我写得最痛苦的一卷。
  一方面,我的能力达到了瓶颈,各种问题开始暴露,收尾阶段无数条线需要汇总,却发现进度不统一,没办法收束在一起,只能说是挖坑一时爽,填坑火葬场。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作者都会太监,因为收尾是真的难,哪怕我对后续剧情有大致的想法,但到底该怎么从目前的进度跳到构思好的那几个名场面呢?我完全没有思路。
  另外一方面,写作期间收到了很多意见,直接导致我的剧情偏移原有的大纲,原本计划第五卷 末尾再刀的常胥死在《斗兽场》副本,给人的观感就是太突然了,像是跳过了一大段中间剧情,直奔大结局;人物弧光没来得及写完整,我不得不停更返工前面的内容,重新梳理常胥这条线。
  写作外也遇到了一些事,和黑吧闹掰了,现在回想过去的写作动因,有一半都成了笑话。好在割席割得快,近段时间看到黑吧一些魔怔言论,我只觉得及早认清不是一路人也好,三观不同,不相为谋。在这里正式做个说明吧,我写黑暗文更多是想探讨人性善恶、道德伦理、社会契约,从来都看不起那些吸du强jian一条龙的所谓“纯黑文”,觉得很low。
  本卷收尾阶段,处理了一起抄袭事件,起先看到人设、世界观、诡计设计和语句片段雷同,真的很愤怒,后面发现对方是群里聊得很熟的书粉,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这位读者兼作者群友道歉态度很诚恳,告诉我他并非有意为之,只是对本书印象太深刻,写作过程中无意识地用到了一些表述和桥段。我考虑到写智斗无限流的越来越少了,愿意吃力不讨好地投身这个小众赛道,想来也有热爱在,遂和平解决。
  我个人是不介意有人学习和借鉴我的,毕竟写作是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我的设定、诡计包括一些句段、人物设计,我的读者朋友们大可以拿去用,只需要标明出处,和我说一声就好。我比较反感的是一声不吭直接剽窃他人灵感,还标榜原创的行为,那会让我觉得你对写作的态度不真诚,欺骗自己,也欺骗读者。
  话说回来,回首看这件事竟然也有恍若隔世之感,有不少读者朋友走上了写作这条路,就像我当年因为三渣更新太慢,一怒之下投身网文作者这个巨坑。(不想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我也成了更新困难户。)
  鉴于三渣虽然拖更但从不太监的美好品质,秉持“粉随正主”的玄学定律,我最近梳理了一下已有的剧情,重新写了个更详细的大纲,发现本书还有救,暂时还没到写不下去、不得不太监的地步,所以接下来还有第五卷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会有第六卷。不过由于我要准备考研,更新速度肯定会更加难绷,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养书。
  之前的卷末感言很多话都说过了,这个卷末感言就上点新的内容吧。可能更偏向文学理论,算是我结合学习和实践,得出的一些心得吧。
  ………………
  文艺创作是有“互文性”的,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互文性”包含了某一文学作品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参考、暗示、抄袭等关系,以及所谓超文本的戏拟和仿作等手法。
  而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这种“互文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往往前人写火了一本书,就会有乌泱泱一片后人对其进行“跟风”,形成各种各样的流派,比如系统流、无限流。“无限流”的诞生与“互文性”更是密不可分,在原教旨主义的无限流小说中,将一个个已有的影视作品改编成副本,就是一种致敬和互文。
  但“互文”不等于抄袭,它更深的一层内涵是要对前人的创作进行超越,汲取前人的经验,创作出更优秀,更符合读者期待的作品。就像无限流开山之作《无限恐怖》,那些影视副本让无数人弥补遗憾、热血沸腾,但后来者若只懂照搬《生化危机》,一上来就打丧尸,恐怕读者会打哈欠:“这剧情我奶奶都能背出来。”
  作者要做的是打破读者的期待,不要让读者猜中后续的发展。推理小说圈有一种说法:“写推理小说就是给读者出题,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写解析,读者用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想答案,是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博弈。”这在网文领域同样适用,作者至少要表现出足够的智慧,不要让读者觉得又被套路愚弄了,智商受到了侮辱。
  打破期待的同时也要满足读者的期待。这听起来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打个比方,在读者习惯性以为先出场的是主角时,你反个套路,让那人被真主角刀了,这就是打破读者期待。但真主角逼格很高,很令读者喜欢,读者一看觉得太帅了,这就是满足读者期待。
  读者以为主角会接受大佬的橄榄枝,抱大腿获取资源,但是主角拒绝了,这就是打破读者期待。但主角后续利用这桩事待价而沽,操纵舆论,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这就满足了读者对资源和利益的期待。既翻新脱俗,又不恶心读者,逻辑还通顺,好了,我要腆着脸在书籍页打上“智商在线”“不套路”的标签了。
  反例就是写主角吃屎的剧情,的确是打破期待了,但读者也被毒跑了。所以在我的个人理解中,衡量一个剧情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既要打破读者对具体情节的期待(不要被猜出剧情发展),又要满足读者马斯洛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方面的期待。
  无限流小说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有点套路化了,剧情无非是主角或因为意外,或是为了满足愿望,进入主神空间,通关一个又一个的副本,一步步变强,探究游戏本质。读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乌泱泱那么多本无限流,我写作过程中经常有不配得感,我凭什么让读者花费时间看我写的书呢?后来我总结出来两点原因:一是小众细分赛道,二是微创新。
  什么是小众细分赛道?起点app打开标签筛选,同时包含无限流、无女主、杀伐果断三个标签,三日内有更新的书只有七本。再加上“原创副本”这个标签,一本书都没有。而含有这些标签的书中,正文内容完全符合标签的恐怕还得减半,我一瞬间觉得压力骤减。作者觉得竞争大、卷,读者觉得没书看,一方面是推荐机制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有选材不对齐的原因在。
  接下来是做梦时间:如果我再写一本无女主无限流,主角像苏晓那样杀伐果断,不放毒,再稍微有点水准,岂不是就能吸引一部分看了《轮回乐园》觉得不过瘾,还想多看几本的读者了吗?结果一搜,发现已经有人这么做了,这里推荐一本叫做《虚空灯塔》的书,更新比我还慢,哈哈哈。
  然后再说创新。一个是人设创新,主角可以是反派,是邪神,是小孩,是老头,做一个有趣的人设,加一些背景故事,加一些动机和欲望,提炼一下三观和认知,添一些癖好和**惯,和市面上大部分主角区别开来。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长青仙尊》,又想到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高龄巨星》,仙侠和都市分类,老头主角有了;无限流分类好像还没有。年迈的福尔摩斯先生或者莫里亚蒂教授进入无限流游戏,看上去不起眼且和蔼慈祥,实际上又强大又疯批,听起来挺有趣的,不是吗?
  还可以在副本上进行创新,规避一些比较老套的选材,再融入一些跨学科领域的元素,比如美术、中医、采石。美术方面,《画怖》有了;中医和采石等各种非遗元素,好像还是蓝海,未必不可一试。
  写原创副本固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很耗费精力;写非原创副本,或许可以考虑从一些古籍名著中取材。我一直觉得山海经和聊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宝库,李贺的诗词也可以脑洞大开成恐怖故事;再或者看看李碧华、爱伦坡的小说,其中的素材对于网文来说应该还是挺新奇的。
  在情节的构建上,也可以融入更多的新元素,什么电车难题、博弈论、神话宗教、哲学,不一定要精通专业,在我看来,去通读一下经典著作,理解一下基本原理,会运用几个名词,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进去,给人的感觉就会很不一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